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拓跋宏迁都洛阳的经过_拓跋宏迁都洛阳的深远影响

拓跋宏迁都洛阳的经过_拓跋宏迁都洛阳的深远影响

时间:2023-02-05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拓跋宏迁都洛阳的经过_拓跋宏迁都洛阳的深远影响北魏在平城建都百余年后,孝文帝拓跋宏逐渐习惯了黄河流域的生活,对平城的气候不太满意。拓跋宏非常感动。是年七月,拓跋宏准备出兵,步兵和骑士共三十多万。www.guayunfan.com迁都洛阳以后,拓跋宏更加努力促进鲜卑人的汉化进程,这也遭到不少元老大臣的抵制。不久,拓跋宏又作出规定,鲜卑人死在洛阳,埋在北邙山,不许迁回平城。从此,拓跋宏拓跋宏本人的名字也就变成了“元宏”。

拓跋宏迁都洛阳的经过_拓跋宏迁都洛阳的深远影响

北魏在平城建都百余年后,孝文帝拓跋宏逐渐习惯了黄河流域的生活,对平城的气候不太满意。这里地气寒冷,六月下雪,风沙不断,于是拓跋宏便想把都城迁到洛阳来。又怕贵族大臣反对,就假借讨伐南方的齐朝,把人一下子都拖到洛阳。

他叫人主持占卜,得了一个“革卦”[1]。拓跋宏看了“革卦”的辞句,兴奋地说:“太好了,商汤王和周武王革命成功,合乎天心和民意,大吉大利!”

尚书拓跋澄却提了不同的看法:“陛下出兵南方,是要讨伐不听从命令的敌国,如果照你所说的,变成革命,恐怕还真有点不吉利呢。”

拓跋宏不满地说:“‘革卦’里面又说,‘大人虎变’,怎么会不吉利?”

尚书答说:“陛下,我们的国家十分巩固,建国百余年,怎能要它‘虎变’?像老虎一样跳得急,变得快,那还行吗?”他想说的意思是,如果一个安宁团结的国家,要起突然变化,岂不是要出乱子亡国么?

拓跋宏板起面孔:“国家是我的国家,你这样说话,是不是想扰乱人心?”

拓跋澄义正言辞大声反驳道:“不错,国家是陛下的,我又是国家的。看到国家要有危险,如果我不说话,那还对得起国家吗?”

拓跋宏被驳得无言以对,忍了一会儿,才缓和语气说:“各人都说自己的想法,没什么关系的,何必脸红呢?”当下不欢而散。

下午,拓跋宏在后宫召见尚书,亲切地向他道歉:“‘革卦’的是非,以后再讨论。上午怕大家阻碍我,才故意拦住你,把他们吓唬住。而我的用意你该明白吧?”接着又详细解释:“在平城立国,只适合用兵打仗,不适应文明教化。我想移风易俗,顺应形势变化,借出兵之由,把国都搬去中原,你看怎样?”

拓跋澄听了,十分赞成:“我原先并不理解陛下的意图,只是从卦上的言辞出发,紧抠字眼,咬文嚼字,才那样说的。陛下迁都中原,能够掌握四方的动向,周朝和汉朝就是这样兴盛起来的,这样做的确大有裨益。”

拓跋宏非常感动。接着又问:“可是大家在北方住惯了,留恋家乡,搬迁只怕会有阻力,该怎么办呢?”

尚书眼光炯炯,斩钉截铁地答道:“非同寻常的大事,不是平常人所能理解的。陛下应该独断专行,臣下就只有服从!”

拓跋宏听了此话更加坚定了信心。

是年七月,拓跋宏准备出兵,步兵和骑士共三十多万。

这时,北方秋雨绵绵。大臣们看拓跋宏一身军装,跨马执鞭,亲自带头,都很感动,跪在马前叩头,劝他不要打仗。拓跋宏便向大家宣布:“不打仗也好。只是声势造得这样大,如果不做点什么,如何向百姓作交代?我看先把国都迁到洛阳,别的事情再考虑。有谁不愿意的吗?”

正当大家犹疑不定的时候,南安王拓跋桢大声欢呼:“成大功者不谋于众’。要人人满意,什么事也干不成。搬迁国都,是我们的心愿,也是百姓的福气。”原来他一向驻在长安,习惯了中原的生活,前些年因为贪污被软禁起来,最近才解除禁令,这不是立功的最好机会吗?

