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故事 海洋的奥秘

海洋的奥秘

时间:2023-01-17 励志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 海洋的奥秘海洋的形成解释海洋的形成,最早抛弃带有迷信色彩的传说的是法国人鲍蒙。2.水成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早先的地球被混沌水所包围,整个地球都浸泡在水里面,或者说整个地球全是海洋,没有陆地。因为他们把各种矿物和岩石的形成都归结为水中物沉淀的结果,所以这一假说就叫“水成说”水成说认为地球上先有海洋后有陆地,陆地产生于海洋之中。
海洋的奥秘_新时代的海洋工程

第二章 海洋的奥秘

海洋的形成

解释海洋的形成,最早抛弃带有迷信色彩的传说的是法国人鲍蒙。1852年,他提出一种假说,地球是从太阳爆炸分裂出来的,最初的地球是一个火球,同太阳一样发热发光。后来热量散失,逐渐冷却,外面便结成一层硬壳,里面继续冷却,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冷缩的部分便有了空隙,在重力作用下,地壳便大规模的下陷,下陷程度,极不规则,形成地壳的褶皱。这一假说,把地球比作一个干透的苹果,随着果肉的干缩,果皮就发生皱缩,地球也一样,随着地幔的冷缩外壳发生了皱缩,有的地方凹下,有的地方凸出。

地球的内部是熔岩,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时寻找裂缝涌出来,便引起火山和地震。随着火山从深处迸出的熔岩,在地壳上缓缓流动,又把裂缝填平填满。

就这样地壳一层一层加厚。地壳的变厚,有力阻止了地球深处熔岩的迸出,火山活动也就逐渐减少,地球的表面轮廓也就基本固定下来,高耸的部分便是陆地,低陷的部分便是海洋。

这种火天冷缩成海之说,不再是纯粹的想象和神话,而是有着相当程度的科学见解,因而得到许多人的拥护,在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地质学界一直将它奉为经典。但是,用冷缩说解释山脉的凸起,海洋的形成,并把它比作苹果同果肉干缩而发生褶皱,毕竟有些牵强附会。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初听起来,饶有兴趣;强究起来,则矛盾百出,不合情理,难道8000多米高的高峰和1万多米深的海底,也是冷缩形成的吗?地壳冷缩固定以后,又为什么还有沧海桑田之变?喜马拉雅山为什么可以从海底升起来?

鲍蒙提出冷缩说之后的120年,美国天文学家霍伊尔,在1972年,提出一个完全相反的说法,叫做“新星云假说”,说地球原来是个冷球,是由于放射性元素蜕变生热,才能慢慢热起来的。霍伊尔认为:原始的地球上既没有海洋,又没有大气,是一个没有生命的世界。当时的地球是一个温度很低的冷球。后来又怎么变热了呢?那是地球内部的一些放射性蜕变中释放出大量的热,使地球内部的温度逐渐升高,高到竟把地内物质熔解成了岩浆。冷球变热之后,又由于重力作用,重物质便往下沉,轻物质便上浮。铁、镍等重金属沉入地底,形成地球核心部分。硅酸盐等不轻不重的物质包围在地核外面,形成地幔,地幔的表层便是地壳。水汽、大气则飞向天空,形成厚厚的大气层。

当然,地球内放射物质释放出来的热并不是无限的,它只能越来越少,越来越弱,因此,原来的冷球,发了一阵高烧之后,又得冷却下来,特别是外层冷却最快,终于凝固了,变成了地壳。地球内部冷得很慢,直至今日,仍有上千度的高温,保持着可塑性熔岩状态,由于高温和高压,在深层翻滚对流,有时难免不从地壳薄弱处冲出来,形成火山。

地球表面冷却,天空水汽便凝聚成雨,接着便整年整年地下着滂沱大雨,这才使地球上的坑洼地带积满了水,形成大海大洋。这样说米,海洋的形成只能是在地球之后,但至少也有30亿年历史了,也许最初大洋大海没有这么多的水,后来,随着火山的活动,地下水的上冒,随着大陆的形成,泉水的流入,大洋大海才逐渐充满了水,才成了这个样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关于海洋的形成,还有很多种说法,各种说法都有一些道理,又都有一些不足,孰是孰非,孰优孰劣,有待进一步考察研究。

1.分出说

地球上有四大洋,其中最深的要算太平洋,谁能说清太平洋盆的形成,问题就解决一大半了。

半个多世纪以前,美国天文学家乔治·达尔文(进化论创始人达尔文的儿子)提出一个十分大胆的说法,叫做“月球分出说”。乔治·达尔文认为:地球的早期处于半熔融状态,它自转速度比现在快得多。同时在太阳引力作用下会发生潮汐。如果潮汐的振动周期与地球的固有振动周期相同,使会发生共振现象,使振幅越来越大,最终有可能引起局部破裂,部分物体飞离地球。现在的月亮,就是20亿年以前,地球在这种自转中甩出去的小火球,那个小火球的体积相当于地球的1/6,留下一个大坑,便是太平洋的洋盆,以后注满水,便是今天占整个海洋面积一半的太平洋。

