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汉族其他民间节俗

汉族其他民间节俗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汉族其他民间节俗腊八 亦称“腊八节”。为纪念此事,中国佛教徒于每年腊月初八日熬制“腊八粥”供佛。该日,各家均备牲醴祭土地神。因地区不同,各地过小年的日期略有不同,大部分地区在夏历十二月二十四过节。民间有提前过年冀免灾难之说。汉族民间节日风俗。近年,广州市的迎春花市扩展到省内外其他城市,成为岭南地区的一种过年风俗。嫁树 汉、朝鲜等族岁时风俗。流行于全国部分地区。每年夏历正月初二日起举行。
汉族其他民间节俗_实用中国风俗词典

汉族其他民间节俗

腊八 亦称“腊八节”。❶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各地。即夏历十二月初八日。中国远古时期,“腊”本是一种祭礼。人们常在冬月将尽时,用猎获的禽兽举行大祭,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古代“猎”字与“腊”字相通,“腊祭”即“猎祭”,所以就把每年终了的十二月称作“腊月”,把十二月初八日称做“腊日”。《礼记·月令》:“是月也,大饮蒸。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从先秦时起,都是把“腊日”当做年节来过的,但并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直到南北朝时才固定在这一天。其时有“腊鼓鸣,春草生”的谚语,反映人们鸣鼓起舞,迎接新春的欢乐情景。❷佛祖成道节。据传,释迦牟尼修行时,饿倒于地,一牧女给他吃了一餐各种黏米和糯米混合的杂烩饭。食毕,他跳到河里洗了澡,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十二月初八日得道成佛。为纪念此事,中国佛教徒于每年腊月初八日熬制“腊八粥”供佛。

做尾牙 亦称“做尾”、“做尾诣”。汉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福建南部和台湾地区。夏历每月初二和十六,家家户户要祭祀厝之神及土地神,称“做牙”。腊月十六日,是一年中最后一次祭礼,故称。该日,各家均备牲醴祭土地神。因土地神为商家保护神,为求保佑新年利市,商家的“尾牙”酒席尤为丰盛,祭品中必用雄鸡,象征生意兴隆。是夜,摆宴酬谢店中伙友一年辛苦。旧时,此日为对店伙决定去留的日子,席上有一全鸡,摆时鸡头对准谁,就表示谁在下年被解雇,故俗称“吃耽心酒”。

小年 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中南等地区。小年又称“小岁”、“小年夜”,是相对“大年”(春节)而言。因地区不同,各地过小年的日期略有不同,大部分地区在夏历十二月二十四过节。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载:“腊明日更新,谓之小岁,进酒尊长,修贺君师。”在宋代,过小年不外出贺岁,《太平御览》卷三十三引徐爰《家仪》:“惟新小岁之贺,既非大庆,礼止门内。”是日,合家团聚,欢宴饮酒,类似过大年(春节)。清姚兴泉《龙眠杂忆》记安庆桐城(今属安徽)过小年的情景:“(腊月)二十四晚,设酒醴以延祖先,自密室达门面,内外洞澈,灯烛辉煌,而花炮之声达于四巷,几与除(夕)夜无异,土人谓之小年。”淮北地区则称正月十五为小年。山东地区有以夏历六月初一为小年的。家家食水饺,祭诸神,或以新麦面蒸馍祭墓,类同年节。《莱阳县志》:“六月一日,食水角(饺),谓之过小年。”民间有提前过年冀免灾难之说。

