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应钦徐永昌等关于中美英联合反攻缅甸计划及洽商经过情形签呈(1942年7月—12月)_滇西抗战史
何应钦致蒋介石签呈稿(7月23日)
签呈 七月二十三日于本会
据外事局商兼局长转来史蒂威尔呈钧座七月十八日备忘录,主题为“反攻缅甸计划”(原译文附呈),谨核议意见如左:
反攻缅甸在政略及战略上均极有利,惟在战术及技术上应有左记之注意:(www.guayunfan.com)一、占领安达曼群岛掩护陆军在仰光上陆,以及而后控制孟加拉湾、掩护运输舰在仰光起卸物资,均赖英国海空军绝大之努力,而英国有无此种余力,唯英国政府可以答复,此首须预为征询并加以策动者。
二、美军一至三师协助英军由清德温江进攻斯威簿(堡,后同)及曼德勒,对于印缅间道路开辟所需之时间预为估计,积极办理,否则仅以轻兵器担任进攻,恐难奏功。
三、中国在滇西、滇南集中精锐二十师及所要炮兵,当勉可办到(计现有71A:36D、87D、88D,6A:49D、93D、N28D,5A:96D、200D、N39D、2RD,将来可增调2A:9D、76D、N33D、76D,76A:24D、196D、T57D,及依情况可使用54A),并负担进攻腊戍之任务。惟鉴于我之装备及以往经验,预期可达成牵制缅甸方面敌人主力并予以一大打击之成果,至于攻坚披锐、夺取要地,苟非英、美空军有效之援助,殊无把握。又部队之集中及兵站补给之筹备与输送亦非容易之事,须有周到准备乃能适应战机。
总之,反攻缅甸之建议出于史蒂威尔,我国自应表示赞成,惟对于右述一、二、三项应加以注意,以期必胜。是否有当,理合呈请鉴核。谨呈委员长蒋
委座手批:“照最近所定在前线空军最低之限度则不能奏效。”
附呈史蒂威尔七月十八日备忘录译文一件
职:何××
附件:美国驻中缅印派遣军总司令部 民国三十一年七月十八日备忘录译文
主题:反攻缅甸计划
送呈:蒋委员长
如本年夏季敌人无进犯云南之企图,我方应在此时决定一收复缅甸之计划,此事若不及时准备,则秋季数月之时间又将失去,而物资之到达又须迟延,盖重使军火经仰光而运入中国,乃为极端重要之事。
(一)此计划之实现有赖于美国陆军部之决定。若美方能在六个月期间继续不断每月拨三万吨军火运至仰光,则情况将大为改善(此项物资主要为大炮、小型军火、炸弹、枪、汽油、卡车、坦克车等)。
(二)若无英方之协助此项计划势难实现。故当请华盛顿方面设法使英方对此事予以合作,美国陆军到印之价值须郑重指出。如中、美部队准备就绪,开始行动,则英方亦势难袖手不动,盖此项行动乃为收复英方之领土也。
(三)中国对于此事应首先将计划明白说明,并声明如伦敦与华盛顿愿予合作,则中国方面将选择二十师劲旅并配以大炮以担任任务。英国方面则当:(一)以适当海军力量置于孟加拉湾以控制该湾。(二)由清德温江向缅甸之斯威簿及曼德勒进攻。(三)由仰光设法登陆,中国方面则向腊戍进攻,再由该处向雷列姆及曼德勒进击。如有美国部队则可协助英国部队由清德温江攻缅,或协助攻占仰光。在进攻斯威簿及曼德勒之战事尚未顺利进行以前,暂不向仰光进攻。而在进攻仰光前,须先将安达曼群岛占领。为有效协助此项作战起见,须在印度建立较强大之空军力量,在攻仰光时应有一降落伞部队以供调遣。
