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过赶年 土家族民间节日。流行于湖南西部、湖北西部等地。土家族春节比汉族提前一天,腊月月大二十九日过年,腊月月小二十八日过年。传说古代土家族过年时,正逢敌人进攻,于是百姓提前一天,匆忙地将大块肉拌上小米,与灌肠一起蒸在饭上,并将炸豆腐、粉条、胡萝卜、白菜等炒成一锅,并将猪内脏、墨鱼、海带等倒入煮成“合菜”,提前一天过年,吃饭时不准大声说笑。这一天祭祖时,还在两堆糍粑上分别插上松树与梅树枝,中间挂一蚊帐,象征临时搭成的帐篷。提前吃过年饭后,百姓埋伏在山头,以逸待劳,将来犯之敌,打得落花流水。第二天庆祝胜利时,再正式过一次年。因猪肉在前一天过年时吃完,故是日改吃鸡肉,并改蒸饭为煮饭。晚上在火塘里要烧一根很长的大柴,以示围火守夜,防备敌人偷袭。尔后世代流传便形成过两次年的风俗。一说明代土家族士兵奉调到东南沿海抗倭,军令紧急,便提前把年过了,奔赴抗敌前线。士兵出征后,立了东南第一功,后人为纪念这次出征,就将年节提前。节日期间,有祭祖、问树、守田埂,以及吃蒸坨肉和吃合菜等风俗,还举行跳摆手舞、演小戏以及竞技、贸易、集会等活动。
白节 蒙古族春节的古称。蒙古族崇尚白色,称岁首正月为白月,故称春节为“白节”。起源于元代,白月元旦(夏历正月初一),大汗及臣民无论男女老少皆穿吉服白袍。大汗所属各部、各州郡、各属国、邻国均向大汗敬献白马、白驼或白象以及金银珠宝等。以至白马达10余万匹,白象5000头。民间也互相赠送白色礼物。佛教传入后又敬献哈达等。祝贺全年纳福、吉祥如意。这一盛大节日延续至今。节日前夕,人们清扫蒙古包内外或房院,准备好节日的各种奶食、油食、肉食、衣物并调理好马匹。除夕晚上,蒙古包或房屋内灯火辉煌,通宵达旦,彻夜不眠,在佛柜供台上摆放奶食、油食,组成小塔形,并插上特制的金银花,用12个小铜盅倒满白水,以后每天换一次水,点上长明灯。有的地区还贴蒙文对联、垒旺火、悬灯笼。晚饭做好后,先在外面祭祖先,长辈口里念着祖宗的名字,把酒一盅又一盅地洒在地上,洒向天空。祭毕,全家上席,晚辈向长辈敬酒,送旧岁。饭后,男人下蒙古象棋,听艺人拉马头琴、说书;妇女、儿童玩“嘎拉哈”(即羊骨拐子);男女青年则在琴声的伴奏下,纵情歌舞。直到初一凌晨,男女老少换上节日盛装,晚辈给双亲、老人行礼(旧时为叩头)、献哈达、敬酒,祝老人身体健康,晚年幸福。老人们拥抱孩子,斟上满满的一碗奶茶,祝福孩子们长命百岁,终生幸福。初一至初三,人们骑上骏马,带上哈达和酒,给至亲拜年,见面第一句话是问“新年好”、“过年好”。初三至十五再到一般亲友家拜年,主人用丰盛的奶食、油食、酒、饺子等热情招待。每敬酒必喝,才够礼貌。青年男女常利用拜年的机会,进行赛马,互相追逐,互不相让,充满蒙古民族的英勇气概和生活特点。
阿涅节 达斡尔族最盛大的节日。流行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黑龙江齐齐哈尔、龙江和新疆塔城、霍城等地。每年夏历除夕至正月十五为节期。节日期间有挂灯笼、放烟火、祭祖、家族内部团拜、拜年、宴请、举行文艺活动等内容。除夕早晨,家家户户洒扫庭院,在大门正前方堆起干牛粪,傍晚点燃,以干牛粪堆得高大和火烧得旺为好。老人把馒头、饺子、大块肉等扔进火堆,祝福农业丰收,人畜安康。晚上门前张挂各式灯笼,亦有挂灯装饰门口的。供祭主要于除夕和正月初一进行。除夕祭祖,燃香一炷于房屋西侧,朝西叩拜;若家中有长者去世不到三年的,则为之设一床铺,置桌贴以对联,桌上放刀,供以猪头、点心。正月初一供神,早晚各烧一次香,供以点心,磕头祈祷。节日赠礼以赠烟荷包为重,人们于除夕将装满上好烟叶之荷包,配以奶皮、糕点、冻肉等分送老人、亲友。姑娘们则于舞会期间暗将亲自绣制的荷包送给情人。宴请以各地所产食品不同而有异,以除夕吃牛羊肉和羊头蹄、正月初一晨吃迎春饺子、正月十五吃带花纹的“目字饼”较有特色。拜年于除夕夜饭后和午夜后在家中、氏族内、村内按辈分进行。午夜后,男人便成群结队,向本族各户拜年,亦向汉族住户拜年。拜年者进门即揭开主人锅盖,抢吃蒸糕,并议论糕甜糕酸,以糕甜意味主人心善。此时有的主人以酒赐之。节日期间,妇女们跳“鲁日乐歌舞”;男子举行摔跤、射箭比赛及打贝阔等。过阿涅节的规矩主要有:应于正月十五日前拜年完毕;正月初一到外村去拜年需在日出之前;初一至初三不扔垃圾;杀猪要在庙门口等。
蚂枴节(霁guǎi) 亦称“青蛙节”、“敬蛙节”、“葬蛙节”、“蛙婆节”。“蚂霁”为方言,即“青蛙”。壮族民间节日。流行于广西东兰、巴马、天峨、凤山等地。传说古代有吃老人的陋俗,有个后生名叫东林,首先养母终老并以棺葬母。守灵时,他被蚂霁叫得心烦,遂烧开水淋之。蚂霁或死或躲不再鸣叫。后遇大旱,他问神祖布洛陀、神婆咪洛甲,方知蚂霁乃雷婆之女。它鸣叫,雷婆便知地上要雨而下雨;不鸣叫,则不下雨而造成天旱。于是东林向蚂霁赔礼,后相沿成俗。每年夏历正月初一或十五清早,人们四出寻找蛰冬蚂霁,首先找到者称“蚂霁郎”,被认为是雷婆的“女婿”,成为主持节日活动的首领。人们将蚂霁装入“宝棺”(即竹筒),放进花楼(彩色纸轿)送往凉亭。从正月初一到月末,全村男女老少夜夜聚集凉亭为之守灵,老人敲铜鼓,年轻人对歌,小孩扮羊装马玩乐。白天,由小孩子抬着花楼宝棺,游村寨贺喜唱“蚂霁歌”。各家赠予钱、米。所得百家粮分给孩子带回家,老人珍藏,每月初一全家尝一点,以为可保佑平安。正月二十五日起,各村先后葬“蚂霁”。打开宝棺,验看蚂霁颜色占丰歉。若为黑色、灰色,预兆不祥,便烧香叩头,祈求蚂霁上天关注人间;若呈金黄色,则预兆风调雨顺,于是人们欢声雷动。埋葬蚂霁时,一般要用一面铜鼓盖在上面。葬后,“蚂霁郎”即用游村贺喜所得“百家钱”设宴,每户一名长者出席,欢歌送蚂霁上天。是夜,家家宴请外村客人,宴后摆歌台。今礼仪简化,但民歌仍在流行;天峨县还有人会跳“蚂霁舞”。
资乌都 哈尼语音译,意为“全寨人同饮团结幸福酒”。哈尼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滇南部分地区。从年节的第三天开始到第五天。全村各户分为三组轮流备办酒席,每组一天。届时,该组各户将酒席顺序摆在村中长长的篾笆上,有时竟达百十米,全村各户男性家长前来宴饮。开始前,由群众推选一对德高望重的长者当“阿窝”,即宴会的主持者,由他们举杯念诵吉祥的祝词。然后敲鼓击锣,两位阿窝听到锣鼓声随即离席,手摇棕扇踏着鼓点起舞,其他人则互相祝酒庆贺。阿窝绕席舞蹈一圈后,众人加入起舞,尽情作乐,跳到高潮时,有的竟可边舞蹈边将身子匍匐于席前用嘴叼起酒碗将酒一饮而尽。
葛根会 白族民间岁时风俗。每年夏历正月初五在大理三塔寺三文笔村举行。届时,村内巷道中摆满卖葛根的地摊,赶会者竞相购买,和以土硷食之,其味香甜,有消食作用。《大理县志稿》载:“初五日,城西北三里三塔寺,游人如蚁,留连胜境,徜徉登眺,襟抱豁然,有卖春酒、烧猪肉、生螺黄、生螺蛳、凉米线,供人啖。醉饱与薄片葛根者,故俗称‘葛根会’。”
扩塔节 “扩塔”,拉祜语音译,意为“春节”。拉祜族盛大节日。流行于云南南部。每年夏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举行。除夕这天,家家进行大扫除,妇女们把舂好的粑粑摆在犁耙、砍刀、锄头等农具上,表示对它们在过去一年中付出的劳动的感谢。晚上,全家人沐浴洁身,备好翌日的食物。春节活动共有9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初一至初四。初一这天,雄鸡报晓,男女青年便争先恐后跑到泉边接新水。拉祜族人民视新水为纯洁、幸福的象征。从初二起,人们便带着粑粑、肉、酒之类礼品,访亲问友。第二阶段是初八和初九,拉祜族称为小年。拉祜族是喜好打猎的民族。相传,男子上山打猎,春节期间没有赶回家来欢度节日,就用这两天补上。第三阶段是十三日至十五日。节日期间,主要是唱歌、跳芦笙舞。在这三个阶段中,有6天间歇。间歇期间,照常从事生产。
花山节 亦称“踩花山”、“踩山”、“跳花”、“跳场”等。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南部和中西部以及四川南部、云南东南部。各地节期不一,除个别地区在夏历五月初五或六月下旬外,一般都在夏历正月初一到十五日间。节日期间,苗族人民盛装汇集到传统的跳场坪进行各项文娱庆祝活动。青年男女围绕树立在跳场中央的花杆跳舞,男青年还进行爬杆、赛马、斗牛、射箭等比赛。花山节还是苗族青年男女定情结友的日子。两人一旦相爱,男的要以花裹脚,用花围腰带赠送姑娘,女的以亲手绣制的花帕、包头回赠。
松花会 亦称“龙华会”。白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每年夏历正月初九,大理古城周围群众纷纷登临苍山中和峰中和寺郊游。中和寺俗称“仙都”,据传说,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生日,王母娘娘亲临“仙都”办寿。此时大理坝子已春意盎然,唯有苍山尚在残冬之中。王母遂召百花仙子,命山上苍松一律开花。百花仙子无可奈何,只好以残雪代花,让满山青松头顶点点白雪,远看煞似花开树头,一片美景。于是每年此日,人们纷纷来到“仙都”烧香许愿,祈求吉祥,或观赏雪景,登山游览。
青姑娘节 白族民间节日。流行于云南剑川一带。每年夏历正月十五日举行。据传说,有一位名叫青姑娘的白族姑娘,因不堪忍受婆婆、丈夫和小姑的虐待而投河自尽,时逢正月十五元宵节。青姑娘的遭遇引起了白族姑娘的义愤和同情,她们便将这一天定为自己的节日。每年这一天,姑娘们扎好青姑娘的模拟像,敲锣打鼓从河边将她迎接到村中广场上,大家围绕着她边舞边唱,诉说青姑娘的悲惨遭遇,并表示悼念,由此形成了白族民间叙事长诗《青姑娘》。
