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征南越_关于秦国的历史
秦始皇兼并六国,取得了全国基本的统一之后,继续派兵征服南部的百越。经过数年艰苦卓绝的战争,终于得以统一百越,并在此地设置闽中、南海、象、桂林四郡,将分散的百越统一起来,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统一南越
战国末期,从现在的宁绍平原直到广西盆地以南的广大地区,生活着种姓各异的越人,史称百越。主要包括于越、东瓯、闽越、扬越(南越)、西瓯、骆越、滇越等不同的越人集团。当秦国与中原六国正忙于兼并与反兼并战争的时候,中国东南部最南部的岭南地区还是一片平寂,这里生活了上百个越人部族,岭南越人虽然名称不一样,居住环境不一样,但都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靠着简单的青铜器和石器,过着刀耕火种、捕鱼狩猎的原始生活,文化上也比较相似。
灵渠北渠 北渠由大天平尾部北陡门起,往北迂回于平畴沃野间,流程25千米,再回到湘江。
前222年,秦国灭楚之后,秦王嬴政派大将王翦乘胜继续往南进发,征服江南地,降服于越、东越与闽越,在此地设置会稽郡与闽越。前221年,全国基本统一,还剩下两块地方没有纳入秦的版图:北方的匈奴之地,以及岭南的百越之地。所以天下初定之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又命尉屠雎和赵佗率军南下平定“百越”。秦军共分五路人马,分别进攻广西北部的越城岭、湖南南部的九嶷山以及江西南康和余干等地,接着向今天两广地区的越族进军。一路上秦军在其他地区都节节胜利,但唯独在两广地区却迟迟难以取胜。两广地区地形崎岖,越人因为熟悉地形,又善于跋山涉水,经常夜袭秦军,甚至杀死了秦将尉屠雎,秦军惨败。除此之外,越人经常会切断秦军粮道,使得秦军还要经常面临断粮的痛苦。所以,战争一直持续了三年多,也未见结果。
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必须要先改善南越地区的交通情况,保证秦军的粮食供给,秦始皇任命监察御史史禄和三位石匠开凿灵渠。
灵渠水街百米浮雕墙 水街百米浮雕墙上镌刻着秦军南征的历程。威武雄壮的大秦军队经由这里下南越,南越国王俯首系颈归降大秦。
修建灵渠
历时三年,史禄终于成功开凿了灵渠,将湘江和珠江水系连接起来,使得秦国的援兵与粮食补给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保证了战争的物质供给与兵源。灵渠全长37千米,全部工程由铧嘴、大小天平石堤、南渠、北渠、陡门和秦堤构成。其中,陡门相当于现在的“船闸”,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惊世之作,是世界上最早的“船闸”,对世界水利航运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历史上湘江与漓江虽然相距不远,但从未有过交集,导致了中原与百越地区处于老死不相往来的境况,而灵渠沟通了湘江与漓江,联系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两大水系,从此中原与百越之间的天然阻隔被灵渠所化解。两个原本并不相通的地区开始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中央的政令可以顺利到达南越,南北方的货物可以畅通地流动,中原与岭南之间的文化、经济、民族都能得以交流与融合,保证了中国几千年的统一。郭沫若曾经以“北有长城,南有灵渠,同为世界奇迹”来评价灵渠的历史价值。
睡虎地秦墓竹简
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这些竹简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内文为墨书秦篆,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其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睡虎地秦墓竹简共1155枚,残片80枚,分类整理为10部分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甲种与乙种《日书》。其中《语书》、《效律》、《封诊式》、《日书》为原书标题,其他均为后人整理拟定。其中法律部分记载了秦代施行的20几个单行法规的条款原文,共记载法律条文600条。记载的秦律的形式主要有:律、令、式、法律答问、廷行事。时至今日,尚未见到完整的秦代法典,所见最多的法律条文也仅是睡虎地云梦竹简所载的一千多枚竹简记录的秦朝条文。
民族大融合
秦征服岭南百越之后,在当地设立了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三郡。为了稳定南越局势,秦王命令进军岭南的将士留守当地“屯戍”,并且任命任嚣为南海尉,任命赵佗为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上任后,推行“和辑百越”的民族政策,上书秦始皇,要求从中原迁居50万居民至南越。秦始皇于是下令将50万犯人流放到南越,并且强制性地从中原征调一万五千名未婚女子赶赴南越,与守戍将士成婚定居,繁衍后代。这是中国古代规模较大的一次民族大迁徙。
流放岭南的罪犯中有不少是原来六国的贵族子弟,他们为岭南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与中原文化。迁到岭南的汉人与当地的越人融合在一起,进行艰苦卓绝的岭南大开发,生活苦不聊生,男子负责军事征战,妇女负责繁重的后勤工作,靠着自己的双手,促进了岭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灵渠南渠 南渠为引湘入漓的一条渠道,从小天平尾部的南陡起,至溶江镇汇入大溶江的灵河口止。明代诗人俞安期在《舟过秦渠即景》诗中描绘“秦渠曲曲学三巴,离立千峰插地斜。宛转中间穿水去,孤舟长绕碧莲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