祝福 亦称“谢年”、“作福”、“作年福”、“作冬福”。汉族民间节日风俗。流行于浙江绍兴地区。原意为祷神求福。《易林·四》:“王母祝福,祸不成灾。”这里指年终民间祭拜百神,报谢一岁平安,祈求来年福祥的大典。一般在夏历十二月二十到三十夜间举行。但不得越过立春,以示与“作春福”区别。始载于范寅《越谚》:“祝福,岁暮谢年,谢神祖。名此。”所祀神像印有“黄山西南”或“南朝圣宗”两种,俗称“祝福菩萨”。相传,前者是宋时为救百姓与金兵同归于尽的兄弟俩;后者为明末时的福王及其左右侍臣。祝福须先择日。是日,于拂晓前,在屋檐下横摆(即按桌的木纹横放)两张或四张八仙桌,上置三牲福礼,如鸡、鹅、元宝肉、猪头、鱼等,各装在红漆大圆盘内,上面插许多筷子,旁边还备厨刀一把,并有一碗蒸熟的牲血。此外,还须有一盘豆腐、一碟盐,年糕数块、粽子一串。外加三(盅)茶、六(盅)酒。福礼的摆法亦有讲究,如鸡、鹅要跪着放,头朝福神,表示欢迎;一尾活鲤鱼用红绳穿过其背,悬挂在“龙门架”上,再用红纸蒙住眼睛,取“鲤鱼跳龙门”之意。然后,由家中男人按照辈分大小依次向外跪拜行礼。拜毕,鸣放爆竹,焚化纸元宝、烧纸、神马。接着,将桌子改成直摆(即按桌的木纹直放),家人由外向里叩拜,即为祭祖。祭毕,用煮过福礼的汁汤烧年糕或面吃,叫做“散福”,表示神所赐之福散给了一家人。

游花市 俗称“行花街”。汉族岁时风俗。流行于广东广州。春节前夕的游乐活动。每年岁暮,从夏历腊月二十七至三十晚,广州都要举办规模盛大的花市。此俗于19世纪60年代初开始形成。同治十一年(1872年)《续修南海县志》说:当时花市设在藩署前,是夜市。再后19世纪末张心泰撰《粤海小识》云:“每届年暮,广州城内卖吊钟花与水仙花成市,如云如霞,大家小户,售供座几,以娱岁华。”可见,花市已由平时卖花,“岁除尤盛”,发展为一年一度的花市了。当时有首《羊城竹枝词》云:“羊城世界本花花,更卖鲜花度年华,除夕案头齐供养,香风吹暖到人家。”1919年以后,花市更加兴旺。近年,广州市的迎春花市扩展到省内外其他城市,成为岭南地区的一种过年风俗。

嫁树 汉、朝鲜等族岁时风俗。流行于全国部分地区。一种促成果实成长的象征仪式。宋代已有此俗。元旦日未出时,以斧斑驳锥斫枣李等树。俗信可使子繁而不落,谓之嫁树。东北地区有以石头安置树间。

米线节 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玉溪地区。每年夏历正月初二日起举行。届时,人们将土地爷(土地神)从庙中请出,各村轮流迎祭,祈求土地爷保佑来年丰收。土地爷到某村之日,即为该村之“米线节”。举村供奉,欢腾庆祝,各户以米线招待亲朋好友。此迎祭活动到二月初八送土地爷回庙时进入高潮,故亦称“二月节”。

五忙日 亦称“破五”。旧时汉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我国部分地区。因地域不同,内容亦不尽相同。淮北和江淮之间各县,将夏历正月初五称作“五忙日”(实际上此日最不忙)。是日,妇女不得出门,不得以生米煮饭,农民不得动土,商肆不得开市,民间以为不遵此例,必要遭殃。涡阳等县,是日早、中、晚三餐,均要鸣鞭炮辟邪;晚上儿童要打灯笼结伙至房前屋后、路口、井边驱邪;夜间家家给祖先上坟烧纸避凶,并有是日动刀、剪,必有水灾之说。

厂甸庙会 北京民间传统盛会。厂甸,在今北京和平门外琉璃厂一带,据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征》载,元时为海王村,清初尚不繁盛,至乾隆间形成市肆,每年夏历正月初六至十六日,谓之开厂甸。届时,各种地摊摆满隙地,陈列珍宝、书画、骨董、碑帖、南纸等,并有各种饮食、儿童玩具、妇女首饰、应时花卉、曲艺杂技等,车马阗塞,无插足地。

人日 亦称“人胜节”、“人节”、“人生日”、“七元日”。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各地。时在夏历正月初七。源于古代的占卜活动。古人相信天人感应,以岁后第七日为人日,看此日天气阴晴,占终岁的灾祥。汉东方朔《占书》载:岁后八日,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育,阴则灾。汉魏以后,人日逐渐从单一的占卜活动,发展成包括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的节日。南北朝时,每逢人日,人们便以七种菜作羹,用彩布剪成人形,或镂刻金铂为人状,贴于屏风、床帐,或戴于头上,又制作各种华胜互相馈赠,以求祈福避灾。并有登高宴会赋诗等习俗(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是日,饮食禁吃鸡,官府不处决犯人。此节历代流传,清顾禄《清嘉录》记吴越风俗亦云:“俗以七日为人日,八日为谷日,九日为天日,十日为地日,人视此四日之阴晴,占终岁之灾祥。”现民间尚有秤人,取7种菜或7种果实做七宝羹,荐祖祈福及吃线面庆寿等风俗。

