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府神宫灵谷洞
灵谷洞位于江苏省宜兴市的阳羡茶场境内,距市区30公里,东北与张公洞相近,西南与慕蠡洞、西施洞相距不远。总长1200米,面积8100平方米。如果说宜兴洞天世界内的善卷洞以洞中有河、水洞通舟称著,张公洞以洞中有洞、一线通天占魁,那么灵谷洞则以洞中有山、绚丽多姿、博大精深见长。该洞洞身幽邃,景物奇妙,岩色丰富,游人竞相赞美,因而驰名遐迩,誉为“灵谷天府”或称为“仙府神宫”。
由宜兴出发,或者从张公洞乘兴再游灵谷洞,乘车几公里,转眼就可见到竹翠茶绿秀阳羡的美景了。阳羡是当年盛唐时期生产贡茶的罨画溪,目前有2000多亩茶园,茶园四周翠竹成阴,山上树木葱蓊,流水淙淙,幽雅别致。再向前,深山岕界映出“灵谷胜地”的石刻巨石,便是灵谷洞境内。入口处湮没在一片苍翠的竹林深处,出口处在灵谷山的半山腰。洞中有六个大厅,各具不同特色,可谓千姿百态,变幻莫测。
一进洞府,便觉得扑朔迷离,景色奇异。踏上天桥俯视,只见石崖陡峻,飘飘欲仙,桥下深黑幽幻,垂深约15米。在开发洞景时,在此曾出土过古脊椎动物等化石,其年代已距今几万年前的更新世晚期。穹顶有一菱形乳石光彩夺目,称为“天府菱玉”。
第一洞厅面积较小,其中小洞频生,洞中有洞,过道尽处,有一个仅高40厘米的石缝,俗称“蟹洞”,未开发前,游人须匍匐爬行方能通过。其两旁有许多只有河流才能搬带来的砾石、卵石和砂土层,层层叠叠,显示了灵谷洞为地下河塑造而成的特点。现虽另辟通道他去,但仍保留着“蟹洞”的原貌。
第二洞厅的景物布局严谨,却小巧玲珑,吸引游人,厅中钟乳石层次分明,石色鲜艳淳朴。有“万谷灵芝、孔雀石泉”等景观,瑰丽异常,在洞壁还可见流水、波涛、雪山、飞云等微小景物,衬托大厅美景。
第三大厅最大,是最低的洞府。洞厅上巨岩倒挂错落,像断壁欲倾,又似山嶂将坠。石壁上有一泓清池,为五条天河河水汇集,七条伏流相交,水清见底。相传这池水是“灵谷仙姑”当年沐浴的地方。
第四大厅景色最优美,为灵谷洞之精华所在。洞底见一道石瀑自穹顶喷射而出,直下洞底,如长虹垂地,訇然有声。瀑布四周,云雾浮动,水汽迷漫,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意,有“雷霆万钧震神州”的磅礴气势,又似白龙咆哮,奋爪张须,令人神悚魂惊。
第五洞府称“水晶宫”。厅内长满形形色色石笋,或长或短,或敦实或瘦长,想像所至,皆成形物。洞顶布满了由岩流聚积而成的钟乳石,似云锦般美丽。有的钟乳石是结晶的方解石构成,闪烁发光,像夜空繁星在眨眼。整个洞厅如西方极乐世界的雷音厅,天空幽静而星光点点,厅内大小千佛聆听释迦牟尼讲经,聚神凝思。
第六大厅的穹顶高四天厅,这里钟乳石高悬,大小不等,形态各异,若人形物像,若飞禽走兽,若花木草竹,不一而足。灵谷洞内林林总总的钟乳石造型,龟蛇虎豹、马牛羊鸡、山村黎明、流水飞瀑、男女老少、僧尼道士等构成了一个生气蓬勃的世界。正如辛稼轩的词句所云:“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想像所至,所至所显。
出了灵谷洞,站在山间半腰,远可眺太湖,天水一色;近可俯视竹海茶园,层峦叠翠。在林阴山径尽处,可见百尺摩崖,气势磅礴,这就是“灵谷天壁”的圣景。
