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泾源“赶牛”

泾源“赶牛”

时间:2023-03-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流传于泾源县的“赶牛”,正是放牛娃通过在山间野外长期的生活积累和琢磨总结而发明的。泾源回族“赶牛”活动一般是九人参加,挖八个小窝,称为“住屋”。如今,尽管泾源回族“赶牛”已入选自治区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是要真正让这项民间体育文娱活动得到传承和发扬,得花大气力。在宁夏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赛场上,泾源县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赶牛”一出场,立刻引起观众热烈的掌声。
泾源“赶牛”_民间宁夏

泾源“赶牛”

去泾源,在银平公路泾源入口处,有一尊黄牛雕像,憨态可掬,霸劲十足,十分传神。我知道泾源县提出了打造全国肉牛基地的发展目标,这尊黄牛雕像,是泾源人展示泾源形象的一个标志性雕塑。

2011年秋天,我去了一趟泾源,在一个村子,被一场真正的民间体育运动吸引了。一块刚刚打碾完毕的麦场上,尘飞土扬、欢声雷动,十几个少年,龙腾虎跃,场面好不壮观。他们这是在“赶牛”。这是一个曾经在宁夏南部山区广为流行的乡间竞技活动。

“赶牛”,这个词语会勾起许多西海固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泾源县地处南部六盘山腹地,属温带半湿润气候,降雨相对丰足,独特的气候条件、水草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适宜发展肉牛产业,位于阴湿山区,牧草资源丰富,优质牧草留床面积达四十万亩,可利用的天然草场四十万亩,天然牧草株高、柔嫩、多汁、适口性强,营养丰富。泾源县是全国回族聚居的区域之一,回族群众素有传统养牛习惯和丰富的经验。

每一项体育运动的诞生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流传于泾源县的“赶牛”,正是放牛娃通过在山间野外长期的生活积累和琢磨总结而发明的。在以养殖业为主的宁夏南部山区,养牛是传统的活计。山青水绿的季节,放牛娃常常结伴上山放牧,他们总是先将牛赶上山,打向草坡,然后一起在山坡下玩耍。可是,到了傍晚时分,得把牛从山上赶下来回家,可谁去山上把牛赶下来呢?谁也不愿意爬趟山,于是,他们就想出办法来,选人上山赶牛。于是,大家便选择一处平整的地方,凿坑、削木,人也分成两方,开始玩“赶牛”,输了的一方,负责出人将所有的牛赶下山来。于是,一项别开生面极富趣味的体育活动就这样产生了,随着放牛娃们的不断总结和完善,逐渐得到了世人的承认和推广。

img43

雪地赶牛

泾源回族“赶牛”运动的场地很方便,比较空旷的草地或比较大的麦场上,都可以进行一场“赶牛”比赛。场地面积一般为长、宽十五米左右即可。场地中间挖一个长宽各四十厘米、深二十厘米的窝,称为“牛圈”。场地的边沿距“牛圈”五米处再挖若干个小窝,距离相等,窝的多少根据参赛人数而定,每窝一人。泾源回族“赶牛”活动一般是九人参加,挖八个小窝,称为“住屋”。“赶牛棍”是用根部带弯度的凸面的嫩木制成,棍头凸面部分比较坚硬,具有一定的弹性便于击打;“牛”则是用木疙瘩或石头,直径有十厘米左右。大人一般用木牛,小孩一般用拳头大小的石头。上场的人各持一根一百八十厘米长的木棍“赶牛”。比赛时参加人员排成一队,把“赶牛棍”放在肩膀上,看谁的“赶牛棍”扔得远,扔得近的人就开始“赶牛”,“赶牛”人为攻方、其他人为守方。把“牛”往场地中间的窝赶,称为“牛进圈”,赶进圈的为胜方。守方人各守住自己小窝还要把攻方赶进来的牛往出赶,如果攻方占了守方谁的小窝,谁就去赶牛。赶牛比赛,对输者要进行惩罚,窝被抢占或“牛”被赶到窝中的人要去山上赶真牛,然后继续进行。

img44

赶牛

“赶牛”这一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演绎出来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游戏规则简单易学,不受场地、器械的限制,就地取材,不但能够强身健体,还能开发智力,而且竞技性、游艺性、娱乐性强,因此,泾源回族群众在农闲时间对“赶牛”充满激情,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泾源回族“赶牛”从整体来看,与古老的曲棍球许多有相同之处,从史料中我们看到:曲棍球一词起源于法语,意思是牧羊人的棍杖,相传古希腊人和波斯人也玩这种游戏。19世纪末,曲棍球运动传到英国,后来在英联邦各地迅速发展起来。后来的阿姆斯特丹奥运会,确定男子曲棍球为永久性奥运会项目,女子曲棍球则是在莫斯科奥运会上才出现的。从以上史料来看,泾源回族“赶牛”,也就是一种古老的曲棍球。中国回族是由波斯人、阿拉伯人从唐朝传入我国的,由此可以推断,回族的先民们在离别故土来到中国的时候,也把一种游戏带入中国。

泾源回族“赶牛”,既体现了机敏的应变和判断能力,也需要很好的体力,因此,它是一种培养智力、锻炼身体的民族体育娱乐项目。“赶牛”活动健康、活泼,不受场地限制,既能丰富农村群众的业余生活,又能锻炼体魄,充分展示了回族男子的阳刚之美。

img45

赶牛

泾源县底沟村是“赶牛”活动开展比较热火的一个村,底沟村的村支书于明付是泾源回族“赶牛”的传承人之一,兼顾培训“赶牛”队员,还要负责组织联系“赶牛”比赛。童年的记忆是久远的,提起“赶牛”,他兴趣极浓,他说村里比他年龄大的人,或者和他一样大的放过牛的人,几乎都会“赶牛”,那时间玩一场酣畅淋漓的“赶牛”真是一种享受。“赶牛”既是个体力活,也是个脑力活。那时间如果“赶牛”赶得好,就能赢得姑娘的青睐。一旦赶起牛来,全村的老人娃娃都会从家里走出来,聚集在比赛现场,为比赛者加油、助威。可是,现在他心存忧虑,如今,村里的青壮年一年四季都在打工,组织一场“赶牛”比赛真是不容易。如今,尽管泾源回族“赶牛”已入选自治区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是要真正让这项民间体育文娱活动得到传承和发扬,得花大气力。

泾源县文化馆组织人员对全县“赶牛”人员进行了普查登记,对所有艺人的生平、特长和师承情况进行摄像、录音、拍照,建立起完整的音像资料档案。如今,“赶牛”在县委、政府的促进下,正呈现出繁荣的势头。仅底沟村,趁农闲时间就组织比赛达到十余场。

在宁夏第七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赛场上,泾源县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赶牛”一出场,立刻引起观众热烈的掌声。精彩纷呈、酣畅淋漓的表演,活脱脱地再现了宁夏西海固地区放牛娃嬉闹、竞技、斗智斗勇的生活场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