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城古灵州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宁夏历史上就有这么一处地方,因为一个大谜团和一个大人物而闻名天下,甚至万众敬仰。
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叫做“灵洲”。请注意,是带三点水的洲,它的意思是水中陆地。
“灵洲”始建于西汉惠帝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91年,距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那么,最初人们为什么给它起名叫“灵洲”呢?原来,这里虽然是一块位于黄河河道中央的陆地,但是,却从来没有被汹涌激荡的黄河水淹没过,当时的人们十分惊异,认为在冥冥之中,一定有神灵保佑着这片陆地,所以他们就把这里叫做“灵洲”,又叫“河奇”,意思是河里面神奇的地方。不过“河奇”的名字并没有流传下来,而“灵洲”去掉了三点水之后,作为当地城镇的名号一用就是1600余年,直到明代的建立。当然,今天想来,这里之所以没被黄河淹没,很可能是因为当时地势较高的原因吧。
魏晋南北朝时期,灵州一度改称“薄骨律镇”,这是一个今天人们听起来感觉怪怪的名字。聪明的读者马上会想到,这是不是一个古代北方民族的语言呢?据专家考证,这个名称和古代匈奴族真的还有密切的关系呢。在十六国时期,匈奴族有一个著名首领叫赫连勃勃,就是那个建立了钢锥都插不进的统万城的大夏国皇帝,他统治宁夏期间,因为自己骑乘的骏马“白口骝”死于此地,因此,以马色命城,音转为“薄骨律”。北周时又名普乐郡、回乐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实行郡管县体制,“并省诸州”,遂将灵州更名为灵武郡……这样,本来异名异地的灵州与灵武(亦为西汉初年设置),至此渐走向同名同地。
唐代是灵州名声大噪的时代。这主要因为三件事情:一是灵州在唐初一直是“天下劲兵”朔方节度使的驻地;二是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曾亲临灵州招降雄踞北方的突厥、铁勒首领,成就一代大业;三是唐肃宗李亨在灵州登基,指挥全国平定叛乱的事件。唐肃宗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大人物。
安史之乱是由于唐玄宗姑息养奸、宠信奸佞、昏庸误国招惹的祸。到了危难关头,他却丢下广大百姓不管不顾,只带上王室一干成员仓皇逃命。
太子李亨在军民的请求下留下来领导平叛,但他惊惶失措,不知何去何从。为躲避兵锋,也为了远离玄宗牵制,老子向南逃,他就往北走。到了平凉,徘徊数日,不知该向何处去。在这危急时刻,朔方留守杜鸿渐等几个有政治远见的官员,分析形势后驰书太子,“备陈兵马招集之势,仓储库甲之数”,劝李亨北上灵武。
天宝十四载(755年)七月九日,李亨到达灵武。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并宣布大赦、改元,登上南城门楼诏告天下,平叛靖乱。灵武的名字也随之远播各地。
唐末五代,灵州不但依然保持了它在国防、政治上的重要地位,而且由于西域使节、商贾进入中原时必须通过这里,于是,它又成了当时中国西部仅次于长安的国际商贸都会。
宋咸平二年(999年),党项大首领李继迁,集结蕃部,攻陷了水草丰美、征战之地的灵州,改称西平府,从而一举奠定了灵州作为未来的西夏王朝的陪都地位。
到了明代初年,由于黄河进入新一轮的不稳定流动时期,灵州古城多次遭遇洪水的冲击而崩塌,于是被迫向东北方向“三迁其址”。就这样,灵州古城址遂消失,其城址也成为一桩历史疑案。
那么,古灵州到底在现在的哪里呢?答案是:宁夏吴忠市西部!
这一谜底的揭开,还得从2003年春季,吴忠市开始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说起。在这次建设中,位于吴忠市中央大道的工地上,大片唐墓被发现。同时,唐吕氏夫人墓志铭在市区绿地苑建设工地出土。一石激起千层浪,唤醒城市记忆,接通历史文脉,成了吴忠乃至宁夏史学界关注的焦点。
而今天的灵武县,则是明代初年,古灵州3次迁移的最终落脚点。
吴忠,作为古代灵州的所在地,曾经是宁夏及周边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在隋唐五代时期,更是我国西部仅次于长安的国际商贸都会,是当时的天下粮仓、军事重镇、交通枢纽和民族乐园。
(杨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