从洞内岩壁上的题刻和墨宝分析,灵谷洞早为人知,但近百年来却被湮没了。经过发掘、修缮、整理,宋以来的题咏有:“仙人四海通天下,万见高山此地来,灵谷本是真仙洞,世古传来今一逢。”其后的落款为“大观丁亥年三月灵观”,即宋徽宗赵佶时,公元1107年所题,另一首写道:“从来无晓亦无(昏),罕遇神仙一洞门,六六从来三十六,曹溪一派道混沦”。落款为“越州人事诸李乡人,咸淳三年三月末日”(南宋度宗赵禥年号,公元1267年)。另一幅神奇绝妙的七言古诗句:“磊(四个石)石上弥陀佛,(四个云)云中观世音。”署名为“咸丰×年×月”(公元1851~1861年)。“宝藏兴焉”,“道光丁亥仲夏”(公元1827年)。其他书写墨迹均因钟乳石覆盖、冲蚀、削落而模糊不清。从蟹洞(当时蟹洞在洞尾)再往里便不见游人留题。
唐时诗人陆龟蒙,当年在宜兴探茶时发现过灵谷洞,曾雇人开凿,后因工程浩大艰巨而罢。前人有诗曰:“虎势打步倒退行,底石根深存陷阱;龟蒙先生志未酬,唐宋至今未穿心。”从1100多年前的唐代起,但对岩洞从未加以开发。近百年来,灵谷洞已经大不为人称道,而且在志书上也缺少详细记载。如上所说,洞中的古人题壁墨迹,至咸丰年之后就没有了,那时正值太平天国时期,据说清朝官府因怕太平军驻扎在洞内,故把洞封死,使洞与世隔绝了100多年。至1979年3月重新被发现,经过整修和开发,于1982年正式开放。
关于洞名,相传古时候有位名叫灵官的仙家,行云经过宜兴,在空中观赏了山水胜景时,失剑于此,发现山谷有此洞府,奇异天成,后人因此为名,沿用至今。清代学者吴云解释“灵谷”的含义是:“其名灵者,乃念生灵之灵,欲诸佛慈佐与民,如呼谷谷应,若谷灵台之义云耳。”
宜兴古称阳羡,是我国最享有盛名的古茶区之一。秦时茶叶已到江苏一带,汉时有“阳羡买茶”,到了三国孙吴时代,所产“国山荈茶”,名传江南。唐时李栖筠到宜兴,有和尚送他“阳羡笋茶”,茶圣陆羽品饮后大为赞赏,认为阳羡紫笋茶“芳香冠世产”,可以上贡给皇帝,李栖筠就在目前灵谷洞附近的罨画溪旁,造起茶舍,制作贡茶。阳羡茶不仅为帝王之家所欣赏,也为隐居于离灵谷洞不远的茗岭的唐代诗人卢同所称道,他曾作诗道:“闻道新年入山里,蜇虫惊动春风起。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古时喝茶除茶叶质量外,很重视泉水,离灵谷洞不远的金沙泉,就是和紫笋茶同时上贡的煎茶良泉。金沙泉又称玉女泉,它的源头是玉女潭。玉女潭存在于玉女山中。据传古时有一玉女在此修炼,一日突然祥光万道,霹雳一声,地动山摇,飞沙走石,玉女道成仙去,玉女潭因此而得名。玉女潭三面环壁,下插绝壑深渊。其潭大旱不涸,深不见底,潭水清冽湛碧,莹洁如玉。四周山石垒垒入画,绿藓蔓藤倒挂,灌木耸生壁罅。古人云:“阳羡佳境,以此为首。”六朝谢灵运在《长溪赋》中赞美说:“潭结绿而澄清,濑扬白而戴华。飞急声之琴汩,散经文之涟罗。始镜底似如玉,终结岸而成沙。”唐朝宰相陆希声曾居于此,唐咸亨年间李幼卿曾筑“玉女山庄”为别墅,明嘉靖年间溧阳名士史恭甫在此建造过“玉潭院”和“玉光阁”,姑苏才子文徵明还写了《玉潭仙居记》的佳篇。可惜这些古代建筑均已废圮,不复存在。目前阳羡十景之首的“玉潭凝碧”附近建成“玉女山庄”,这样在百丈高峰之上,有泉水晶然出现在万壑丛中,天然山水中缀以亭宇廊阁,密林修竹里微露碑碣石刻,山色水光,树阴云影,清绝幽绝,游人到此,无不下车驻足长留。
由灵谷洞向西南行驶不远,还可以游玩西施洞和慕蠡洞。相传越王勾践计听谋士范蠡灭吴后,范蠡偕同西施出游,隐居太湖,并到这些洞穴作游憩,后人为纪念他们,故名。西施洞石色丰富优美,景观奇特壮丽。妙于飞泉惊鸿,雅在桑田飘彩,幽幽深府,采苧萝之野,积三春之翠,集瑶台之宝,纳九秋之凉,具武陵仙源的独特景色。慕蠡洞又名牟尼洞,洞内钟乳石宛如旌幢羽盖,如金似玉,千姿万态,伴以溪水涧流,洞内泛舟,洞外石林突兀,悠然若神仙行云。如果说灵谷洞以博大精深为奇,那么慕蠡洞则以曲流泛舟叫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