观经会 土族语称“蓝迦”,亦称“观经法会”。土族民间节日。流行于青海互助等地。每年夏历正月十四日和六月初八、初九在佑宁寺举行。会上,除例行宗教仪式外,信教群众到寺院参加滚“忙茶”(施舍茶)、布施、供饭、转斯古拉、点灯、煨桑等。并观赏“法王舞”、“马首金刚舞”和大型佛像等。会上还进行物资交流、赛马等活动。
迎月 朝鲜族岁时风俗。流行于东北地区。夏历正月十五日晚上为迎接新年第一个满月而举行的活动。先在村落广场上用10余根树干搭成圆锥形屋架,上边插满松枝,称之为“月亮屋”。待月亮升起时,点火烧月亮屋,使其成为巨大的火炬,农乐队绕之奏乐,其他人或登高,或向东,竞相望月。以先见月者为吉。月亮屋烧尽后,男子玩火炬战、石战、索战等游戏,女子踩跳板。人们饮酒歌舞至深夜。
古龙坡会 苗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广西融水一带。每年夏历正月十六和八月十六日举行。前者预祝丰收,后者是庆祝丰收。古龙坡会已有100多年历史。主要内容有芦笙赛、踩堂歌、斗马、斗雀、赛马、舞狮子、对唱山歌等活动。届时,当地苗族人民以及附近壮、侗、瑶、汉各族人民也前来参加。中午,各村寨芦笙队围成圆圈,吹起欢快悠扬的芦笙调,姑娘和小伙子们便围绕芦笙起舞,进行“踩堂”,有时上千人参加歌舞,规模盛大,场面热烈。
姊妹节 亦称“吃姊妹饭”。苗族民间节日。流行于贵州台江一带。各地时间不同,有夏历二月十三日、二月十五日、三月十三日不等。传说这个节日是沿袭古代苗族一次和平大迁徙,大家先聚集吃一餐饭,然后才分离的故事,后相沿成俗,演变为节日。节日以邀约情人相聚、郊游踩鼓、同吃姊妹饭、共步游方场、寻求心上人等活动为主要内容。节日期间,村寨各家姑娘聚集在一起吃用枫叶汁煮成的糯米饭。除自己食用外,还用以招待、馈赠亲友。
白沙农具会 纳西族民间节日。流行于云南丽江地区。每年夏历正月二十日于丽江城郊白沙村举行。白沙农具会在明清时称“白沙庙会”,纳西语称“白沙当美空棒”。意即“白沙大宝积宫开门”,是明代建筑“大宝积宫”、“琉璃殿”、“大定阁”等寺庙一年一次的开门日。后庙会期间有农具及土特产品交易,渐演变为交易会。届时远近村民云集此市,出售或选购各种农具、土特产及儿童玩具等商品。寺前殿后,街头巷尾,设摊点摆小吃,名目甚多,颇为热闹。当地农家还在庙会期间备酒肴,邀请前来赴会的远亲近友至家小酌,借此叙谈家常,辞旧贺新,互祝安康。
黑灰日 达斡尔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黑龙江齐齐哈尔等达斡尔族地区。每年夏历正月十六举行。是日,达斡尔族称“黑日子”。男女老幼天明即起,彼此你追我赶,争相用沾有油和锅底灰的双手往对方脸上涂抹。青年男女尤将此日视为最快乐的日子。姑娘们虽被抹得满脸乌黑,却为之感到欣喜。老年人亦于额上抹一点黑灰以示吉利。此举一说是预祝丰收;一说此日为“鬼节”,将脸抹黑是为了让鬼认不出自己。
目脑节 亦称“木脑”、“总戈”、“跳嘎”等,意为“大伙跳舞”。景颇族盛大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德宏。原是区域性的带有宗教含义的活动,即为祭祀景颇族过去信仰的天神“木代”而举行的仪式。每遇丰年、出征、打胜仗或大喜事时举行。早期以氏族为单位,后以行政辖区为单位。一般3—5年举行一次。时间于夏历正月十五日后9天之内,选双日举行,可延续二天、四天或六天。传说百鸟应邀到太阳国参加“目脑会”,后由英雄宁贯娃在人间主持第一次“目脑会”,历代相沿成俗。节日期间,在广场中央竖4块高20余米、宽约60厘米的木牌,称“目脑牌”或“目脑桩”,雌雄并立,牌上绘饰太阳、月亮、动植物、祖先迁徙及舞蹈路线等图案。柱侧置刀、矛,象征人民强悍刚毅的性格。根据目脑起源于鸟类舞蹈的传说,在柱档两端设木刻犀鸟、孔雀各一只。柱前立活竹高竿,表示生命常青。上方挂有横匾,匾上画有传说是景颇族发源地的喜马拉雅山。两旁搭有高台,意思是放眼远处,展望未来。下放大皮鼓及铓锣等乐器。外层围以竹篱笆,人们即围绕这个中心跳舞。典礼开始,鼓乐齐奏,人们在两位头戴孔雀羽毛篾帽的老人率领下入场,这时礼炮齐鸣,欢声四起,来自各地的景颇族,互相赠物敬酒,翩翩起舞。男子多执长刀或横跨象脚鼓,女子持手绢、纱巾、花扇、树叶等物,列队绕场边歌边舞。每逢节日,邻县的景颇族和当地其他民族都来参加。
吃立节 亦称“大节”。壮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广西凭祥、龙州一带。每年夏历正月三十日举行。“吃立”,壮语音译,含有“欢庆”的意思。相传清朝末年,龙州、凭祥一带壮族人民,为了抗击法国侵略者的入侵,于春节期间离开家乡和亲人,开往前线。不久打败了侵略者,于正月三十日凯旋。亲人们便杀鸡宰羊,做糯米粑粑,高高兴兴地与亲人团聚,重新补过春节。这天还唱歌跳舞、舞狮子、耍龙灯,以庆祝抗法斗争的胜利,此后世代相沿,形成节日。
盍什节 傈僳语音译,意为“新年传统歌舞节”、“拉歌节”。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怒江、丽江、迪庆、大理、德宏、楚雄及四川凉山等地。过节的时间因地而异,一般多在夏历正月,节期3—15天不等。节前要打扫屋内外卫生,洗衣被,擦箱柜,酿酒,杀猪,舂粑粑,酿水酒。做好的第一个粑粑给狗(传说狗从天上要来了包谷种)吃。除夕前一天,蒸天雄米饼祭供祖先,采折与全家男子人数相等的松树枝,认为可去疾病。除夕晚,人们都须回家,直至正月初三,认为可免除灾病,是日晚全家彻夜不眠。初一清晨,家里年长者主持祭狗、门、房梁、三脚架、已故先人。早饭以后人们穿上节日盛装列队走向节前装饰好的开阔场地。队伍前面由二男一女开道,一男子举有弩弓标志的红白两色旗,一男子扛弩弓、包头斜插一箭。在鞭炮声和芦笙乐中,队伍进入会场彩门,众铜炮鸟枪鸣放三响,人们向会场上高挂的上红下白两色旗祭酒,然后大家手挽手跳起欢快的舞蹈。初三,每家出一些酒、肉、饭、一块天雄米饼、三根柴木,点燃柴木祭祀山神,以祈丰收。节日期间还有射弩、打靶、赛歌会以及春浴等活动。传说正月初一、十五,山神大仙曾在温泉沐浴,故人们在节日期间多带上行李、饭食在有温泉的附近支棚、歇洞、沐浴3—5天,叫做“春浴”。
赶鸟节 亦称“歌鸟节”。瑶族传统节日。流行于湖南江华一带。每年夏历二月初一举行。相传瑶家山区曾遭鸟害,颗粒无收,耕山人请来英姑教大家唱歌,约定在二月初一日早玉米下种前,用歌声引开鸟雀,赶至无阳春作物的白头山上,使当年庄稼获得丰收,以后年年如此,形成节日。届时,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穿一色宝蓝衬白镶边的节日服装,欢聚白头山,双双对唱情歌、山歌、猜字歌等,至晚方散。夜晚,人们过寨串火塘,品尝各家的鸟仔粑,以图好兆头。
刀竿节 傈僳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怒江福贡、泸水一带。每年夏历二月初八举行,为期一天。届时,男女老少身穿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聚会。会场中央竖二三根20米长的粗大木竿,竿上插30多把长刀,刀刃向上,谓之“刀竿”。爬刀竿者多为壮年人,身穿红布衣裳,头缠红布,光足,在绕竿唱歌跳舞后,跃上刀竿,脚踩刀刃,向上攀登。至顶,掏出鞭炮鸣放,观众致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爬竿者下来后,人们纷纷上前敬献美酒。节日期间,还有表演“跳火海”等节目。青年男女则聚在一起,开展对歌、荡秋千、丢烟包(烟盒)等活动。相传此节始于明代。当时有外族入侵云南边疆,兵部尚书王骥奉命三征麓川,傈僳族将士跳火海,上刀山,英勇杀敌,终于驱逐了外来入侵者。为让后代永远记住保边爱国的壮举,傈僳族人民每年举行庆祝活动,相沿成节。
插花节 彝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楚雄大姚等地。每年夏历二月初八日举行。以大姚昙华山区的节庆活动尤为盛大。届时,彝族群众身穿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欢聚于昙华山,采鲜艳的马樱花插在身上以示吉祥,并举行祭祀,尽情唱歌、跳舞,祈求五谷丰登。男女青年们利用节日进行广泛的社交,以求配偶。插花节的来历说法很多,流传最广的是咪依鲁传说。彝族姑娘咪依鲁为使众姐妹免遭恶霸凌辱,假意相许,在婚礼上共饮放有马樱花的毒酒,牺牲自己,为民除害。
那吾鲁孜节 “那吾鲁孜”,哈萨克语,有辞旧迎新之意。哈萨克族传统节日。流行于新疆北部。哈萨克族使用古老的十二生肖纪年法。每年春分(公历3月22日前后)时举行。届时,每家用大米、麦子、小米、奶疙瘩、牛羊肉等七种食物做成“库吉”。人们互相拥抱,祝贺新年,并成群结队地从一个阿吾勒(即村庄)到另一个阿吾勒,走家串户吃“那吾鲁孜饭”,唱“那吾鲁孜歌”,将冬天宰牲畜时保存下来的头奉献给老人。老人高兴地预祝人畜兴旺、奶类充盈。节日里,青年男女还汇集一起,开展刁羊、赛马、摔跤、姑娘追等文体活动。
诺劳孜节 古伊朗语音意合译,意为“春雨日”。柯尔克孜族传统节日。流行于新疆。在每年入春时白羊星在正南方升起的第二天,即公历3月22日(柯尔克孜族太阳历元月初一)举行。柯尔克孜族原信萨满教,崇拜天神、日神、月神、星神等。认为白羊星是造福人类之神,而双鱼星则是人畜的灾星,故在双鱼星降落、白羊星升起时欢度新年。是日,各户家长早起,在房屋正中烧一堆松树柏枝,用冒烟的树枝在每人头上绕一圈,尔后拿至畜圈门口,让畜群从烟上通过,以祈人畜平安。有的地方是在傍晚,各家在毡房前用芨芨草生火,人畜均从火上跳过,以示消除灾难。日出以后,各家准备丰盛的饭菜,如手抓羊肉、烤肉、抓饭、克缺饭(用炒过的去皮小麦和大麦,加盐、葱、牛羊肉及各种野生调味佐料煮成)。午时以后,人们互相拜年祝贺节日,每人要拜访7家以上,以客多为喜。尔后集中在草坪上,举行赛马、马术表演以及刁羊、摔跤、拔河、“抢皇宫”等娱乐活动。日落以后,各户请客吃饭,男女老少跳舞和演唱诺劳孜歌,预祝新年里人畜两旺。
