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盆地农耕生产习俗
盆地是我国主要地貌之一,它是四周被山岭、高原环绕,中间为平原或丘陵的盆状地形,盆地农耕生产习俗是我国农耕习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江西省的地貌就是一个巨大的盆地,它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全省是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在本节将以江西地区为例来介绍盆地农耕习俗。
一、盆地农耕生产习俗的表现
江西农耕生产的作物种类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两种。江西是我国的“粮仓”,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豆类、小麦、玉米、甘薯等。其中万年不仅是水稻的主产地,还是我国水稻的发源地之一。经济作物种类繁多,其中最普遍的是花生、油菜籽、芝麻等油料作物,还有油茶这种木本油料,所以江西还有“油库”之称,另外还有棉花、麻类、甘蔗、蜜橘、茶等。
江西农耕生产中所使用的生产工具主要是锄头、镰刀、谷扒、石碾、石磨、水车、脱棉器、泥砻、水碓等。锄头一般用来松土,也经常被用来锄草;镰刀主要用来收割水稻和小麦,一般是连着谷秆一起收割;谷扒主要用来在谷场中聚拢或散开谷米;石碾主要用于加工谷物,它由石、木构成,呈圆形,直径米左右,一般用牛牵动;石磨是一种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工具,它通常由两个圆石做成,开始时依靠人力或畜力带动,到了晋代,我国才发明用水做动力的水磨;水车,约始于东汉,它按用法不同,可分为牛拉水车、风力水车、人力水车,依靠牛力拉动的称“牛力水车”,借助自然风力的称“风力水车”,而依人力做动力的称“人力水车”,人力水车又分为脚踏和手拉两种;脱棉器用于将采摘下来的棉花脱去棉子;泥砻用于脱谷粒,它一般是由老松树制成;水碓是用来舂米的,因为它舂的米一般不会碎,所以受到人们的钟爱。
江西农耕生产中有很多农谚,关于春分的农谚有“春分有水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关于清明的农谚有“清明天晴,谷压楼板沉”,“清明浸尽种,谷雨整高田”;关于谷雨的农谚有“若要棉,谷雨前”,“谷雨下雨,种田不着累”;关于小满的农谚有“小满种棉,坠断田埂”;关于夏至的农谚有“夏至齐禾苗,芒种齐豆苗”;关于处暑的农谚有“处暑栽禾,斗种一箩”,“处暑不出,霜降不黄”;关于立冬的农谚有“立冬割菜,不割就坏”;关于小雪的农谚有“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关于大寒的农谚有“大寒见三白,农民衣食足”。
江西农耕生产中有很多祭祀习俗。江西万载在每年“立春”时都会举行非常热闹的“接春”仪式。他们会准备4片干净的青菜叶、4根芹菜、4根葱和4头蒜,并把这种东西分成4等份,分别放入4个包中,然后把4个包放在大厅门口桌子上的4个盘子内。等到立春时间一到,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摆上3支蜡烛进行祭拜,同时还要放鞭炮庆祝,迎接“春神”的到来,希望春神能保佑新的一年五谷丰登。江西程坊一带在春耕拔秧时会举行“开秧门”仪式。农民在拔秧之前,要在秧田中燃香,烧纸钱,放鞭炮,还要面向南方叩三次头,另外还要向土地神供奉祭品如盐水蛋、鱼干、腊肉和酒等,以求有个好年景。
二、盆地农耕生产习俗的影响
盆地农耕生产习俗影响着江西地区的服饰文化。江西气候湿热,人们的衣服一般由棉布制做,这样可以吸潮吸汗。赣南客家的婴儿出生后,年轻妈妈的父母(即婴儿的外公、外婆)不但会送他一个银链的长命麒麟锁(麒麟是吉祥物,与凤、龟、龙并称为“四灵”,它的外形非常奇特,龙形、鹿角、马蹄、牛尾、狼额,而且身上还披有五彩鳞甲),希望小孩健康成长、长命百岁,还会送他一个非常漂亮的前面绣有“王”字、后面挂有寿桃坠子和铜铃的狮头帽,作为辟邪驱凶之用。
农耕生产习俗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婚姻礼俗。南昌男女双方在结婚之前,要“问名”,又称“请八字帖”,即用旧历的天干地支和五行之法推算男女双方的八字是否相合。“问名”后,男女双方要交换包着红纸的“庚帖”,换来的“庚帖”要在祖先灵位的香炉下放置3天,3天无事,则可请先生合婚求签占卜。如相合,确定婚期后,女方就会准备嫁妆,她们会在桶内放筷子、枣子、花生和红鸡蛋,这4种食物分别代表快生贵子、早生贵子、龙凤胎、生男儿之意。在婚礼中,小孩子还会向新娘身上撒谷子,希望新娘婚后子女如谷子一样多。
农耕生产习俗影响了民间艺术。采茶戏是赣南地区的剧种,它是在当地采茶歌舞和民间灯展的基础上形成的。赣南的信丰、安远一带生产茶叶,当地采茶女为提高劳动热情就边采茶边唱歌,慢慢就形成了“采茶歌”,后来民间为庆祝采茶丰收又出现了采茶灯展,采茶歌与采茶灯展结合后就渐渐形成了一种有人物和故事情节的民间戏,这就是采茶戏。采茶戏的节目有《姐妹摘茶》、《秧麦》、《挖笋》、《捡田螺》等,其特点为喜剧性强、歌舞结合、富有乡土气和淳朴感。从采茶戏的起源、节目和特点,可以看出它是源于民间、源于农耕生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