(四)若不采取积极行动以收复缅甸、重开通路,则任何美国援华之诺言均属徒然。如中国方面正式表示愿意尽所能担任此项任务,则美国陆军部亦势难拒绝华方之请求。附呈关于此事致美方信稿一件(缺)。敬请钧核。史蒂威尔谨呈。
何应钦致徐永昌函(9月15日)
次宸吾兄勋鉴:孙哲生先生提议:中国应向英、美要求向缅甸进攻,打通中印交通,请由军委会草拟具体方案,由总裁向威尔基提出。等语。即请查核拟办为荷。顺颂勋祺。弟:何应钦启。卅一、九、十五
徐永昌呈签稿(9月30日)
徐永昌呈签 九月三十日于军令部
一、奉交下孙院长提议中国应向英、美要求向缅甸进攻,打通中印交通,请由军委会草拟具体方案,由总裁向威尔基提出等语,即请查照拟办等因。
二、查反攻缅甸就政略及战略上言,于盟国均属有利。此议前经史迪威提出(如附件),昨日魏菲尔亦声称在计划中(二十七日新德里路透电)。惟此案之实施,我国因滇境补给困难,交通、通信及其他作战准备均付缺如,似仅能担任助攻,主力方面仍须动员美、英之陆海空军。现威尔基来华,正宜运用于樽俎之间,使其策动英国协力进行,以期实现此项计划。兹谨拟呈应向其说明之理由及商讨之原则。
甲、反攻缅甸之理由
1.归复缅甸可建立反攻日本“本土”之基地,使盟国而后攻势作战容易。
2.可巩固印度,彻底击破轴心国会师远东之企图。
3.打通中印交通,使美国援华物资大量输入,及早完成中国总反攻之准备。
4.牵制日本陆海空军,使不能再行增辟新战场(如对苏对澳或袭击美国)。
乙、协同作战之原则
A.作战准备
1.美、英联合陆军应以能击破倭寇十个师团兵力为对象而准备之。因此,美国至少应以陆军七个师及所要之降落伞部队进入印度,俾与英国及中国留印部队联合作战。
2.美、英联合海军应以能击破倭寇南洋联合舰队为对象而准备之(即需以主力舰三至四艘、航空母舰六至八艘编成强大舰队,并须编入多量之潜水艇)。
3.美、英联合空军需以能击破倭寇二个空军师团(第一线飞机约一千架)为对象而准备之。
4.中国陆军准备以十至十五个师,主力向滇西,一部由滇南攻击敌人。
5.美国应设法加强中印空输力量,尽先输送中国出击部队所需要之装备及其他必要之物资。
6.英国应迅速整备并开设印缅边境之交通线。
B.作战指导大要
1.美、英联合空军先一举击毁缅、泰、越、马来敌空军根据地,获得优越之制空权,掩护海陆军之作战。
2.美、英联合海军先以强大潜艇、舰队进出中国海及爪哇海,截断敌海上交通,而后以海军主力攻略安达曼群岛,控制孟加拉湾,掩护陆军在仰光登陆,包围攻击缅境之敌人。
3.美、英、中联合陆军应以主力渡清德温江向斯威簿、曼德勒方向,一部沿吉大港海岸向阿恰布、仰光方向攻击。
4.中国陆军在盟国空军掩护之由滇西攻击敌人之侧背,并以一部向滇南出击,威胁敌之背后联络线。
丙、以上各原则应获得英、美两国同意认为可能实施后,再由中、英、美三国军事当局协商,策定反攻缅甸之作战计划。右拟是否有当,敬乞鉴核。谨呈。
总长何
职徐××
林蔚刘斐签呈(11月12日)
奉钧谕与史迪威研究反攻缅甸计划,遵于本月十日与史将军会晤。兹谨将谈话记录并具申意见恭请鉴核。谨呈
总长何
委员长蒋
附谈话纪要及意见具申各一份。职林蔚、刘斐。
(蒋批):“可照谈话结果积极准备进行,但留守滇省与昆明防守部队必须增派一军,尤其要增强昆明之实力,必须要有三个军防守昆明,应即筹备在第六或第九战区再抽一军,限明年二月以前到达昆明。”
