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徽州建筑之美——陶渊明的诗

徽州建筑之美——陶渊明的诗

时间:2023-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粉墙黛瓦是吴地素雅的装扮,潺潺的流水是吴地灵秀的双眸,而那曲曲折折的小巷便是吴地温柔妩媚的性格了。吴中大地,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人们用青砖、粉墙、黛瓦,依水、依山就势,因地制宜,盖起遮阳避雨,通风透气,造型别致的湿热地区建筑。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洁性和宗族凝聚力,预防外族入侵,徽州人聚族而居。2006年,“香山帮古建营造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粉墙黛瓦_吴文化的根基与文脉

三、粉墙黛瓦

建筑之美是一个多轴的坐标系。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作为人与自然融汇的成果——建筑,像植物一样落地生根,合天时、地利,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皆有着自己特殊的语言美。

1840年,恩格斯在他的早期著作《七个菲利特的故乡》一文中,论述了古典建筑中的美学特征:“希腊式的建筑使人感到明快,摩尔时的建筑(指北非、南欧的伊斯兰建筑)使人觉得犹豫,哥特式建筑神圣的令人心醉神迷;希腊式的建筑风格像艳阳天,摩尔式的建筑风格像星光闪烁的黄昏,哥特式建筑的风格像朝霞。”

北京的四合院、黄土高原的窑洞、福建的客家土楼……,而江南水乡则是粉墙黛瓦。粉墙黛瓦是吴地素雅的装扮,潺潺的流水是吴地灵秀的双眸,而那曲曲折折的小巷便是吴地温柔妩媚的性格了。

吴中大地,雨量充沛,气候温和,人们用青砖、粉墙、黛瓦,依水、依山就势,因地制宜,盖起遮阳避雨,通风透气,造型别致的湿热地区建筑。

如今的江南,古桥、古塔、古街、古巷、古井、古坝、古楼、古坊,交织着古朴的风采;四乡村镇,处处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明清时期的民居、祠堂、牌坊随处可见。秀丽山水与古朴建筑交融化合,使人步入江南,既仿佛踏入清丽的山水画廊,又仿佛走进古典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一)“徽州帮”的建筑特点

走在古老的石板路上,看到不远处是一座壮美的牌楼和在青山绿水环绕中显现的一片粉墙黛瓦的船形村庄,这就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所描绘的世外桃源——古西递(见图5-10)。

古西递是古徽州的一部分,是唐昭宗之子胡昌翼创建的,因附近的西递邮局而得名。可能清朝诗人曹文植的诗对它是最真实的写照,“青山云外深,白屋烟中出;双溪左右环,群木高下密。曲径如弯弓,连墙若比栉;自入桃源来,墟落此第一。”美得如诗似画!洁白的马头墙,黝黑的屋脊瓦,参差错落,檐牙高啄;或毗连而建,或独立而筑,那黑与白的对比,虚与实的映衬,光与影的和谐,入目皆画,步步成景,这就是“徽州帮”的杰作。

img76

图5-10 皖南古西递正门

她根植于自然环境,又服从于自然环境,并以自然生态的完整、稳定、和谐为审美标准,追求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完美结合,其建筑特点是:

——和谐流畅、统一规划的整体美。这和当时徽州的社会背景和地域环境密切相关。因为徽州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理论基础——程朱理学的发祥地,宗法制度较他处更为森严而完备。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洁性和宗族凝聚力,预防外族入侵,徽州人聚族而居。黟县牛形村——宏村,齐刷刷的黑瓦白墙,飞檐翘角的屋宇随山形地势高低错落,层叠有序,蔚为壮观。

——依山傍水、翠微缭绕的自然美。徽州地形复杂多姿,境内层峦叠障,溪流纵横,温润的亚热带气候更使这里山林繁茂,绿意葱茏。生活在“理学文章山水幽”独特的人文环境中的徽州人文化修养深厚,构思村镇蓝图时善于抓住山水做文章。表现为山峦为溪水骨架,溪水是村落血脉,建筑物成了依附于溪水及其支流的“细胞”。

——清雅简淡、因陋就简的朴素美。长期以来,徽州因地势原因,“力耕所出,不足以供”,民生维艰。生活在这种艰苦环境中的徽州人深知养家创业之艰辛,养成了节衣缩食、勤俭持家的良好风范,且写进族规家训,作为家风教育的必修教材,代代相传。因此,即便经营成功,腰缠万贯的富商巨贾也不以豪侈自喜,倡行节俭,建造宅第时往往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在坚固实用、美观大方的基础上,寻求朴素自然、清雅简淡的美感。缘于此,徽州少有富丽堂皇的豪宅华堂,多以当地丰富的黏土、石灰、黟县青石、水杉为主要建筑材料,民居构思精巧、造型别致、结实美观。远远望去,清一色的黑瓦白墙,对比鲜明,加上色彩斑驳的青石门(窗)罩和清秀简练的水墨画点缀其间,愈显得古朴典雅,韵味无穷。

