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南诏的民族组成_唐宋民族史

南诏的民族组成_唐宋民族史

时间:2023-07-0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南诏的民族组成_唐宋民族史一、白族的形成唐代前期,洱海地区居住着不同的蛮夷。这些汉人逐渐融合于当地诸蛮中,他们对南诏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南诏又称洱海地区为“大封民国”,也就是“大国”,与“子国”有密切关系。南诏统治的爨区,胁迫大量人口迁出迁入,原来同一族系聚居的滇池及其以东地区,成为施蛮、顺蛮、河蛮、麽些蛮、望苴子、骠人等诸部杂居的地区。但基层组织仍是以血缘为联系的家族村社。

南诏的民族组成_唐宋民族史

一、白族的形成

唐代前期,洱海地区居住着不同的蛮夷。有自两汉以来就生活在这里的昆明人,他们是唐初洱海乌蛮的主要成员,形成施浪诏、赕诏、浪穹诏三个酋邦,分布于今洱海以北的洱源、剑川一带。有从澜沧江以西迁来的哀牢夷,形成蒙舍诏和蒙诏两个酋邦,亦被称为乌蛮。还有从滇东及其他地方迁来的白蛮。白蛮因分布在不同的地区而有不同的名称,如西洱河蛮(又称河蛮)、云南蛮、姚州蛮、弄栋蛮、青蛉蛮等。白蛮曾建立了一个较大的酋邦,称为“白子国”。汉至唐初,许多汉人迁入洱海地区。天宝西洱河战役期间又有不少汉人流落到洱海地区。由于南诏多次进犯西川,尤其是太和三年(829年)对西川的劫掠,又俘虏数万汉人而归。这些汉人逐渐融合于当地诸蛮中,他们对南诏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

唐代初年,洱海地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由于诸蛮之间的社会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为这一融合创造了条件。南诏征服河蛮,击灭五诏、统一洱海地区,进而统一云南,而统一的完成又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诸蛮部的交融创造了条件,使洱海地区成为南诏的首府(十赕)所在地。贞元十年(794年)以后,洱海地区已进入封建领主制社会,长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往,使原来诸蛮部之间的差别逐渐消失。共同的封建领主经济、共同的政治体制、共同的语言和文化,使洱海诸蛮部发展成为一个新的人们共同体。原来的哀牢、昆明、云南、西洱河、弄栋、青蛉等蛮名也随之消失,出现了共同的专用名称。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南诏酋龙卒,子法(隆舜)立,自号“大封人”。“封人”又作“封民”。“封”古音读“邦”,意义也相同。“封”“邦”与“”读音相同,“封人”就是“人”。南诏又称洱海地区为“大封民国”,也就是“大国”,与“子国”有密切关系。“”字又作“白”字。“大封人”这个专用名称的出现,标志着洱海诸蛮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白族。到大理国时期“白”字就更为通用,大理国称“白国”,其王称“白王”,其史书称“白史”,其语言称“白语”,其文字称“白文”,民族称“白人”。

二、两爨蛮(www.guayunfan.com)爨蛮分为东爨乌蛮与西爨白蛮,通称两爨蛮。南诏占领后,为加强统治,阁罗凤派遣昆川城使杨牟利,以兵围胁西爨,徙二十万户于永昌郡地(今云南保山)。乌蛮以语言不通,多散林谷为由,没有迁移。自此以后滇池地区和今曲靖地区,荡然兵荒,人口减少,土地荒芜,原来爨西白蛮创造的较为发展的经济文化受到严重破坏。当地的乌蛮后来迁入西爨故地。南诏于贞元十年(794年),又将施蛮、顺蛮、么些蛮诸蛮种数万户迁至拓东地区,充实西爨故地。从永昌地区将望苴子、望外喻等千余户,迁到拓东城傍,以静道路。南诏攻拔太和城时,部分河蛮曾迁至洱海以北,羁制于浪诏,贞元十年(794年)浪诏破败,被南诏迁到拓东地区。太和六年(832年)南诏劫掠骠国,掳其众三千余人,隶配拓东城,令其自给。南诏统治的爨区,胁迫大量人口迁出迁入,原来同一族系聚居的滇池及其以东地区,成为施蛮、顺蛮、河蛮、麽些蛮、望苴子、骠人等诸部杂居的地区。经过长时期经济文化的发展,诸蛮部间又交错杂居。相互间交流融汇,逐渐形成新的人们共同体,即今天彝族。由于两爨地区以自然经济为主,所以诸蛮部仍保留着自身固有的某些文化特质,使这一地区的彝族迄今仍支系众多,名称繁杂。诸蛮部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也颇不平衡,到唐代后期,滇池地区有的已进入封建领主制阶段,有的地区进入奴隶制社会阶段,有的地区则尚处于农村公社阶段。

三、东 蛮

州地区(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勿邓、两林、丰琶三部称为东蛮。勿邓与滇东北东爨乌蛮的阿芋路、阿猛、夔山、暴蛮、卢鹿蛮、磨弥敛,合称乌蛮七部。“皆衣牛羊皮。俗尚巫鬼,无拜跪之节。其语四译乃与中国通。大部落有大鬼主,百家则置小鬼主。”[57]勿邓又称为邛部,地方千里。有邛部六姓,一姓白蛮,五姓乌蛮。有初裹五姓,都是乌蛮,散处邛部(今四川越西)、台登(今四川泸沽)之间。有东钦蛮二姓、都是白蛮。还有栗粟蛮二姓、雷蛮三姓、梦蛮三姓,散处黎、、戎数州的边鄙之地。这里的乌蛮妇人穿黑缯衣裙,其长曳地,白蛮的妇女穿白缯衣裙,其长不过膝盖。

