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蒿沟石刻发现记
王埔帮王永清
2002年3月,黄草营村五组青年陈学林向原嘉峪关乡文化专干王永清提供了一条线索:黑山蕉蒿沟有古岩画。王永清随即前往进行调查。由于人力、时间等关系,当时未及详查。同年10月,该乡副乡长王埔帮、长城博物馆工作人员吕占光及嘉峪关乡干部朱彦贵、贾振杰、靳晓兰等在一次自发组织的文物调查中,在蕉蒿沟沟口发现石刻两处,内容有佛塔五座、古藏文题记一行、鹿3只、羊8只及不可辨认物两个。
综合上述线索,王埔帮、王永清二人推测此沟内可能还有较大规模的岩画存在。为了彻底查清蕉蒿沟岩画的分布情况,为文物部门保护该处文物提供较为详尽的资料,2003年2月28日,王埔帮、王永清利用一天时间,对蕉蒿沟岩画进行了一次较为详尽的调查,这次调查又发现岩画6处,其中佛塔1处,其余为人物及动物。
最令人震惊的是,位于蕉蒿沟左侧支沟中沟底平台上一块2.25米×1.90米的黑色岩石上,发现了一幅壮美辽阔的放牧图:画面右侧上方为一人骑驼,驼后二物似犬,骑驼人右侧及下方有动物群,画面时有重叠,茶黄色敲凿迹不甚清晰,经仔细分析辨认,初步判断画面共有马、牛、羊(山羊、绵羊)、鹿、鸡等动物及不可辨物88个,比四道股形沟25号图的50个动物还多35个,堪称黑山岩画之最。
蕉蒿沟岩画中发现的众多动物图及放牧场景初步判断为古代游牧民族的文化遗存,佛塔、古藏文题记等应为“唐中期以后”(杨惠福、张军武《嘉峪关黑山岩画》)的文化遗存。
黑山岩画是嘉峪关市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在世界岩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其久远的历史,深厚的内涵,精湛的艺术令人感叹不已。但是,由于黑山岩画多分布于交通不便的荒山野岭,给中外游客前去观赏造成了不便。蕉蒿沟岩画位于悬壁长城北侧,沟口距悬壁长城约500米,它的发现无疑将为人们了解黑山岩画提供了方便。
王埔帮、王永清曾向有关部门建议,将蕉蒿沟岩画纳入石关峡长城丝路文化综合开发项目,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其旅游价值,这对促进嘉峪关市旅游业向深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选自《嘉峪关年鉴·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