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音如诉
世间好语佛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在中国,但凡走进名山大川,就是与佛、道教的零距离接触。凡修寺筑庙,大多是在山清水秀,翠柏长青,景色旖旎,风光无限的地方。万丈华光照大地,千里梵音沐众生。
不仅仅是名山,即使是不怎么出名的山,也十之八九多建有寺庙。
北武当山和中国的诸多名山相比,算不得名山,但山上的北武当庙却很有名气。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作为矗立在中原与西北之间的天然长城,绵延数百公里的贺兰山,因战事频繁,狼烟弥漫,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的感怀与凭吊,留下了浩繁的诗词歌赋,最为驰名的当属岳飞的这首《满江红·怒发冲冠》。
与诗词歌赋一样繁盛的,是藏于贺兰山谷峰间的一座座寺庙。“云锁空山夏寺多”,形容的就是贺兰山寺庙的盛况。然而,在沧桑的岁月中,许多庙宇都因为风雨、地震、战火等种种原因的侵蚀和破坏逐渐坍塌、破落以致最后消失了。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的贺兰山九泉口的北武当庙却完完全全地保留了下来,成为佛教禅宗在西北地区的一处山林古刹,在我国寺庙中享有很高的盛誉。
贺兰山雪景
北武当庙又名寿佛寺,僧人属临济宗岔派,是宁夏最大的子孙常住寺院。据记载始建于唐代,唐敬德西征青海曾于此渡河,整修庙宇。明正统二年(1437年)置靖虏卫,迭烈逊巡检司归靖虏卫管辖。成化十年(1474年)巡检司废除后,“傍置空心楼一座,以资观望,今废,其上建庙,名北武当,有碑记。主殿祀真武大帝,足踏龟蛇,披发仗剑,两旁侍立五大龙神”。明嘉靖年间固原游击黄时值巡边至此,特输俸金,悉力改建,匾曰“真武神庙”,史载“灵异益著,人多蒙福”。
据《新建北武当庙碑》记载,现存北武当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至今已有三个世纪。北武当庙依山而建,占地一万两千平方米,建筑面积四千三百平方米。整座庙宇从北朝南,四进院落的建筑群体,布局自然,错落有致。中轴主要建筑有山门楼、灵光殿、观音楼、无量殿、多宝塔、大佛殿等。两旁的钟楼、厢房、配殿相对称,秀美而有气势,是座结构精细、精巧优美的古寺。
“武当”二字,“武”,指真武大帝,真武大帝是道教尊奉的北方之神;“当”,是“止”或“在”的意思,“武当”即是真武大帝之所在。
和所有的大庙名寺都有着丰富的传说一样,北武当庙悠久的历史也积聚了太多的传说。贺兰山大武口一段被称为武当山,就是根据明朝正统年(1436~1449年)平罗县广为流传的人的一个传说得来的。
很久以前,北边来了一伙人,攻打平罗城,城眼见将被破,城里居民叫苦连天之时,攻城的人却稀哩哗啦溃逃而去。平罗城里人莫名其妙,过后有人从北边回来,居民们向他打听那伙人溃逃的原因。那人说,当时刮起一阵旋风,远远看见一个巨人,身穿黑衣,披头散发,手拿宝剑,带着人从南边过来。攻城的人吓坏了,赶忙退兵。那个巨人就是镇守北方的真武大帝。根据这个传说,人们就把这段贺兰山叫做武当山,表示真武大帝就住在这里。还在山里修了一个祠堂供奉他,叫真武堂。到明末崇祯年间(1628~1644年),有人到西山打猎,在一个山洞中发现真武大帝神像。从此,在武当山下就有了为真武大帝修庙的历史。但后人为了同湖北省均县的武当山的武当庙区分开来,这里的武当庙就加了一个“北”字,称北武当庙。
据传,明末清初,在贺兰戍边的兵卒在夜晚常常听到兵营附近的山林中传来“快来背我”“快来背我”的叫喊声。一天晚上,有一名好奇的兵卒寻声而去,行走之中,忽然觉得背上莫明其妙地沉重起来,仿佛有人爬在背上,于是,赶忙顺着山坡往下疾走。可是,走了好长一段路,发现并无危险,这位兵卒就渐渐胆大起来,边走边问背上的人:你家住何处?贵姓?然而却没有任何回应。兵卒接着再问一些问题,依然得不到回答,兵卒不堪重负,便有些生气地说:我载你这么远的路程了,你却一言不发,难道你是石头人?谁知话音刚落,背上之人嚯然坠地。兵卒转身一看,发现月光下躺着一尊无量寿佛石像。
