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版画秀华夏
2006年,似乎是个特殊的年份。这一年的10月初,夏天已经在季节的河流上变为渐渐退隐的倒影,但一种殊与以往的文化热情却在橙黄橘绿的时节悄悄燃烧起来。人们忽然发现,有七张陌生的面孔占据了银川市的主要城市干道———解放街的数十张广告牌,广告牌上的注释告诉人们,他们是宁夏政府和文联向社会和公众推出的“版画七杰”:罗贵荣、李宪、郭震乾、黄智、苏岩声、何立宏、周斌。人们对文化名人上广告议论纷纷,也对宁夏用文化品牌塑造城市形象表示了赞许。宁夏版画的这一次亮相,被一层“明星”效应包围着。对版画家们而言,10月是明媚的。
到了11月,远在鼓浪屿的厦门大学著名学者易中天撰文说:“十月到银川,我记住了两件事,一是张贤亮先生创办的镇北堡西部影城;还有一件,就是宁夏版画,令人惊叹。”此言一出,易先生的众多“粉丝”们纷纷把目光投向遥远的西部城市银川,对宁夏版画产生了一种“爱屋及乌”的探究欲望。对公众而言,宁夏因为“版画”而变得亲切和生动起来。
就这样,宁夏版画从20世纪60年代的寂寞中款款走来,许多模糊的信息渐渐清晰起来。我们仿佛闻到了版画特有的浓烈“木”味儿,看到了一条用刻刀和木板铺就的光荣之路,满地黄金,闪耀着迷人的光泽。
历史给了宁夏版画许多难得的人文机缘。
50年前,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汇入了支援大西北建设的时代洪流中,走进了大漠深处的宁夏,为宁夏版画活动的出现,准备了肥沃的人才土壤。那时,宁夏的美术事业刚刚起步,艺术的园地需要垦荒者。
当然,艺术园地还需要播种者。
宁夏版画与中国当代版画史上一个显赫的名字———力群是无法分割的。作为鲁迅先生的学生、作为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中坚、作为中国当代版画艺术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力群先生是宁夏版画的播种者。“宁夏版画有今天的成就,得益于一开始就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著名老版画家丁钧和金珏至今都充满自豪感。
1960冬,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美术》杂志副主编、《版画》杂志主编的著名版画家力群先生,下放到宁夏吴忠,任红旗人民公社党委副书记,同时在宁夏进行版画创作。1961年12月,宁夏文联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请力群先生在银川举办了业余版画训练班,来自固原、吴忠、平罗、银川的20多名学员,第一次操刀学习木刻。现今人们耳熟能详的著名美术家赵宁安、胡正伟、丁钧、唐西林、刘均威、王洪水、潘滋培、王天雍、张光璧、陈肇位、阎汝森、樊华光等,在力群先生手把手的传授、指导下,成为后来宁夏版画创作上的佼佼者。力群先生将学员们的汇报作品编辑成宁夏第一本画册《宁夏木刻选》,并由著名版画家李桦先生为画册作序。他在序中写到:“力群同志把版画的种子播在宁夏,经过辛勤耕耘,使种子发芽,迅速地成长、开花。”
何立宏版画作品《驮水》
1982年,“北大荒”版画创始人之一的著名版画家杜鸿年先生应邀来宁夏举办版画学习班,向学员们传授了“北大荒”版画的刻印技法,并进行创作辅导。这个班上的学员在版画语言、刻印技法等方面拓宽了视野,王洪水、陈肇位、高学武、金珏、马建军、马永清、何立宏、吴少华等人创作了一批较高水平的版画作品。
而在宁夏度过青少年时代,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绘画系副主任的著名版画家,版画理论家代大权,每逢回宁探亲,常与宁夏版画家切磋、交流,指导宁夏的版画创作,使宁夏版画创作与国内版画发展的前沿拉近了距离,保持了同步发展。
显然,因为版画创作队伍的稳定,因为当代版画领军人物的引领,版画从一开始就担当了宁夏美术的强势画种的角色,进而又对其他画种产生影响,从整体上推动了宁夏美术的发展。
其实,就像生命与血脉的延续一样,艺术的发展,也需要艺术家自觉的接力和传承,而宁夏版画的发展轨迹呈现了薪火相传的可贵传统。
翻开《二十世纪中国版画大事纪》,1980年10月,同样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间———宁夏贺兰山版画会成立,并设立了银川分会和石嘴山分会,这是现在的宁夏版画家协会的前身。有了专业组织,宁夏版画在宁夏美协、宁夏版画会的领导下,呈现了新的活力和面貌。
1981年,著名版画家韩惠民先生举办了宁夏版画史上的第二个版画学习班,一批有志从事美术创作的青年如黄智、郭震乾、刘晓华、何立宏、吴国强、马忠吉等加入,学习掌握了力群先生的版画制作技法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之后,高凯宏、王银冬、张海峰、孙晓磊、孙彬、马建军、庞荣松、王印泉等也加入到版画创作队伍中来,为宁夏版画进入新时期培养准备了版画新生力量。