石头生日 亦称“十子日”、“十不动”、“石不动”、“石王生日”、“石磨生日”、“石头神生日”。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时在夏历正月初十。俗谓十不动,讹十为石,因称石头生日。是日,凡磨、碾、碓臼之类,皆忌动移,恐伤岁稼,亦忌打石盖屋。山东费县又称石婆婆睁眼,忌动针。郓城、鄄城等地则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将一瓦罐坐在一块浇上水的平滑大石头上,初十早晨,以绳系罐鼻,十个青年男子或姑娘,轮流抬着瓦罐走,如连石抬起则是丰年,抬不起则为凶年,抬前要烧香磕头祷告。

花灯节 汉族民间节日。流行于广西岑溪等地。夏历正月初十,凡去年出生的男孩,母亲带他到社庙挂花灯,向社王报人丁,祈祝平安成长。灯用竹篾扎框架,内点油灯,逐日添油,外糊花纹纸,上写谜语。是日,饮“花灯酒”,外祖父母给外孙送衣服、背带、被子、玩具等,亲友邻人赠衣服,封包致贺,共饮酒宴。正月十六落灯,不再添灯油,任由儿童们将灯取走。

坐大菜 旧时汉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姑娘于夏历正月十六日夜,到园中的大菜(芥菜)上去坐一下,据说这样将来可找到个好丈夫。俗谚云:“坐大菜,明日选个好夫婿。”潮州方言“菜”与“婿”同韵。

做年例 汉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广东吴川、茂名一带。各村镇举行日期不一,夏历正月初二至二月底期间举行。一般在元宵节前后,为期三天,第一天称“起年例”,第二天称“正年例”,第三天称“年例尾”。年例期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村镇的主要街道口都搭起牌楼,沿街顶上用各色花布蒙起来,周围挂满各色纸花、字画、彩灯,摆上盆景和当地民间艺人制作的泥塑。届时人们邀集亲友一起观街景、看泥塑、逛花桥、出飘色,然后回到家中,饮茶聊天,通宵达旦。

补天补地节 亦称“女皇节”、“女王节”、“娲婆节”。汉族民间纪念女娲的节日。流行于陕西地区。相传远古时期天缺东南,地陷西北,女娲曾在骊山炼五色石补天地。由于她补好了天地,才使幸存的人们得以生殖繁衍。为了追念这位女神,骊山周围的百姓,于每年夏历正月二十日(或二十一、二十二日,相传是女娲的生日),家家户户吃“补天饼”。有的吃煎饼、烙饼,也有的吃蒸饼,总的要求是圆而薄。饭前举行简单仪式,由家庭主妇(祖母或主母)撕饼抛向房顶,象征“补天”;然后扔向井中或搁于地上,象征“补地”。

天穿节 亦称“补天穿”、“补天漏”、“补天地”、“天饥日”。汉族民间节日。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时间不一,有在夏历正月初七,或十九、二十,或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以二十日为多。其内容有两种形式,一是以红线系煎饼放在屋顶上,叫“补天”;一是以煎饼放于庭中,叫“熏天”。为信仰女娲遗风。此俗产生甚早,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一引东晋王嘉《拾遗记》:“江东俗称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丝缕系煎饼置屋上,谓之补天漏。相传女娲以是日补天地也。”《月令粹编》:(此日)“又谓之天饥日。”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北人此日食煎饼,于庭中作之,云薰火,未知所出。”到清代仍然流行。清康熙《广东通志》卷九十二:“(夏历正月)十九日,挂蒜于门以辟恶,广州谓为天穿日,作馎饦祷神,曰‘补天穿’。”也有“烙糯粉为圆块,加线穿其上,曰补天穿”。有些地方则煎咸甜糍糕,置于庭中,言“熏天”。在福建叫“煎img1补天”。甘肃河西走廊各县,每逢此日一律不得挖土、拆房、剪布等。其仪式:主妇们做一大煎饼,上插穿有红线的针一枚,捧之缘梯而上,将其置于厨房顶之天窗上,全家人在院中高声喊:“补住了没有?”主妇答:“补住了!”然后持饼下梯,全家喜笑颜开,将饼分而食之。参见“补天补地节”。