支持乔治·达尔文说法的人,列举很多理由;第一,月球的密度与地球浅部物质密度近似;第二,只有太平洋洋底几乎全是玄武岩,而其他洋底在玄武岩上面还覆盖了花岗石,由此推测,太平洋的花岗岩都飞到月球上去了;第三,月球上没有地球那样的磁场,那是因为地球内核有铁,月亮没有这个内核;第四,人们从珊瑚化石了解到地球自转速度确有愈早愈快的现象,就是说甩出去是可能的。

随着宇航技术的迅速发展,“飞出说”明显出现了许多漏洞。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的土壤砂石跟地球上并不相同,它并不是花岗岩组成,太平洋底花岗岩飞到月球上去了纯是无稽之谈。而且月球上也有磁场,说明也有带铁质的熔融核心。另外,经测定,月球和地球具有同一年龄,大约都是45亿年前形成的,因此月球是20亿年前从地球上太平洋区域分离出去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2.水成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早先的地球被混沌水所包围,整个地球都浸泡在水里面,或者说整个地球全是海洋,没有陆地。后来,在这混沌水中逐渐沉积出矿物和岩石,生成原始的花岗岩的地壳,并逐渐发展成为陆地。因为他们把各种矿物和岩石的形成都归结为水中物沉淀的结果,所以这一假说就叫“水成说”

水成说认为地球上先有海洋后有陆地,陆地产生于海洋之中。这与今天的实际考察结果正好相反,陆地至少有45亿岁,而海洋是在其后10多亿年才出现的。

3.陨石说

有人认为,大约在两亿年前,一颗比月球还大的地球卫星,从万里之遥坠落下来,其威力之猛,超过几十上百个原子弹。偌大的卫星撞到地面上,不仅冲开了大陆硅铝壳,还穿过了硅镁层,甚至可能深入地幔之中。这样一撞,地球的表面,就会有一个大坑,这样一撞,就会引起地球剧烈膨胀,甚至开裂,地下水冒将出来,流进裂缝坑洼地带,这便形成了海洋。后来,又有人估计撞地球的陨星没有月亮大,半径只有500公里。因为太大了,地球不改变形状也会更换位置,如果地球不按原轨道运行了,那会是什么情景?

太不可思议了。即使半径500公里的陨星撞在地球上,形成的环形坑半径也可达300—7000公里。不过这一假说也不能说全无道理,造成太平洋盆底的巨大凹陷和地壳的破裂、变易的原动力,不就有了着落了吗?但是这毕竟是臆测性的,缺乏足够的科学根据。

4.沉陷说

持这种观点的认为:大陆在漫长的岁月中经历了若干次升降运动,时而下沉,为海水淹没,时而上升,露出海面。因此,我们所见到的海洋,只不过是因下沉而被海水淹没的大陆罢了。

这种沧桑之变,前面我们已经写过了。但是用来解释海洋的形成,似乎说得很透,又似乎什么也没有说清。沧桑变化的例子多得很;如美国孤岛海丘1.4亿年前曾是岛屿,后来逐渐下沉,到200万年前完全没入水中。又如离日本120公里的海域里,有一块200公里长80公里宽的陆地,于2200万年前开始下沉,每一万年下沉一米多,现在已下沉到了2000米深处。又如芬兰岸边的波罗的海海底正在上升,100年前芬兰渔夫在贴水面岸石上刻的标记,待子孙们去寻找,那标记已经高出水面两米多了。

但是,无论举多少例子,都是个别现象。从某一局部来说,大海变陆地,或陆地变大海,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而由此得出今天的海洋就是过去的陆地这一普遍性结论则是错误的。20世界初,人们发现海洋具有完全不同大陆的物质成分,在耸入云霄的喜马拉雅山上,可以找到鱼的化石,茫茫大海水之下却很少发现沉陷大陆的踪影,那又怎么简单断言今天的整个海洋就是昔日的陆地呢?

海底扩张和板块学说

魏格纳的漂移说,给后人的启示极大,实际上为板块理论打下了基础。

可惜魏格纳还没有来得及对漂移的动力机制作出符合解释就死了。但科学总是向前发展的,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根据英国霍姆斯“大陆是被动地在地幔对流体上漂移”的论述,提出了“海底扩张说”,把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推到一个新阶段。