撒拉哈特蔓节 亦称“脑热孜节”。维吾尔族传统节日。流行于新疆喀什、墨玉等地。多在每年初春举行。“撒拉哈特蔓”,维吾尔语意为屠宰牲畜,以求丰收。节日期间,亲朋好友聚集一起,主人备酒宰羊,用牛肉、羊肉、胡萝卜、葡萄干、洋葱、大米混合一起,做“帕罗”(即抓饭)等食品款待客人。饭后,人们汇集一起,在“独他尔”、“热瓦甫”、“达甫”等乐器伴奏下,男女青年跳起“赛乃姆”舞,同时唱起欢乐的歌曲,共度节日。
骡马会 纳西族骡马交易会。流行于云南丽江地区。每年夏历七月举行。会场原在丽江狮子山后坡,会期7—10天。丽江自古有“花马国”之称。《明史》已有“民以马易金”的记载。民国《丽江县志》载:狮子山有七月骡马会,每年七月初一至初七集各地骡马在此山中卖。届时滇西北、滇东北、汉南、陕西、河南、安徽、西藏等地,甚至尼泊尔的客商专程前来选购骡马,还带来各地名特产进行交易。附近村民集骡马、铜器、木器于此市。每次上市骡马近万头,远销国内外。会期还有赛马、唱滇戏、对山歌等文体活动。亦指夏历三月于黑龙潭举行的“三月骡马会”,为清代以来纳西族群众进行祭祀龙王、祈求丰收及物质交流的活动。
三月三 我国南方许多民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壮、侗、布依、水、仫佬、毛南、苗、瑶、畲等民族中,内容不尽相同。因在每年夏历三月初三举行,故称。壮族多于节日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让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侗族多于节日抢花炮、斗牛、斗鸟、对歌、踩堂,尤其是抢花炮,颇具特色,故又称“花炮节”。布依族于节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色糯米饭,各寨3—4日内不相往来,误者被罚。瑶族也以三月三为歌节,除唱序歌、茶歌、散歌外,还唱诉苦歌和谢仙歌,但很少唱情歌。畲族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以示谷米来之不易。今壮族、畲族定三月三为传统节日。黎族“三月三”称“孚念孚”,为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同时也是男女青年自由交往的日子。
仡佬年 亦称“过年”。仡佬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仁怀等地。在夏历三月初三举行。是日,人们带着菜肴和乐器到各姓公认的祖宗坟地,先由长老点燃鞭炮和铁炮,表示过年活动开始,男子跳芦笙舞,其他人围观欣赏,然后按年龄和性别分开对唱民歌,接着进行打篾蛋球、荡秋千等文体活动。下午开始祭祖,如无共同祖坟者则祭山神和秧苗土地。祭品由各户轮流提供,每年10户,出公、母鸡各5只。届时,长老将鸡杀死,用滴有鸡血的酒洒在地上,口中念诵祖宗的功德,并祈求保佑子孙安康幸福。再祭山神和秧苗土地神。祭毕,就地将鸡煮熟,按长幼辈分入席会餐。过了年,即开始春耕。
龙王庙会 亦称“祭龙会”、“黑龙潭会”。纳西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丽江。由原始宗教龙崇拜祭祀仪式流变而来。清乾隆时于黑龙潭建龙神祠,始有从夏历三月十五起,历时5—7天的祭龙王庙会。届时东巴(巫师)念诵《祭龙王经》,作祭龙王道场。是年结婚的媳妇须请亲朋好友赴会看戏娱乐,并备茶点、瓜子等食品款待。庙会期间还有竹、木农具和毛皮衣料、药材等农副产品出售。亦有骡马交易,外地客商专程来选购“丽江马”,故又称“三月骡马会”。其间有演戏、歌舞、赛马等文艺娱乐活动。今已成为丽江地区盛大的民间交易性、娱乐性节日之一。
三月街 白族民间传统盛会。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相传南诏细奴逻时,观音于夏历三月十五日到大理传授佛经。因此每年是日,信徒们搭棚礼拜诵经,并以蔬食祭祀观音,故又称“祭观音街”。后因大理是中土南下天竺(今印度)的要冲,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个盛会逐渐发展成为民间的物资交流会,相沿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盛会期间,街上人山人海,摆满了各种货物,乡民在此自由买卖,还举行传统的赛马和各种文娱体育活动。现已发展成为滇西各族人民一年一度为期5至7天的物资交流和文娱体育会演比赛大会。
泼水节 傣、布朗、德昂、阿昌等民族传统节日。流行于滇西、滇南一带。一般认为此节起源于印度,后随上座部佛教传播,经缅甸、泰国和老挝传入我国傣族地区,故又称“浴佛节”。每年夏历清明节前后举行,此时正值傣历新年,故是傣族迎新送旧的节日。一般举行3—5天,头两天送旧,最后一天迎新。节日开始,清晨村中青年男女群往山中采摘野花树枝,携到佛寺中献佛,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四五座,世俗众生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中午,把一尊佛像放置院里,担清水浴佛。佛寺礼毕,青年男女退出互相泼水为戏,进而四处游行,泼洒行人,以示祝福,认为这样可以吉祥如意,因而常常被泼得全身湿透,不论泼者和被泼者都高兴异常。节日期间,还进行龙舟比赛、放高升、丢包和歌舞等活动。
四月八 ❶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贵阳、龙里、惠水一带。相传苗族祖先原住格罗格桑(今贵阳附近)。当地土壤肥沃,人们丰衣足食,为此引起附近恶霸的垂涎,竟派兵前来抢夺。苗族首领亚努率众抵抗,因寡不敌众而牺牲,是日恰为夏历四月初八。苗族被迫迁往坡坝沟。九年后,祖德龙起兵反攻,不幸战死,此日也是四月初八。苗族人民为怀念故乡和英雄祖先,每年夏历四月初八聚集到亚努和祖德龙的埋葬处(今贵阳喷水池附近),玩龙灯、耍狮子、吹芦笙、唱山歌等,以示纪念,后相沿成为节日。届时,附近各族人民也前来参加。新中国成立后成为当地各族人民团结友好的盛会。节日活动有:对歌、跳芦笙舞、斗雀、谈情说爱等。❷壮、布依、侗、畲、水、仫佬等族的节日之一。每年夏历四月初八日举行。布依族不同地区有不同称呼,贵州罗甸一带称牛王节,镇宁扁担山一带称“牧童节”,安龙、兴义地区称“开秧节”等。广西等地壮族也称“牛魂节”或“拜秧节”。是日人们一般吃糯米饭,并用以喂牛,让耕牛休息一天。
燃灯会 亦称“灯夕”。朝鲜族民间节日。流行于东北地区。每年夏历四月初八燃灯,谓之灯夕。前数日,人家各竖灯竿,头建雉尾色帛为旗,小户则竿头多结老松,计家内子女人口悬灯,以明亮为吉,至九日乃止。灯的种类有莲花灯、五行灯、日月灯、仙鹤灯、蛋灯、寿福灯、蒜灯等数十种,一般用高丽纸或彩缎裱糊而成。儿童在灯竿下泛漂于盆水,用帚柄叩而为真率之音,谓之水缶戏。其由来,源出于佛教。
绕三灵 亦称“绕山林”、“绕桑林”。白语称“观上览”,意即逛三处园林。白族民间节日。流行于云南大理一带。一种农闲时的春游歌舞活动,也是栽种水稻前的祈祷仪式。据说始于南诏时期,已有1000多年历史。每年夏历四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举行,会期3天。节日第一天,洱海周围的白族男女青年,身着盛装,手执“霸王鞭”、“八角鼓”会聚于城南门城隍庙。第二天清晨,队伍便沿苍山之麓进发,一路载歌载舞,会聚于五台峰下的“神都”圣源寺后,开始各种活动。有的祀神。未婚男女青年则以对歌自由择偶,他们隐藏在树丛中一唱一和,互表衷情,通宵达旦。第三天则以村落组成的歌舞群为单位,向另一个方向进发,沿洱海畔边行边唱。队前由两名手执柳枝和牦牛尾的男子领队,经喜洲、洱河灵地的本主庙,顺荫道绕到马久邑村作最后的歌舞聚会,盛会到此结束。
奥米那楞 鄂温克语音译。亦称“四月会”。旧时鄂温克族岁时风俗。流行于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阿荣旗查巴奇乡。每年夏历四月举行。内容有二:一是老萨满领教新萨满;二是祈求宗族的平安和繁荣。新萨满须同老萨满跳神4—5日,多则8—9日。跳神的仪式在老萨满家中举行。全宗族拿出一只羊让两个萨满争夺,夺到者将羊杀死。老萨满拿着带血的羊心围绕人群走动,新萨满则学鸟飞状跑在老萨满后面。老萨满转身将羊心血挤入新萨满口中,新萨满将羊血喷到两棵树上。然后大家分食羊肉,羊皮则归老萨满所有。新萨满经过老萨满的3年领教后,方可独立为人跳神驱鬼治病,并送给老萨满一匹马或一头牛表示酬谢。在四月会上,萨满还祈求全宗族的平安和繁荣。萨满将全宗族的男女老少都集合于两棵树的中间,以狍颈皮将人们紧紧围起来,若绳子变长,认为宗族的人口将兴旺,若绳子变短,则认为疫病将流行,人口要减少。萨满须宰杀牲畜祭祀神灵,禳除凶兆。
粽包节 傣族民间节日。流行于云南红河部分地区。夏历五月初五举行。人们身着盛装,未婚男青年手拿粽包,聚于村边芒果树下,青年男女围一圆圈,开始唱情歌。有的男青年吹叶伴奏,歌声此起彼伏。唱歌之后,小伙子开始丢粽包给自己所看中的姑娘,姑娘若亦有意,则拾起粽包,双双离开人群,到附近倾诉衷情,直至夕阳西下才离去。