天仓节 亦称“填仓节”。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山西各地。夏历正月二十四日为小天仓,二十五日为大天仓(也有称老天仓的)。一般以二十五日为天仓节。是日,要燃灯盏祭祀仓、箱、井、水缸、天地神等。人们把水缸盛满,煤池加满,粮囤添满,称“添仓”。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经过大年、元宵节,到天仓节后,人们休整、热闹了一个月,就又开始忙于春耕了,积肥送粪、磨耙滚压(小麦)。“添仓”表示盼望当年丰收之意。有的地方蒸黄米糕,做谷米面煎饼,吃时要掰一些扔到房顶上,据说是表示对女娲补天的纪念。

中和节 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华北地区,北京尤为流行。在夏历二月初一举行。是日民间多食太阳糕。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云:“二月初一日为中和节,传自唐始。李泌请以二月朔为中和节,赐民间以囊盛百果谷瓜李种相问遗,号献生子,令百官献农书。京师于是日以江米为糕,上印金乌圆光,用以祀日,绕街遍巷,叫而卖之,曰太阳鸡糕。其祭神云马,题曰太阳星君。焚帛时,将新正各门户张贴之五色挂钱,摘而焚之,曰太阳钱粮。左安门内有太阳宫,都人结侣携觞,往游竟日。”另外,按照老北京的习俗,这一天应该是打扫卫生、清理春节对联的日子。

二月二 亦称“花朝节”、“踏青节”、“挑菜节”、“春龙节”、“青龙节”。俗称“龙抬头日”。汉族传统节日。苗、壮、布依、满、侗、黎、畲、鄂温克、赫哲等族也过此节。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时在夏历二月初二,故名。此俗唐代已有记载。民间以刀尺、百谷瓜果种、迎富贵果子等相问遗,并有挑菜、迎富、踏青等活动。明以后有撒灰引龙之举,俗称“龙抬头”。清咸丰《武定府志》:“以(二月)二日为春龙节,取灶灰围屋如龙蛇状,名曰引钱龙,招福祥也。”是日煎食正月之糕,云以祛虫;用杖击梁,云以辟鼠;贴蝎符,云以辟蝎。历代民间尚有上工、试犁、炒蝎豆、戴蓬草、祭龙王、敬土地、谒高禖等风俗。

龙抬头 旧时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南北各地,北方尤盛。每年夏历二月初二举行。明代已见此俗。沈榜《宛署杂记》:“宛人呼二月二日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委蛇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记有石节艾龙:“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曰熏虫儿,谓引龙,虫不出也。”在北方,是日晨,主妇以棍敲锅沿,曰震虫,并以彩纸、草节或细秫稭穿成串悬于房梁,谓之穿龙尾。表示龙尾下垂、龙头向上之意。当日,食饼者谓之食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食龙须面,食菜团子谓之食龙蛋。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都人用黍面、枣糕、麦米等物,油煎为食。小儿是日始进书房,曰占鳌头。士民于是日栉薙,均取龙抬头之意。

引龙回 汉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北京、山东等地。夏历二月初二日,各家以石灰在户外水井撒一圈,然后引向屋内墙根灶脚等处,弯弯曲曲像龙蜿蜒入室,以祈吉祥发财。亦有的直接由门外撒石灰入屋。此俗在元代已有。《析津志辑佚》载:“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五更时,各家以石灰于井畔周围糁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内,男子妇人不用扫地,恐惊了龙眼睛。”明沈榜《宛署杂记·民风一》也说:龙抬头日,“乡民用灰自门外委蛇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山东庆云农家则以糠从井引至家中水瓮,乐陵、商河、滨州、惠民、无棣等代以灶灰。清《乐陵县志》卷三载称:“二月朔日为中和节,唐时为金钱会,今人但以二日为春龙节,取灶灰围屋如龙蛇状,名曰引钱龙,招福祥也。”此俗有去潮湿杀虫害作用,于人有益。

