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关于孙中山的资料_有关孙中山的资料

关于孙中山的资料_有关孙中山的资料

时间:2023-02-1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孙中山的资料_有关孙中山的资料孙中山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起草了兴中会成立宣言,明确指出民族危机严重,号召爱国志士团结奋斗,“振兴中华”。孙中山决定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孙中山后来十分称誉被清政府杀害的烈士陆皓东,说他是“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牺牲的第一人”。

关于孙中山的资料_有关孙中山的资料

孙中山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于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一个贫苦农家,幼名帝象,稍长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后来人们称他孙中山。

孙中山幼年时家里很穷,6岁便跟姐姐上山砍柴割草,后来就下地干活。这种生活经历,使他从小就对农民的痛苦境遇和要求有较深的直接感受。

在孙中山的青少年时代,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几十年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也被镇压了,但革命故事仍在流传。村中有一位太平天国老战士冯爽观,时常在村头给孩子们讲“洪杨故事”,他听后就逐渐产生了仇恨清朝、崇拜英雄的感情。

1878年5月,12岁的孙中山跟随母亲从香港乘船去夏威夷(檀香山)茂宜岛投靠他哥哥孙眉。孙眉是由雇工发迹的农牧业华侨资本家。

开始,孙中山在他哥哥店里当店员,不久就被送到夏威夷王国首府火奴鲁鲁(檀香山正埠)英国教会学校意奥兰尼书院学习,开始接触西方文化。

孙中山在这里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知识,特别爱读美国革命家华盛顿、林肯的传记。他亲眼看到夏威夷人民反抗美国侵略的斗争,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民主思想和近代科学知识,也逐渐萌发了反抗殖民主义侵略和要求民族独立的思想。

1883年,17岁的孙中山由檀香山回到翠亨村,开始宣传社会改革,抨击腐败政治和落后的社会习俗。这年秋天,他和好友陆皓等人,掰断村庙“北极帝君”的胳膊,刮破“金花夫人”的脸皮,蔑视封建神权,造了菩萨的反。

孙中山破坏神像的行为震动全村,遭到豪绅地主的攻击,他只好走避香港。1884年,孙中山入香港中央书院(中等学校)学习。两年后,入广州博济医院附属南华医学堂学医。1871年又转入香港雅丽氏医院附设西医书院继续学习。

孙中山学习期间,“志窥远大,性慕新奇”,刻苦用功,常常半夜起床点灯攻读。除钻研医学外,他还广泛阅读西方政治、军事、历史、物理、农学等书籍以及中国经史典籍,为日后革命打下坚实的学识基础。

中法战争后,孙中山就立志“倾覆清廷,创建民国”,因此除学习医学知识外,更关心时政,广泛结交革命志士。当时,他与杨鹤龄、陈少白、尤烈过从甚密,放言无忌,人称“四大寇”。

1892年,孙中山以全校之冠的优异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后在澳门、广州开业行医。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明,行医“不满三月,声名鹊起”。但孙中山不满足于“医人”,而志在“医国”,探求救国之路。

不过,这时的孙中山因受盛极一时的改良主义思潮影响,仍把改革中国的希望寄托于当权者。1894年夏,他写了8000字的《上李鸿章书》,北上天津托人呈递。书中表达他主张学习西方国家发展农工商业,改革教育使中国独立富强的愿望。

上书没有结果,但孙中山却在天津等地耳闻目睹了清朝各种腐败现状,深感当权者无可指望。这时,日本侵略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妥协退让,清军节节败退,民族危难严重,这使孙中山下决心推翻清廷,挽救中国。

1894年10月,孙中山怀抱救国大志,再往檀香山,在华侨中宣传反清革命。他联络了包括孙眉在内的20多位关心祖国命运的华侨人士,于11月24日在火奴鲁鲁成立中国第一个秘密的反清革命小团体——兴中会,孙中山被推为会长。

孙中山起草了兴中会成立宣言,明确指出民族危机严重,号召爱国志士团结奋斗,“振兴中华”。会员入会的秘密誓词宣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这是兴中会的政治纲领,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小团体。