龙船节 亦称“龙舟节”。苗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东南部和湖南西部地区。每年夏历五月间举行,具体日期各地不一,一般在五月初五,也有在五月十六、五月二十四至二十七前后过节的。节期三天。节日的起源传说很多,一说是为了纪念杀死恶的古代苗族老英雄故亚。是日,人们从四面八方背着芦笙、骑着马、提着鸟笼赶来赴会。苗族龙船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木挖成槽形绑扎而成,前安龙头,后置凤尾,中间一根母船,两边是子船。龙头用水柳木雕成,上面装一对长约1米的龙角,因龙头着色不同,分为青龙、赤龙、黄龙等。船头插“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旗子。每条船上配备20—30名强壮的苗族小伙子,他们身着紫、青色的对襟短衣,头戴有精致绣边、插三片凤凰尾的马尾斗笠,腰系绣花带,手握5尺木桨,坐于龙船两侧。由一位少年和一位德高望重的鼓师压阵。赛时有节奏地击鼓,指挥龙船前进。两岸成千上万的各族群众,不断为健儿们的表演欢呼、喝彩,人声鼎沸,热闹异常。赛后进行对歌,男女青年还在芦笙、唢呐、竹笛、芒筒的伴奏下载歌载舞,欢度节日。有的地区还要举行传统的跑马、斗牛、踩鼓和游方活动。节日期间,家家还要酿米酒,包粽粑,备丰盛菜肴,宴请宾朋或走亲访友。
夕九节 亦称“泣九”。瑶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广西西部。每年夏历五月二十九日举行。相传很久以前,瑶族也生活在平原地区,他们勤劳开垦,奋勇狩猎,生活过得不错。有一年,将近年三十晚时,异族侵占了他们的家园,他们被迫离乡背井,一路历尽艰辛,来到现今居住的地方,扎寨后想起还未过年,于是按除夕的风俗,欢度年节,既庆祝反抗异族的胜利,也庆祝瑶族新生活的开始。这一天正是夏历五月二十九,因称“夕九”节。相沿至今。节日这天,村寨家家杀猪宰羊,添菜置浆,擂响牛皮鼓,亲朋好友互相拜年。
祝著节 亦称“达努节”、“祖娘节”、“瑶年”。瑶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广西都安、巴马等地。每年夏历五月二十九日举行,故又称“二九节”。传说远古时有一个名为“密洛陀”的始祖娘娘,她造日月云彩,栽花种树,造出各种生物,最后选定地方,用蜂蜡塑造人类。第一批10对男女,叫“布卿”,是汉族;第二批9男9女,叫“布羌”,是壮族;第三批8对男女,叫“布苗”,是苗族;第四批5男5女,叫“布努”,就是瑶族。后来密洛陀驱赶老虎,射掉多余的太阳、月亮。子女长大成人后,汉、壮、苗人都早起远走他方,寻求美好生活,只有瑶族人起床较晚,听从密洛陀教导,在山区开荒种地,伐木建屋,猎兽食肉,并打铜鼓驱赶鸟兽,年年获得好收成。因夏历五月二十九日是密洛陀的生日,所以布努瑶人每逢是日都隆重地过节,以示纪念。由于各地传统习惯不同,此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也有隔二三年,甚至十几年才过一次的。节日前夕,各家都打扫卫生,收拾得干干净净。节日里,家家杀鸡宰羊,以四两麻祭祀祖先。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到预定地点聚餐,并举行跳铜鼓舞、兴郎铁玖舞,放冲天炮,打陀螺,以及对歌、笑酒等活动。
六月六 ❶瑶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西南瑶族地区。相传夏历六月初六是土地公公生日。是日,家家户户杀鸡鹅、宰猪羊祭神,贴对联,放鞭炮,唱瑶歌,像过新年一样,表示庆贺,民间有“六月六,过半年”之谚。人们还在禾田里撒石灰,俗谓是日撒的石灰杀虫最灵。❷亦称“六月场”、“过小年”、“关秧门节”、“敬盘古”等。布依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布依族地区。清李吉昌《南笼府志·地理志》:“六月六,栽秧已毕,其宰分食如三月然,呼为更六兀,汉语曰过六月六也。”通常在栽完秧后举行,多在夏历六月六日(盘古逝世日),亦有在六月十六或二十七日过节的。每逢六月六,布依族宰猪杀牛,包粽子供奉祖先。吃糯米饭和糯米粑、糯米酒。糯米饭用一种植物叶子搓水浸染成五种颜色,象征五谷丰收。家家户户还要杀狗庆贺。有的村寨还用白纸做成三角形小旗,沾上鸡血或猪血,插到田地,谓可免蝗灾。在紫云、长顺等地还举行赶六月六场;贞丰、兴义等地则举行躲山等活动。人们云集场坝中,老人谈古论今,交流生产经验;青年男女则在一起举行对歌、赶表、掷花包等活动,寻找意中人。除汉、瑶、布依族外,苗、壮、侗、土家、水、仡佬等族也过“六月六”,节日活动各有特色。
卯节 亦称“借卯”、“歌节”。水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三都九阡区的大部分村寨和独山水庆、永康、水利等地。每年水历九十月(夏历五六月)择一卯日举行。届时,青年男女打着伞,手拿花帕到卯坡歌唱、跳舞和游玩。晚上,人们聚集于村寨广场,击铜鼓、敲皮鼓、吹芦笙、吹唢呐,演出传统的花灯剧及其他文娱节目,还请客人到家,用传统佳酿——九阡酒宴饮叙怀。卯节的来历据说和一个神话故事有关。传说远古时候一支水族的祖先来到荔坡定居,禾苗突然遭受严重虫灾,人们眼看颗粒无收。这时水书先生陆铎从天而降,指导人们扫起屋内烟尘撒在禾苗上,除去了害虫。人们欢庆胜利,代代沿袭便形成了卯节。一般过卯节的地区就不过端午,过端午节的地区也不过卯节。
莲花山花儿会 回、东乡、汉、藏、土等民族传统民歌演唱会。流行于甘肃莲花山地区。夏历六月初一至初六举行,前后共六天五夜。其间有游山对歌、夜歌、敬酒歌等项活动,以拦路、游山、对歌、敬酒、告别为程序。参加人数有数千至数万人。莲花山花儿会的歌手,一般是男女10人左右临时组成的对歌班子,由才思敏捷、嗓音洪亮、享有威望的人担当班子里的“串把式”和“唱把式”。彩扇和大花伞是很重要的道具,大花伞比一般生活用伞大2—3倍,女歌手演唱时用彩扇遮面,只露出一对感情丰富的眼睛,男歌手习惯用一只手遮在耳后或用一根手指堵在耳门上,据说可使歌声传得更远。
禾苗节 亦称“秧苗节”、“娃娃坡”。仡佬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安顺、平坝、普定、镇宁等地。每年夏历六月初六举行。是日,以村寨为单位,共同购买猪、鸡、酒等食品,到田坝里宰杀祭祖,各户还带上红、白纸旗插在田里,纪念祖先开荒种田的功绩,并祈求祖宗和神灵保佑,没有天灾人祸,五谷丰登,子孙幸福。祭毕,全寨聚餐。在贵州关岭一带称为“秧苗节”,做粽粑祭祖,并带少年儿童到山上玩耍,故又称“娃娃坡”。据说带小孩去玩“娃娃坡”可祛除灾难。
躲山 布依族岁时风俗。流行于贵州贞丰等地。夏历六月初六是布依族的传统佳节。节日的早晨,由本村寨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率领青壮年举行传统的祭盘古、扫寨赶鬼的活动。其余男女老少,都穿上民族服装,带着糯米饭、鸡鸭鱼肉和水酒,到寨外山坡上“躲山”。躲山的群众在寨外说古唱今,并进行各种娱乐活动。夕阳西斜时,“躲山”的群众一家一户席地而坐,取出美酒和饭菜,互相邀请做客。等到祭山神响起“分肉啰!分肉啰”的喊声,人们选出身强力壮的人,分成四组,到祭山神处抬回4只牛腿,其余的人,相携回家,随后各家派人到寨里领取祭山神的牛肉。
晒龙袍节 亦称“晒龙袍”。土家族传统节日。流行于湖北西部地区。在夏历六月初六日举行。传说是日为茅冈土司覃垕王反抗皇帝统治遇难、血染龙袍之日。届时,家家翻箱倒柜,将所有的衣物拿出来暴晒。又到摆手堂前敬祀土王菩萨,蒸饭、杀牛,取牛的肉、舌、肠、心等10处各一份(称“十全”)祭之。然后全村乡民聚集一起开怀畅饮。
晒衣节 瑶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广西地区。每年夏历六月初六举行。是日清晨,各家宰鸡鸭宴饮后,全家动员将衣服、棉被、鞋子、首饰、箱笼拿到晒坪上暴晒,用夏日的阳光晒死隐藏的虫蚁。晒一、两小时后,要翻转再晒,然后搬回厅堂内凉一下,再叠好放入箱笼。年轻人还帮助无儿女的老人翻晒衣物,为当地一种讲究卫生的良好的风俗习惯。
丹麻花儿会 亦称“丹麻戏会”。土族传统节日。流行于青海互助东部。每年夏历六月十一日至十五日举行。届时土族群众穿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在草滩河边、林间桥头,一簇簇席地而坐,猜拳行令,饮酒对歌,整个会场被鲜艳美丽的土族服饰装扮成花的海洋。男女歌手兴高采烈,对唱“花儿”。著名歌手则运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故事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对唱,即所谓唱大传。更多的青年男女则即兴编词,对答如流。“花儿”曲调有《好花儿》、《杨柳姐》、《红花姐》、《二六连》等等,其音调婉转、优美动听。“丹麻戏”实际上成为“丹麻花儿会”,万千男女青年赴会,以“花儿”传情,倾吐爱慕之心。
流头节 亦称“流头日”。朝鲜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地区。每年夏历六月十五日举行。是日,人们具酒食,就东流水头沐浴宴乐,祓除不祥,故名“流头”。同时作粉团浇以蜜水食之,号“水团”。因为禊饮,又谓之“流头宴”。有些地方还将打糕扔到水田里,或用小木棍插在田埂上,以行“龙神祭”或“农神祭”。