花朝节 亦称“挑菜节”,简称“花朝”。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华北、华东、中南等地。节期各地不一。浙江、东北地区在夏历二月十五日;北京、河南开封在夏历二月十二日;河南洛阳等地则在二月初二,与二月二节同。相传该日是“百花生日”,届时有赏花、种花、踏青和赏红等活动。南宋吴自牧《梦粱录·二月望》:“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江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东北地区有设花神神位,举行祭祀者。河南开封又称“扑蝶会”。北京以二月十二日为花王诞日,“幽人雅士,赋诗唱和,并出郊外各名园赏花”(见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或在二月初二,《广群芳谱》引《翰墨记》:“洛阳(今属河南)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朝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山东商丘等地,以花朝日之阴晴,占卜全年小麦、水果的丰歉。在江苏苏州,人们去花神庙,杀牲祭神,以祝仙诞。闺中女郎剪五色彩缯粘在花枝上,谓之“赏红”。民间认为花朝日晴,主全年百花繁盛。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参见“二月二”。

扑蝶会 亦称“花朝”。汉族民间节日。《崇阳县志》:二月十五曰花朝,又曰扑蝶会。相传此日是百花生日。是日,女孩穿耳孔,孩童始留发。民间嫁、娶、纳采、问名均以此日为吉。园丁移花接树木花果,老农看天气晴雨卜岁之丰歉,妇女相邀踏青。但是民间也有以夏历二月十二为“花朝节”的,至今时间上仍说法不一。

吃二月八 旧时汉族岁时风俗。流行于江苏部分地区。相传夏历二月初八是祠山大帝生日,他出嫁的三个女儿,带着风、雷、雨相继归宁。天气时常会骤然转冷。人们以饮酒取暖,并表欢聚之意,一直传承至今。每年夏历二月初八日,集八人为一桌,各出份子,举行聚餐。若有人在这年内生了儿女,须送一只鸡,作为添菜,大家开怀畅饮。

寒食节 亦称“禁烟节”、“熟食节”、“冷节”等。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各地,尤以山西为盛。时间在冬至后105日,一说103日,即清明前一二日。是日,民间禁止烟火,但吃冷食,故称。此俗来源有二说:一说为纪念介子推。春秋时,子推辅保晋公子重耳流亡列国,曾割股肉给重耳充饥。重耳归国当上晋文公后,介子推与母隐居绵山(在今山西介休)。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不愿出山,抱木而死。后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寺立庙,改山名为介山,并下令子推死亡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一说源于周代禁火旧制。《周礼·秋官·司烜氏》:“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当时有逢季改火之习。在季春出火。之前,告诫人们禁止生火,要吃冷食。此节因与清明节相连,自唐以后,与祭奠祖先亡灵以及郊游扫墓活动结合,逐渐融汇成为一个节日。民间有“望绵日”、“挂子推燕”、“吃青粳饭”、“煮桃花粥”,以及“打秋千”、“打毬”、“拖钩”、“斗鸡子”等娱乐风俗。

画卵 古代汉族岁时风俗。流行于河北、湖南等地区。原为一种民间工艺,后演变为寒食节的一种游戏。即在鸡蛋上染画颜色。晋时已有此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引《邺中记》:“寒食日,俗画鸡子以相饷。”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古之豪家,食称画卵。”到隋时有将鸡蛋染成蓝、红等颜色,仍如雕镂,辗转互相赠送的,或放在菜盘和祭器里。现传承成为民间工艺品,深受国内外顾客欢迎。

斗鸡子 汉族岁时风俗。鸡子,即鸡蛋。寒食节一种互相比赛雕鸡蛋和画鸡蛋技艺或互相撞击的游戏。汉代已有此俗。南朝梁时,每逢寒食节,即斗鸡、镂鸡子、斗鸡子。到隋代更为流行。当时有将鸡卵染成蓝、红颜色,像雕镂的一样。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到近代,则演变为撞鸡蛋游戏。即把煮熟的鸡蛋或鸭蛋,互相撞击,以先碎者为负。