大家知道,我们的地球分三层,表层叫地壳,平均深度有40公里,中层叫地幔,有2900公里,占了地球质量的68.1%。里层叫地核,最厚,有3071公里,但只占地球质量的20%左右。整个地球就像一个鸡蛋一样,地壳相当蛋壳,地幔好比蛋白,地核就是蛋黄。地幔由硅镁物质组成,温度很高,压力极大,地幔物质处于熔融状态,就像沸腾的钢水,不断翻滚、对流。当地壳的某一部分受不住地幔的压力时,熔融物质不断上涌,地壳便不断增厚,再往上升,在陆地上就形成横亘的山脉,在海洋中就形成高耸的海岭。大洋中脊的出现和大洋底盆的更新,都是地幔对流,熔融物上涌的结果,据此,赫斯和迪茨得出结论:由于地幔对流,熔融物上涌,洋底以中脊为轴,不断向两侧扩张,洋盆逐渐扩大,从而提出海底扩张学说。洋底在扩张的过程中,其边缘遇到强大的阻力,扩张便受到阻碍,这时地壳的一部分,钻入地幔之中而被地幔熔化、吸收、形成很深的海沟。又由于挤压的作用,海沟向大陆一侧会顶翘起来,成为岛弧,使海沟与岛弧形影相随。这种奇妙现象,从发生发展到结束,大约需要两亿年。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至少有30亿年历史的大洋,洋底却总是那么年轻,总难找到超过两亿年的古老岩石。

1968年法国人勒皮把“海扩张学说”发展成为“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学说和大陆漂移学说都认为地球表层是漂移着的,但它们的机制并不相同,后者认为是硅铝层在硅镁层上漂浮,而前者则认为岩石圈在地幔软流圈上漂浮。

什么叫岩石圈呢?原来地幔上还有一层物质结构,跟地壳一样坚硬,它的厚度(包括地壳在内)有75—100公里,这个区域就叫岩石圈。岩石圈下面才是软流圈,软流圈下面又变得十分坚硬,叫做“中圈”,中圈之下才是地核。因此大陆漂移并不像魏格纳所说的那样是硅铝层漂浮在硅镁层上,也不像海底扩张学说所说,坚硬的地壳驮在整个地幔对流体上,被动地缓缓漂移,而是岩石圈漂浮在软流圈的对流体上,无论大陆或洋底都随着岩石圈的漂移而漂移。

勒皮雄把整个地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由于这几块岩石圈的面积大得很,而厚度只有75—100公里,很像几块板子故称板块。这六大板块,并无海洋陆地之分,非洲板块既包括非洲大陆也包括其他东西印度洋的一部分,和西面的大西洋一部分;美洲板块既有绝大部分美洲在内,也有大半个大西洋在内。这六大板块有的相背而行,两板分离界线便是大洋中脊,那里经常出现地震、中央裂谷等过去无法解释的怪现象。有的相向而行,地壳因而产生褶皱,地层隆起,连绵不断的高山便出现了。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相向运动,喜马拉雅山便拔地而起,成了世界屋脊。

板块学说不仅能解释陆地山脉的形成,而且能解释整个陆地上的海洋里的各种地质现象。它彻底打破了海陆固定不变的传统地质观念,使地球科学理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从大陆漂移说到海底扩张进而到板块学说兴起,人们称这是地球科学上的革命。

海和洋

当人类第一次离开地球,从太空遥望自己的家园时,人们惊讶地发现,地球是一颗蔚蓝色的水球。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地球上的5.11亿平方公里的总面积中,海洋占了70.8%,面积达3.62亿平方公里,大约有38个中国这么大。所以,从太空远远望去,地球就成为一颗蔚蓝色的水球了。

地球上的陆地不仅比海洋小,而且显得比较零碎,这里一片,那里一块,好像突出在海洋上的一些大的“岛屿”。海洋却是连成一片的,各大洋都彼此相通,形成一个统一的世界大洋。所以,地球表面不是陆地分隔海洋,而是海洋包围陆地,地球上的居民全生活在大大小小的“岛屿”之上,只不过,有些“岛屿”相当大而已。

地球上水地很多,大大小小的湖泊、河流星罗棋布,而在其中唱主角的,对地球的方方面面形成显著影响的,自然首推海洋,因为海洋水总体积约有133899万立方公里,约占地球上水储量的96.5%。假如地球是一个平滑的球体,把海洋水平铺在地球表面,世界将出现一个深达2440米的环球大洋。

海洋是地球表面除陆地水以外的水体的总称,人们习惯上称它为海洋。

其实,“海”和“洋”就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来说,它们是海洋大家庭中的不同成员。可以这么说,“洋”犹如地球水域的躯干,而“海”连同另外两个成员——“海湾”和“海峡”则是它的肢体。

“洋”指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面积广大,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9%。它深度大,其中4000—6000米之间的大洋面积约占全部大洋面积的近3/5。大洋的水温和盐度比较稳定,受大陆的影响较小,又有独立的潮汐系统和完整的洋流系统,色较高多呈蓝色,且水体的透明度较大。

世界的大洋是广阔连续的水域,通常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有的海洋学者,还把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最南部的连通的水体,单独划分出来,称为南大洋。

“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1%。它的面积小,深度浅,水色低,透明度小,受大陆的影响较大,水文要素的季度变化比较明显,没有独立的海洋系统,潮汐常受大陆支配,但潮差一般比大洋显著。