(二)“香山匠人”的智慧

以“蒯鲁班”为代表的苏州“香山匠人”,创造了吴门建筑史上的神话。蒯祥(1398~1481年),明代杰出的建筑大师,“香山帮”匠人的鼻祖。出生于吴县香山一个木匠家庭,毕生刻苦钻研建筑技术,终成为一代建筑泰斗。自永乐十五年(1417年)起,在北京先后主持了今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南宫、北海、中海、南海、天安门、景陵、裕陵等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他既能绘画设计,又谙熟操作技术,被明朝英宗皇帝称为“蒯鲁班”。他把苏州的“金砖”,“苏式的彩绘”一起“运到”了皇城内府,这给后来的乾隆皇帝移造苏州园林到大内提供了条件。现在看到的故宫和天安门,以及明成祖迁居北京时的“两宫”均是蒯祥的杰作。此外,十三陵中的裕陵也是蒯祥的手笔。蒯祥、香山帮匠人以及各地匠人创建了紫禁城,而吴文化则孕育了蒯祥及香山帮匠人。

2002年6月,我国政府在西藏实施建国以来最大的文物维修工程——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保护维修工程。4年多来,苏州香山古建筑有限公司和西藏当地公司一起,不仅承担了布达拉宫这次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维修工程中80%以上的工程量,还承担了西藏罗布林卡、萨迦寺、扎寺伦布寺、德钦格桑颇章、雪林多吉颇章50%的维修工程量,雪域高原留下了苏州“香山匠人”的智慧和汗水。

1976年,毛泽东逝世后,为建造“毛主席纪念堂”,香山匠人于1977年4月至1978年1月,不畏艰险,千方百计,在吴县金山的半山腰开采质量最好、最漂亮(紫红色)的花岗石,共2561块,每块一米见方,送到天安门广场。

“香山帮”是一个集木匠、泥水匠、漆匠、堆灰匠(堆塑)、雕塑匠(木雕、砖雕、石雕)、叠山匠(假山)等古典建筑全部工种于一体的建筑工匠群体。匠人们不仅在大江南北、雪域高原,而且还在世界各地建造了一座座“苏派”风格的建筑,如美国洛杉矶的夏园、纽约明轩、波特兰市兰苏园、加拿大温哥华逸园等,无不深深打上了中国文化的印记,表现出“香山匠人”高超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2006年,“香山帮古建营造技艺”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

苏州民国年代的传世佳作——春在楼,2006年6月升格为“国保”,其群体建筑雕刻艺术就是出自“香山帮”赵子康、陆文安等名匠之手(见图5-11)。

春在楼,坐落在东山镇,又名雕花大楼,典出苏州清代学者俞樾殿试名句“花落春仍在”而得名,大楼又因“无处不雕,无处不刻”被誉称“江南第一楼”和“雕花楼”。始建于1922年,1925年竣工,历时三年,耗资黄金3741两。其奥秘在于它的门楼砖刻、大厅木刻、花园石刻,是中国罕见的“三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img77

图5-11 东山镇春在楼

砖刻的艺术主要集中在砖雕门楼上,上栏为“八仙上寿图”以喻“寿”;中栏为“鹿十景”以喻“禄”;下栏为“郭子仪拜寿”以喻“福”。三根望柱分别雕“福、禄、寿”三星座像,以示三星高照,恩泽万代。在不足三平方米的范围内,雕刻人物近百个,砖雕画面达一百三十幅,所用材质均采用陆慕御窑上等金砖。大厅和东西厢房的落地长窗、短窗及花园的亭阁上分别雕刻全套“三国演义”、“二十四孝”、“二十八贤”、“西厢记”的故事;前楼的悬廊和小姐亭上雕刻了二十四支竹节,寓意“节节高”,前后楼七十米长的花环装饰带上通体浅刻浮雕“福、云、铃”,寓意“万福流云”。石刻的图案分别有圆雕、浮雕、浅浮雕、减地平面阴刻、凹面刻、阴线刻、素平等,材质取自于木渎金山,石刻技艺出自朱建祥、朱洪福之手。“春在楼”的暗楼、暗室、暗道是香山帮古建的传世佳作,诠释了建筑艺术是历史文化遗产的真谛。“三刻”艺术画面蕴含着绚丽多彩的内涵,它包含了“八仙过海、尧舜禅让、文王遇贤”等156个故事,木刻大小花篮102只、凤凰172只、狮子9只,整幢大楼仅砖、木、石“三刻”画面达2103幅,其他金雕、玻璃雕、彩绘、堆塑、花窗、花街铺地、匾额达800幅。卓越的“香山帮”匠师以透雕和高浮雕的手法,在厚度不过一寸多的砖面上雕刻出繁复的图案,从外到内,有5~6个层次,层层深入,形成画面,充分体现出民间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那些做工考究,雕刻细微的设计,充分说明了吴人认真、刻苦、精益求精的精神,而那些飞檐和翘角则展示着吴人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