上巳节 亦称“上巳”、“三巳”、“重三”、“元巳”、“三月三”。汉族传统节日。古时以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其起源有两说,一说起于周公曲水之宴。徐坚《初学记》引《续齐谐记》:“昔周公卜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流。’”和汉《三才图会·时候类·上巳》:“《十节录》云:‘昔周幽王淫乱,群臣愁苦之,于时设河上曲水宴从此始也。’”另一说为起于周时水滨祓禊之俗。《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春秋郑国,每逢上巳,人们在溱、洧两水之上,招魂续魄,秉执兰草,祓除不祥(见《诗经·郑风·溱洧》)。到汉时,上巳才确定为节。后增加了临水宴宾和求子之俗。《后汉书·周举传》:“六年三月上巳日,商大会宾客宴于洛水。”魏晋以后上巳节期改为三月三日。晋王羲之在兰亭修禊,吟诗饮酒,流觞曲水,对后世影响颇大。南朝时,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唐时,赐宴曲江,倾城禊饮踏青。宋时还有求子之俗。《太平寰宇记》卷七十六称:“四川横县玉华池,每三月上巳有乞子者,漉得石即是男,瓦即是女,自古有验。”至元代,有水上迎祥之乐(见《说郛》)。明清以后祓禊之意日益减淡,逐渐演变为春游节。有“寻春直须三月三”之谚。该日,民间有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青粳饭以及举行歌会等节日活动。我国朝鲜族也过此节,活动内容大致相同。

曲水流觞 上巳节所玩的一种游戏。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觞,古代盛酒器,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用陶制的杯,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体积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每年夏历三月初三日,人们坐在环曲的水渠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即取饮,彼此相与为乐,故称。周代即有此俗。《逸诗》:“羽觞随波泛。”汉代也有“引流行觞,遂成曲水”之说。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在会稽(今浙江绍兴)兰亭举行春禊仪式后,在此项活动中又增加了吟诗的内容。即觞在谁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要即兴赋诗并饮酒,作不出诗的就要罚酒。《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上巳赋诗之俗,由此而起。这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晋以后又逐渐传到民间。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到宋代,黄朝英《靖康湘素杂记》中也有记载。清时,逐渐减少。在宫廷中则限制在亭子里举行,即在亭内地面上人工筑造一条弯曲折绕的流水槽,众人环坐槽边,浮杯于上,作曲水流觞之戏,称为“流杯亭”。今北京潭柘寺、故宫、中南海等处均保留此亭建筑。清代后此俗逐渐消亡。

戴荠菜花 亦称“戴地荠花”、“簪荠花”、“戴喜喜菜”。汉族民间节日风俗。流行于浙江、江苏、安徽、四川等地。俗谓三月初三是“荠菜花生日”。是日,人们在踏青时,男女竞采荠菜花,男子佩于胸,妇女戴于发。以为装饰。荠菜花,俗名野菜花,春天开花,花小,白色,耐寒力强。俗谓该花有明目驱睡之效,亦称“眼亮花”。清顾禄《清嘉录·野菜花》:“荠菜花俗呼野菜花”,(三月三日)“村童叫卖不绝或妇女簪髻上,以祈清目,俗号眼亮花”。江苏一带,三月初三妇女戴荠菜花曰“驱睡”。民间传说,唐代薛仁贵投军,王宝钏独守寒窑10年之久。夫妻相会那天,正是三月初三,王宝钏正在挖荠菜,头上插着荠菜花,后相沿成俗。谚云:“三月戴荠花,桃李羞繁华。”

抢包山 香港民间岁时风俗。此俗始于清代中叶,已有两百多年历史,长洲一带特别流行。于每年春打“太平清醮”结束时,用面粉做包子堆积成山,露天摆于北帝庙前,祭神后约定时间,一声令下,任人抢夺。据说吃了这种包子可得神灵庇佑,有钱人家往往雇人去抢,经常闹出人命事故;在停办了26年之后的2005年5月16日,抢包山活动重现长洲。不过,参加者必须通过安全训练和选拔。

雨节 汉族民间节日。流行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民间每年夏历五月十三日为雨节。是日举行关帝庙会,祭祀关帝。相传此日多是雨天。如遇旱年,则于此日求雨。