这时候,宁夏从事版画创作的作者达到70多人,先后举办了“内蒙古、云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六省区版画联展”“西北五市版画联展”“宁夏天津版画交流展”等大型版画展览活动。1983年举办的第八届全国版画展览是宁夏版画量变过程的集中体现,宁夏破天荒第一次入选10幅作品,其中韩惠民的作品获优秀作品奖(只评优秀作品)。1984年举办的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宁夏有8幅版画作品入选参展,掀起了宁夏版画发展中的第一个创作高潮。这个时期版画在宁夏有了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创作队伍结构合理,版画刻印技术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些,为90年代宁夏版画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开始,宁夏版画以其聚积了30年的创作能量,在中国版画的舞台上强力爆发,宁夏版画带着特有的地域特色及艺术风格,构成了中国版画的独有华彩。
1990年在上海举办的全国首届青年版画大展,宁夏有5幅作品入选参展,其中罗贵荣、王银冬的作品获得两枚鼓励奖。同年,第十届全国版画展览在杭州开幕,宁夏入选9幅作品,其中陈超、王银冬合作的作品,何立宏的作品获得两枚铜奖。1990年12月,宁夏美术家协会、宁夏版画家协会、宁夏书画院适时召开了“宁夏‘文化与版画’创作理论研讨会”,从理论上廓清了思路,明确了宁夏版画的发展方向。
由于宁夏版画的异军突起,宁夏文联、宁夏美协向中国美术家协会争取到中国当代版画精品展和第十一届全国版画展的承办权。两个展览于1992年在银川先后成功举办,特别是第十一届全国版画作品展览,宁夏有26幅作品入选,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为历史之最。罗贵荣的版画作品以其朴实独特的版画艺术语言,充满智慧的版画刻印技法,强烈的地域特征和丰富的精神内涵登上中国版画的最高领奖台。这是迄今为止,宁夏美术在国家级展览中获得的唯一最高奖项。以第十一届全国版画展览为标志,宁夏版画进入了以罗贵荣为代表的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罗贵荣创作的版画作品在全国美术国家级展览中频频获奖,先后获得金、银、铜、优秀等奖项13个,为宁夏版画在国内美术界树立了形象,为宁夏版画的发展作出了非凡的贡献。
黄智版画作品《静原》
20世纪90年代至今,以罗贵荣为代表的宁夏版画创作队伍继承和发扬中国新兴版画的光荣传统,沿着现实主义创作道路,立足本土文化,以丰富的民族生活为素材,深层次地挖掘、表现当代人的精神风貌,以开放的视角,研究、丰富自己的版画艺术语言。他们的作品多次获奖,并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
值得自豪的是,宁夏版画的群体效应开始显现,可以说,宁夏版画已经成为宁夏美术界在国内最具学术影响力的画种。2005年,宁夏美术作品在上海展出,上海的媒体以“一流版画亮相上海”为题进行了报道。上海版画家由衷地表示:“版画,我们要向宁夏学习。”
让我们把目光再次投向2006年的10月,在宁夏第五届版画作品展上,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军,毫不吝惜对宁夏版画的赞许和欣赏:“我赞许宁夏版画家们对宁夏这片土地的眷恋,上溯历史,下体民情,胸襟开阔,追寻理想的那种质朴、雄浑气质,沉静之中深蕴人文思考。而精湛细腻的技法、新颖的版画语言也表明宁夏是地域的小省,却是版画的大省!”
宁夏版画家们又渴望着走进与世界版画对话的空间,2007年5月,梦想变为现实。
5月17日,“首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在中国深圳开幕,来自全世界57个国家1145位艺术家的1976件作品送展,最终有223件作品入选展览,体现了当今世界版画创作的最新风貌和最高水平。宁夏版画家罗贵荣《我和我的土地》之三、何立宏《额济纳纪行之四———伴我千年》、苏岩声《东方精神》入选展览,在国际性的版画交流平台上展现了宁夏版画的风采。
尤为可贵的是,罗贵荣捧起了首届“观澜国际版画奖”的奖杯,这也是罗贵荣近20年来第15次捧起奖杯,这一次他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了世界版画的地图上。在15位获奖者中,有5位中国版画家,但罗贵荣创作的作品是这次获奖作品中唯一的木版作品,而且是以宁夏具有创作优势的绝版木刻的技法完成的。他作品中展现的深刻智慧的人文关怀、精巧细致的刻印技法、鲜明成熟的个性表达让国内外的评委为他鼓掌。这次展览获奖和入选的成绩,也是宁夏版画家对2006年宁夏政府和文联着力打造“宁夏版画”这一文化品牌以来的实力回报。
2007年8月,罗贵荣作品《美丽的秋天》、何立宏作品《伴我千年》入选韩国大邱国际版画双年展。
2007年10月,受美术界瞩目的第十八届全国版画展览在上海举行。罗贵荣、郭震乾、石坝、何立宏、苏岩声、周斌、沈克斌、李东星8位作者的7件版画作品入选展出。其中,罗贵荣《我和我的土地》之四,郭震乾、石坝(合作)《挖掘机组———奥运场馆的工人们》两件作品获优秀作品奖。宁夏版画家们在坚持和探索中实现着艺术和精神的双重超越。
刀是坚刀,木是冷木,然而版画家的心是热烈的,情感是真诚的,在他们的作品深处流淌着艺术家清澈的纯情,散发着旺盛的生命力。也许正是缘了这样的精神,每当你驻足在那一幅幅版画前,就能看到他们生命里漾起的一层层情感的涟漪。徜徉于每一幅画前,你仿佛听到刻刀与木板碰击的铿铿之声,仿佛看到片片无声的木屑飘落于地的诗般情境,还仿佛闻到油墨散发出的墨香……最重要的是,我们清楚地感受到了心灵和情感的巨大力量,触摸到了渐渐离人们远去的健康的人生热情与最可贵的责任感。正是这些精神特质,使得宁夏版画这4个字成为一个品牌,一种文化现象,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为它而奋斗,走出了一条金光大道。
(尧丁 何立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