北武当庙众僧在演奏、诵唱
时隔多年之后,平罗参将有一天在贺兰山下狩猎,猛然之间,看见贺兰山上祥云飞渡,群峰被金光瑞气笼罩。参将正在诧异,兵士来报,在一处山洞里发现了一尊无量寿佛石像。于是参将命令这位兵士抬佛像而归,行至黑塔处,石像重量猛增,兵士抬之不动,参将就命令兵士就地建庙,供石像于其中。
一般著名的寺庙,都有自己的音乐传承。北武当庙寺庙音乐渣渣子以其纯正、深邃的音律而深得人们的称赞。由于民歌、小调的融入以及宫廷音乐的润色,再加上南北佛家的唱腔互渗,就形成了鲜明的音乐特色。这是由于北武当庙的音乐与北京潭枳寺佛教音乐的渊源极其深远的缘故。
渣渣子是我国古代的工尺谱之外的一种记谱方式,是用来记录乐曲的节奏、音符、所示法器种类的一种特殊的记录方法。与简谱、五线谱不同的是它采用竖行记谱方式,用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法器。以符号的距离远近表示时值的长短。渣渣子与工尺谱结合起来,即接近于现在的简谱或五线谱,既有了音阶,又有了音符,便可构成基本的乐谱。演奏时一般是一人一件法器,与唱念、笛笙等乐器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天界般的梵音,直透人的灵魂。北武当庙渣渣子音乐的演奏主要用于祝圣法事、大型集会以及迎接大法师或贵宾等活动。
由于明末高僧理义法师宣弘佛法,道场大兴。到了清初时,因清廷王室信佛,使北武当庙寿佛寺道场香客频繁。在佛教供佛仪规中,均有“乐供养”,即以音乐作为一种供养的形式,以示对佛的恭敬和虔诚,用诗歌、词牌的歌咏配以打击乐器:钟、磬、铙、钹、铛、铰、铃、铎、木鱼、韵漏、鼓等法器及笙、箫、笛、管、筝、箜篌、古琴等乐器,以打击乐为主,每日四堂功课。随着频繁的佛事活动,佛教音乐随之发展,记录这种打击乐的渣渣子也随之产生了。
明末清初北武当庙传承渣渣子的高僧有:理义法师、通柏老和尚、心僖和尚、广煜和尚、含秀和尚、妙洁、释续早释寂念等。他们用口传心授的方式,让这项佛门音乐传承至今,并随着他们的讲经传道脚步,在宁夏全境、内蒙古磴口、甘肃平凉、陕北西部等地区广为流传。
徐建业是渣渣子念唱演奏技艺的极少数传承人之一。他演奏并研究佛教音乐已达五十余年,至今仍然在研究佛教音乐。2009年他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与我们谈及渣渣子时,他深感忧虑,因为北武当庙寿佛寺留存的佛教音乐原有工尺谱八百多首,渣渣子谱三百多首,博大精深,是不可多得的人间艺术财富。但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破坏,现在仅存的只有僧人师徒口传心授的常用曲谱几十首。渣渣子管时间长短,工尺谱管音阶和音谱。随着简谱、五线谱的普及应用,渣渣子已逐渐被人们遗忘,传承困难极大,一旦灭绝失去,要想恢复就十分困难了。
北武当庙寿佛寺佛教音乐渣渣子被自治区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北武当庙寺院音乐与天宁寺梵呗唱诵、鱼山梵呗、大相国寺梵乐、直孔噶举派音乐、拉卜楞寺佛殿音乐“道得尔”、青海藏族唱经调一起,作为佛教音乐,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贺兰山下,每逢法事,北武当庙的寿佛寺里,梵器敲打声与抑扬顿挫的诵经声缭绕,梵音如度。聆听者凡尘尽洗,沉入天籁般的境界,世界安静了,一轮新月升上山巅!
贺兰山不仅是雄性的山、文墨飘香的山,也是梵音净土直达天庭的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