水龙会 汉族岁时风俗。流行于东南沿海一带。每年夏历五月二十日举行。是日又是分龙节。届时各救火社人员带了水龙、水管等救火器具聚会比赛射水。他们将水染成各种颜色,吸入水龙中,向空中射,顿时五彩缤纷。城内各大家、商号也组织水龙出演,争奇斗胜。道县官吏亲临给奖,倾城男女老少出观,场面热闹。《上海县竹枝词》记有“节届分龙演水龙”、“百道长波喷雨浓”之句。

分龙节 亦称“分龙日”。旧时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多数地区,尤以江南为多。俗谓五月多雨,龙各分域。民间相传,是日天上的小龙,离别老龙去自己管辖的区域内发号施令,因不忍分离而流泪,故是日多雨。节日时间因各地时令而异。宋代即有此节。叶梦得《避暑录话》:“吴俗,以五月二十日为分龙日。”《月令粹编》卷五引《谈荟》:“二月二十日谓之小分龙日,晴分懒龙主旱,雨分健龙主水。”《占候书》:“两浙以四月二十日为小分龙,五月二十日为大分龙。闽俗以夏至后为分龙。”池州则以正月二十九、三十日为分龙节。在此期间之雨,统称“分龙雨”,又叫“隔辙雨”。俗谓夏雨多至,龙各分域,雨阳往往隔辙而异。民间有“夏雨隔牛背”之谚。安徽沿江地区多圩田,此时节最忌雨水,故有是日宜晴之说。清黄钺《于湖竹枝词》:“今日不怕圩田破,占得分龙一日晴。”在江浙地区,以分龙节次日之雨谓分龙雨,如雨则认为雨旸调顺,岁必有秋。清顾禄《清嘉录》引蔡云《吴歈》:“南阡朗日带长虹,北陌顽云斗疾风。偶凑分龙得新雨,山村水荡说年丰。”

会龙节 旧时汉族民间节日。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以安徽、江苏、浙江等地为盛行。节期一般在夏历五月二十五日。传说夏历五月二十日分龙节时,小龙离开老龙,至二十五日会聚,两龙均高兴得落泪,故是日多大雨。1919年鲍寔《芜湖县志》:“(五月)二十五,为会龙(节),是日多大雨,曰:‘小龙会娘,大哭一场。’”沿江圩区农民,在此节日前,多做好防洪防堤工作,以备涝灾。是日,放鞭炮、焚香表,祈求龙王不要破圩。

柳条节 亦称“泼水节”。我国部分汉族和俄罗斯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额尔古纳河和根河流域。每年夏历六月二日举行。是日上午,男女老少和过往行人,用树枝蘸水往别人身上点洒,据说这样可以消灾免难,也是对别人表示最大的尊敬和祝福。现在则改用面盆泼水。届时水花飞扬,笑声不断。小伙子们则趁此往心爱的姑娘身上泼水,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泼水之后,便开始野餐。待酒足饭饱,年轻人换上游泳衣,下河游泳,表示游泳季节来到了。

六月六 亦称“晒虫节”。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各地。宋代称天贶节。传说是日为龙王爷晒鳞日。届时民间多晒衣物,官府晒官服,士人晒书籍,僧人晒经卷。俗传可防霉防蛀。明代内府皇史晟也于该日晒列圣录,御制文集诸大函(见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江苏民间有“翻经会”,是日诸寺庙各以藏经晒烈日中,僧人集村中,老妪翻晒经页,语谓:“翻经十次,他世可转男身。”安徽江淮之间,是日食腊月所腌咸猪肉说可防病。制“六一散香薷”药物祛暑。旧上海于是日全城裁缝于城隍庙举行晒袍会。除洗涤神器、城隍衣饰外,庙前广场有集市庙会,有戏文演出。江浙一带妇女于该日浣发,谓能使发不腻不垢。也有“牵猫犬浴于河”者谓可避虱蛀(见清顾禄《清嘉录》)。苏北诸县有嫁女儿家,是日要蒸腊肉肘,购水果花红,馈赠出嫁的女儿,以图吉利。北方有簪风眼草者,并悬于灶间,以辟蝇。夜间备新瓜果祭祖。

