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州人的成人礼俗

甘州人的成人礼俗

时间:2023-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人礼俗利用传统节日培养奖励孩子,使他们健康成长在甘州民间,子女度过了婴儿、童年、少年期后,便开始有了“长大成人”的礼俗。除了一生不可避免的婚、丧外,其成人礼俗还表现在家教和拜师、教女及女红、寿辰礼仪等方面。自女子十三四岁初潮开始,被认为是初入成人的开始,一般自此年起要由母亲教育女孩开始承担家务,学做女红,以便将来成为称职的人妻,甘州人称之为针线茶饭。
成人礼俗_悦读甘州·民俗

成人礼俗

img5

利用传统节日培养奖励孩子,使他们健康成长

在甘州民间,子女度过了婴儿、童年、少年期后,便开始有了“长大成人”的礼俗。除了一生不可避免的婚、丧外,其成人礼俗还表现在家教和拜师、教女及女红、寿辰礼仪等方面。这些礼俗的内容源于人们对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认为家教、教女都是人之于社会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甘州人特别鄙视“有人养,没人教”的言论和行为。

家教 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家庭始终是中国传统教育最根本的基础,也是与学校教育相承接的。甘州传统的家庭有三世、四世同堂,家庭内部实行家长制,家庭成员必须无条件地接受教育或施行教育。家教的内容除训教还有养育,家教的目标除做人还有读书。做人主要是处理好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亲戚、邻里、师徒之间的关系。读书可以使人明事理,也有助于做人。殷实的家庭一般教子读诗书、习字画;普通人家只能通过父母言行言传身教。家庭成员生活在一起,行止坐卧,举手投足都为众人所目睹。俗语云“棒打出孝子”、“不打不成材”、“无规矩,不成方圆”。家人、族人往往制定一些家礼、家规、家法等,要求家庭成员共同遵守。从小教育孩子不能直呼大人名字、用眼瞪人、骂人,不与客人同席。借物归还,食不敲碗,卧不进食,衣不错扣,鞋不倒靸,帽不歪戴,入户叩门,来人挡狗。熏陶、教育孩子孝敬长辈,尊重他人。

品行教育一般是在子女近于成人,特别是男孩十七八岁时,则开始了以“顶门立户”、“子承父业”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参加生产劳动,参与家庭大事的商议和操办(如请人、拆迁、出远门、盖房等)。在这期间,父母常说的话是“你已长大成人”、“你已老大不小了”、“你该操心(家事)了”。一般到18岁生日当年,父亲会借一个机会给儿子谈话。这次谈话标志着在父亲眼里,儿子已成为自己的助手,并开始成为家中的顶梁柱了,以后每遇大事都要与儿子(特别是长子)一同商议。这种成人化过程的习俗在新中国成立前表现得尤为突出,穷困人家的成人化教育更早一些,所以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说法。新中国成立以后,孩子的成人化教育一般是完成初中或高中教育后实现的。在20世纪60-70年代,多数是初中毕业即参加工作或农业生产,以此为成人的开始。80年代以后,多为高中毕业,成人化过程相对推迟。但在城区,18岁成人不但因为宪法规定,而且也实际上进入就业期,因而流行青年到18岁自己聚集一起举行成人礼。

img6

清末的初等教育以私塾形式为主,这是一家私塾学校

拜师 这是甘州人成人礼俗中的又一重要内容。旧时拜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为孩子早日学会谋生技艺而求拜业师的,如木匠、铁匠、医生,甚至有专门拜师学武艺或学看风水的;另一种是为孩子学会更多知识以求成为懂诗书礼乐,将来光宗耀祖,专拜教师的旧时多为私塾先生或书院山长、教授。不论何种情况,都有一定的仪式。首先,请中介人或孩子父亲直接向所拜之师求以为徒,并呈上拜师礼品,一般为肉、酒、糖、茶四种,甚至有以银元相敬的。如愿收为师,则收下礼品,商定日期正式拜师,拜师日,家人穿戴整齐在堂屋等候,并由父亲或祖父去师傅(教师)门前迎接。进门后,安排上座,敬烟、茶,然后家中女眷退出,拜师者跪在为师面前叩头三次,称“师傅在上,敬拜为礼”,其父或祖父则在一旁说“犬子不孝,情愿师傅随时鞭笞”之类的话,理由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随后斟满六杯酒,一杯敬天,一杯敬地(洒在为师脚下),一杯敬祖先,请祖先“明鉴”,三杯敬师博。敬酒后请上酒桌,酒宴招待。席间师傅获红绸包裹的贺师礼一份后,便提出几条师训,说定学艺和受业的时间、地点、方法。如非学艺而读书的,则由老师取其名取字,一般多采用同义互训或连义推想的方法取字。然后将师傅送回其家门。拜师的目的十分明确,拜师以后对子女的家教就基本结束了。

教女 中国女子的教育风俗,都来自于儒家倡导的“礼教”。孔子提倡礼治,认为应当用礼的教育来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久而久之,“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就变成了两千年来封建社会礼教的核心。而三纲中,又主要是要求妇女服从纲常,鼓吹“妇德”。女子从一出生起,必须严格遵守闺门之礼,足不出户,男女授受不亲,整日以女红、侍奉父母为业。出嫁后,如果丈夫早死,却不能改嫁,要守寡终身。因此,“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好女子不嫁二夫”,“生是夫家人,死是夫家鬼”。这些都是女性遵守的信条。这样,教女的风俗便产生了。由于古代的男尊女卑,重男轻女,女子不仅不能与男子同等、同读。而且“笑不露齿,身不露皮”,不许从人前面走,不与客人同席,不许高声说笑等。女儿出嫁,大多数识字、读书机会很少,公婆只以操持家务来要求她们。这样,父母就要在女儿出嫁前进行针线、茶饭、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教育,有条件的人家才教女儿识字、读书、吟诗、作画、对弈。

早在西汉刘向《烈女传》中,就把封建社会中符合封建礼教,封建伦理道德具有代表性的女子,将其生平事迹写出,作为女子效法和尊崇的楷模。“教女”的主要内容是长辈希望晚辈尊老不仅在家中尊敬公婆、长辈,就是路逢尊者,也要齐脚敛手。

和睦 婆媳之间、妯娌之间、叔嫂之间、姑嫂之间要相处融洽。

夫妻恩爱 反对互相反目,应互敬互爱。

言语谨慎 主张女子小声讲话,而且少讲话,力戒口祸。欲语三思,“口能招祸,必须慎之”。

戒逸言 外面有人说自己家中是非,莫向家中人说,家里的事不向外人说。意为不要传播诽谤之言,以免被挑拨离间。

总之,教女的风俗虽在某种意义上禁锢了女子的发展,对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性却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女红 女红是甘州民间教女的又一重要内容,是女子成人到婚嫁期间的重要过程。自女子十三四岁初潮开始,被认为是初入成人的开始,一般自此年起要由母亲教育女孩开始承担家务,学做女红,以便将来成为称职的人妻,甘州人称之为针线茶饭。通过母亲、姑姑、姐姐或嫂嫂手把手地教,要学会裁剪衣裤、缝制被褥、编织绣饰、待客礼节、家常饭菜的做法。针线茶饭的好差,被视为判断女性聪慧与愚拙的标准,并用以评价其婚嫁后是否能干,是否贤淑,是否善于操持家务。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男女平等在法律上、制度上和实际生活中的实现,女红教育之俗已不普遍,但在农村仍然受到重视。用性别来分工家务与社会生产的性别分工意识还深留在很多人心目中。

img7

农户家用来为老人拜寿的摆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