海按其所处的位置和其他地理特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陆缘海、内陆海和陆间海。濒临大陆,以半岛或岛屿为界与大洋相邻的海,称为陆缘海,也叫边缘海,如亚洲东部的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等;伸入大陆内部,有狭窄水道同大洋或边缘海相通的海,称为内陆海,有时也直接叫做内海,如渤海、濑户内海、波罗的海、黑海等;介于两个或三个大陆之间,深度较大,有海峡与邻近海区或大洋相通的海,称为陆间海,或叫地中海,如地中海、加勒比海、红海等。

此外,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海还可以分成许多类型。例如,按海水温度的高低可以分为冷水海和暖水海;按海的形成原因可以分为陆架海、残迹海,等等。

世界大洋有四个: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这四大洋的名称都有各自的来历。

太平洋原本没有名字,我国古代笼统地把它叫做“沧海”或者“大海”。

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探险队乘着几只帆船,横越大西洋,穿过南美洲曲曲折折的海峡,到达太平洋。麦哲伦发现这里比之波浪滔天、汹涌澎湃的大西洋平静多了,便给它取名“太平洋”。实际上麦哲伦被暂时的假象所蒙蔽,太平洋根本就不太平。太平洋最大,面积等于三个大洋的总和。

太平洋最深,平均深度4000多米。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把世界屋脊珠穆朗马峰放进去距水面还差2000多米。太平洋的水最多,地球上的水有一半贮在那里面。太平洋火山最多,全世界600多座火山就有450多座分布在太平洋区域,不仅边缘区有火山。太平洋火山如此之多,地震自然十分频繁,全世界的地震几乎有一半都发生在太平洋地震圈内,1923年9月1日上午,日本相模湾海底发生地震,离海湾几十公里的东京横滨,倒了四万多幢房屋,十多万人丧生,近百万人无家可归。这么一个大洋能说它“太平”吗?

大西洋原来名称并不统一,北部称西洋或北海,南部称阿特兰他洋。17世纪中期,才把大西洋统称为阿特兰他洋。为什么叫“阿特兰他”呢?传说有一个力大无穷的巨人,名叫阿特拉斯,就住在大西洋。大家就把大西洋叫为“阿特兰他洋”。我国把“Atlantic”意译为“大西洋”。大西洋的面积只及太平洋的一半,但比欧、亚、非三大洲加在一起还要大。

印度洋,我国古时称为“西洋”。郑和七下“西洋”,指的就是印度洋。

古希腊古罗马称它为红海、南海、东海或厄立特里亚海。15世纪末,葡萄牙人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进入这片海洋,才叫印度洋。印度洋整个洋面都在东半球,而且大部分处在热带,水面平均温度20℃—26℃。

北冰洋位处北极,终年风雪弥漫,坚冰如砥,是冰和雪的世界,是名副其实的“北冰洋”。北冰洋比起其他三个大洋来,的确是小弟弟,它面积小,且常年积雪不化,海水冰冻,人迹罕至。但因大陆架占了洋面积的一半,开发利用起来,前途可观。欧美国家认为北冰洋只是大西洋的一部分,叫北极海,也是有道理的。

四大洋的附属海很多,据统计共有54个海。太平洋西南部的珊瑚海,面积广达479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海。介于地中海和黑海之间的马尔马拉海,面积仅110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海。

海湾,是海或洋伸入陆地的一部分,通常三面被陆地包围,且深度逐渐变浅和宽度逐渐变窄的水域。例如,闻名世界的“石油宝库”波斯湾,仅以狭窄的霍尔木兹海峡与阿曼湾相通,不过,海与湾有时也没有严格的区别,比撕开湾、孟加拉湾、几内亚湾、墨西哥湾、大澳大利亚湾等,实际都是陆缘海或内陆海。

海峡,是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它们有的分布在大陆或大陆之间,有的则分布在大陆与岛屿或岛屿与岛屿之间。全世界共有海峡1000多个,其中适于航行的约有130个,而经常用于国际航行的主要海峡有40多个。例如,介于欧洲大陆与大不列颠岛之间的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马六甲海峡,被称为波斯湾油库“阀门”的霍尔木兹海峡,我国东部的“海上走廊”台湾海峡,沟通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航道麦哲伦海峡,以及作为地中海“门槛”的直布罗陀海峡等等。世界有多少海呢?国际水道测量局统计有54个,太平洋17个,大西洋14个,印度洋9个,北冰洋9个。最大的海要算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南海,其次是大西洋的加勒比海、地中海和印度洋的阿拉伯海;最小的海是大西洋的亚速海和北冰洋的白海。海距离大陆较近,按照它们的不同位置,又区分为地中海、内海和边缘海。

地中海位于几个洲之间,有浅的海峡与大洋相连,深度几乎与大洋相等。如欧洲的“地中海”。

内海又叫“内陆海”,是指伸入大陆内部的海,海水受人口河水的影响比较大,如我国的渤海、欧洲的黑海、里海等。

边缘海简称“缘海”或“边海”,是大洋边缘部分,一侧以大陆为界,另一侧以半岛、岛屿与大洋分隔,但水流交换不畅,比如我国的黄海、东海、太平洋西北部人鄂霍次克海,它们受潮汐的影响比较大。