闹鱼节 苗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广西融水一带。每年夏历六月十八日举行。是日清晨,姑娘们到溪边梳妆打扮。10时左右,进行斗鸟活动,获胜者得头功荣誉。下午2时,“闹鱼”活动开始。两寨群众排列成队,青年小伙子走在前头,每人手拿一根顶端留有叶子的小树,沿河岸慢慢行走,一步一喊,十步一停,发出“呀呜!呀呜!”的喊声。当走到约定的闹鱼地点,几十名小伙子走出队伍,围着圈儿不停地打转,一边用脚蹬地,一边念口诀。闹腾一阵后,一长老站在河边,将象征农药的叶子撒下河中,紧接着两个汉子跳入河中,用茅草捆住腰,相互抱紧在水中翻滚,假装被药物所毒,喊喊叫叫,停停滚滚,以供人观赏。这时活动进入高潮,所有观众奔跃腾跳,“呀呜,呀呜”叫喊不停,直至河中翻滚者爬上滩头为止。闹鱼散场后,人们又涌到牛塘坪参加撒糖活动,一直闹到傍晚方散。
赶查白节 布依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兴义一带。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一日举行。查白,指查白场,原名“虎场坝”,在南盘江畔黄草坝南一山坡上。相传,明洪武年间有一对名叫查朗、白妹的恩爱夫妻,男猎女织,美满幸福。财主李山猫见白妹美貌,顿起邪心,逼她成亲,查郎和白妹坚贞不屈,双双殉情。后人为纪念他们,即将“虎场坝”改名“查白场”。并定六月一日为场期。是日,兴义及邻近各县市布依族、苗族、壮族、瑶族青年男女欢聚查白场,吹木叶、弹月琴、赛歌、赶表,盛况赛过年节。现已成为当地民族团结的盛会。
火把节 彝、白、傈僳、纳西、哈尼、拉祜等彝语支各族的传统节日。流行于川、滇、黔、桂绝大部分彝族地区及云南大理、怒江、丽江、红河、思茅等白、哈尼、傈僳、佤、拉祜、纳西、布朗、普米等族居住地区。有关火把节由来的传说甚多,且因族因地而异,但历史上普遍的说法谓:“汉之时有彝妇阿南,其夫为人所杀,南誓不从贼,即以是日(六月二十四日)赴火死,国人哀之,因为此会。一云南诏皮逻阁会五诏于松明楼,将诱而焚杀之,遂并其地,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乃以铁钏约夫臂,既往,果被焚,慈善迹钏得夫尸以归。皮逻阁闻其贤,欲委擒焉。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光绪《昆明县志》)又云南路南彝族(撒尼)传说:“古时有个魔王,残酷压迫百姓,百姓起义后用羊群进行火攻,在每只羊的双角和后腿上绑火把,驱羊进攻,把魔王的堡垒攻下,人民为纪念这次斗争,于每年六月二十四日耍火把相庆。”从节日的特点、内容看,它应源于原始时代的祭火及祈丰年的习俗。除黔西彝族以夏历六月初六开始外,其余各族的火把节均从夏历六月二十四、二十五日开始,连续过3—7天,多者达半月。节前,家家户户要以高丈余之松木制成火把,晒干,至节日夜晚点燃。因相信火炬可驱尽家中、村中及田中的鬼邪,确保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故点燃后要抬着挨家挨户及围着田边地角走,边走边往火上撒松香,并打击什物,以示将鬼魔驱走。白天,有关各族都合村杀猪、宰牛祭神,有条件的农户还要捉鸡下田“祭田公地母”。各族男女青年以火把节作为择偶的良机,夜晚驱鬼魔之余,边杵火把为嬉,边举行篝火晚会,唱歌跳舞而彻夜不息。建国后,节期的祭神驱鬼活动减少,普遍代之以地区性的商品交易及进行赛马、赛歌、斗牛、摔跤、射箭、拔河、荡秋千等文体活动。同时,人们利用欢聚之机,互相交流生产经验,共祝各民族的团结和来年的大丰收。
赶花街 彝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峨山、新平、双柏一带。每年举行两次,一次在夏历六月二十三、二十四日;另一次在夏历七月十四、十五日。届时,当地彝族身着民族服装,汇集到三县交界的大西山上,进行跳乐、歌舞等娱乐活动,并交流物资,常通宵达旦。青年男女借机谈情说爱。大西属高寒山区,以苦荞为主粮,据说赶花街可使庄稼茂盛,颗粒饱满。
吃新节 ❶亦称“尝新节”。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湘西、桂北、黔东南一带。每年夏历六七月间新谷登场时举行,多选“卯”日或“午”、“辰”之日。一说古代有一个叫雄当的苗族青年,不辞辛劳,历经千难万险,从南海金银岛采回一蔸野谷禾,栽在苗山,苗山的糯谷就长得粗壮,获得丰收。此事被九万大山的野猪精知道后,在稻禾快成熟时前来破坏,被雄当发现,奋力与之搏斗。待群众赶来时,雄当已受伤死去。因此当地苗族在每年稻禾快成熟时,用新米煮饭,祭祀雄当,然后大家分食,以资纪念,后相沿成为一个预庆丰收的节日。节前,各家邀至亲好友前来过节,主妇们到田间摘来新谷,舂成喷香的白米。节日那天清晨,各家主妇蒸好新米饭,煮好鲜鱼。即邀年老的客人,带着儿童来到田间,摆上鸡、鸭、酒饭、鱼肉,祭祀开田拓土的先人,希望今年稻谷有个好收成。中午,由一位有声望的老人,提一葫芦酒,喷洒于斗牛场,然后下达号令,主寨和客寨之间进行斗牛比赛。与此同时,在大路或山坡上也进行赛马活动。夜晚,姑娘和小伙子对唱情歌,跳芦笙舞。此外,节日期间还有摔跤、拔河、斗雀等活动。❷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广西侗族地区。各地称呼不同,或称“打半”、“尝新”、“新米节”等。由于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不同,稻谷的成熟期也有迟早,各地定的吃新节日期也不一样,一般在夏历六七月间。届时,各家要杀鸡宰鸭,用当年的新米煮饭,并祭祀祖先,然后全家聚餐,以此预祝五谷丰登。但各地有些差异,是日,有的请客,有的不请客;有的做粽粑送人,有的不做,但宗旨一样。
赛带会 畲族岁时风俗。流行于福建地区。彩带是畲族妇女凤凰装的主要饰物。每年夏历七月初七举行。妇女们以村为单位拿出自己精织的彩带互相比巧,以示纪念织女。有民歌云:“七月初七赛带会,凤凰还巢阳鸟归,百鸟朝凤凤展翅,畲家最喜凤凰美。”
纳顿 土族语音译,意为“玩”、“娱乐”、“游戏”。亦称“庄稼人会”、“庆丰收会”、“七月会”。土族传统节日。流行于青海民和官亭、中川、甘沟一带。每年夏历七月十二日至九月十五日,约在21个较大村庄依次轮流举行,会期一天。在此期间,土族之乡可谓天天有“纳顿”,村村有“纳顿”,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走亲访友,带上特大蒸饼,拿到“纳顿”会上去敬献,表达丰收后的喜悦心情。会上表演的舞蹈有:“庄稼其”(庄稼人,以舞蹈形式表现父亲向儿子传授农业生产技术为内容,表演细腻,人物性格鲜明,剧情滑稽逗人)、“杀虎将”(表现土族祖先从事畜牧业生产时期的斗争生活,逼真地再现土族先民和大自然斗争的精神)等。
耍海会 白族民间节日。流行于云南大理。每年夏历七月二十三日开始,洱海沿岸各白族村寨都泛舟耍会,一村接一村活动,持续一个月。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八月初八,许多村庄都把花船集中于本村附近海面进行比赛。船只连绵十几里,观众上万人。耍海会又称“捞尸会”,传说是为打捞斩蟒英雄段赤诚的尸体,因为他在除蟒时葬身洱海。
海坡会 纳西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宁蒗永宁等地。每年夏历七月间举行。位于泸沽湖旁的狮子峰是纳西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名叫“干木”。她绝美的容貌,致使各地的男神都为之倾倒。不过她和永宁纳西人一样,没有固定的丈夫,过着男不娶、女不嫁的自由偶居生活。每年夏历七月二十五日,众山神都要到永宁与干木女神聚会娱乐,接受祝福。后来,纳西人在夏历七月二十五日这天,都要欢聚泸沽湖,参加一年一度的海坡会,用隆重的仪式祭祀女神,祈求她保佑人们平安,五谷丰登,畜牧兴旺。届时,男女青年欢聚泸沽湖畔,载歌载舞,尽情娱乐,通宵达旦,趁此良机,互结“阿注”。这也是青年男女社交活动的节日。
干木古 纳西语音译。“干木”为女神名,“古”乃“祭”。意为“祭干木”或“游干木山”。因干木山又名狮子山,故俗称“狮子山祭会”或“朝狮子山会”。纳西族岁时风俗。流行于云南宁蒗永宁地区。源于古代山神崇拜及其祭祀。相传位于永宁泸沽湖北岸形似当地成年女子装束的狮子山,是女神干木的化身。谓她是司婚姻、生育和丰饶神,不仅主宰永宁的人畜庄稼,而且是众山神首领,管辖周围男山神,其所辖男山神多为其阿注。她又是象征永宁地区母权的最高神祇。故每年夏历七月二十五日,人们身着盛装,或骑马或步行,前去朝祭女神干木。通常以母系血缘家族“斯日”为单位进行。先于山麓设“香宝宝”(石垒祭台)处焚香化纸,点燃松毛柏枝,挂经符、纸钱和食物于树枝上,对山顶礼膜拜三次。然后至山中女神庙(洞)撒钱币、五谷等物,由达巴(巫师)或喇嘛僧充任诵经者和祭祀主持人,拜祭巨石和石祖等,祈求女神赐子授福。祭毕,女子多扯旗幡、彩线、佛纸于树间游戏为乐。男子或赛马竞勇,或游山转湖一周。是日,就地野餐。至夜,歌舞娱乐,通宵达旦。如此一二日不等。男女青年都借此机会结交朋友,谈情说爱。
石宝山歌会 白族民间岁时风俗。流行于云南大理剑川一带。相传两千年前,有一位年轻俊俏女歌手,在剑川石宝山上连唱三天三夜动人的歌曲后倒在歌声中,人们说她是“唱曲之神”,称她为“曲姆”并建有“曲姆坟”。后演变成山歌会。每年夏历七月末八月初,剑川、云龙、洱源、兰坪、鹤庆等地的白族约数万人,自由汇集到石宝山石钟寺、宝相寺、海云居和金顶寺郊野,举行以白族情歌为主的对歌,有时歌逢对手,常常对歌几天几夜,难分难舍。对歌往往会使一些原来互不相识的未婚男女结为终身伴侣。石宝山歌会是白族风情的集中展现,许多曲目被收入国际著名民歌歌目。
