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维修
新中国成立初期,嘉峪关关城墙垣残破,东西二楼亦成危楼,急需抢修。
公元1950年酒泉县人民政府拨款3万元,对残破的嘉峪关城进行了抢险维修。
1958年到1959年间,国家拨款和酒泉地区筹集资金共22万元,由酒泉县园林处负责,从酒泉县建筑公司和附近农村抽调千余人,对内城东西二楼、城墙、垛墙、井亭、游击府、关帝庙、文昌阁及大小楼阁进行了维修,并对楼阁重新彩绘装饰,从而使关城和南北长城得到较好的保存。
1971年,嘉峪关市拨款6万元,局部维修了关城城墙、垛墙、宇墙、游击将军府,修建了文物库房等。
1973年至1975年,国家拨款13万元,对关城部分城墙进行了抢险加固维修,对部分城墙塌毁处进行了基础处理,墙面贴土坯、抹草泥保护。
1978年,维修嘉峪关城楼及文昌阁、角楼等处门窗。
修复前关城的古戏台
1979年7月,维修嘉峪关内戏楼,扶正东墙;8月,修整匾额、楹联十二幅;将关城院内的石碑移入游击将军府保管;9月,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委托麦积山加固工程办公室对关城内城内侧东部部分墙体进行喷浆加固维修保护试验。
修复后的戏台
1980年8月23日,八十八岁的日本退休文学博士竹田复捐献5万日元资助嘉峪关城楼维修。
修复前的西罗城楼台
1981年到1983年,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先后拨款17万元进行嘉峪关城墙夯打试验工程和关城局部维修,对内外城城垛维修,重修罗城马道,修复罗城城垛,整修嘉峪关楼楼基,夯打外城残断城墙400米,修补关城南墩、旗墩和东闸门墩,维修游击将军府房屋。其间,1981年3月20日,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古建筑工程师罗哲文来嘉峪关研究确定维修关城城墙夯打试验工程方案。1982年3月12日至21日,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专家杨烈前来检查关城夯打试验工程情况,研究进一步实验方案;同年进行维修嘉峪关城墙第二期夯打试验工程;9月1日至5日,化工部涂料研究所在嘉峪关进行红柱油漆涂料保护试验工程。
1981年,嘉峪关市文物管理所小卖部自筹资金3.3万元,加固了新城魏晋墓六、七号两座画像砖墓,拱券墓道,加固门楼,并安装通风孔,同时修建土木结构办公室、宿舍8间。
修复前的东闸门
1983年,甘肃省文化厅先后拨款3.5万元,抢修文昌阁断裂明柱,更换东闸门立柱,彩绘戏楼和关帝庙牌楼。并对关城内古建筑的明柱进行油漆。
1984年,嘉峪关市人民政府拨款3.5万元,加固新城魏晋墓十二、十三号画像砖墓,外修亭子一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