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_蒙元以来云南契丹后裔
明清时期,契丹后裔的文学,绝大多数是刻在墓志铭或写在谱牒上。查到清末,虽有契丹将领蒋宗汉的许多碑文,但为当时文人所作。只有姚关大乌邑契丹秀才蒋世芳除自撰族谱《世世昌》外,曾主编《镇康县志》,并创作了大量诗词,惜因世态多变,其佳作早已佚失,甚为惋惜。现笔者只能将亲自调查契丹墓志和族谱所见的诗词收录于后。
昌宁县卡斯镇中寨契丹轿子墓,原为明代所建。民国八年(1919年),由后代重修,墓中有碑志和赞诗,其中《阿公大人碑志》诗云:
远列高峰满院森,登林最喜翠华临。
层层现景三元会,叠叠关山万古盟。(www.guayunfan.com)天上清光流吉穴,人间瑞气启文明。
要知尽庆华封祝,数百余年惠爱深。
墓碑还有顺宁晚教生岐山氏岐凤廷写的铭诗,曰:
山波几重水浪几重,山波水浪有余风。
执丝竿钓鱼龙,得沽酒便兴隆。
借问何是道,那管流西,那管流东。
朝露满蓑夜露满蓑,一心安乐向田禾。
光阴易过日月如梭,积玉堆金子孙多。
谁能胜我与木石,居效历山而在山河。
芒市《猛板蒋氏家谱》中有九世祖蒋广发(誉卿)写的楹联和诗词,再次阐明他们是契丹后裔。其中楹联和诗词是:
昔先人土舍平戛丰功伟绩传家谱;
今后辈世守猛板根深枝茂荷祖□。
溯祖人沐雨栉风创立基业,是诚德重后代;
愿后辈慎终追远恪遵懿范,以勤奋绍前□。
吾家文献多不详,为因世变如沧桑。
家谱重要似珍宝;源远流长谨收藏。
我就传言笔纸上,留供后世作文章。
切莫数典不知祖,一家族史岂可忘。
此外,猛板土千总蒋品三墓碑中的铭文,反映了爱国守土的高贵品质。其铭曰:
缅维蒋氏兮,藉寄徐扬。
厥祖思孝兮,拓土开疆。
隶属缅甸兮,酋长木邦。
流传八代兮,公之发祥。
中英分界兮,附入龙阳。
慎固封守兮,繁于苍桑。
恢复国土兮,修睦遮芒。
主器承袭兮,克绍前光。
诸孙鹊起兮,辉映棣棠。
年逾古稀兮,纯嘏尔常。
东皋新建兮,卜吉久藏。
佑启俊人兮,富贵荣昌。
施甸何元乡上莽王寨《阿莽蒋氏宗谱》楹联曰:
辽自遗裔,耶律庭前千株绿;
育王之后,阿莽蒋姓一堂春。
施甸太平镇太平村“皇明诰赠西山司官始祖莽禄墓”铭曰:
千里国家钟毓秀,龙蟠虎踞藏忠骨。
衣冠济济一新寺,宗功赫赫底巨族。
施甸大楼子契丹十八世祖蒋成龙镇南将军墓志云:
孺人任只(职),历世有光。
姆仪定式,坤德孔彰。
如山如阜,俾诚俾昌。
瑞行麟风,长发其祥。
子孙缵继,奕叶尽香。
伦山佳水,万古显扬。
施甸大乌邑蒋氏祖祠楹联曰:
长官袭分司,本支原土舍,耶律改姓者三:曰阿曰莽曰蒋;
将军封五略,累世笃忠贞,始祖传家不一:立德立功立言。
当代新撰《大辽室族云南契丹后裔祖先世谱》收录有施甸长官司警世楹联,其中二联是:
立家庙,振家纲,谨家学,以行家礼;
建宗祠,睦家族,陈家器,而报宗功。
忠厚可传家,我祖宗曾作忠作孝光前烈;
诗书堪继世,吾儿孙宜学诗学礼裕后昆。
值得一提的是清末同治、光绪年间,契丹后裔中出现了一员武将和一位文才。武将是鹤庆的蒋宗汉,曾任云南提督和贵州提督。卒后,清廷赐谥壮勤,修建了蒋壮勤祠。在李根源敬题书名《蒋壮勤公勋绩录》中,收有御赐碑文、祭文、国史馆列传、奏折、碑铭等珍贵史料。均为当时名家手笔,但未见本人著作。文才是清末秀才蒋世芳,姚关大乌邑人氏,字洪勋,光绪三年(1877年)生,是清末理学家、教育家和诗人。蒋世芳学识精辟,文采绚丽,遗著有《世世昌》(族谱)、《竹径草堂文集》(共八本,现仅存一本,内二十六篇短文)、《先严诗集》(共十本,仅存一本为《登龙居士集稿》,载有144首诗)、《理学录》《镇康县志》等,蒋世芳博学多才。遗憾的是他的著作几经沧桑,多有散佚。经笔者多方查找,始在《永昌府文征》和《镇康县志》中查到蒋世芳作品,其中二首诗是《和谢公学韵二绝》作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诗云:
