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分布
根据地面露头和岩心观察,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泥页岩在纵向上存在一定的变化,根据矿物成分、层理构造和生物等在纵向上有以下特征:底部为黑色碳质页岩富含碳质,泥质通常被碳质侵染,不易区分其他成分,在薄片上只有细粒石英颗粒呈斑点状分布,向上为纹层状黑色含泥质粉砂质碳质页岩,可见碳质层与粉砂质呈薄互层分布,随着粉砂质成分的增加,龙马溪组为纹层状黑色钙质含碳质页岩或者粉砂质泥页岩,含钙质页岩与粉砂质呈薄互层状分布,碳质含量相对较少,上部为纹层状深灰色粉砂质页岩、黑色及灰绿色、灰色碳质页岩、硅质页岩、砂质页岩(图4-5),富含笔石化石(图4-6),总体来讲,五峰组页岩含硅质(图4-7),龙马溪组页岩均不同程度的含粉砂,对于页岩气的储层来讲,是比较有利的。
图4-5 龙马溪组深灰色、灰黑色碳质页岩、砂质页岩(重庆綦江县安稳镇崇河村)
图4-6 龙马溪组深灰色碳质页岩中笔石化石(重庆綦江县安稳镇崇河村)
图4-7 五峰组黑色碳质页岩(溶溪至秀山公路约5km处)
在平面上,上奥陶统—下志留统(五峰组—龙马溪组)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西部及北部。受燕山挤压运动的影响,除西北斜坡区外,大部分地区发育隔挡式皱褶,并大量出露遭受剥蚀。在构造上,研究区西北呈现由东南向西北倾伏的斜坡(图4-8),坡度较陡。由于燕山期挤压构造运动强烈,褶皱中背斜构造均已剥蚀殆尽,五峰组—龙马溪组仅存在于各隔挡式向斜中,且地层陡峭,在贵州习水县良村至吼滩公路6km附近观察到五峰组地层倾角达32°(图4-9)。在埋深上,东部各隔挡式向斜区域的埋深相对较浅(图4-10),大多在2 000m以内,西北斜坡区的埋深大多在3 000~5 000m之间,最深处超过6 000m。
图4-8 川东南—湘鄂西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顶面构造图
图4-9 贵州习水县良村五峰组页岩产状陡峻,地层倾角为32°
图4-10 川东南—湘鄂西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顶面埋深图
从厚度上看(图4-11),总体上为西南薄东北厚。南部较薄部位的厚度普遍在50~200m。在西北斜坡带石柱—建南地区厚度较大,为300~600m。东部向斜区厚度大,厚的地方超过600m,最厚处可达900m。
图4-11 川东南—湘鄂西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厚度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