三十一年十一月十日与史将军谈话纪要
时间:三十一年十一月十日上午十时至十一时二十分。
地点:重庆嘉陵新村三号史将军官邸
出席:史迪威将军、林次长、刘次长、张厅长秉均、鲍参议静安(翻译)、刘参谋耀汉、陈参谋廷缜(纪录)。
刘次长:奉委员长谕与史将军交换关于反攻缅甸计划之意见。首为敌情判断。现在缅、泰、越、马来之敌情如图,共(11)个师,史将军当已知之(史将军曰然)。敌若攻滇或攻印,可能再增加(4)~(5)个师团。此兵力在东北方面,日、苏虽无作战征候,但东北敌军无论攻防均须如许兵力不能抽。在中国方面,可能抽调两、三师团。在日本国内最多能编17~18师团,除维持日本本土、朝鲜、台湾等约需10个师团外,尚须留总预备队五六个师团,判断日本国内再能抽调一两个师团。故合计缅、泰、越、马来战场敌可能使用15~16个师。除马来、曼谷、西贡须留一部兵力外,判断敌可能使用攻滇、印者为10~12个师团。
敌空军:安南250架,泰400架,缅150架,共800架,必要时或能增加一两百架,合计1000架。敌机数及技术虽逐渐减退低落,1000架数字虽较夸大,但照此估计,较为安全。
敌海军:敌在金兰湾仅有一重巡洋舰、一轻巡、八驱逐、十补给舰。新嘉坡有四轻巡舰、二驱逐、十补给舰,槟榔屿四驱逐舰,阿恰布四驱逐舰,由上可见敌在本战场并无主力舰,敌海军似忙于应付所罗门海战,将来敌以主力舰一时转用于本战场有可能,但有无航空母舰开来则不知。
敌准备所需之时间:估计最大限两个月,敌可完成其部队、舰队等之调动。
敌之企图:我不攻敌,敌或暂不攻我。敌倘知我将攻敌,自须对付。敌对我国及印度情形甚稔,我印两方攻敌,则进攻方向与横断山脉成直角,进出须经过隘路,我在外线作战,甚不利。敌则有内线及交通方便之利,故敌之行动有左之数案:
甲、敌取守势,以八个师在缅北,两个师在泰,一个师在越据守隘路。
乙、敌取攻势防御,乘联军进出隘路时反攻。
丙、之Ⅰ对印度取守势,以二、三师攻滇西,以三、四师由越进击,夺取昆明,遮断入缅华军之后方公算最大。
Ⅱ如前述并同时以五、六师由缅攻印,四个师由海道攻印,如此则缅甸自得保全,此案实施亦属可能。
联军方面:印度情形不知,仅知印度能准备七个师,三个师用于第一线,四个师第二线,战斗价值不知能对抗若干敌军师。若就有形之装备、兵员、武器比较,可抵敌四个师,精神方面则难估计。中国原准备五个军共十五个师,现拟加强师之力量,改为五个军共十个师,估计可抵敌四至五个师。总计联军在印可抵敌四个师,在华可抵敌五个师,合计约八至九个师。故发生下之弱点:(一)交通不便,完成各项准备须四至五个月,较敌集中为迟。(二)陆军兵力劣势。(三)在外线不利之地形对内线有利之地形之敌人作战。
若就战略任务言,收复缅甸之利甚大,且攻击缅甸又势在必成。但如因图收复缅甸,反失昆明及印度,则为不利。
当前之问题:由上言之检讨可见,联军之弱点及兵力,与其欲达成之战略任务并不相称,而当如何补救,乃为最要之问题。余意必须用海空军补救。海军方面必须派主力舰,如海军不敷,则优势空军绝对必要。否则不易有胜算。最低限度印度及昆明之防守不能放松。因之,英、美方面盼望能于印度方面:(1)能有三四艘主力舰进入印度洋;(2)否则须有飞机1000架,则数量纵不能胜日本,质量可望胜日本。又使用海军时,必须空军如此图所示。安达曼及其他红点均为敌机场,亦非优势空军掩护不可也。
