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西方的明珠——科尔多瓦
这个时期,科尔多瓦成为欧洲文化的灯塔,与君士坦丁堡和巴格达并称为世界三大文化中心。当时,科尔多瓦有113000多户居民,28处郊区,700多座清真寺,300多座公共澡堂,80多所免费学校,17所大学,70所公共图书馆,其中最大的一座图书馆藏书多达40万册,比当时欧洲所有图书馆藏书的总和还多,还有8000多间商铺和许许多多的小书店。而整个欧洲在这一时期,除了君士坦丁堡,没有一座城市的人口超过30000人。当科尔多瓦的夜晚灯火辉煌时,欧洲人仍然在黑暗中摸索。路灯将科尔多瓦的大街照得通明,700年后的伦敦,还连一盏路灯都没有。1819年的德国报纸仍然在指责路灯,认为这是对上帝权力的冒犯。当科尔多瓦的人们在铺砌平坦、干净整洁的街道上悠闲行走的时候,几百年后的巴黎,下雨天如有人敢于出门走一走,街上的烂泥,定会使他吃尽苦头。当牛津大学的教师们仍然认为沐浴有损健康的时候,科尔多瓦人,却在富丽堂皇的澡堂里享受了好几个世纪了。一位来自遥远的德国北方的撒克逊修女被科尔多瓦的华丽所震撼,她留下了所有来到科尔多瓦的外宾共同的惊叹:
科尔多瓦啊!
你朝气澎湃,
你是世界的明珠,
你是美丽的代词,
你是力量的象征,
你是城市的骄傲。
科尔多瓦的清真寺
阿卜杜·拉赫曼一世去世之前两年,下令修建了科尔多瓦清真大寺。经过他的继承者的扩建,科尔多瓦清真大寺堪与耶路撒冷和麦加的两座圣寺争胜媲美。大寺呈长方形,面积为22250万平方米,有宽敞的庭院,林立的玉柱,纵横的廊道,重悬的彩拱,华丽的装饰。寺内露天方院被走廊从东西北三面围绕,穿过天井,可通过南面17道铜门进入礼拜大殿,礼拜大殿由斑岩、碧玉和各种颜色的大理石柱构筑而成,南北长为178米,东西宽125米。殿内850根壮观的石柱,将大殿分成南北19行,构成19间殿堂,横分为33个院落,每行石柱各有29个拱门的翼廊,每个拱门又有上下两层马蹄形的拱券。大寺的整个主体建筑共有柱梁1293根,支撑屋顶,大殿四周的墙壁装饰有精美的雕刻和阿拉伯花纹绘画,多用赤金镶嵌,彩绘的木制藻井,殿顶贝壳形状的绘画常常令观赏者流连忘返。从西洋杉木的天花板上垂下的4700盏银灯,将整个清真寺照得灿若白昼。难怪基督教国王斐迪南德三世于1236年占领科尔多瓦后,曾对坚持将这座清真寺改建为基督教升天圣母大教堂的神父们说:“你们现在修建的到处有之,而你们将拆毁的却是举世无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