太湖西山岛南端明月湾村上,那凝重的石雕、写意的砖雕、空灵的木雕辉映着“花墙头”、百子格,写就了“明湾石板街,雨后着绣鞋”,粉墙黛瓦数千间,悠悠文脉遍地见。村口的“活文物”——千年古樟,更诱人探幽(见图5-12)。

这些以吴文化为主要载体的民居群,保存着明清古宗祠、古民居,以及古井、古戏剧、古剧场、古石碑、古围墙等一批古建筑,浓缩着浓厚的明清时期民俗文化底蕴,历史文化内涵深邃,建筑风格独特。外墙青砖包皮,内墙石灰批白,屋顶青黑小瓦。壁画、木雕、泥塑、石刻工艺精美,栩栩如生。融风水、美学、礼教三位一体的屏风用于每座古建筑,布局合理,排列整齐,鳞次栉比,立面美观,成了吸引游客的稀有“物种”。

“小桥、流水、人家”的苏州,粉墙黛瓦,隽永黑白,一宅一景,藏而不露,荟萃文学、哲学、美学、戏剧、书法、雕刻、建筑及园艺于一体,用“隔凡”“隔尘”的围墙围出一方净土,俨然地处桃源。著名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吸收了传统建筑的内涵,注入现代的元素,然后进行再创造,“让光线来做设计”、“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笔断意连,融为一体。在体现现代特点的同时,努力与古城的粉墙黛瓦相协调,做到了围而不隔、隔而不断、内外交融,非常巧妙,“中而新,苏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使建筑设计融于城市,融于历史,融于自然,使人看了舒服。

img78

图5-12 千年古樟——苏州太湖西山岛明月湾古村落,村口有一棵植于唐代的千年古樟,主干直径二米,树冠高二十五米,如伞似盖

尤其是修复后的上海浦东川沙宋庆龄真正的诞生地——清代民居“内史第”(见图5-13),这里曾先后走出了宋庆龄、宋美龄、宋蔼龄、宋子文等宋氏家族成员,以及黄炎培及其子革命烈士黄竞武、全国政协常委黄大能、著名音乐家黄自、会计学家黄祖方以及著名学者胡适等数十位近现代名人。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晚清院落,它占地一千五百平方米,粉墙黛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其建筑之精美在上海乃至江南都十分罕见。俞平伯祖父俞樾老先生曾感叹“内史第”“文物古迹,富甲东南”;黄炎培也曾说过“浦东文化在川沙,川沙文化在内史第”。

img79

图5-13 上海川沙清代民居“内史第”

江南民居作为一种特殊的出于人对大自然的依恋与向往而创造的建筑模式,它是人对大自然欣喜的回眸与复归,是自然美、建筑美、人文美的相互渗透与和谐统一。营造出动静相济、淡雅幽远、自然含蓄而又韵味无穷的意境之美,是自然之道与人心之道的往复交流,不但富于黑白文化的历史底蕴,而且尤能抚慰人的眼目,安宁人的心灵,使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

水丰物美的吴地,从火烧土→红陶块→粉墙黛瓦,无不说明人类对文明的认知始源于建筑。建筑具有韵律的美、雕塑的美、结构的美、装饰的美、诗意的美,在吴地处处都能体现出。南京秦淮河畔,河水悠悠,桨声灯影,家家粉墙,户户黛瓦,翘角飞檐,古朴自然,使建筑美与风景美自然融为一体,分外妖娆。

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因水而筑、依河而建,河水映衬着村落,显露着它们的灵气和秀美。一条清澈的小河在村中蜿蜒流淌,轻舟在河中顺流而行,两边是粉墙黛瓦、深宅大院。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古街、古桥上,让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一种诗情画意般的田园风光。看着村民各自悠闲地打理着自己的生活,那种怡然自得的神态,无不散发着吴文化的墨香。

