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形式
土葬 亦称“埋葬”。将死者遗体埋入土中的葬法。曾普遍流行于世界各民族中。约始于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早期智人(或古人)阶段。认为多与死者国度位于地下的观念有关。西欧的莫斯特期墓葬,是迄今所知最早的土葬。土葬墓一般葬一个遗体,但也有数人或氏族(家族)成员合葬的。原始公社时期,氏族均有固定的墓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家族(宗族),通常也有固定的墓葬场。土葬一般均有不同质地的棺和殉葬品,统治阶级的殉葬品甚丰,甚至还有以人殉葬的。最早的土葬多在人类居住的洞穴内外地表搁置死者,然后垒以土石,或掘一浅坑埋葬。随着社会的发展,土葬衍变为多种形式。在我国,汉、回等民族历来实行土葬。土葬形式主要有:(1)竖穴墓(土坑墓),自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一直流行。系从地表向下掘一土坑作墓室,葬后用土填实。(2)大石墓,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系在地表以大石造成墓室,有石门可以启闭,同一氏族(家族)的成员死亡后,可不断葬入。(3)瓮棺葬,新石器时代至汉代较为流行。用陶瓮或陶罐作葬具,多为二次葬(先葬于木棺,后拾骨重葬于瓮中)或葬幼童。(4)石板墓(石棺葬),战国时期以来一直流行。系用天然石板数块作墓室,葬后覆以石板和土。(5)砖(石)室墓,战国时期以来一直流行。系用砖(石)砌成墓室,置棺其中,用土封闭墓室。(6)洞室墓,始于战国时期,盛于六朝以至隋、唐。系先从地表向下掘一墓道,并于墓道末端掘一墓室,葬后封闭墓门,填塞墓道。(7)木椁墓,始于商代,汉以后少见。系用木材在土坑内构成长方形椁室,置棺其中,上覆以土。(8)船棺葬,战国末期至汉初盛行于四川一带,实为竖穴墓的一种,但以独木舟作葬具。
火葬 亦称“熟葬”、“焚尸”等。将死者遗体用火焚化的葬法。流行于世界许多国家。在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氐羌人就行火葬。这与其所从事的游牧经济有关。在族源上与古羌人有关的藏、彝、哈尼、拉祜、纳西、普米、怒等族,以及汉族、蒙古族等在历史上也行火葬,但在仪式和风俗方面各有特色。❶彝族丧葬风俗。流行于四川大小凉山彝族地区。其方法是:在野外架起木柴堆,把尸体置于柴堆上火化。凶死者骨灰用土稍加掩盖。❷拉祜族丧葬风俗。流行于云南澜沧、孟连等地以及云南西南边境各县拉祜族地区。火葬时,将死者及其生前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一起火化。骨灰葬于集体墓地,垒石为坟。❸侗族丧葬风俗。流行于贵州榕江、黎平地区。在榕江地区,凡死于刀枪及烧死、淹死、吊死或被野兽咬死者行火葬,以为火葬能使“阴安阳乐”,即死者可变为好鬼,转世到人间;生者则不会再发生类似的灾祸。也有不论年龄长幼,凡在外出血死亡者都要火葬的。在黎平地区,凡因患恶疾、难产而死的行火葬,意为不使死者作祟。入殓后,将棺材置于柴堆上;把棺材头部打通,燃火烧化,再取骨灰安葬。❹普米族丧葬风俗。流行于云南宁蒗、维西等地。其方法是:先将尸体放进四方形棺中抬到火葬场,用斧劈开,把尸体置于放有蜂蜜和酥油的“柴房”中火化,后收骨灰送往高山的骨灰洞中。❺门巴族丧葬风俗。流行于西藏墨脱地区。多为家境较好、社会地位较高者及喇嘛实行火葬。其方法是:先将尸体土葬数月或年余,再掘墓索尸骨,置于野外柴堆上火化。喇嘛在旁念经,亲属或亲戚往柴堆上浇酥油。