那达慕大会 亦称“那达慕”、“那雅尔”。蒙古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等地。“那达慕”,蒙古语音译,意为“游戏”或“娱乐”。一般一年一度,每次一至数日,多在夏秋(夏历七八月)牲畜肥壮季节举行。起源于古代的祭敖包。传说始于汉代。王昭君出塞时,草原人民即以这种盛大的活动迎接过她。最早记载那达慕活动的是畏兀儿蒙古文。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说:成吉思汗征服了花剌子模,在归途中,为庆祝胜利,在布哈苏齐海地方(今新疆、甘肃边界)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那达慕大会,会上进行了射箭比赛。到元、明两代,进行射箭、赛马和摔跤比赛成了男子三项那达慕的固定形式。后渐有说书、歌舞、下棋等内容。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官方定期举办的游艺活动,其规模、形式和内容较前均有发展。当时的蒙古族王公以苏木(相当于一个区)、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的那达慕大会。对得胜者分等级给予奖赏和荣誉称号。如对小型比赛中的摔跤冠军,一般奖一只羊或几块砖茶,比较大型的奖一匹全鞍马,盟级大型赛,则奖给冠军以鼻带银环、背驮珠宝、绸缎等赏物的银白色骆驼。授予的称号有“像狮子一样勇猛的摔跤手”、“似大象一样力大无比的摔跤手”等。旧时,那达慕大会期间要进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诵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现在已成为蒙古族人民的欢乐的节日。每逢夏秋,由一旗或数旗联合举行。欢庆丰收,人畜平安。有时在具有特别意义的日子,如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纪念日,也专门举行,以示庆祝。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象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并有电影放映、文艺演出等。此外,节日期间,还举办各种展览,开设贸易市场,进行文化经济交流;各单位举行联欢,加强联系;各户相邀做客,敬酒祝愿,共庆佳节。
请囊海 “囊海”,壮语意为“月姑”,亦称“请月姑”。壮族民间节日风俗。流行于广西靖西、那坡等地。夏历八月十五晚上,姑娘们梳妆打扮,用艾叶水沐浴;屋前屋后打扫干净,用柚子叶水洒过房屋四周;门庭前摆设一桌柚子、柑果、甘蔗、香蕉、月饼;点烧蜡烛;并将一个柚子插满点燃的香柱,用一根一两丈高的竹竿插进柚子,竖立于门庭前,称为“朝天香”,作为引月姑下凡的天梯。请月姑时,推一姑娘扮月姑,席地而坐,两手中指压住闭上的眼睛,不断旋转头部,表示从月宫下凡的走路过程。一群姑娘和后生围坐而唱《请同歌》,将月姑认作“老同”(即同年姐妹),以歌呼唤她下凡;扮月姑的唱《下凡歌》表示“下凡”来。据说即使不会唱歌的姑娘扮月姑,月姑附身后也会歌才横溢。月姑“下凡”后,后生、姑娘、月姑三方尽情对歌,使活动达到高潮。半夜鸡啼前,唱《告别歌》,表示送月姑“返回”天宫。有的地方从八月十三唱到十七日。
拜月节 布依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等地。每年夏历八月十五日举行。是日,家家户户都要做新米糍粑和新糯米饭吃。先祭祀祖先,然后阖家共餐。晚上,待明月当空时,将烙好的新米粑抬到门口,供祭月亮婆婆,名为“祭月亮”。是夜,如无月光,则认为是“天狗吃了月亮”,于是各家都拿出铜锣、铜盆等,叮叮当当地敲个不停,意为能“吓走天狗,为月亮婆婆解危”。在贵阳一带,多受汉族影响,过“中秋节”,人们赏月、食月饼。
渔潭会 白族民间节日。每年夏历八月十五日在云南洱源邓川沙坪渔潭坡举行。传说从前这里有一个鱼精经常残害渔民,渔潭会正是为了镇住鱼精而举办。所以渔潭会的开市仪式要在晨曦中举行,开始时主要是渔具交易,待太阳升起,渔具市场即散,随即开始其他物资的交易。其中以嫁妆交易为主,故又称为“嫁妆会”。会期5—7天,并有赛马、游泳比赛和对歌等活动。渔潭会是滇西仅次于三月街的物资交流会。
马奶节 蒙古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每年夏历八月末举行,为期一天。届时,正是锡林郭勒草原的黄金季节,到处是牛羊欢叫,骏马嘶鸣。牧民们为了祝愿健康、幸福、吉祥、人畜兴旺,故以洁白的马奶命名节日。是日清晨,牧民穿上节日服装,分别骑马、乘勒勒车、汽车、拖车,带上马奶酒等到指定地点,杀羊宰牛,备奶食,炸果子,燃起牛粪火,煮节日的手扒肉。太阳升起的时候,开始赛马。参赛的马匹全是二岁小马,象征着草原的兴旺,唤起人们对马奶哺育的敬意。赛马毕,人们便分别入席饮宴、祝酒。在马头琴的伴奏下,朗读节日的献诗,歌手纵情歌唱。当晚霞升起的时候,人们才载着节日的余兴,纷纷散去。
端节 水语称“借端”或“过端”。水族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流行于贵州三都、都匀、独山、荔波等地。每年水历十二月下旬至翌年二月(夏历八月下旬至十月上旬),每逢亥日,各地按传统习惯,分批过节。如都匀的内外套地区,以第一个亥日过节;水龙地区以第二个亥日过节。节前一天,各村寨敲响铜鼓,表示辞旧迎新。节日里,家家户户宰鸡、鸭,杀猪,并用当年秋收的新谷,舂成新米,把活鱼煮成鲜鱼羹。早上,每户和每个村寨都要举行祭祖活动,用鱼包韭菜作为主要祭品,并陈设新服装、鲜果、农具等供奉祖先。祭毕,全家或全族团聚宴饮。下午,在“端坡”上举行赛马、斗牛等活动。姑娘们身穿节日盛装,与小伙子们聚在“端坡”,吹芦笙、唢呐,拉胡琴,唱歌跳舞,尽情欢乐。邻近各族人民也赶来参加。晚上,主人设宴招待远道来访的亲友。关于“端节”的来源,据说在远古时候,有兄弟三人,各居一方,平时很少有机会见面,到了谷子成熟归仓季节,兄弟们彼此走访,庆祝丰收。亥日是他们分家的日子,以后这个节日就世代相传下来。
芦笙节 又称“九月芦笙会”。苗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东南部。每年夏历九月二十七日举行。为期2—3天。也有在正月十八至二十日举行的。届时,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芦笙会场,开展以跳芦笙舞为主的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庆祝丰收。它不但是庆祝丰收、预祝一年风调雨顺的节日,也是男女青年择偶的节日。
羌年 羌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四川阿坝茂县。每年夏历十月初一举行。按族规,必须当年全寨没有成年人死亡才能过羌年,否则只能过春节,不过羌年。节日里,家人团聚,各户都用面粉做成各种形状的小鸡、小羊、小牛等祭品,用以祭祖。有的村寨还把羊血撒到树林里,然后把羊肉分给各家各户。各家再邀请亲友邻里到家,饮自酿的“砸酒”,边饮边唱歌。人们还在羌笛、小锣、手铃、唢呐、羊皮鼓、胡琴、口弦等乐器伴奏下,跳“锅庄舞”、“兰寿舞”和“皮鼓舞”等。节日期间还开展“推杆”比赛等活动。
耍歌堂节 亦称“耍望节”、“歌堂节”。“耍歌堂”,瑶语音译,意为“庆丰收”。瑶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广东连南、连山八排瑶居住地区。每3—5年举行一次,日期一般在秋收后的夏历十月十六日,或其前后。历时3—5天不等。相传是日纪念瑶族老祖公邓法宝公;一说是为了送鬼,祈求人丁平安、六畜兴旺。节日这天,要祭拜祖先,中老年人将祖公牌位从庙中抬出游村串寨。然后,带着新收的包谷、红薯及米酒、糍粑、山果等食品,成群结队、翻山越岭汇集于各寨事先约好的一个地势平坦的村寨。一声炮响后,在牛角曲声和锣鼓声中,头插野鸡毛的小伙子跳起长鼓舞,身穿五彩绣衣的姑娘跟着在后面起舞。周围的人或是举杯畅饮,开怀叙谈,或是高唱瑶歌,场面十分热闹。“歌堂”会期,每户都要准备20—30斤糍粑招待亲友,还准备几升水酒,放在“耍歌场”上,任人饮用。
十月年 亦称“年收扎勒特节”、“大年”。哈尼族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流行于云南南部。夏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开始过年节,节期五六天至半月不等。节日期间要杀猪宰牛、舂粑粑、蒸黄糯米饭敬献天地和祖宗,并宴请邻近村寨、民族宾客。开展荡秋千、摔跤、打陀螺、歌舞等娱乐活动。人们身着盛装,走亲访友,求亲订婚,出嫁的姑娘也要带着酒、肉和粑粑回娘家献祖过年。晚上,在村边草坪上燃起篝火,各户抬来桌子,摆上酒肉、粑粑、水果,互相宴饮,充满友爱欢乐气氛。