大洋观光

认识了“海”与“洋”的联系与区别,我们再来看一看四个大洋的基本情况。

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太平洋的形状近似圆形,面积广,达17868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49.5%,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水域最广阔的第一大洋。

太平洋是世界水体最深的大洋,平均深度为4028米,全球超过万米深的6个海沟全在太平洋中,其中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海洋最深的地方。

太平洋岛屿星罗棋布,中西太平洋是世界岛屿最多的水域,素有“万岛世界”之称。新几内亚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的北岛和南岛,以及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玻利尼西亚三大岛群等,是太平洋中的重要岛屿。

西太平洋岛屿众多,有闻名的花采列岛,包括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和巽他群岛等。东太平洋岛屿稀少,主要有温哥华岛等。

太平洋的名字很美,其实并不“太平”。在南纬40°,终年刮着强大的西风,洋面辽阔,风力很大,被称为“狂吼咆哮的四十度带”,是有名的风浪险恶的海区,对南来北往的船只造成很大威胁。夏秋两季,在菲律宾以东海面,常产生热带风暴和台风,并向东亚地区运行。强烈的热带风暴和台风,可以掀起惊涛骇浪,连万吨海轮也会被卷进海底。

太平洋沿岸和太平洋中,有30多个国家和一些尚未独立的岛屿,居住着世界总人口的近1/2。近年来,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已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

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非洲之间,南接南极洲,通过深入内陆的属海地中海、黑海与亚洲濒临。

大西洋面积约943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二大洋。

大西洋较大的边缘海、内海和海湾有地中海、黑海、比撕开湾、北海、波罗的海、挪威海、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和几内亚湾;著名的海峡有英吉利海峡(拉芒什海峡)、多佛尔海峡(加来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土耳其海峡以及进出波罗的海的卡特加特海峡、厄勒海峡和大、小贝尔特海峡等;较大的岛屿和群岛有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冰岛、纽芬兰岛、大安的列斯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巴哈马群岛、百慕大群岛、亚速尔群岛、加那利群岛、佛得角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以及地中海中的一些岛屿。

大西洋沿岸和大西洋中有近70个国家和地区。欧洲西部,南、北美洲的东部,非洲的几内亚湾沿岸,濒临辽阔的大西洋,是各大洲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印度洋,东、西、北三面是陆地,分别是澳大利亚大陆、非洲大陆和亚洲大陆,东南部和西南部分别与太平洋、大西洋“携手”相连,南靠冰雪皑皑的南极洲。

印度洋的面积为7492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5左右,是世界第三大洋。

印度洋中的岛屿较少,大多分布在北部和西部,主要有马达加斯加岛和斯里兰卡岛,以及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科摩罗群岛、塞舌耳群岛、查戈斯群岛、马尔代夫群岛、留泥汪岛等。

印度洋的周围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外,其余都属于发展中国家。

北冰洋,大致以北极为中心,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所环抱。它通过格陵兰海及一系列海峡与大西洋相接,并以狭窄的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通。

北冰洋的面积为123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小、水体最浅的大洋。因此,有人认为北冰洋不能同其他三个大洋相提并论,它不过是亚、欧、美三大洲之间的地中海,附属于大西洋,被称为北极地中海。

北冰洋地处北极圈内,气候寒冷,有半年时间绝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为-20℃—-40℃,且没有真正的夏季,边缘海域有频繁的风暴,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洋。同时,这里还有奇特的极昼极夜现象。夏天,连续白昼,淡淡的“夕阳”一连好几个月在洋面附近徘徊;冬季,绵延黑夜,星星始终在黑黝黝的天穹闪烁。最奇妙的是在北极的天空中,还可以看到色彩缤纷、游动变幻的北极光。

北冰洋表层广覆着冰层,冬季冰面达1000多万平方公里,夏季仍有2/3的洋面为冰雪所覆盖,是一片白茫茫的银色世界。这里的冰不仅多,而且厚,一般为2—4米,连重型飞机都可以在冰上起落。越接近极地,冰层越厚,极点附近竟厚达30多米!

北冰洋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且多边缘海。亚欧大陆北面自西向东有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帖夫海、东西伯利亚海、楚科奇海等;北美大陆北面有波弗特海和各岛之间的众多海峡;格陵兰岛以东有格陵兰海。北冰洋的主要岛屿有世界最大岛屿格陵兰岛和斯匹茨卑尔根群岛、新地岛、新西伯利亚群岛、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和北美洲北部的北极群岛等。

北冰洋通过拉布拉多寒流和东格陵兰寒流使海水流进大西洋时,往往随身携带许多“土特产”——冰山,浩浩荡荡向南漂去。这些冰山,形状奇特,千姿百态,峥嵘突兀,洁白耀眼,远远望去,仿佛一座座碧海玉山。然而,冰山虽美,却为祸不浅。冰山小的面积不足1平方公里,大的可达几平方公里,这些“庞然大物”在海上漂移,常常会造成沉船事故,所以有人说冰山是沉船的祸首。