我方准备:估计我国所需准备时间,连部队之编配、兵站之设施、道路之修补,共须四个月。编配内容准备以十个军在云南方面使用,计三个军守滇南,二个军守昆明,五个军攻缅甸,此项军队,滇南兵员实力约70%,昆明者在40%以下。四五个月后可望完成各项兵员之准备。现仅就攻缅五个军加以讨论。
攻缅(5)个军:现拟将原来之十五个师改为十个师,以原有之五个师人员充实保留十个师,使每军能有一炮兵团、一工兵团,及所需辎重部队。以一个师使用于景东、佛海方面,九个师使用于缅北方面。但中、印两个战场联系甚困难,故有二问题:(一)如何统一指挥。(二)如何配合作战。关于前者,史将军对英方情形知之甚悉,请史将军考虑,或交换意见,或呈报委员长均可。关于后者,现发表管见如次:
联络呼应有三案:(甲)准备完成后,中国先进攻。如敌不增援,或击灭之,直取曼德勒。如敌增援,则牵制之,俾英印军向曼德勒进攻容易。(乙)英印军先进攻,牵制敌人,俾中国军队取曼德勒容易。(丙)中印两方同时分头向曼德勒会师。(甲)(乙)两案均不利。因敌据守隘路,能以少兵拒止多兵,且联军通过隘路作战,节节战斗所需补充兵员、弹药,消耗太大,不如(丙)案能适应战况,且可免中、英两方互相疑贰,以为对方不肯用力,意见不一。
附带问题:即攻缅甸时是否亦须同时对泰、越取攻势,以攻为守。吾人主张不攻,因:(1)此方面之敌防御工事甚强。(2)我方出击须越过障碍地带,故不利。(3)空军及炮兵已用于他方面。(4)如我不攻敌,则可利用此障碍地带而采攻势防御。(5)我不攻泰、越,则该方面之敌人仅为倭寇,如我攻泰、越,则将引起泰、越人之反抗,反而增强敌之力量。故决定对泰、越采取守势。
以上史将军卓见以为如何?
史将军:得刘次长详告,甚感谢。此事研讨极为仔细。(一)对泰、越取守势,对缅甸进攻(势),甚是。(二)此次北非大捷后,开放地中海,英方可能将主力舰开至孟加拉湾,空军增加亦有可能。日本在曼德勒有内线作战之利,但在缅日军主要交通线须经过仰光,而在印度东部之美重轰炸机能每日对仰光予以打击,并阻敌舰开至仰光。故仰光、曼德勒间敌交通线实最为敏感也。
刘次长:然。仰光以北之敌公路、铁道、河道运输均须予以破坏。
史将军:派至景东之一师可否改为两个师?
刘次长:极为同意,当报告委座,请再增一个师。本人原拟为派一个军,其理由为:(一)现以军为作战单位,故分割建制将使师之力量大减。(二)此方派出一个师,若仅能拒敌军,则尚未完全达到目的。若我方出景东后,尚有一个师余力出棠吉,此时敌兵力弱,则我即出棠吉,威胁曼德勒敌人后方。若敌兵力大,使我不进出棠吉,则我适能达到牵制敌人兵力之目的。固本人主张此方面一个军。此时滇西方面尚有四个军,且该方面第一线因地形、交通障碍,亦只能展开三四个师,如此则第二线尚有四个师左右预备也。
史将军:部队已选定否?
刘次长:已选定,仅细部部署等未决定。
史将军:甚好。
刘次长:本日谈话即在交换意见后,好照此准备进行。
史将军:后方勤务甚重要,但各单位似未十分组织完全,举凡补给、交通、械弹、卫生医药,均须切实整备。
刘次长:现代作战成败大部决于后方勤务之整否,对缅攻势尤为重要。
刘次长:此后关于汽油、物资……在印度方面尚须史将军帮忙。
史将军:谁负后勤之责?