观莲节 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部分地区。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宋《日观内疏》称“观莲节”,明程文羽《月令演》称为“莲诞”,俗谓之“荷花生日”。是日有赏荷之举。《吴郡记》:“荷花荡在葑门之外,每年六月二十四日游人最盛。也有在六月四日或六月六日者。《岁时琐志》:“六月初四日,俗谓荷花生日。凡有池塘植荷者,以纸作灯,燃之放于中流,以为嘏祝。”

中元节 亦称“盂兰盆节”、“鬼节”。俗称“七月半”。旧时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各地。在夏历七月十五日举行。原为宗教节日。一说始于道教。道教认为,七月十五日为中元日,地官下降,定人间善恶。是日道观作斋醮荐福。《道经》:“七月十五日,中元之日,地官校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一说始于佛教,为追荐祖先而举行。佛经说,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曾设百味果,供养十方僧众,救母于倒悬之中,佛教于是兴起盂兰盆会。唐韩鄂《岁华纪丽·中元》:“道门宝盖,献在中元。释氏兰盆,盛于此日。”后演变为民间祭祖日,家家追荐祖先亡灵,并有放河灯等活动,意为超度亡魂野鬼。南朝时已在民间流传。南宋时盛行。南宋以来,有放河灯之举。在北京,儿童执长柄荷叶,燃烛于内,沿街唱诵:“荷花灯,荷花灯,今日点了明日扔。”在福建地区,家家以竹竿燃灯天际,连缀如星。清代中元节祭扫,尤胜清明;庵观寺院,设盂兰会,街巷搭起高台、鬼王棚座,诵念经文,演出《目连救母》剧,做水陆道场,施放焰口,俗谓“济孤魂”。还用纸扎糊法船,长至七八十尺者,临池焚化,还点燃河灯,俗谓“慈航普度”。并有娱乐活动。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运河二闸,“至中元日,例有盂兰盆会,扮演秧歌、狮子诸杂技。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其夜,民间各家以纸钱在路旁焚烧,谓“祀孤魂”。蒙古、达斡尔、彝、纳西、白、苗、侗、布依、壮、土家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

放河灯 ❶亦称“放水灯”、“照冥”。旧时汉族岁时风俗。流行于全国很多地区。每年夏历七月十五日晚上,人们做灯放入水中,相传可为屈死冤魂引路。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放灯西湖及塔上、河中,谓之‘照冥’。”到清代仍然流行。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运河二闸“至中元日例有盂兰盆会,扮演秧歌、狮子诸杂技。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放灯时用一块木板钻孔,上面用竹篾编织各式各样灯笼,多数为莲花灯,含超度鬼魂之意。天黑后,人们到水边或者放船到河中放灯,有多至千百盏的。灯中燃烛,放水面任其漂流。在东南沿海一带,有的在灯中放置银元,渔船争相攫取,得者谓“一年大顺”。现演变为民间娱乐活动。❷汉族岁时娱乐风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有在中秋节举行的。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中秋》:“此夕浙江(即钱塘江)放‘一点红’羊皮小水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灿如繁星”,俗谓乃娱江神之举。也有在夏历正月十五日举行,人们在陆上玩灯。有的也喜欢到河边放灯。清乾隆山东《淄川县志》:“元宵临水者多放河灯,数里春波,明星历乱,盛时宴集歌手,达旦不禁。”在广东海丰一带,“元夕于江中放水灯,竞拾之,得白者为男兆,得红者为女兆”(见《粤东笔记》)。

观潮节 汉族民间节日。流行于浙江杭州地区。每年夏历八月十八日,浙江钱塘江有大海潮,正当潮汐之候,洪涛高浪,排山而至。此节始于南宋。南宋吴自牧《梦粱录》:“都人自十一日起,便有观者,至十六、十八日倾城而出,车马纷纷,十八日最为繁盛自庙子头直至六和塔,家家楼屋,尽为贵戚内侍等雇赁作看位观潮。”十八日还有检阅水军的活动。南宋周密《武林旧事》:“每岁(八月十八日)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到明代,仍承此俗:“郡人看潮,士女云集,僦倩幕次,罗绮塞涂,上下十余里间,地无寸隙。”(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到清初,因江流改道,遂移往海宁观潮,一直至今。

下元节 亦称“下元日”。汉族民间节日。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时间在夏历十月十五日。道教认为下元为水官解厄之日。是日道观皆作法事。民间多备丰盛菜肴,享祭祖先、神灵,以祀福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