火化毕,取骨灰撒入江河,或把骨灰与泥拌和,制成若干个却登,存放于叉康内。❻蒙古族丧葬风俗。流行于内蒙古地区。旧时蒙古封建王公贵族死后,多以柴焚尸,拾其骨灰,由寺庙喇嘛捣碎成粉,再和以麦粉做成饼状,送至山西五台山或寺庙存放。民间行火葬者,多为孕妇难产而死、青少年或非正常死亡者。通常火化后拾取骨灰于木匣内,再用土掩埋。❼满族丧葬风俗。源于建州女真。据古籍记载,凡战死者必烧之,归其骨与父母妻子。其方法是:于郊外置柴,请(巫)师举火焚尸,火炽起挺而扑之,以存其骨。拾骨于净匣,葬于土。为使骨免焚为灰,满族熟葬之家皆择业精之师。❽汉族丧葬风俗。主要流行于全国各地城镇。汉族曾长期实行土葬,佛教传入中国后,汉族僧人去世后有实行火葬的。
拾骨葬 亦称“捡骨葬”。简称“拾骨”、“捡骨”。丧葬形式之一。流行于全国各地。❶汉族民间丧葬风俗。流行于台湾、福建、浙江西部等地。凡亲属去世土葬后,经五至七年,尸体已化,乃请“捡骨司”择吉开坟,拈收先人的遗骨,拂拭暴晒之后,由下而上,以趾、足、腿、股、脊、胸、手、头的顺序装入金斗罂。然后由风水先生卜地择时安葬。或带回亡者故里埋葬。浙江西部地区,若满寿而死者葬后家中发生疫病、不宁时,往往另寻风水更好的茔地。于是开坟,用伞覆盖后拣骨入小棺,易地另葬。葬毕回家食一餐馒头红馃等物,以为从此将交好运。在崇明岛上,自清乾隆年间起流行拾骨葬。父丧三年后,须开棺拾骨,装入坛中,置于路旁。因当地海潮涨坍无常,土葬的棺木,常被海水卷走,用坛装则可随时转移,故行此俗。❷壮族丧葬形式。流行于广西壮族地区。其葬法历史悠久。旧时壮族有一次葬、二次葬两种,皆由“风水先生”择日选地决定。如果死于“吉日”,并已事先选好吉地,则可采取一次葬,不再拾骨迁葬。如死非吉日,又没有选好吉地,则先行“寄葬”,即暂时埋在一个地方,3—5年后筋肉腐朽,骨节脱落,再行拾骨,涮净筋肉及衣物,以蹲坐姿势为顺序盛入“金坛”(高约2尺、直径为1尺的陶瓮)中,埋入父系家族公墓,称为“埋骨”。
拾黄金 汉族民间对“拾骨”的别称。流行于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安徽南部山多地少,亲人丧殁,不即营坟,只是以砖围成浮厝,上覆茅茨,以待择地,选吉日改葬。有子孙不孝或家贫无资者,经年不葬,以致厝塌棺腐,无法迁移。贫户之家无力改葬者,即捡拾白骨,以木匣装盛,俗虚誉之为“拾黄金”;安徽东部的全椒、滁县(今滁州)等地,则称“捡筋”。一般在冬至后进行。届时要点燃长明灯(油灯),并以雨伞或帐篷遮掩尸骨,不让尸骨见天,然后将尸骨捡入木制“筋盒”,移至老坟地埋葬。
天葬 ❶亦称“鸟葬”。将死者遗体置于露天让飞鸟啄食的葬法。主要流行于喜马拉雅山区。多与认为死者遗体被飞鸟食尽后其灵魂可随鸟一起升天从而得到来世幸福的观念有关。在我国,天葬是藏族较普遍的一种葬法。被葬者之尸由司天葬者运至山坡天葬场,头向西俯卧于地,经喇嘛焚香颂经完毕,尸体才行肢解,内脏被取出抛于四周,并将骨骸砸碎,拌以糌粑,待焚化柏树枝后即离去。于是群鹰飞至,争相啄食,以食尽为吉祥。❷亦称“野葬”、“弃葬”。旧时蒙古族丧葬风俗。人死后,用白布裹身,将尸体载于勒勒车或负于马背之上,驱之以行,尸体坠处即为葬地,或运往喇嘛事先指定的葬地,任鹰犬啄食。3日后往视,若已被鸟兽食尽,则认为死者的灵魂已升入天堂,举家皆大欢喜;否则认为死者生前罪过未消,必须请喇嘛颂经祈祷,替死者消灾、忏悔,直至尸体为鸟兽所食而后已。行天葬后,子孙后辈于49天或百日内,不剃头,不饮酒,不娱乐,遇朋友宾客概不寒暄,以示哀悼。新中国成立后多改为火葬或土葬。部分裕固族和门巴族也举行天葬。