刘次长:当由后勤部指定专人负责。
史将军:关于指挥权,在会师前尚无大困难。在会师后则甚困难,指挥官若非英人,则英人不愿受指挥,将来或者缅甸划入中国战区,但英人以为缅甸属于英国范围,亦不甚愿。
刘次长:中国并不欲取缅甸也,由魏菲尔将军指挥如何?
史将军:魏菲尔将军在德里不能至前线也。
刘次长:由中国派一指挥官指挥中国方面进入缅甸之军队,英国派一指挥官指挥印度方面进入之军队,同时两方皆归委座指挥,而由史将军以中国战区参谋长资格在前线指导之若何?
史将军:若为18军(数师为军)长史立蒙或可以,若为东路军欧文(指挥第29、4军)则不可能。要须视指挥官为人如何?
史将军:中国将一军改为两师甚善。
林次长:中国方面指挥官宜早为选定,然否?
史将军:然。
刘次长:兵站负责者亦然。
史将军:当催请魏菲尔将军商谈由海路进攻仰光之计划,魏菲尔将军已有此意,但过去无实现工具。魏菲尔将军有一全为英国人之师,可用以攻仰光。现印军改编之计划进行甚速,计有2、7、14、16、18、23、24、26、32、34、38、70十二个师,已用者七个师,余均在改编中。
史将军:后勤部负责人须早派,不久惠勒将军(美供应司令)将来渝,可与商谈。
刘次长:本日即在先交换意见,以便进行。
林次长:负责人指定后,即可知何者须请美国帮忙。
刘次长:史将军尚有何高见请考虑。
谈话经过极其融洽,意见一致,至此遂兴辞而出。
意见具申 三十一年十一月十二日于军令部
综合与史迪威将军谈话经过,关于战略问题之意见大体一致,对于海空军之加强,史将军认为依全盘状况判断似有可能,惟尚须由史将军与英方交涉后乃能确定。对于中、印两军统一指挥问题由史将军拟案呈钧核后,再与英方交涉。关于细部战术诸问题,应由攻缅军指挥官在现地依当面情况决定之,似无需且不能由后方在图上决定之。惟滇西方面我攻缅军(五个军)指挥官及后勤负责专人之人选,拟请早日裁决,以便迅速着手筹备一切。余如攻缅军之改编及整补办法,正会同军政部签办中。(蒋批)“后勤负责人员应由俞部长主持可也。中正。”
徐永昌签呈(12月18日)
奉交下史迪威将军备忘录译文内钧座批示交军令部研究并陈述意见。等因。除已于十二月三日官邸汇报时由刘次长面陈所见外,谨再□□□□如附表,恭请鉴核。谨呈
总长何转呈委员长蒋
对史迪威将军为反攻缅甸作战所提备忘录研究意见表一份。
史迪威将军备忘录译文一份
英国态度之估计:
英国人不愿以全副力量作战似甚明显,察其行动,似欲缩小进攻范围,改由西、北两方前进,以达到亚恺—加利挖—嘉他—密支那(AKYAT—KALEWA—KATHA—MYITKYNA)线为止,而固守此线,以待明年秋季再做道理。故对于中国军队之参加作战不甚注意,且每每顾虑供应及交通之困难,夸张日人方面之便利及我方之障碍,遂认为沿胡坑山谷(HUKUONG VALLEY)之反攻系不智之举,而对于云南方面中国军队是否能有成就及中国军队有无反攻能力,尤多怀疑。魏菲尔将军屡言我辈不应冒缅甸第二次失败之险,弦外之音,不言而喻。如英人之进攻计划系以达到上述防线为止,则收复中印交通线之责任完全由中国负担,除非在拉加之军队能达到密支那,而云南军队达到腊戍,无论英军如何进行,黎都—密支那—八莫之运输交通线,仍属画饼。此项两军联合作战计划规模虽小,然足使日军忙于应付,其侵滇队伍必须抽调若干,以防庆特温(CHINDWIN)方面英军之威胁,即此已属有利于我方,或因此而打开一条交通线,亦意中事。故英方态度无论系诚挚或冷淡,其助我之力量无论大小,虽与我之希望悬殊,我方亦应接受。夫英人之态度既如上述,则我方之需依靠自己力量及选拔最优将才,以指挥云南方面之军队,自不待言者矣。
