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要涵养慈善意识

大学生要涵养慈善意识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认识到,大学生是全社会广泛开展慈善服务工作的生力军,是慈善事业不断走向辉煌的希望所在。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生是善良的,是应当予以肯定的。那么,大学生涵养慈善意识,就必然包含对社会和家庭的感恩。也有某些慈善实践方面的活动形式。
大学生要涵养慈善意识_善的人生

大学生要涵养慈善意识

陕西省慈善协会与陕西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倡议实施的“阳光爱心行动——慈善文化进大学”项目,从2013年上半年就已经实际拉开了序幕,原省政协副主席陆栋教授,已经在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等高校,先后举办了“慈善文化进校园”的专题讲座,受到大学师生的欢迎和积极响应。我记得在2012年3月5日,陕西省慈善志愿者服务总队在省政府新城大院宣告成立,其中就有50个大队是由省内各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我参加了成立大会的全过程,目睹了这50个高校慈善志愿服务队队长从省上领导手中接过队旗的情景,内心很受感动。我认识到,大学生是全社会广泛开展慈善服务工作的生力军,是慈善事业不断走向辉煌的希望所在。我甚至以为,未来的慈善向哪里去,取决于今天的大学生。因为未来是属于当代大学生的。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大学生要涵养慈善意识。

第一个问题,大学生为什么要涵养慈善意识?

在座的各位同学,从小学到高中毕业,经过十二年寒窗苦读,走进了自己心仪的大学校园,开始接受高等教育,这是令人欣喜的人生大事。在过去科举制度下,能够金榜题名,那几乎是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人生大事。大家回想一下,在幼儿园、小学、中学这三个阶段,无论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并没有完全放弃或忽视对中小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教育,比如,我们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也有的学校提出德智体美劳的培养方针,这都是完全正确的。当然,毫无疑义地是在“德育”中就已经包含“善”的教育内容,如果一个人不善良,那么他就不可能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们的社会尤其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目的,就是要培养优秀人才,而具有优秀品质的人,才可以被称为优秀人才,“善”则是优秀人才的首要条件,不善或为恶之人,无论如何都不能被称为优秀人才。

在中小学教育中,“育人”的宗旨被渗透在几乎所有教育教学的环节中,因而中学向大学输送的人才中,应当说,绝大部分符合“德”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绝大多数学生是善良的,是应当予以肯定的。少数不良少年在社会上不能产生太大的作用,社会和家庭对他们负有严格教育的职责。那么这样说,是不是我们的大学生就不需要涵养慈善意识呢?当然不是。人们的社会化,自出生以后就已经开始,慈善的教育本应与社会化同步,贯穿于人的一生,社会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社会上好的东西能够吸引人们从善,而社会上坏的东西则诱使人们向恶,即使那些善良之人,也有可能受到恶的污染而违背做人的本性,甚至于从善转为恶。这种情况并非罕见。此其一也。

大学生在身心成长发育中正趋成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基本稳定的时期,但仍有较强的可塑性,在一定情景下,某些重大事件可能产生决定性作用,慈善文化教育虽然如绵绵秋雨、润物无声,但也能够在人的心灵深处播下善良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且能抗拒外来“恶”的诱惑和不良重大事件的影响。在大学的政治课设置上,有一门课名为“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其中有一部分内容是讲良善教育的,但是这些内容还远远不够,或者说,还需要我们通过其他各种途径、各种方式加以强化,加以补充。此其二也。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在实现个人价值与人生理想的同时,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应有贡献,在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无一例外地要向社会索取个人生活所需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包括衣食住行等,也同时要向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劳动,这在形式上似乎是一种交换,甚至是所谓的等价交换,但事实上,是作为社会人的每一个人依赖国家、社会、他人而生存的必然形式。换言之,社会群体中的任何成员,都在索取的同时要做出相应的贡献。

在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制度,不劳动者不得食,除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需要全社会的关心与赡养以外,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参加生产劳动,大学生要养成劳动的习惯,要为社会做贡献,而不能成为社会的负担,大学生受恩惠于社会和父母,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接受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没有从事生产劳动,同学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图书馆和宿舍里,安心学习生活,这本来就是家长和社会为他们提供的优越条件。那么,大学生涵养慈善意识,就必然包含对社会和家庭的感恩。

感恩是慈善的组成部分,在善良之人的观念中,受人滴水之恩,需当涌泉相报。我曾听到、看到有这样的事情,少数大学生接受无息贷款,完成了四年大学教育,但毕业以后却不知归还贷款,甚至销声匿迹了,这就应当受到舆论的谴责,受到良心的谴责。这还不是懂不懂感恩的问题,这是一个基本的做人底线的问题。我所说的感恩,实际上就是每个人怎样把个人创造的财富无偿奉献给社会的问题。大学生是未来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全体劳动者的中坚力量,大学生感恩社会的意识一刻也不能丢失。只有如此,社会才能维持其良性运转状态。

第二个问题,大学生怎样涵养慈善意识?

在“慈善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中,我们开展的活动形式是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同学们的课业负担比较重,不大可能在教材中加入有关慈善的内容。这与慈善文化进小学、进中学是不同的。大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比较强,因此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或途径,参与大学校园的慈善文化活动和慈善活动,也可以参与社会上的慈善文化宣传和慈善活动,比如,我们今天启动的慈善文化沙龙,就是大学生参加慈善活动的一种方式。我们还计划了其他方式的慈善文化宣传活动,例如,慈善摄影展、慈善微电影展、慈善征文比赛、慈善演讲比赛等等。也有某些慈善实践方面的活动形式。

举个例子来说,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徐天浩和他的小伙伴们在今年的“十一”长假,徒步翻越秦岭,向沿途居民和过往行人发放传单、捡拾垃圾、访贫问苦,宣传慈善与环保,我给他们的这次活动取名为“环保慈善秦岭行”。这次活动收到很好的效果,得到省慈善协会领导们的高度赞扬。在随后的慈善文化沙龙中,他也将把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分享,我们的“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也欢迎大家创新形式与内容,创意或策划一些新的慈善文化宣传或具体的慈善项目。我们也欢迎同学们对慈善文化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理论研究。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慈善文化研究中心会有一些选题提供给大家选择。例如,可以在慈善观念、慈善由传统向现代转型,非营利组织机构、红十字会、慈善会,以及其他草根NGO研究、慈善项目产业化问题、慈善公益性传播等具体问题上进行研究,目前看来还都是十分必要的。

慈善事业要获得大发展,慈善文化需先行。创新慈善文化理念是推动慈善事业进步与转型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人们的观念保守、思想陈旧,那么就很难把传统慈善转向现代慈善。另外,我还要建议大学生每年拿出几十个小时的时间,到社会上去做一些慈善服务工作,或者叫做义工,在做这些事务工作的时候,大家可以锻炼自己具体工作的能力,不断增长自己的良善与爱心。一个人只有多做好事、善事,他的内心才会非常舒适。我希望我们的慈善文化沙龙活动,长期坚持下去,一级又一级传下去,发扬光大。

同学们,党中央自21世纪初期就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大目标,也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这两项重大任务正在健康有序地向前推进。几年来,我们这个国家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迅猛发展的时期,但是社会矛盾也相应进入了高发期,尤其是贫富矛盾、官民矛盾日益凸显。要妥善解决各种社会矛盾,需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治理。我以为,还有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那就是要大力发展慈善公益事业,增强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在慈善事业中,为富人和穷人搭建一座桥梁,使人们心灵相通,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