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米仓山山前盆地构造响应及构造带分段性机理
碧口地体和米仓山汉南地体的碰撞在川西坳陷形成一系列构造雏形,在米仓山前自然强度应当更大(如图4-36所示)。米仓山前须家河残余厚度比较清楚地表明存在两个古构造(如图4-36所示)。
图4-36 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残余厚度图
三叠纪末期,晚印支运动造成四川盆地北部的区域性剥蚀,其背景是碧口地体和米仓山地体碰撞,形成所谓摩天岭古陆(中国石油志,1989)。在米仓山前地震剖面上,通南巴构造的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顶部出现比较明显的削失点,表明该部位剥蚀过程较长、强度相对较大(如图4-37所示),即该部位是古构造,也即两个地体碰撞后形成印支期构造雏形。钻井资料分析表明,九龙山、通南巴被剥蚀到须4段。
龙门山的隆起是从龙门山北段开始的,地震剖面现实的特征表明,黑池梁-蒙坝古隆起对印支期构造运动还有控制作用,使得早期古隆起在印支期仍然继承性发展(如图4-37所示)。如图4-37所示,通南巴构造三叠统须家河组有明显的剥蚀面特征,表明印支期这个部位是隆起的。从基底古隆起容易理解这个部位发育古构造隆起这一特征:在龙门山推覆挤压作用下,基底受到阻挡,应力向上传递使得盖层发生褶皱,由此形成剥蚀面。
图4-37 米仓山前东西向地震剖面图
在动力向前传播过程中,如先存向斜、背斜,其必然控制后期构造。由此可以解释晚燕山期-喜山期米仓山推覆带的分段性特征。模拟实验表明,盆地构造差异是控制造山带差异的重要因素(如图3-11所示)。与龙门山前构造分析相同,既然NE向构造带在印支期已经形成,盆地的性质必然控制后期的构造形变:推覆带前方为背斜的部位,如米仓山东侧,容易形成薄皮推覆,从基地逆冲上来的、断距较大的断层切割通南巴构造带,形成断弯褶皱;在山前带为坳陷的部位,米仓山的中部,上覆的盖层来自盆地的阻挡较强,发育反冲三角带构造。
米仓山前各印支期和燕山期、喜山期的应力场大致一致,构造属于加强型,即后期的背斜、向斜都是在原有构造上发育。据前人研究和模拟试验结果(张文佑等,1985;钟嘉猷,1998)(如图4-26所示),背斜两侧很容易形成逆冲断层。因此,在原有的背斜两端,即通南巴构造带两端,形成冲断层,通南巴、九龙山构造属于冲起构造(如图4-17、图4-18、图4-19、图4-20所示)。米仓山中部偏西,即南江以西的部位,原有背斜两端发育的逆冲断层和米仓山推覆带冲断层形成三角带构造;米仓山东端由于背斜靠近米仓山地体,可能成为一体,就直接形成双重构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