两林在勿邓南面七十里,有十低三姓、阿屯三姓、亏望三姓。两林以南为丰琶部落,阿诺两姓。两林居地虽然狭窄,但被诸部推为东蛮之长,号都大鬼主。

这里所称的姓,就是以共同的血缘为联系纽带的“家支”集团。以上所列举的“姓”中,其名称还与今天大、小凉山彝族的“家支”名称相同。如“阿屯”即今“阿都”,“十低”即今“吉狄”,“亏望”即今“阔部”。

东蛮诸部的社会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已进入奴隶制,有的还处于家长奴隶制向奴隶制过渡阶段。但基层组织仍是以血缘为联系的家族村社。东蛮诸部的经济生活大都以畜牧经济为主。

鬼主是宗教祭司、军事首领、部落酋长合而为一的头目,也就是彝族“兹”“毕”“莫”相结合的政治制度。每年每户要出一牛或一羊,在鬼主家举行送鬼迎神的盛大祭典。这种祭典是在宗教的神秘云雾中实行政治统治与军事掠夺的重要手段。

东蛮后来发展为今凉山的彝族。唐初,曾在东蛮地区设置羁縻州、县,分别隶属于州都督府,或戎州都督府。天宝十五年(756年)后,南诏与吐蕃联合攻陷州后,东蛮羁属于南诏。贞元年间,唐朝又控制了东蛮。到公元9世纪,南诏再度攻陷州,在此设置会川都督,又将东蛮置于其控制之下。

四、其他民族

金齿蛮,又称黑齿蛮、银齿蛮、绣脚蛮、绣面蛮等,其实都是同一个族系,因部落不同,习俗略有不同而给以不同名称。黑齿蛮用漆漆齿,金齿蛮以金镂片饰齿,银齿蛮以银镂片饰齿,绣脚蛮则于踝上腓下刺以纹彩,绣面蛮则在婴儿时以针刺面,涂以青黛,面如文绣,唐代以后统称为金齿。妇女皆在当顶上梳一发髻,身着筒裙,斜披青布条为衣,他们是今天傣族的先民。分布在永昌、开南以南的广阔地区,相当于今天的腾冲、德宏、临沧、思茅、西双版纳等地区。金齿蛮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

茫蛮,居住在今保山、德宏、临沧、西双版纳等地。茫蛮又称作“开南杂种”,[58]包括大赕、茫昌、茫盛恐、茫、茫施等部落,他们也有漆齿之俗,身着筒裙,似与金齿蛮相类,但腰间缠藤,发髻上缠缯布,则与金齿蛮有明显差别。他们的住宅是“楼居”的干栏,也与金齿蛮相同。当地人善于养象,用象耕田,并以象粪为燃料。茫蛮是今云南德昂族的先民。

寻传蛮,分布在今伊洛瓦底江上游及云南德宏地区。寻传疑为寻传之误,为今景颇族先民。景颇族自称准博即寻传。当地不生产丝绵布帛,人们身披虎皮,作战勇猛,常为南诏征召入伍打先锋。其经济生活以游猎为主。

在寻传蛮以西还居住着裸形蛮,他们身不着衣,没有农耕,无君长,散居于山谷之中,又称为野蛮,属寻传蛮一类。

麽些蛮,属乌蛮种类,分布在金沙江上游,今丽江、中甸等地。以畜牧业为主,地多牛羊,有的一家即畜养着羊群。男女身披羊皮。他们曾南下洱海地区建立过越析诏。南诏统一洱海地区时,他们又被迫北上,散居于铁桥(中旬塔城)和昆明(今四川盐源)一带。南诏袭破铁桥及昆明诸城后,虏获麽些万户,强迫迁往昆川及西爨故地,为今纳西族的先民。

朴子蛮,分布在开南、银生、永昌、寻传等地,以射猎为生,为东汉时永昌郡的濮人(哀牢夷),也就是今天布朗族的先民。

望苴子蛮,也称望蛮,分布在澜沧江以西,今临沧、思茅等地。为南诏盛罗皮所征服。其人勇捷,善于马上用枪,又能使用木弓短箭。其箭镞上敷有毒药。当地人以狩猎为生,因其人勇敢善斗,骑术高超,南诏及诸城镇大将出兵时,常以望苴子人为前驱。望蛮,即今佤族的先民。

和蛮,当是元代文献所说的和尼(亦作斡尼),今天哈尼族的先民。哈尼语,“尼”为人之意,和尼即是“和族”“和蛮”。和尼散居于红河上游的广阔地区,即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蛮地区已有一些大的首领,见于文献记载的有孟谷等,但还没有大区域的政权组织。和蛮与金齿、爨蛮、濮夷等错杂而居,其社会经济与东爨乌蛮相近。

僚子,属壮傣语族,为今天壮族的先民,分布在盘江南北,今文山壮族自治州等地。虽有酋长,但尚无大的政权组织。

裳人,分布在铁桥(今中旬塔城)以北,是从外地迁来的汉人,因受当地少数民族的影响,逐渐融合于其中。贞元十年(794年)南诏攻破铁桥,俘获裳人数千户,迁至云南东北地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