过去,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曾把海洋划分成七个部分,即北冰洋、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印度洋和南冰洋。而现在,他们通常只使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名称,把北冰洋看作大西洋的附属海。有时,海洋学家们为了研究上的方便,也根据海洋本身的自然特征,把南极大陆周围直到南纬40°附近的一片片汪洋大海,称为南大洋。可见,海与洋的区分,与洋的划分,并无严格的一定之规,在遵循为大多数人承认的规定的前提下,有时也可以灵活对待,这种态度其实也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海水的家族成员

海洋水是含有一定数量的无机质和有机质的溶液,主要溶解有氮、氧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物质,以氯化物为主的各种盐类,以及其他许多种化学元素。

在为数众多的溶解于海洋水的元素中,氯化物和硫酸盐含量约占盐类总含量的99%,其中氯化钠、氯化镁等氯化物则占4/5以上。氯化钠(食盐)味道发咸,氯化镁和硫酸镁味道发苦,所以海洋水不仅有咸味,也有苦味。

全世界的海洋水里到底含有多少盐类呢?如果把它们全部提取出来,那是非常惊人的。

据科学家计算,全球海洋水中盐类总含量约5亿亿吨,体积有2200万立方。这个数字有多大呢?打个比方,如果把海水全部蒸发掉,整个大洋底部将平均有60米厚的盐层,如果把这么多盐类均匀地铺在地球表面,则有45米厚;如果把它们全部倒入北冰洋,不仅可以将北冰洋填平,而且会在洋面上堆起500米高的盐层;如果把它们堆积到印度半岛上,盐层的高度甚至可以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完全埋没。

微量元素的单位体积和海水内含量微乎其微,但由于海洋水总储量非常庞大,所以这些元素也十分可观。例如,1000吨海洋水中含铀仅有3克,但在整个海洋中铀的总储量高达40多亿吨,比陆地上已知铀的总储量大2000—3000倍,大约相当于燃烧8000万亿吨优质煤所释放的能量。1000吨海洋水中含金0.0004克,整个海洋就有500多万吨;在1000吨海洋水中含碘60克,整个海洋就多达930亿吨。

盐的“发祥地”

也许你会产生一个奇怪的问题:雨水是淡的,河水是淡的,千条江河滔滔奔流,日夜不停地汇入大海,可是,亿万年下来,海水却仍然是咸的。那么,海水里的盐分究竟是从哪儿来呢?

这个问题众说纷纭,目前还没有得出完全一致的解释。但通常有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海洋水中的盐类来自海底。地壳运动引起岩浆由地幔侵入地壳,海底火山的多次喷发,排放出大量的元素和其他化合物,这是海洋水中盐类的主要来源。同时,长期浸泡在海洋水中的底基岩,也可以向海洋水提供各种盐类。

另一种认为,海洋水中的盐类来自河流。大陆地壳的岩石,在外营力的风化和剥蚀作用下,水流溶解了岩石中的盐类,然后通过河水和地下水输送到海洋,使海水逐渐咸起来。

实际上,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很可能把这两种说法合在一起,就是海洋水中盐类的真正来源。

河水不断把陆地上的盐分带入大海,海水会不会越来越咸呢?不会。因为从总量上看,河流入海的盐分所占比例较小,加上海洋生物消耗和人类不断从海水中提取盐类,因而大海的盐分基本上趋于稳定,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也就是说,与人类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海洋水,依然会带着它那特有的苦咸味,伴随人类的一生。

神秘的海底世界

大海是个富饶的宝库,也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地方。每当人们在岸边拾着浪潮送来的贝壳,望着时而波涛汹涌,时而风平浪静的大海的时候,多么想透过蔚蓝色的海水,了解海底世界的奥秘啊!海底世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

大海底下也像海平面一样的平坦吗?

让我们到海底去做一次有趣的潜水旅行吧。穿上潜水服,从铺满晶莹沙粒的海滩,沿着向海底倾斜的缓坡向下走去,就进入了海底世界。这里是一片充满阳光的温暖的生物世界。形形色色的海草,随着海水的起伏轻轻地摇摆着,构成了一望无际的海底草原。五颜六色的小鱼在水草中穿游,身体魁梧的海蟹在忙碌地寻找食物。平坦的海底上铺满了松散的泥沙,有时还可以看到伸入到海底的河谷。其实,这些浅海地区仍然是大陆的一部分,是陆地向海底延伸的部分,我们把它叫做“大陆架”。

大陆架的宽度各处并不同,有的宽达一千多公里,有的只有几公里,但是它们都比较平坦,坡度非常平缓,一千米长的距离,高度上也差不了一两米。

大陆架是海洋中最富饶的地方,它有着繁盛的海洋生物,世界上80%左右的海洋水产都是在大陆架地区捕捉到的。大陆架海底下面还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煤、铁等矿产。