美国态度之估计:
美国因船只缺乏及其他各战场之需要频繁,目前尚不能派遣陆军至中国、缅甸及印度。已经答应办理者,系在三月底之前将运输飞机之总数增至一百架,战斗机一百六十架,中型轰炸机五十七架,重型轰炸机三十五架。至于每月由美运印三千五百吨器材之计划,大抵可以继续进行,教练人才之派遣,亦已有成议,各部门之教练官约二百人,可于明年一月中旬左右到达训练地点。若北非之局势好转,则缅甸方面作战所需之轰炸机或可大量补充,但美国海军之援助一时尚难获得也。
美国民众亟望援助中国,惟陆军及海军两部现正从事北非及所罗门群岛之严重作战,在该两方面战事未臻轻松之前,不愿分削其力量与中国。所期望者明春北非及苏岛之战事或稍轻松,使美国之力量可以分出一部分援助东亚作战,此种期望衡以现状,似有实现之可能。
美国海军及陆军二部对于中国战场之重要性,比以前倍加明了。若中国能切实恢复交通,则该二部对于改善援华物资之供应,将感义不容辞。为维持中美之好感,为使美国海陆二部感觉改善援华物资之供应系义不容辞,及为证明不论物资多少,中国愿与美国合作到底起见,我方对于上述努力恢复交通一点,应尽量使其坚强有效。
中国态度之估计:
中国抗战已越五年,所受损失极为重大,物资之补充须仰给于外国,然大量物资之输入有赖于缅甸之收复,急需之少数器材虽可以航空运输,但若欲数量增加,必须大规模扩充现有之航空设备。曩因其他战场告急,美国器材未克尽量运华,遂致中印航线及美国空军第十队未能扩充至更加有效之规模。但目下中国空军所需之器材已陆续交货,第十队空军在华作战已见效果,中印航运之效率已逐渐增加,中国之防空亦已获得相当保障,若缅甸交通恢复,则中国自可得到其改组军队所需之器材也。
在目前状态下,中国策略似有两条路线可循,其一:听其自然,希望不需自身继续努力而日本被盟军击败,如此则战事结束时,中国将无战胜之威望,而中国军队目前不良情形,亦将仍旧存在。其二:为及时利用其物资,殚精竭虑,使中国之努力成为日本失败之重要因素。
余相信,中国所择者为第二路线,且必努力使其实现。但此种努力切忌虚耗,既须出诸至诚,各部门又必须一致,而指挥其事者尤须为中国之最好领导者。应注意各事如下:
(一)指挥官之选择及任命。
(二)对于指挥官、军需官及参谋官佐授以机宜,并说明此举之目的及执行时应敏捷而有效率。
(三)敦促英国使其空军及海军协助,并纠正其对于此举之疑惧观念,同时要求英方增强其驻阿克亚勃之军队力量,并以此处为进攻延南容—麦迪拉之主力攻点。
(四)解决指挥问题。若魏菲尔将军为最高指挥官,恐渠攻抵前述英军所希望之阵线时(译者按即亚恺—加利挖—嘉他—密支那线),即将停止进行。但作战系在其权力所及之区域内发动,此区域内所有之海军、空军之半数及大部分陆军,包括在印度之中国军队,均为渠管辖,美国空军第十队之一大部分亦必须由印度供给及出动。在此情形下,最好彼此洽商,俟中、英两军彼此衔接之时,然后由魏菲尔担任总指挥。如此则作战之初期彼此可以自由进行,如两军能衔接,已可得到相当成就矣。
(五)训示各单位使其尽量利用现有之美国教练官。
(蒋批):抄交军令部研究,并陈述意见。中正。
七、意见表(略)
——国民政府国防部史政局及战史会档案,转引自《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军事(四),第374~38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