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励志故事 第七节综合描述野外记录内容

第七节综合描述野外记录内容

时间:2023-01-22 励志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七节 综合描述野外记录内容是综合性地质观察的记录,要全面、系统,要有连续性,前后描述衔接好、不矛盾。例如进行区域地质测绘,常采用观察点与观察线相结合的记录方法。观察点是地质具有关联性、代表性、特征性的地点,如地层的变化处、构造接触线上、岩体和矿化的出现位置以及其他重要地质现象所在。岩层的垂直变化,相邻地层间的接触关系并列出证据。上面记录内容应是全面的,但实际运用时应根据观察点的性质而有所侧重。
综合描述_野外3D地质信息

第七节 综合描述

野外记录内容是综合性地质观察的记录,要全面、系统,要有连续性,前后描述衔接好、不矛盾。例如进行区域地质测绘,常采用观察点与观察线相结合的记录方法。观察点是地质具有关联性、代表性、特征性的地点,如地层的变化处、构造接触线上、岩体和矿化的出现位置以及其他重要地质现象所在。观察线是连接观察点之间的连续路线,即沿途观察、达到将观察点之间的情况联系起来的目的。观察点、观察线的具体记录内容如下。

观察日期、天气、记录点的地名、坐标、高程(水位),以及从何处经过、到何处去(Forerunner 305能详细记录时间和地点)都要写得具体清楚,观察点号可用D、G和W等大写字母开头作为编号来区分地质点和水文点,观察点位置尽可能记详细,如在什么山、什么村的什么方向,距离多少米,是在大道旁还是在公路旁,是在山坡上还是在沟谷里,是在河谷的凹岸还是凸岸等,并在相应的地形图上确定标示出来。

观察目的:说明在本观察点着重观察的对象是什么,如观察某一时代的地层及接触关系,观察某种构造现象(如断层、褶皱等),观察火成岩的现象,这是观察记录的实质部分,观察的重点不同,相应的记录内容也不同。

(1)岩石名称,岩性特征,包括岩石的颜色、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和工程特性等。

(2)化石情况,有无化石、化石的多少、保存状况、化石名称。

(3)岩层时代的确定。

(4)岩层的垂直变化,相邻地层间的接触关系并列出证据。

(5)岩层产状。

(6)岩层出露处的褶皱状况,岩层所在构造部位的判断,是褶皱的翼部还是轴部等。

(7)岩层节理的发育情况,节理的性状、密集程度,节理的产状、延伸长度与方向,岩体破碎程度;断层存在与否,性质、证据、产状构造岩特征,碎裂岩系从细到粗:断层泥、碎粉岩、碎粒岩、断层角砾岩、断层影响带等糜棱岩系(孙岩,1985)。

(8)地貌(山形、阶地、河曲等),河谷纵、横剖面情况;河谷阶地及其性质,水文、水文地质特征及物理地质现象(如岩溶、滑坡、崩塌、冲沟发育特征,泥石流等的分布)形成条件和发育规律,以及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等。

(9)标本的编号。取样标本(如岩样、构造岩样、水样等)编号,取样位置记录,并在取样前后照相,同时加以相应的文字说明。

(10)如果观测点为侵入体,除矿化一项不记录外,其他项目都应有相应的内容。如侵入接触关系或沉积接触关系;岩脉、岩墙、岩床、岩株或岩基等;构造部位是褶皱轴部或翼部,是否沿断层或某种破裂面侵入等。上面记录内容应是全面的,但实际运用时应根据观察点的性质而有所侧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