依饭节 亦称“喜乐愿”。仫佬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广西罗城东门、四把等地。旧时在闰年的夏历十月举行,现每年均过此节。相传,很久以前,有很多野兽下山吃人和糟蹋庄稼,其中一头狮子凶恶异常,人们苦不堪言。后有一位骑白马的姑娘从远方而来,射死狮子,从狮嘴里夺回几串谷穗,使仫佬族不绝谷种。白马姑娘用芋头、红薯做成水牛、黄牛给仫佬族耕田,又教青年人练武,消灭危害人畜和庄稼的野兽,从此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后人为纪念她,庆贺丰收,每隔3年,便以“冬”(家族之下分为“冬”)为单位,凑集牲口,轮流举办依饭盛会,后演化为节日。一说古时候有罗义、罗英父女,他们射狮驯牛,垦荒种地,使仫佬族丰衣足食,为纪念他们的功德而演化为节日。是日,杀猪、杀鸡、宰鹅、包粽粑,用芋头、红薯作水牛和黄牛,把最长的糯禾穗用彩带扎起挂在墙上,以五色饭、甜酒、八角等12种为素祭品,猪心、鸡、鸭、鹅等12种为荤祭品,表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并请师公做法,青年男女有的围观,有的敲锣打鼓,唱歌跳舞,庆丰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程序是:安坛、请筵、点牲、唱牛歌、合兵、送经。从头天清晨至次日清晨结束,然后将谷穗和耕牛模型分给各家各户。
拉鼓节 苗语称“鼓啦”。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广西三江、融水一带。每13年举行一次,时间在夏历十月。是年二月,苗族的同姓大族,由族长召开家长会议,推选拉鼓首事和副首事,做过节的准备工作。由首事筹款买一头大水牯饲养,用牛皮做一个能坐两人的大长鼓,又用烧红的铁杆穿通一根六七丈长、碗口粗的木头,以10多丈长的山藤穿过木心缚在鼓上,藤尾留许多枝丫,并在拉鼓的山顶种一株楠树。是日,每户各派一男子聚集楠树下,巫师念咒,大家抢摘楠树叶装入口袋,摘得越多、叶子所处位置越高越吉利,摘得顶叶更是“财丁两旺”。然后,几个男青年抬起大鼓,首事坐鼓上,令人吹芦笙引路,顺山坡往下拉。其他人背楠叶口袋,扶着连接大鼓的木杆、山藤护送。全寨各户的亲戚们抓着藤尾在后面跟,不时将藤尾拴在沿途树干上,拉鼓的组织者敬酒与牛肉后,他们才解开放行。反复三五次才到寨边停放。各人背着楠叶口袋回家,妇女们在门口向亲人敬酒,接楠叶进屋。全寨各户家长、亲戚、巫师在一起会餐。巫师将各户13年间新亡人名字、年庚、逝世年月写在纸上,放入鼓中,将鼓藏于山洞。当晚,各户分别宴客。全寨奏芦笙、唱歌。
献冰日 土族民间节日。流行于青海互助等地。每年夏历十二月初八举行。是日晨,土族人家取冰块献于庭院、房沿、田边地头、粪堆等处。男女老少人皆食冰。当天早晨吃豆面搅团(散饭),第一碗搅团献于堂屋(风干后当药用)。民间以为,此举可求得来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六畜兴旺。积存一部分冰,供给感冒咳嗽的病人治病服用,民间有“腊八冰能治病”的说法。
苏稔喜 水语音译。亦称“苏宁喜节”。汉称“娘娘节”。水族民间节日。流行于贵州三都一带。每年逢水历四月(即夏历十二月)丑日举行。据说该日是生母娘娘给人间送子嗣的日子。届时,倾寨的孩童提着特制的小竹篼,结队挨家挨户去讨象征长寿幸福的糯米饭、鸡蛋、肉片。同时家家户户剪彩色纸人、缠竹条纸须,贴插在祭桌的墙头上。节日中,对妇女也异常尊重,祭典由她们主持。
花儿会 回、土、东乡、撒拉、保安、裕固等族民间传统歌会。流行于甘肃、宁夏、青海等地。因以演唱花儿为主要内容,故名。每年夏历四月或五六月举行,会期五天。其由来,在各民族中有不少优美的传说,多与仙女下凡、歌唱劳动与爱情相联系。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年年兴会,世代相传,约已有200—300年历史。各地集会日期不尽一致,有在夏历正月十五,也有在二月二、三月三、五月端午节、六月六、八月中秋、九月重阳等,以六月初六的莲花山(甘肃)及五峰山(青海)花儿会规模最大。早期的花儿会多与各地的庙会、朝山活动同时举行,以后,又和各地的物资交流糅合在一起。届时花儿会场上搭起歌台,歌手登台比赛,优胜者被披上红绸带作为奖赏,参加者则在自己的伞把上挂上松枝柏叶,作为参加花儿会的标志。花儿会结束时互用“花儿”祝福告别。
唱哈节 亦称“哈节”。京族传统节日。流行于广西防城等地。“唱哈”即“唱歌”。传说七八百年前,有位歌仙到京族地区以传授歌舞为名,暗地组织和动员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者,后不幸在斗争中牺牲。后来人们修建“哈亭”以纪念这位歌仙。过节的日期,因地而异。防城尾、巫头二岛在夏历六月初十,山心岛在八月初十,有的则在正月二十五日。节前一天要将本村信奉之神接入专门的哈亭。下午3时开始宰大肥猪祭神,祭毕,本村成年男子按家庭财势地位在哈亭入席,分不同高低台阶设宴饮酒,并听“唱哈”。妇女不能入席,只能在旁边听唱。“唱哈”由一男(哈哥)、二女(哈妹)组成,哈妹打竹片轮流演唱,哈哥弹三弦琴伴奏。内容有《邓平杨成结义》、白居易《琵琶行》、苏轼《念奴娇》等。节日盛时,聚众可达千人,连唱三日三夜或七日七夜。有的地方,唱哈完后,还要送神。现已改变男尊女卑和以财势地位论座位的风俗,并增加了新的歌舞内容。
赶社 侗族岁时风俗。流行于贵州黎平地区。每年夏历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和立秋后第五日为社日。相传,古时候有个叫木阿点龙的厨师说“只有盐巴最好吃”的话,因而得罪了皇帝,后被处死刑。他的好友在给皇帝做菜时便不再放盐。皇帝吃后果然觉得不好吃,知道自己错杀了木阿点龙。于是就下旨赦他无罪。这天人们都吃“赦饭”,还要喝一点盐水,忌用刀器,做菜时不能用刀切,而代之以剪刀,以纪念无辜的木阿点龙。春社是人们迎接木阿点龙英灵到来;秋社则是送他回家。迎送社神时还要画上三匹马,相传是他和祖母以及媳妇三人的坐骑。一般以放牧坪或田坝为社场。是日,人们从四面八方赶赴社场,大人做买卖,小孩看热闹,男女青年则穿上盛装,三五成群,对歌结伴。姑娘手提刺绣荷包,装着糯米饭和酸鱼或酸肉,在社场上请后生共进午餐。后生则买糖果相送,以表谢意。社场成为青年男女进行社交的场所,有的因而成为眷属。
牛王节 ❶苗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黔南。每年夏历十月一日举行。是日,家家户户杀鸡、打粑粑。并备香楮、酒、鸡肉等在牛棚边祭牛王。这天让牛休息。清早用米粑或糯米饭搅饲料喂牛,又拿两块粑粑挂在牛角上,用酒抹牛鼻以示慰劳。❷壮族传统节日。亦称“牛魂节”或“开秧节”。流行于广西靖西、那坡、德保、天等、大新一带。时间因地而定,一般在夏历四月初八举行,也有在五月初七、六月初六或七月初七举行的。是日,让牛休息一天,家家把牛栏打扫干净,撒上石灰,做到栏干草足。姑娘们把牛牵到河边洗涮,用艾叶水加少许米酒浇牛身,以除虱、压惊、定魂。有的地方,清早由小孩牵牛到山冈、牧场,让牛自在度过节日。各家杀鸡宰鸭,蒸五色糯米饭,全家围桌而坐。由家长牵牛绕桌一周,而后喂以糯米饭,配甜酒、鸡蛋汤或绿豆汤,用竹筒灌喂,再喂以糍粑,以酬耕作之劳。喂牛时,小孩用红纸缠牛角,全家祝祷。节日期间,对耕牛一律解缰卸轭,免除劳役,尤忌棍打鞭甩,以定牛魂。有的地方还把此日定为传统的“会期日”,进行集市贸易。凡四月初八过节的,过节后,人们即开始紧张的插秧,故亦有称之为“开秧节”的。为牛祈祷定魂仪式今虽已无,但其他风俗仍在流传。❸布依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荔波、罗甸、安龙、册亨等地。在夏历四月初八举行。是日,让牛休息一天。荔波一带布依族做黑饭敬献牛王。罗甸、册亨、贞丰一带喂牛以糯米饭。对节日的称呼各地不同,镇宁一带叫“牧童节”,安龙、兴义等地亦称“开秧节”。❹亦称“牛神节”、“敬牛王菩萨”、“祭牛王”。仡佬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贵州遵义、仁怀、镇宁一带。每年夏历十月初一举行。是日,各家杀鸡买肉,做粑粑,备米酒,给牛“做寿”,酬谢耕牛终岁辛劳。据说这天是牛的生日,故让牛休息一天,喂以最好的饲料,还做两个糯米粑粑分别挂在牛的两角。将牛牵到池塘、水田或溪边,让牛从水中照见自己的影子,再从牛角上取下粑粑喂牛,民间称之为“给牛做寿”。而后全家才就座进餐。有的地区还给牛披红挂彩,放鞭炮,以示祝贺。其由来,据民间传说:在很久以前,某山寨在一次反抗统治者的斗争中,眼看就要寨破人亡,突然一头老牛衔住寨头衣服,把他引往通向山后的山洞,寨头即率领全寨人从洞中撤到后山,免遭杀害。后来,仡佬族人就把耕牛看成自己的恩人,并养成不打牛、不吃牛肉的习惯。迄今该族还流传着“仡家一头牛,性命在里头”的民谚。
藏历年 藏语称“洛萨尔”。藏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地。藏历年的确定与藏历的使用有关,已有九百多年历史,一说始于夏历丁卯年(1027年)。节日时间因地而异,一般在藏历年正月一日过年(拉萨),也有在藏历十一月一日(昌都)、十二月一日(楚河以南地区)过节的。为欢度藏历年,藏族人民都提前开始准备。十二月中旬起,各家各户操办年货,煎卡不赛(油果子),准备手抓羊肉、酥油茶、奶茶、青稞酒等节日食品。十二月二十九日晚饭以前,要在打扫干净的灶房正中墙上,用干面粉撒成吉祥徽;在大门上用石灰粉画象征吉祥、永恒的“卍”号,有的还在房梁上画很多白粉点,表示人寿粮丰。晚上各家都要吃团圆饭,食用名叫“古突”的面团土粑。土粑包着各种东西,有石子、辣椒、木炭、羊毛等,看看谁吃到这些东西。吃到石子,预示他在将到的一年里心肠硬,木炭预示心里黑,辣椒表示嘴如刀,羊毛说明心肠软。吃了这些东西的人,都要即席吐出,引起哄堂大笑。按习惯,年饭每人都要吃九碗,每次不能吃完,然后把残汤剩饭倒在一个盆里。吃完饭要端着盆,打着火把,到每个房间转悠,旧称“赶鬼”。除夕夜,家家房顶上都燃起象征吉祥的松脂,门窗都挂上“祥布”,屋里桌柜上陈列着用酥油糌粑做成的各式点心;陈列着一个叫做“竹素琪玛”的五谷斗,内装糌粑、炒麦粒、人参果等食品,上插青稞穗、鸡冠花;还陈列着一个用彩色酥油花塑的羊头,名叫“洛过”。桌柜上方挂着松赞干布、文成公主画像,或神佛像,以示虔诚,并标志过去一年的丰收,预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初一凌晨,家庭主妇去河旁井边背回一桶“吉祥水”,让全家起床洗漱,并饮饱牲畜。待老小依序坐定后,母亲端起竹素琪玛向全家祝福吉祥如意;于是每人从竹素琪玛中抓一点糌粑对空抛撒,表示祭神,接着依次品尝少许回祝母亲安乐康健。而后,全家吃麦片“土粑”和酥油煮的人参果,互敬青稞酒,孩子们燃放鞭炮。新年初一,一般闭门欢聚,互不访问。从初二起,亲戚好友互相拜年,互献哈达,主人捧着竹素琪玛迎客,用“卡不赛”、熟人参果、牛羊肉、青稞酒等款待客人,宾主不时歌舞联欢,乃至通宵达旦,尽欢方散。节日期间,人们上林卡游玩,城乡还演唱藏戏,跳锅庄舞和弦子舞,有些地方还举行赛马、赛牦牛、角力、射箭、拔河等活动。