从大陆架继续向海洋深处走去,地势急剧变陡,就像一个大滑梯一样向海洋深处直插下去,海水从一二百米深一下子增加到两三千米深。这个陡坡叫做“大陆坡”,是大陆架到大洋洋底的过渡地带,平均宽度是15-80公里。在大陆坡上,我们可以看到有一条条平行的海底峡谷伸向洋底。这些海底峡谷象英语字母“v”字一样,又陡又深。大陆坡是个黑暗的世界,这里已经没有大陆架上那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了。地面上有的地方岩石裸露,有的地方覆盖着来自大陆的沙子,而更多的地方覆盖着一层青灰色的软泥。

由于海水越深,压力越大,到海洋的腹地——大洋洋底去旅行,那就得乘坐深水潜艇了。大洋洋底的面积占整个海洋面积的五分之四,差不多等于地球上陆地面积的一倍。大洋底也和大陆上一样,有着复杂多样的地形。其中最壮观的要数海底山脉了。这些山脉雄伟高峻,高可达两三千米,宽可达一两千公里,逶迤相接长达几万公里,曲折蜿蜒,贯穿四个大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山脉,人们也叫它做大洋中脊。在大洋洋底中,面积最大的是大洋盆地,它的面积占大洋的一半,比地球上整个陆地的面积还要大些。在大洋盆地上,我们可以看到辽阔的海底高原、平坦的深海平原、林立的海峰、峻峭的海岭和一座座孤立的海底平台。这里而最奇妙的是深海平原和海峰。深海平原处于大洋盆地中最深的地方,平坦得很难让人找到一点起伏,可以说是地球上最平的地方。而一座座平地拔起的海峰,顶部浑圆,四周陡峭。原来它们是一座座耸立在海盆上面的火山。有的海峰,顶部露出海面,就成为岛屿。在太平洋的西南部就有上万个这样的火山岛。

大洋洋底是个黑暗,寒冷、寂静的世界,水温终年保持在1℃~2℃。这里没有植物,却有着一些奇形怪状的海生动物。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一些发光带电的鱼类,在漆黑的海洋中,不时发出红色的、蓝色的、绿色的光亮,给寂静的海底带来一点生气。这里还能看见一些大嘴尖牙、身体扁平的鱼,用它长长的触手在捕获食物。在世界大洋的洋底还蕴藏着丰富的矿藏。外表像土豆一样的黄褐色锰结核,遍布在深海海底,它不仅含有锰,还含有铜、钻、镍、铁等二十多种有用的金属元素。这些锰结核还在不断地长大,真是取之不尽的宝藏。

游历了海底世界,你可能会问,辽阔的海洋中到底哪儿最深呢?在大洋洋底的边缘地带,有一条条狭长的深渊,叫做海沟。这些海沟,上部坡度比较缓,宽度有几十公里到一百公里,越向下坡度越陡,常常像台阶一样,一级级的伸向洋底,到了海沟底部有的才半公里宽。海沟深度一般都超过6000米,世界大洋中,水深超过一万米的深海沟只有六个,全都在太平洋。其中,位于太平洋西部的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深达11034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也是地球上已知的最低的地方。如果我们把陆地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8848米)搬到马里亚纳海沟里去,峰顶距海面还差着两千多米呢!

海水为什么又咸又苦

喝过海水的人都知道海水又咸又苦,还有点涩。所以,在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总要带些淡水,沿海地区的农民也不会用海水来灌溉庄稼。

海水中又咸又苦的东西是什么呢?

把一盆海水晒干,就会发现在盆底上有一层白花花的东西。这白花花的东西,在化学上叫做盐。海水中溶解的盐类很多。据计算,一立方公里的海水中,有两千七百多万吨氯化钠、三百二十万吨氯化镁、二百二十万吨碳酸镁、一百二十万吨硫酸镁,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盐。如果我们把地球上的全部海水都蒸发干,那么海底就会沉淀出六十米厚的白花花的盐类。这些盐类的体积有两千二百万立方公里那么大,它们可以把整个北冰洋填平还有剩余。

海水中的这些盐类,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我们每天少不了的食盐(氯化钠),是海水中含量最大的一种盐类,它占海水中所有盐类的78%。食盐不仅是人类必需的食物,而且还是化学工业离不了的一种原料。人类所需用的食盐,绝大部分是从大海中提取的。

点豆腐用的卤水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氯化镁也是海水中含量较大的一种盐类。现在世界上所需的镁和镁的化合物,很大一部分是从海水中所含的氯化镁和硫酸镁提取的。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制造飞机、快艇、汽车、火箭都离不开它。

食盐是咸的,卤水是苦的。现在你明白海水为什么又咸又苦了吧!