烟火镇康数万家,相安无事寂无华,
沿途父老□相送,皆为谢公出五花。
日向兰亭说茂林,谁知此地亦山阴。
但能识得右军意,千古英雄一一吟。
蒋世芳壬子年(1912年)六月十日,从姚关至猛板时,曾写下数首诗歌,记述当时情景:
别姚西行
鸡鸣策马出关阳,孔水黎明恨路长。
为问前程何所事,潞江麦饭渡轻装。
猛板道中
山行数里水潺潺,竹树烟云野兴闻。
鸣声上下起愁怨,可怜鸟倦不飞还。
猛板土署
青山绿树白云中,草舍环依瓦舍东。
舜茨尧阶昭俭德,南方又见禹卑宫。
蒋世芳的《姚关地名游戏歌》,作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歌中每一句都有两三个地名,七言一句,押韵也有对仗,此地名歌如今尚张贴于主人楼上客房中,征得其子蒋绍跋老师同意,特抄录于下。歌词是:
老姚关外猛波罗,城里私游城外歌。
战马奔来白马厩,飞龙别遇黑龙河。
虎洞电山鸡肠水,虎楼凤阁牛头坡。
白云玄地青山寺,乌土黄泥黑石头。
摆田摆柞起摆马,蛮别蛮蚌出蛮牛,
响水陡坡冲大寨,汉庄平地黑干沟。
桥下三眼墩子隔,碓打六章孔水流。
挂弓烹象三块石,倚剑苍龙万仞岗。
坝头洗甲流青水,河尾磨刀斩断山。
付家蒜园郑家寨,杨家麦地吴家庄。
鸡飞山邑通乌寨,牛过天河到摆榔。
红坡岩脚杨梅熟,朱市桥头萝卜香。
莲花滚水开茶铺,杨柳本村卖酒房。
尖山挂山猴子寨,靠山横山马鹿塘。
净渡观音一碗水,普全弥勒三架弯。
新寨苗寨核桃寨,大关小关茨竹关。
石坝姆猪大坝叫,盐槽喂马简槽咸。
中山雷打草林白,大岭风吹梅子黄。
玉苏三月游大水,黄龙九股摆教场。
蛮散阴兵攻竹寨,徒来白子扎营盘。
弄寨挂灯两和尚,清平礼拜朝天王。
清末,还有不少汉族学者为契丹亲友写下不少墓志铭、谱牒和楹联。现仅收录赵翼、林景清、杨焕章的诗作,体现了契丹人与汉族人民的亲密友谊。
赵翼是清乾隆进士,江苏武进人、清代著名史学家、诗人,官至贵西兵备道。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随大学士阿桂征缅,班师时途经平戛。山川有幸,得此颂赞。
茫施东去得平原,豁达天开箭筈关。
一水灌田千百亩,半山结屋两三间。
年丰市有扶头醉,冬暖人多曝背喧。
此是道书真福地,熙恬光景是桃源。
茫施即今芒市,箭薚关在今陕西千阳县南箭括岭。
林景清是保山清末进士,曾考证过契丹落籍云南的史籍,参与施甸长官司村契丹编写家谱,为木瓜榔武略祠撰写一副楹联:
耶律庭前千株茂(千棵树);
莽蒋祠内一堂春。
杨焕章又名陈继先,为笔者祖父,清末贡生,施甸热水塘村人,著有《守约山房全集》30万字,惜在“文革”浩劫中被毁。曾为大楼子及长官司的契丹亲友撰写过族谱、墓志铭、祖祠楹联等,现由大楼子蒋必高将其家之楹联抄与笔者,其木刻本大楼子族谱《宫音乐安郡阿莽蒋姓门中历代先祖考妣老幼灵魂香位》和对联至今还珍藏于该寨蒋必华家厢房楼上。其楹联是:
五姓祖考供一堂,阳世为邻阴司美相亲相爱;
九族宗友皆万古,皆春祀秋赏同享必亲必恭。
横批:光宗耀祖
建立宗祠垂古于后;
设堂祭祖世代增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