甘丹绣唐节 西藏甘丹寺展示所藏绣画的传统节日。甘丹寺藏有24幅丝织品绣画,绣有十六罗汉、四大天王等佛像。这些绣画系大慈法王释迦也失于明永乐初从南京带到西藏,为永乐帝所赠。每年藏历元月开始展示3周。届时举行法会,僧俗云集观瞻,故名。
晒佛节 藏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西藏、甘肃、青海、四川等地农区。一般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各地过节日期不尽相同。是时各寺将寺内所藏著名巨幅布画及锦缎织绣佛像取出,令群众观瞻。展示地点各地不一,一般在寺院附近举行,或展于山坡,或示图于巨岩石壁之上。西藏布达拉宫和扎什伦布寺均有巨大晒佛台,台面宽阔,可同时悬晒数幅佛像。规模以布达拉宫为最大,在每年四月中旬举行。届时将长约30余丈的五色锦缎堆绣成的巨幅佛像,由数十个年轻力壮的僧俗人士,从室内取出,悬挂于第五层楼的楼壁南面,每年悬挂一幅或数幅,佛像多为释迦佛、三世佛等。阳光下彩色佛像相映生辉。身着紫红色袈裟的僧人,口颂佛经,在佛像前顶礼膜拜,男女信徒亦整装敬礼,瞻仰佛容。扎什伦布寺每年四月十五日举行晒佛。青海塔尔寺正月十五日在山前展晒狮子吼佛、释迦佛、宗喀巴及金刚萨埵佛像。寺前立大帐,群僧在法台(住持)率领下巡礼寺院一周,上述四种佛像每年展示一种,逐年更替。小寺院的晒佛规模较小,如四川理塘寺每年晒佛于正月十五日在寺内举行,佛像15米左右,晒佛与酥油花会同时进行。
酥油灯花会 藏语称“美多却杰”,意为“供花节”。藏族传统盛会。流行于西藏、四川、青海等地。每年藏历正月十五日举行。相传宗喀巴曾向大昭寺内的释迦牟尼像敬献酥油花及大量供灯、酥油灯等,此即后世酥油灯花会的由来。清代此种灯花会已相当盛行,多在各地著名寺院举行。在拉萨,届时即悬灯于大昭寺内,矗木架数层,安设大灯约万余盏,缀以五色油面制成人物、龙蛇鸟兽、牛马牲畜、楼台殿阁,极为精巧,通宵达旦。并据天气及灯焰之晦明,占一年之丰歉。青海塔尔寺的灯花会极有声誉,尤以故事为题材的酥油群塑驰名。如释迦牟尼生平、文成公主进藏、西游记等。甘肃拉卜楞寺、四川理塘寺以及云南迪庆各大寺院的灯花会亦很可观。届时藏族群众盛装前往观赏,载歌载舞,欢庆佳节。
萨噶达瓦节 藏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地。每年藏历四月十五日举行。“萨噶达瓦”,藏语意为“氐宿月”,即出现二十八宿之一氐宿的月份。原是纪念释迦牟尼诞生、圆寂、成佛和文成公主进藏的日子。是日,藏区各大寺院均举行隆重法会,有朝佛、转经、晒大佛、跳金刚畏布舞等宗教活动。信徒礼佛诵经。该月内还禁屠牲畜。经过长期发展,现已成为藏族春夏游园和预祝农牧业生产丰收的节日。节日期间,拉萨附近的藏族人民,按照传统习惯汇集到龙王潭,泛舟游湖。或在湖边树荫下或草坪上铺上卡垫,搭起帷幕,摆上青稞酒、酥油茶,饮酒小憩。男女青年则多聚集湖边广场或草地上,围成圆圈,唱歌跳舞。
逛林卡 藏语称“赞林吉桑”。藏族节日风俗。流行于西藏拉萨、日喀则及昌都等地。传说,早年男人们到远郊的修行洞去朝见“莲花佛”。妇孺带上食品汇集近郊,迎接“拜神得福”的亲人归来,聚会在林卡(公园)中,此为最早的逛林卡活动。后来,加进了宗教祭祀、赛毛驴、赛马及射箭比赛等内容。后相沿成俗。每年藏历五月初一至五月十五日期间举行。五月十五日进入高潮。新中国成立后,除了节日期间,人们喜欢逛林卡外,平时假日也有逛林卡的。届时,穿着艳丽服装的藏族群众,合家而出或约亲邀友,三五成群到附近林卡,搭上一顶白色帐篷,或围上布单,边喝青稞酒、酥油茶,边弹六弦琴唱藏歌或藏戏,间有打扑克、下棋、甩骰子等娱乐活动。男女青年则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圈地而舞,一直要玩到傍晚才带着醉意,一路欢歌而归。
雪顿节 藏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地。每年藏历七月初一起举行,为期4—5天。“雪”,藏语意为“酸奶”;“顿”,藏语意为“宴”;“雪顿”,意为“酸奶宴”。后来逐渐演变为以演藏戏为主,故亦有人称为“藏戏节”。相传已有约三百年历史。最初纯属宗教活动。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七月三十日为禁期,全藏大小喇嘛不准外出活动,以免踏死小虫。到七月三十日由达赖喇嘛宣布解除禁令,喇嘛们才能出寺下山,届时农牧民都要拿出酸奶子敬献。喇嘛们在享受一餐酸奶佳宴后,还尽情玩耍,由此形成节日。17世纪中叶,清朝正式册封了达赖五世和班禅四世,赐给金册、金印,使西藏“政教合一”制度进一步加强。“雪顿”活动的内容更为丰富,并开始演出藏戏。因以哲蚌寺为中心开展活动,故有人又称之为“哲蚌寺雪顿节”。达赖五世从哲蚌寺移居布达拉宫后,每年雪顿节,各地藏戏班子要到布达拉宫为达赖喇嘛演出。18世纪下半叶,罗布林卡建成,成为达赖喇嘛的夏宫后,节日期间各地藏戏班子又要到罗布林卡演出,并允许拉萨及其附近藏民入林卡观看藏戏。此后,逐渐形成一套固定的节日仪式。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节日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节日期间,藏族人民身穿节日盛装,老少相携,涌入罗布林卡。除观看藏戏会演外,人们还在树荫下搭起帷幕,在草地上铺卡垫、地毯,摆上果酒、菜肴,边饮边谈,也有唱歌跳舞的。许多文艺团体也来助兴,演出民族歌舞。商业部门也来摆摊设棚,供应游人。下午各家开始串帷幕做客,主人向客人敬三口干一杯的“松准聂塔”(酒礼),劝酒时唱不同曲调的祝酒歌,客人一定要喝下这杯酒才行。人们要一直玩到傍晚时,才离开林卡回家。
沐浴节 藏语称“嘎玛日吉”,意为“洗澡”。藏族传统节日。每年藏历七月上旬举行,为期7天,故又称“沐浴周”。此俗已有七八百年历史,11世纪星象学传入西藏,使藏历更加完善,人们能依据弃山星(金星)的出没来区分春、秋季节。如拉萨地区凡肉眼看见南方的弃山星,便说明入春或入秋。至藏历七月上旬弃山星出现即告沐浴节开始;弃山星隐没即告沐浴节结束。按佛教教义说,初秋之水有一甘、二凉、三软、四轻、五清、六不臭、七饮时不伤喉、八喝不伤腹等优点,因此秋天是沐浴的最好季节。节日期间,人们携带帐篷和酥油茶、青稞酒、糌粑等食品,纷纷到拉萨河畔、雅鲁藏布江边,以及各地江湖旁,竞相下水,在水中嬉戏、游泳,把身体洗干净;又把带来的藏被、藏装洗刷一新。沐浴后,全家老小和亲友们支起帐篷,点起火,老人们围着火炉喝青稞酒、酥油茶,吃糌粑,畅叙家常。孩子们学游泳、打水仗。青年男女则在河滩上起舞、歌唱。直到南边的弃山星出现才高高兴兴地回家。关于节日的来源,藏族有不同的传说。一说藏历七月六日至十二日,西藏出现山鼠星,凡山鼠星照到的水最清洁卫生,并有健身抗病的作用。因此,人们为了减少疾病而下河洗澡。一说某年秋天,高原上出现瘟疫,人畜大批死亡。后观音菩萨派仙女从玉池取来神水,倒入江河湖泊中。当晚,藏族人民都梦见一个患病姑娘在拉萨河中沐浴,她不但医好了疾病,还变得美貌可爱。于是人们纷纷下河洗澡,结果也消除了瘟疫。这样代代相传,终于演变成民族节日。
望果节 亦称“旺果节”。“望果”,藏语音译,意为“转地头”。藏族传统节日。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等地。每年秋收之前选择吉日举行,为期1—3天。无固定日子,各地可因事因时择日过节。相传始于西藏本教兴盛时期,至今已有一千五六百年历史。据《本教历算法》等记载,早在公元5世纪末,雅隆地区已经兴修水渠,开始使用木犁耕地,农业比较发达。为了确保粮食丰收,藏王布德贡杰向本教教主请求赐以教旨,教主根据本教教义,教农人绕田地转圈,求“天”保丰收,这就是“望果”。但当时还不是正式的节日,只是收割前的一种活动,即以村落为单位,全体乡民出动,绕本村土地转圈游行。队伍最前面由捧着炷香和高举幡杆的人引路,接着由本教巫师举“达达”(绕着哈达的木棒)和羊右腿领队,意为“收地气”、“求丰收”。后面跟着手拿青稞穗和麦穗的乡民。绕圈之后,把谷物穗插在谷仓或供在神龛上,祈求今年好收成。随后,便进行娱乐活动,内容有角力、斗剑、耍梭镖。这些竞技比赛,主要由大力士们参加,优胜者有奖。最后是群众的唱歌跳舞。8世纪后期,以莲花生、乌坚白玛为首的藏传佛教宁玛派兴盛,“望果”活动带上了该教派的色彩,使符念咒,以念咒保佑丰收。14世纪时,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居统治地位,“望果”活动便渗进更多的格鲁派色彩。在游行队伍之前,要举佛像、背经文,这时的“望果”活动,已成为传统节日;娱乐活动的内容也比过去有所丰富,增加了赛马、射箭、唱藏戏等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