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指鹿为马的赵高_关于秦国的历史

指鹿为马的赵高_关于秦国的历史

时间:2023-07-01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指鹿为马的赵高_关于秦国的历史秦始皇梦寐以求的“千秋帝业”,由于赵高乱政而加速破亡。一种说法认为“诸赵”指的是国名,这句话指出赵高以前是赵国人。这种说法完全颠覆了历代以来对“赵高乱秦”的定性,反而将赵高描述成为一个忍辱负重、为国献身的英雄。赵高的宦官身份已经被历代所接受。正当前途看好的时候,赵高却犯罪入狱,审判他的是上卿蒙毅。蒙毅秉公执法,判赵高死罪。

指鹿为马的赵高_关于秦国的历史

秦始皇梦寐以求的“千秋帝业”,由于赵高乱政而加速破亡。因为他的阴谋权术,长子扶苏被逼自杀,昏庸无能的胡亥即位,良臣宗室被清洗,大秦帝国的统治愈发残酷黑暗,反秦烈火加速燃起。

赵高出身

提到赵高,人们往往会很自然地想到一个蒙君惑主、阴险狡诈的白脸奸臣形象,但他的出身到底是怎样的?《史记》中对此仅仅寥寥数语简单介绍:“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这段模糊不清的话在后世引发了诸多争论。

首先,关于赵高的出身“诸赵疏远属也”的争论。一种说法认为“诸赵”指的是国名,这句话指出赵高以前是赵国人。清代学者赵翼认为,赵高本来是赵国贵族,因为痛恨秦国灭赵,所以混入秦宫,发誓为赵国报仇,赵高乃是以勾践事吴之心,行张良报韩之举。近代学者郭沫若也曾说“赵高原是赵国远支宗室的后代,因其父犯罪被处宫刑,当了宦官……骗取了秦始皇的信任。”这种说法完全颠覆了历代以来对“赵高乱秦”的定性,反而将赵高描述成为一个忍辱负重、为国献身的英雄。(www.guayunfan.com)秦·“大禾未央”铭蟠螭纹镜 桥形钮,绳纹钮座,钮外有小篆铭一周:“大禾未央,长相思,慎毋相忘。”钮座区有螭龙纹饰,主纹饰区以四博山炉纹分为四区,各配置一条双线蟠螭龙纹。最外区为素宽卷缘。

其次,关于“皆生隐宫”的争论。常见的说法认为,这句话是指赵高是宦官。赵高的宦官身份已经被历代所接受。清代学者赵翼认为,赵高为了报仇,毅然挥刀自宫,以苦肉计混进宫内,博得秦始皇的信任。这种理解同样是将赵高描述成一位为成就大事不惜牺牲自己的英雄。但现代学者另有一种说法,认为赵高不是宦官。隐宫,是指刑满人员工作的地方,与宫刑没有关系。司马迁并未说赵高是阉人,“宦官说”其实是在南北朝以后,人们对宦阉亡国极为痛恨的情况下出现的。而且,赵高是有女儿的,这也证明赵高并非阉人。

其实,无论赵高是不是赵国公子,也无论他是不是“宦官”,非常确定的是赵高在进入秦宫之前确实身份卑贱,但因为长得高大强壮,骑术车技精湛,才被秦始皇慧眼识中,升任中车府令。中车府令职务相当于皇帝的侍从车马班长,负责皇帝的车马管理和出行随驾,甚至亲自为皇帝驭,职位至关紧要。除此之外,赵高的文学功底深厚、书法卓绝、精通秦国律法,秦始皇非常看重他的才华,命他担任秦始皇幼子胡亥的老师。

战国秦国“半两”钱背铜范 秦代的半两钱作为秦代通行货币,曾被大量铸造。此钱范保存完整,是研究秦代铸币工艺的珍贵资料。

正当前途看好的时候,赵高却犯罪入狱,审判他的是上卿蒙毅。蒙毅秉公执法,判赵高死罪。后来,始皇帝惜才不忍,顾念赵高侍奉多年,行事敏捷勤奋,才能突出卓绝,就下令赦免赵高,恢复其中车府令的官职。从此,赵高就与蒙毅结下仇怨,这件事直接影响了后来的沙丘之谋,以及蒙氏家族、李斯的命运,甚至为秦帝国最后的毁灭埋下了伏笔。

