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当召东方的小布达拉宫
五当召地处阴山深处,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忽伦图乡的五当沟内,距离包头市大约70千米。这座寺庙依山垒砌面南而建,布局合理,规模宏大,殿堂重重,楼阁层层。而且,所有殿堂楼阁的外墙均红白相间,具有明显的藏式寺庙建筑风格,人们把它称作“东方的小布达拉宫”。
五当召的命名与传说
内蒙古自治区五当召,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后于乾隆十四年(1749)又经过重新整修,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内蒙古一带的宗教信仰与西藏的喇嘛教一脉相承,在明朝永乐以后,以宗喀巴创建的格鲁派(即黄教)为正统藏传佛教,五当召便属于格鲁派寺院。受宗教的影响,它的命名包含有蒙、藏、汉三种语意,“五当召”是蒙藏混合语名,“五当”在蒙语里的意思是柳树,“召”在藏语里意为“兄长”、“至尊”等。五当召的另一个藏语名为“巴达嘎尔”,意指白莲花。后来,乾隆皇帝又赐其汉语名“广觉寺”。
A经轮
B广觉寺匾额
C五当召的大象雕塑
关于这座寺庙的创建,当地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有位活佛阿格旺曲日莫刻苦研究佛学,曾多次前往西藏各大寺庙学习。他返回故乡后,一心想建座寺庙,于是在阴山一带到处寻找合适的地方。某日,阿格旺曲日莫带着两个徒弟再次深入阴山,走到今天包头市沙尔沁北山脚下休息时,忽然飞来一只白翅金雕,抓起阿格旺曲日莫的经冠哈达向北飞去。师徒三人拔脚直追,跟着追进一条峡谷,抬头望见经冠哈达挂在了一棵古树上。正当他们跪地祷告时,山包上走来一位牧区妇女,她一手牵着牛犊一手提着一桶鲜奶。那牛犊很顽皮,三蹦两蹦竟然踢翻了奶桶。洁白的奶汁洒下,一股异香沁人心脾。三人看得呆了,一转眼那些奶汁竟然变成一朵朵雪白的莲花,而妇女和牛犊却不见踪影。阿格旺曲日莫知道,释迦牟尼成佛时“步步生莲”,莲花是佛界的标志,而金雕是释迦牟尼的护法神。它们的出现,意味着天降祥兆,他遂决定在此建造寺庙,寺庙就取名为“巴达嘎尔”。
五当召的建造用时40年左右。建成后的寺院占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殿堂仓舍有2500多间,主体建筑位于山坡台地上,附属建筑和一些僧舍栋房位于东西两侧的山脚平地上。整座寺院随坡就势,布局合理,所有建筑单元均为梯形楼式结构,上窄下阔并开有平顶小窗。屋檐部分镶有土红色边麻装饰,廊檐下立有红色柱廊,外墙表面是一层几厘米厚的石灰层。远远望去,整座建筑显得红白相间壮观醒目,确实不负“东方的小布达拉宫”之称。
五当召经幡
著名的六大经殿
五当召现存的主体建筑首推六座经殿,即苏古沁独贡、却伊拉独贡、洞阔尔独贡、当坎希德独贡、阿会独贡和日木伦独贡。这里的“独贡”是经堂、佛殿之意。
苏古沁独贡是五当召最大的殿堂,它相当于汉传佛教寺庙里的大雄宝殿。这座22米高的大殿分为三层,底楼矗立着81根顶柱,每根都包着织有彩色龙纹的藏式绒毯,顶上悬挂着经幡和帛画,地上排列着几十排座榻。它是全寺举行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可以同时容纳千人集会。二楼大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和30尊佛像,东西两侧设有6米多高的经卷架,三楼陈列着两幢铸造精美的“铜城”。
在苏古沁独贡西侧是却伊拉独贡,“却伊拉”的藏语意为“法苑”。这里是五当召里最大的学塾,也是专门讲授佛教道义的地方。在此研学的佛教子弟通常需学满21年,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可获得本学塾的最高学位——拉布占巴学位。
苏古沁独贡与却伊拉独贡之上的是洞阔尔独贡,它是洞阔尔学塾的经殿,也是五当召最早建成的殿宇。这间大殿位于建筑群中心,由乾隆皇帝御赐的,用蒙、满、汉、藏四种文字题写的“广觉寺”匾就挂在殿前。在殿前还设有讲经台。这是喇嘛学经和口试之处,里面供奉有宗喀巴大师与众佛铜像。大殿前厅的壁画约有250多年的历史,享有“内蒙古壁画之冠”的美称。洞阔尔独贡是研究天文、占卜、历法、数学的学院,没有固定的修学期限,一般5~7年能完成学业,成绩优秀的“毕业生”会获得却吉尔学位。
五当召 五当召是一幢依山就势层层垒砌的白色建筑,群山环绕,为苍松翠柏掩映,雄浑壮观。建筑本身以及各殿堂的壁画和雕塑,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当坎希德独贡也称金刚殿,里面供奉着10尊护法金刚像,每尊金刚骑着不同神兽,个个青面獠牙,面目恐怖,颈部挂有人头项链,脚下踩着妖魔鬼怪,看上去威武凶猛,令人生畏。
阿会独贡是阿会学塾的经殿。大殿底层供有十八罗汉和四大天王,这些造像神态威严,气势非凡,大殿二层供奉着威德金刚、可畏金刚、胜乐金刚与药王佛等。该学塾的修学期为10年,期满毕业者不授予任何学位。
日木伦独贡是日木伦学塾的经殿,该学塾在内蒙古地区的藏传佛教寺庙中仅有五当召设立,它也是五当召最晚建成的大殿。殿内供奉着一尊高约9米的宗喀巴大师铜像与他的两位弟子造像,旁边墙壁上又立有1000尊小型宗喀巴造像。这间学塾专门传授喇嘛历史、教义、教规等。一般修学期是9年,期满后可以获得格西学位。
五当召内供奉的佛像
除了以上六座经殿以外,五当召的其他建筑还有东科尔府、甘珠尔府、章嘉府三座活佛府邸与一幢安放历代活佛骨灰灵塔的苏波尔盖陵,以及94幢喇嘛住舍土楼。
A五当召是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
五当召不仅拥有“布达拉宫”式的宏伟建筑与历代闻名的经学殿堂,而且此处的文物古迹也令人大开眼界。据统计,这座内蒙古地区最大的藏式建筑群里共有金属造像与非金属造像15000多尊,以及成千上万幅壁画与唐卡。那些精美壁画的面积约有1000多平方米,唐卡则有将近500幅,许多都集中在苏古沁独贡里。寺院里最有名的三幅唐卡是每幅长达6米的《释迦牟尼像》、《弥勒佛》和《宗喀巴大师》,另外还有多套十幅为一套的唐卡组画。这些壁画与唐卡的绘制内容涉及人物、风俗、神话、山水、花鸟与佛教故事等。另外,五当召还拥有两座1米多高的鎏金曼陀罗铜城与多件珍贵的清代景德镇官窑瓷器,它们在中国文物界都属于少有的精品。
作为内蒙古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五当召早已与西藏的布达拉宫、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卜楞寺,并称为我国藏传佛教的四大名寺。近年来,它又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4A级旅游景区。
B五当召建筑规模宏大,依山势布局,小窗白壁,所有建筑不规则地散布在山谷中,没有围墙和院落,各个建筑物自成一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