随着他一声呼叫,下面不少人开始应声附和。众人都“万岁、万岁”地欢呼起来。

任城王拓跋澄奉命留守平城。临别时,拓跋宏拉住他的手,笑道:“今天才真叫作‘革’呢,请你多加保重。”

拓跋澄也会心地笑了:“南征的任务,尽善尽美,陛下实在英明。”www.guayunfan.com

迁都洛阳以后,拓跋宏更加努力促进鲜卑人的汉化进程,这也遭到不少元老大臣的抵制。他经常向陆睿诉苦:“我是天子,哪里不能去?何必非住洛阳不可?我是想移风易俗,把大家搬来,在文化礼仪的风气之中生活,让子孙们耳濡目染,增长知识,提高涵养。老是住在沙漠边缘,不愿接触中原风气,长期闭着眼睛,塞住耳朵,如何使民族进步呢?”

陆睿十分理解,感叹道:“陛下说得实在好。汉朝的大臣金日碑,原是匈奴人,假如不到长安来,哪能子孙七代都做大官呢?没有文化礼仪,不明天下大势,除了每天放牛羊,还能干些什么呢?”拓跋宏听了非常高兴,引以为知音。

不久,他下诏全国的官吏和百姓,都着汉装,禁止鲜卑人的古老风俗。又要朝廷仿照汉人的宫廷古乐;太子行加冠礼,在宗庙里举行,这是秦、汉以前的做法,自然难免受到非议和反对。

拓跋宏便借此机会和大臣们摊开了:“诸位是欢迎我赶上商、周的文明,还是连汉、晋也不如呢?”

朝臣们异口同声地表示:“我们希望陛下超过古代的帝王!”

“很好!那么,改变风俗好?还是顽固不变好?”

臣下说:“改变为好。”

“这种变化只到我为止好呢?还是流传后代好呢?”拓跋宏追问到底。

“但愿一代一代传下去,绵延不绝。”

拓跋宏这才笑了:“照诸位的说法,风俗要变,习惯要改,一直改变下去。为什么又要反对我的做法?”

咸阳王拓跋禧看没人出声,便说:“天子发布命令,臣子就当执行,没有人反对!”他是元老重臣,威信很高,因此别人就更不好多嘴了。

拓跋宏很高兴:“这就好了。诸位既然同意,我就宣布命令:从今以后,不再提倡北方土语,改说中原语言。三十岁以上的,不要求马上改;年轻的朝廷官员,不许说土语。谁要不改,就是故意反抗命令,要撤职罢官!”

接着,他把眼光转向京城主管官:“我昨天在街上看到一群妇女,穿的北方衣服,袖口小,领子高,你为何不听我的诏令,继续放任不改?”主管官赶急跪下,连连叩头。

他看看大臣们鸦雀无声,空气紧张,才缓和口气:“我做得不对,可以当面反对;当面说得好,背后不执行,是不能容许的。”然后再一次明确:“风俗习惯必须改,谁要违反就撤职。”

不久,拓跋宏又作出规定,鲜卑人死在洛阳,埋在北邙山,不许迁回平城。这样一来,北方人就和中原人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过了些年,他又下令,改变鲜卑人的姓氏:拓跋氏首先改姓为“元”,“元”是天子的姓氏。其他几个贵族大姓也都依次改成汉族的姓氏。从此,拓跋宏拓跋宏本人的名字也就变成了“元宏”。

元宏在移风易俗的过程中,因为急躁,有矫枉过正之嫌,他把汉人的糟粕也当成好东西加以提倡。比如:他看到南方贵族大九现行百年掌握政权,互相通婚,保持了特殊的门第和利益,值得效法。便将鲜卑的八个大姓定为贵族,子孙世世代代有官爵,又将汉族的崔、卢、郑、王和陇西的李冲家族也定为贵族。并让他们之间互通婚姻,维持血统的纯粹。当然,元氏是皇族,地位就更在这些贵族之上了。

元宏在鲜卑汉化的举措上收效很大,虽然引起一些问题,但总体上还是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发展和团结进步的。

【注释】

[1]革卦:是《易经》六十四卦的第四十九卦。泽火革顺天应人,属上上卦。象曰:苗逢旱天渐渐衰,幸得天恩降雨来,忧去喜来能变化,求谋干事遂心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