钳制言论

李斯死后,赵高除去了身边最后的拦阻,名正言顺地当上丞相。大秦帝国的国政大事完全由他一人专断,赵高几乎成了太上皇,但他的野心并没有满足,还想取胡亥而代之。为了试探群臣的反应,前207年八月,赵高趁群臣朝贺之时,将一头鹿献给胡亥,说:“臣进献一马供陛下赏玩。”胡亥觉得很可笑,纠正他说:“丞相说错了吧,这明明是头鹿,怎么说是马呢?”赵高不以为然,一本正经地问周围的大臣:“你们说这是鹿还是马?”左右大臣或者沉默,或者奉承赵高说是马,或者搞不清楚状况说了真话,胡亥见众口不一,以为自己是中了邪,才认马为鹿。赵高于是招来太卜为他算卦,太卜按照赵高所指示的,欺骗胡亥说:“这是因为陛下祭祀时没有斋戒沐浴才会这样。”胡亥信以为真,便听从赵高的安排,离开皇宫去斋戒了。胡亥走后,赵高马上处死那些说真话的大臣,这下群臣更不敢反对赵高了。

秦隶的创造者程邈

程邈,字元岑,下邽(故地在今陕西渭南)人;有作下杜(见许慎《说文解字叙》)、下邳人(见庾肩吾《书品》)。相传他首先将篆书改革为隶书。南朝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载其“善大篆。得罪始皇,囚于云阳狱,增减大篆体,去其繁复,始皇善之,出为御史,名书曰隶书。”作品无考。唐代张怀瓘《书断》称:“案隶书者,秦下邽人程邈所造也。邈字元岑,始为衙县狱吏,得罪始皇,幽系云阳狱中,覃思十年,益大小篆方圆而为隶书三千字,奏之,始皇善之,用为御史。以奏事繁多,篆字难成,乃用隶字,以为隶人佐书,故名‘隶书’。”庾肩吾《书品》曰:“寻隶体发源,秦时隶人下邳程邈所作。始皇见而重之,以奏事繁多,篆字难制,遂作此法,故曰‘隶书’,今时正书是也。”综上所述,看来程邈原为县里小官,因罪入狱,狱中他整理了隶书3000字上奏,得到秦始皇赏识,赦其罪,并封为御史。由于程邈是个徒隶,起初又专供隶役应用,所以把这一书体称之为隶书。这个故事可能有很大附会的成分。实际上正像书法的产生一样,隶书也是靠日积月累许多人共同创造的,程邈所作的大概是整理工作。

弑君专权

秦二世胡亥墓 秦二世胡亥墓,位于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西曲江村南半坡上。墓为圆形,封土堆直径25米,高5米。墓北有石碑一座,高3米,宽98厘米,厚28厘米。碑面阴刻“秦二世皇帝陵”六个隶书大字,为乾隆四十一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

昏庸的胡亥忙于享受宴乐,赵高忙于在朝廷内清除异己,两人都不关心咸阳城外的亡秦风暴。此刻项羽领导的反秦义军势如破竹,在巨鹿歼灭了秦军主力,而刘邦已经率军进入武关,兵临咸阳城下。赵高无法应对,开始称病不上朝。此刻的胡亥就算再昏庸,也听说了帝国行将覆灭的消息,再也不能坐视不管了,派人去问赵高到底怎么回事。赵高被问得哑口无言,他知道胡亥已经不信任自己了,于是决定弑君政变。此时刘邦为了早日攻克咸阳,也派人暗中联系赵高做内应。于是赵高与弟弟赵成、女婿阎乐商议弑君政变的计划:打算由赵成为内应,而由阎乐率领手下士兵装扮成农民起义军的样子,攻打胡亥所在的望夷宫(故地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赵高则负责指挥全局。

指鹿为马 唐代诗人于写过一首《秦原览古》,感慨秦亡汉兴之事。诗云:“耕者戮力地,龙虎曾角逐。火德道将亨,夜逢蛇母哭。昔日望夷宫,是处寻桑谷。汉祖竟为龙,赵高徒指鹿。当时行路人,已合伤心目。汉祚又千年,秦原草还绿。”

赵成先散布谣言说宫内有盗贼,然后命阎乐假意发兵追击,致使宫内防守空虚,同时阎乐又率千余人以追贼为名直逼胡亥的行宫而来。等冲到宫门前,阎乐以阻挡强盗进宫不力的名义,一路斩杀宫内侍卫,一直杀到惊慌失措的胡亥面前,胡亥吓得急召左右护驾,没想到侍从们早已溜之大吉,身边只有一个宦者。阎乐大吼:“我奉丞相之命,为天下铲除暴君,你不用多说,快快自裁吧!”胡亥此刻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已经来不及了,连反抗也没有机会,就结束了自己可怜又可恨的一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