1895年2月,孙中山等人又联合香港爱国人士杨衢云、谢缵绪的小团体辅仁文社,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设机关于士丹麦顿街13号,名“乾亨行”。经商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

孙中山从创立兴中会开始,就把武装夺取政权,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当成主要目标。为此,他多方筹集经费,准备武装起义,在檀香山华侨中募集起义军费数万元。

孙中山决定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他和陆皓东、杨衢云、郑士良往来港粤,联络了广东各地清军、防营、水师和会党、绿林、游勇,并在广州设立农学会作掩护,还设立了十几处秘密机关,决定于夏历九月九日(10月26日)重阳节发起起义。

起义尚未来得及发动,就被清政府所镇压。但这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第一次武装起义,影响很大。

孙中山后来十分称誉被清政府杀害的烈士陆皓东,说他是“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牺牲的第一人”。他制作的青天白日旗,以后由孙中山改进为“青天白日满地红”的中华民国国旗。其他被捕者丘四、朱贵全、程奎光等也被清政府杀害。

广州起义失败后,清政府悬赏一千或几百大洋通缉孙中山、杨衢云、郑士良等人。港英当局也令五年内禁止他们入境。孙中山被迫流亡日本,11月在横滨联络华侨冯镜如等组织兴中会,冯任会长。从此孙中山剪发改装,流亡海外16年。

清政府把孙中山视为叛逆要犯,在国内外到处追捕。1896年10月1日,孙中山从美国到达伦敦,寓居旅馆。他数次去探访他香港学习期间的英国老师康德黎和孟生。清政府驻英公使馆侦知情况后,于10月11日将他诱捕。www.guayunfan.com

孙中山被关在公使馆三楼的一间小屋里,幸得使馆英国工人贺维和柯尔的热情帮助,给康德黎送信。康德黎和孟生多方奔走,设法营救。后来《地球报》刊登“可惊可骇之新闻”,“革命家被诱禁于伦敦”,引起社会舆论的注意。

伦敦不少英国人也对此不满,聚集在清公使馆门口高呼要求“释放孙逸仙”。在舆论和民众压力下,英国政府也得知清驻英公使龚照瑗曾出7000英镑高价雇英船运孙中山回国的事,就出面交涉,要公使馆按国际公法和国际惯例释放私捕人犯。

清公使无奈,只好在23日下午将孙中山释放。当孙离开使馆时,街上人山人海,拥挤着一睹中国革命家的风采。记者也纷纷采访,报纸刊登消息,从此孙逸仙的名字传遍世界。后来,孙中山用英文写成《伦敦被难记》。

伦敦脱险后,孙中山继续在英居留一年。他常在大英博物馆,潜心钻研西方政治、社会、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书刊,并实地考察英国社会和政治经济制度,从中探求救国真理,为以后制订完整的革命纲领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孙中山在伦敦生活十分艰苦,天天粗茶淡饭,省下钱买书潜心研读。他在伦敦《双周论坛》上用英文发表文章,揭露清王朝的黑暗腐败,提出要完全打倒目前极其腐败的统治,建立一个贤良的、由地道的中国人来建立起纯洁的政府。

1897年8月,孙中山到了日本。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和华侨较多,日本又离中国较近,更便于进行革命宣传。孙中山在日本居留3年,结识了不少友人。1899年,他派陈少白去香港创办《中国日报》,并准备第二次起义。

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后,孙中山又发动第二次武装起义——惠州起义。他自己奔走于日本、香港、新加坡、台湾等地策划指挥,令与会党联系密切的郑士良,在他家乡广东惠州归善县三洲田发动三合会起义。

10月8日,600多会党群众在惠州发动起义。起义队伍向东挺进,势如破竹,10多天队伍扩大到两万多人。但因统治台湾的日本当局阻挠,禁运武器,起义队伍弹尽援绝,被迫解散,起义失败。但这次起义深得民众同情,扩大了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