长江口南岸的江南古镇——太仓市沙溪镇——江南“七浦人家”,与江南的许多名镇一样,她因水而温润灵动。由范仲淹主持开挖的七浦塘河,从江边蜿蜒向南,到了镇区分成两支,将小镇拥在怀里,小镇就像一片写满沧桑的叶片浮在水上,从历史的深处漂来。除了江南古镇所共有的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牌楼深巷外,沙溪还有其独特的情调。沿街的铺面多半带有宋代遗风的宽屋檐,檐下的挑梁上雕刻着各种精美的吉庆图案,宽屋檐完全是商家为了方便顾客遮荫避雨、歇脚小坐而设,由此可以想象商贸重镇沙溪往日的繁盛。枕河而筑的水阁人家,临街的一面是两层,临水的一面却是三层,最底层是与河道相通的空阁,下有石阶从水面通向二层室内,有船靠岸,人在屋内就可以装卸货物,淘米洗菜亦无需出门,既方便又免受日晒雨淋。这种民居构筑的人性化亦体现在桥的设计上。沙溪的桥,有的桥中有亭,可供行人休息赏景;有的桥头有门,门外有过街的更楼,到了夜晚,桥头的门洞即关闭上锁,守夜人便在更楼上休息兼顾瞭望,整个小镇在静谧的更声中安然入梦。“古巷同肩宽,古街三里长,古桥为单孔,古宅均挑梁,户户有雕花,家家有长窗,桥在前门进,船在门前荡”。还有那举目可见的马头墙,亦称“迭落山墙”,檐角飞翘,既增加了空间的层次美(见图5-14),又见证了吴地的“墙文化”,还证明了吴地人乃至中国人是一个防守型的民族,她不想“走出去”进攻或侵占别的地方(国家)。

img80

图5-14 马头墙

民居内涵丰富,如砖雕多集中在前门门头,水磨的青砖门面显得十分华丽;石雕多集中在门柱脚和天井中,坚实中透着雅气;木雕则用于室内装饰,如梁坊、斗拱、门楣、窗棂等,不少雕刻借喻象征手法,表达吴地人美好的愿望和憧憬,如“麒麟送子”、“福如东海”、“三阳开泰”等等。一幅幅含蓄隽永、寓意深刻的三雕图,成为吴地社会经济和文化凝固的“化石”。

只有乡气的,才是本土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代都市空间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往往都是标榜再造一个“新城”,借助与国际接轨,在“洋”字上大做、特做文章,很难找到一点本土传统文化的影子。在这些区域,本土传统文化殆尽,传统文化的再生产几乎全无。我们搞开发区、招商引资就一定要以牺牲自己的传统文化为代价吗?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指出:“历史每向前一步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向后一步的探本求源。”传统是祖先们的理智和经验的结晶,充满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它作为土壤、自然、风土之故里,作为历史、习俗之家哺育了我们,即使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也有可能接受。因为只有传统才能与民族相结合,无视传统而实现“新”、“美”的情况是不大可能的,即是有,那也是飙风。美的基础应该是民族的,牢靠的文化基础是传统。它是我们民族固有的庞大资产,只有传统,才是我们民族固有的、切实的创新发展基础。可以说,真正的创新不是否定传统,而是在肯定传统的基础上寻求稳健和谐地发展,并将其精髓发扬光大,这才是我们的任务。可喜的是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很重视“新城”传统文化的挖掘——“与4500年文化同在”,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了一批现代文化。苏州高新区之所以能吸引大量的外资,这很可能就是他们的秘诀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正如一位世界500强企业的总裁所说:“高新区的绣娘能把一根丝线劈成50股,绣出美丽的苏绣,有这样心灵手巧的居民,什么样的奇迹不能创造呢!”

【注释】

(1)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5月,第237页。

(2)《苏州市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1月,第214页。

(3)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出版,1984年5月,第89页。

(4)《吕氏春秋》,广州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184页。

(5)《吕氏春秋》,广州出版社,2004年第2版,第221~222页。

(6)缪启愉,《太湖地区塘浦圩田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农史,1982年第1期。

(7)[明]董说,《七国考》。

(8)《永乐大典》卷2276《吴兴志》。

(9)《吴兴山墟名》;《太湖备考》卷3。

(10)《嘉泰吴兴志》卷5。

(11)[唐]韩愈,《送陆歙州诗序》,《全唐文》卷555。

(12)[宋]郏侨,《水利书》。

(13)《范文正公集·答手诏条陈十事》。

(14)张芳,《太湖地区古代圩田的发展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史论坛,2003年12月5日。

(15)朱永新,《吴文化读本》,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39~40页。

(16)朱永新主编,《吴文化读本》,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39~40页。

(17)祝鸿杰,《博物志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0页。

(18)[唐]陆广微撰,曹林娣校注,《吴地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8月,第84页。

(19)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29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