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诗人穆泰纳比
公元10世纪初,阿巴斯王朝正一步步走向衰弱。王公贵族们横征暴敛,穷奢极侈;平民百姓则贫寒困苦,无以为生。伊斯兰教派别林立,地方政权群雄割据。哈里发则疏于执政,只剩下签发公文、册封爵位和接受贡奉这少许“政务”了。在巴格达表面的繁荣下,却隐藏着许多危机。
穆泰纳比原名艾布·塔依伯·艾哈迈德(915~965年),出生于伊拉克库法城附近的肯达地区,父亲以卖水为生,家境贫寒。穆泰纳比从小就非常聪明,父亲便将他送进私塾读书。925年,穆泰纳比10岁时被送到与叙利亚地区毗邻的萨玛瓦沙漠,让他在帐篷中和贝杜因人一起生活,学习他们纯正的语言,感受他们朴实的www.guayunfan.com民风。
928年年底,父亲带他去巴格达。这位14岁的少年,趁机读遍了巴格达所有书店的藏书。穆泰纳比参加了著名诗人学者的集会,自己也开始了诗歌创作。面对自己拮据的处境和百姓贫困的生活,他的处女作中已表现出对命运和人生的怨怒和矜持自负的叛逆精神。
933年,他在叙利亚海滨城市安塔基亚接触了伊斯兰教卡尔马特派的主张,又去萨玛瓦沙漠贝杜因人那里进行宣传,号召人们起来反抗。由于他自称能预言未来,并按《古兰经》的句式向人们作类似“以巡行的星星起誓,以运转的天体起誓,以白昼与黑夜起誓,背道者确已处于险境……”这类警句,所以人们都称他为“穆泰纳比”,即“自封的先知”。
公元937~947年10年间,穆泰纳比一直是在到处流浪,以吟诗为生的岁月中度过,也随之有人称之为行吟诗人。948年当他又返回安塔基亚时,机会来了。那年,在叙利亚阿勒颇划地为王的赛福道莱(915~965年)也来到了安塔基亚,见到受人推荐的穆泰纳比,听了他对自己的赞颂,大为赏识,于是把穆泰纳比带回了阿勒颇王宫,让他与云集宫中的许多文人墨客一起陪侍在自己左右。
由于穆泰纳比不仅善诗,而且勇猛善战,曾数度随赛福道莱参加抗击拜占廷人的战争,并以热情奔放的诗句颂扬赛福道莱的英勇业绩,所以深受这位阿勒颇王的宠信,他诗歌的声誉也随之传遍全国。这令其他诗人们嫉妒不已,而穆泰纳比对他们回以轻慢的态度。因为穆泰纳比的傲视众人,连同时代的诗人、赛福道莱的堂兄艾布·费拉斯(932~968年)也看不惯了。他对赛福道莱道:“这个信口开河的人也过于想在你面前卖弄了吧!你每年给他3000金币,只换来他3首颂诗。若给20位诗人每人200金币,他们会为你吟出比他更好的诗来呢!”如此一来,赛福道莱渐渐对穆泰纳比疏远起来。一次,在赛福道莱与一班诗人学者举行的宫廷聚会中,语言学家伊本·哈勒维(?~980年)与穆泰纳比突发争执,语言学家扑向诗人,用随身带着的一串钥匙去击打他的额头,弄得诗人头破血流,十分狼狈。见自己孤立无援,诗人便悻悻离开了王宫,心中充满了忿懑和对失去天堂的哀伤。
穆泰纳比绕道大马士革,赶赴巴勒斯坦的拉姆拉。在那里接到埃及素丹卡夫尔(?~967年)的邀请,便于960年到达当时埃及的首府福斯塔恃,为卡夫尔撰写颂歌。因卡夫尔始终未兑现给他权力的许诺,所以诗人于962年1月离开了埃及,在伊拉克的巴格达逗留了一段时间。在那里,他对一些语言学家们讲解自己的诗歌,由他们进一步在伊拉克传扬。
965年2月,穆泰纳比赴波斯为布威希王朝的宰相伊本·阿密德撰写颂诗。同年5年,应该王朝苏丹阿达德道莱之邀前往设拉子,写诗赞颂这位苏丹。由于思念故乡,于965年8月辞别苏丹。9月,在返归巴格达的途中遇害身亡,结束了诗人不同寻常的一生。
穆泰纳比一生留下一部诗集,内容主要包括赞颂、讽喻、矜夸、咏志等方面。语言精美,气势磅礴,感情真挚,常不乏名言警句,多被修辞学著作引为例证。在当时和后代均享有盛誉,对阿拉伯文坛产生了极大影响。诗人有许多这类深含哲理的诗句,被后人用做格言。如:
白塆,向骑士和骏马召唤,
虽骏马,到此恐也会止步不前。
清晨漫步,露水由枝头抛散,
似银珠,将马鬃缀遍。
枝叶为我把烈日遮掩,
却又透射出光明无限。
朝阳向衣襟投下许多金币,
又纷纷遁出我指间。
枝头挂果,已显出浆汁饱满,
似无杯之水,凝结枝端。
溪流淙淙,击拍石卵,
如银镯丁当,发自秀女玉腕……
穆泰纳比的诗中,充斥着这类优美的描写和极富想象力的比喻。公元11世纪的文学评论家伊本·拉希格(?~1050年)说:“穆泰纳比一出现,便激动人心,享誉世间。”
阿巴斯王朝著名的文史、语言学家赛阿利比(961~1038年)在他的名著《当代诗人珍品》一书中这样评价穆泰纳比:
“求知者们坐在一起从他的诗中吸取滋养,欢娱者们聚集一堂用他的诗句高声歌唱,演说者们引用他的名句来演讲,作家和评论家也都在钻研他的诗章。出现了许多对他的诗篇进行注解和释疑的著作,也出现了许多敬仰、热爱、温和、刻薄、诋毁、中肯等种种态度各异的评论家。但一般来说,只有对名扬天下之人,评论家们才会给予这等关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