风葬 亦称“露天葬”。将死者遗体置放于通风处使之风化的葬法。包括树葬、崖葬、洞窟葬、悬棺葬等,曾流行于亚洲高原地区、中国东北部、日本、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美拉尼西亚、澳大利亚某些民族以及北亚古老民族和美洲印第安人之中。尸体多用树枝或茅草覆盖,一般裸露于树林或旷野之中,也有置放于岩石之下、山崖之间、洞窟之内或树洞之中;有的则将尸体放入棺柩后,再搁置于用茅草和木板制成的停棺棚内或小茅屋中。在中国,古代契丹人、室韦人,以及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珞巴等族实行树葬,通称为“风葬”。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西炉)一带藏族,人死后,挂于墙壁风干,状如傀儡,是风葬的一种特殊形式,俗称“风干”。
塔葬 葬式之一。佛教活佛和僧侣处理遗体的一种方法。起源于原始佛教以塔安置佛舍利或佛之爪发的风俗。塔葬法有三种:(1)将火化的骨灰埋葬在砖塔之内。采用此法最为普遍。(2)将骨灰盒或部分遗骸如头盖骨、肱骨、股骨等,放在被称为“灵塔”的“塔瓶”之内。(3)在“塔瓶”内安放经过药物处理的整尸和死者生前用品。在西藏,活佛或高僧死后,先用水银和“色拉”香料水冲洗肠胃,继而分别用樟脑水和藏红花水灌洗两遍,再用檀香木水和樟脑及藏红花通擦尸体表皮,最后用丝绸包扎,穿上袈裟,置于“塔瓶”之内。据认为用此法处理,尸体经久不腐,且皮肤柔软如生。10世纪末至11世纪初,古格王意希沃和米拉日巴的老师玛尔巴、宗喀巴等人的遗体都采用此葬法。17世纪90年代,达赖五世死后,开始在拉萨布达拉宫修建“灵塔殿”和佛堂。殿堂分3层,墙上绘有死者生前活动情况的壁画。“灵塔”由塔座、塔瓶、塔顶组成。用红硬木制作,表面用黄金片包裹,镶嵌珠玉,极为奢侈华丽。
水葬 ❶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中的葬法。曾流行于大洋洲以及亚洲的喜马拉雅山区。在现代,多对航海中死亡者在举行一定仪式后,投入海中施行水葬。❷亦称“海葬”。汉族丧葬风俗。流行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人死后,举行一定仪式后投入水中行水葬;也有的置棺海滩,利用涨潮冲入大海。旧时在浙江等地农村,对凡未出牙而夭折的婴孩要丢到水里,实行水葬。也有先行火化后水葬的。❸门巴族丧葬风俗。流行于西藏门隅、墨脱地区。在门隅部分地区,人死后,由背尸人将尸体背到水深流急的河段边,尔后肢解尸体,分段抛入河中。在墨脱地区,只有患传染病而死者才实行水葬,并将尸体完整地投入江中。
白云葬 旧时汉族葬式之一。流行于上海和浙江嘉兴、杭州地区。人死入殓后,如因故未能落葬时,即将棺材移至野外田头暂葬。为避风雨,用砖瓦就棺材大小砌成小屋亭,白墙黑瓦,置棺其中,俗称“白云葬”。
草灰葬 汉族民间葬式之一。流行于东南沿海地区。渔民翻船落水,找不到尸体,常以稻草扎成人形,穿上死者生前的衣裤鞋帽,以此代替死者,请道士招魂后再行葬礼。通常在夜间潮水初涨时进行。届时在海边搭醮台,烧篝火,再缚雄鸡一只放置箩中,挂在带根毛竹的顶梢,道士坐台作法,一人摇动毛竹,面向大海。也有由亲属披麻戴孝,提着灯笼,奔走在海滩上,高呼“××来呵”,一人随后答应“来啰”,呼喊声持续到潮水涨平,以为已将死者灵魂招进稻草人中,然后由道士引魂回家。翌日将稻草人放进棺材,举行葬礼,与一般葬礼相同。《定海县志》载:“客死海口,无骨可归,则留空穴,以薶衣冠多。”民间有“嵊山箱子岙,十口棺材九口草”之谣。
衣冠葬 仅埋葬死者衣冠的一种葬式。其坟墓称“衣冠塚”。实行此葬有多种原因,或从小失母,不知其处;或父远游不归,寻觅无着;或亲人在战乱中或在大海中死亡,尸骸无法收集,乃以其衣冠立坟,故名。后辈对先辈有刻木像、神具和其冠裳,葬于新茔,并立石载其生前之事,以示子孙传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