其实,海水里含有物质,远不止食盐和卤水。在地球上已经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有八十多种在海水中都能找到。不少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比在陆地上的储量要大得多。比如海水中铀的总含量可达四十亿到二百亿吨,比陆地上的总储量多两千倍到一万倍;黄金的含量约一千万吨,也比陆地上的储量多得多。现在,人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钾、碘、铀等多种元素。

随着科学的发展,海水对人类的贡献将会越来越大。

海洋中也有“河流”吗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把一个密封的小瓶,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附近投入海里,这个小瓶横渡了印度洋,游历了大西洋,走了三年多的时间,最后来到了英国。这个在太平洋南部投入海中的小瓶,怎么会长途跋涉几万公里,来到大西洋北部的英国海面呢?这个试验启示我们,海洋中海水的流动看来是有一定规律的。

经过人们多年的观察、实验,证明了在浩渺的大洋中存在着一条条巨大的“河流”。它们和陆地上的河流一样,在不停地朝着一定的方向流动。这些海洋中的“河流”就叫做“洋流”,也叫海流。

大洋表层的洋流,比陆地上的河流要大得多了。它们有几十到几百公里宽,上千公里长,浩浩荡荡地在海洋中奔流,最快的一小时能走九至十公里。

让我们比较一下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洋流有什么特点。在北太平洋上,有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和加利福尼亚寒流组成的一个环形的洋流圈;在北大西洋上有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和加那利寒流组成的一个环形的洋流圈。这两个洋流圈有多相似啊!它们都和时针旋转的方向一样。也就是说,在北半球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上都有一个顺时针旋转的洋流圈。同样,你再观察南半球,就会发现南太平洋上的洋流圈由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和本格拉寒流组成。

这两个洋流圈运动的方向和北半球相反,是反时针方向的。

大洋西侧的洋流都是暖流,而东侧的洋流都是寒流,不管南北半球全一样。

洋流怎么还有寒暖之分呢?为什么洋流前进的路线那么有规律呢?

原来,每条洋流的源地不同,它们的温度就不同。比如太平洋上的日本暖流,它的源地在菲律宾以东、赤道附近的热带海洋上,那儿的海水被火辣辣的太阳晒得热乎乎的。这股海流从低向高纬度的洋面流去,它的温度就比周围海水的温度要高,所以就叫它暖流。而太平洋上的秘鲁寒流,它是从高纬度的大洋地区,带着满身的凉气向赤道流去,温度就比周围海水的温度低,所以就叫它寒流。

洋流的分布为什么那样有规律呢?这要从驱动洋流运行的力量说起。这股使洋流运动的力量,主要就是风。在地球上某些地区有一种不停地朝一个方向吹的风,海洋中的水在这种稳定的定向风驱赶下,从原来所停留的地方不停地向着一个方向流动。比如在赤道以北的热带海面上终年吹送一股东北信风,在赤道以南的热带海面上终年吹一股东南信风。它们不停地从东向西吹,就使得赤道附近的海水离开了老家,不停地自东向西流去,这就形成了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而南北纬40°—60°的海面上经常吹偏西风,就形成了西风漂流、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除了定向吹的风以外,地球的自转和大陆的阻挡也能造成洋流方向的改变。象北赤道暖流向西撞着亚洲、北美洲大陆后,一小部分给撞了回来,而大部分就沿着大陆的东岸向北流去,形成暖流。大洋中海水的运动是非常复杂的。表层海水的运动容易使人了解,而大洋深处的海水怎样运动,这个谜还有待进一步去考察。

大海里的“草原”和“森林”

海洋里有1万多种植物,绝大多数都是低等的叶状植物,也就是海藻和海洋菌类。这些藻和菌类,大的如参天大树,小的肉眼难以看清。它们有的漂浮于海面,形成辽阔的海上草原;有的生长于海底,形成繁茂的海底森林。

在北大西洋中心,就有一块马尾藻形成的海上草原。由于这里风平浪静,水流微弱,飘浮的马尾藻不能远游,便在这里定居下来,并不断繁衍,盖满了大约450万平方公里的海面,远远看去真像是一片辽阔无边的草原。使这片海域有了“马尾藻海”的称号。

海洋植物不仅可以构成一片片海上草原,而且那些长得高大的海藻,也可以形成巨大的海底森林。长在海底的藻类,不像陆地上的植物那样,扎根于土壤。而是用假根附着在海底或岩石上,直接从海水里获得营养物质。在南太平洋沿岸生长的“海藻树”,高3—15米,粗如人腿,退潮时才露出上部的枝叶。在北美洲的一些沿海地区,生长着一种“棕榈”,长在海底岩石上,不怕风浪冲击,高达90余米。有一种巨藻,是藻类之王,高几十米到百余米,有的甚至达到500米,其“叶片”就有40—100厘米长,它的寿命有12年之久。就是这些巨藻形成了海底森林。

海洋“草原”和“森林”对人类来说,也是宝贵财富。许多海藻营养价值很高,如紫菜、海带、江篱、石花菜、海萝等,都是人们常吃的海菜。许多海藻的药用价值相当大,如海带含碘多,可治粗脖子病;紫菜可治高血压;海人草、铜藻、铁丁菜、青虫子等可入药驱蛔虫;萱藻、马尾藻、海蒿子等还可以提炼出抗癌药物呢!还有许多海藻是很好的氮肥和钾肥及重要的牲畜饲料。因此,人类正在努力开发利用海上草原和海底森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