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刘铭传――临危受命,抗法保台_中国历史人物

刘铭传――临危受命,抗法保台_中国历史人物

时间:2023-08-0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刘铭传——临危受命,抗法保台_中国历史人物第一、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尝到了侵略中国的甜头。在中法战争中,刘铭传临危受命,出任福建巡抚,督办台湾军务,率领军民英勇抗击法国侵略军,保卫台湾,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国有危难,刘铭传二话没说,立刻动身前往台湾,担负起抗法保台的重任。刘铭传和守台将士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抗法保台的信心与决心。

刘铭传——临危受命,抗法保台_中国历史人物

第一、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尝到了侵略中国的甜头。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法国殖民者又侵略越南及中国广西、云南,中法战争爆发。在中法战争中,刘铭传临危受命,出任福建巡抚,督办台湾军务,率领军民英勇抗击法国侵略军,保卫台湾,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刘铭传(公元1836~1896年)字省三,安徽合肥人。年轻时颇有志向,不爱读书,曾说:“大丈夫当生有爵,死有谥,安能龌龊科举间?”生性悍烈。十八岁时,其父刘惠世被一土豪污辱,他勃然大怒,追逐数里,将那土豪杀死,因此受到乡里推重。当时,国弱民穷,天下纷扰。刘铭传在家乡聚集一批贫苦青壮年,自为头目,贩卖过私盐,对抗过太平军。安徽巡抚见他勇敢无畏,大加赞赏,引入帐下任用为千总。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李鸿章在合肥招募丁勇组建淮军。刘铭传率五百人应招,组成一支“铭字营”。铭字营随李鸿章到了上海,军械换成清一色的洋枪,经过训练,学会了新式战法。刘铭传参加镇压进攻上海的太平军,升任游击、副将,铭字营发展成左、中、右三军,共十八个营,总兵力达七八千人,成为淮军的主力之一。这时,他反而认真读起书来,尤其爱读兵法、科技、历史方面的书籍。

太平天国灭亡。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全力镇压捻军。刘铭传,升任参将、记名提督,赐号骠勇巴图鲁,加头品顶戴,封一等男爵。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刘铭传督办陕西军务,镇压陕西回民起义,意见与上司不合,遂以致劳成疾为由,辞去官职,回归老家闲居。这一闲居就是十五年。其间,他很关注时局,阅读一些西方报刊,往来于南京、上海,结交洋务派人士和启蒙主义知识分子,逐渐产生变法思想,说:“中国不变法、罢科举,不速开西校、译西书以厉人才,不出十年,事不可为矣!”

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左宗棠在新疆用兵,急需加强边防。朝廷想起刘铭传,征召进京,询问战事方略。他疏陈兵事,同时上了《筹造铁路自强折》,说:“练兵造器,固宜次第举行,其机栝则在铁路。铁路之利,不可殚述,于用兵尤为急不可缓。中国幅员辽阔,防不胜防,铁路一开,南北东西呼吸相通,无征调仓皇之虑,无转输艰阻之虞,从此裁兵节饷,并成劲旅,一兵可得十兵之用。权操自上,不为疆臣所牵制,立自强之基础,杜外人之觊觎,胥在于此。”这一见解高瞻远瞩,非常新鲜,所以史载:“中国铁路之兴,实自铭传发之。”然而,慈禧太后掌控着朝政大权,哪会听得进这种意见?事情不了了之。(www.guayunfan.com)中法战争爆发。中法战争大体上包括两个阶段两个战场,第一阶段第一战场在中越边界进行,第二阶段第二战场在中国东南沿海进行,重点在台湾。这里且说第二战场。光绪十年(公元1884)夏天,法国侵略军在第一战场遭到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和沉重打击,气急败坏,远东舰队司令孤、副司令利士比奉命率领舰队,开往台湾海峡,进攻福建和台湾,以便给清政府施加压力,谋取最大的利益。东南沿海告急,清朝廷紧急起用闲居的刘铭传,命其挂福建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国有危难,刘铭传二话没说,立刻动身前往台湾,担负起抗法保台的重任。

刘铭传满怀豪情,于当年公历7月16日抵达台湾基隆,第二天便巡视要塞、炮台,布置防务事项。半个月后,法国舰队出现在基隆港水域。8月4日,狂傲的孤派一副官登岸,要守台清军于次日上午八时前交出炮台。刘铭传冷笑,说:“你们法兰西远在万里之外,跑这儿干什么来了?这儿是大清国的国土,你有什么资格对我等指手画脚?”副官灰溜溜地退去。5日,法国舰队猛烈开火,片刻间就摧毁了清军炮台及营房,清军死伤十余人,被迫撤退。法军登陆,占领基隆港,肆意破坏清军的各种设施。6日,法军向基隆街市推进,并控制附近高地。刘铭传无法抵抗法军强大火炮的威力,组织陆地作战则是得心应手。他将清军划分成若干个分队,各自为战又互相配合,从不同方向反击法军。法军在数小时内就伤亡一百多人,不敢恋战,狼狈撤回到军舰上。

法军进攻基隆受挫,一面向清政府提出和议,一面策划进攻福州。23日下午,在福州清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动突然袭击,几乎击沉清南洋水师的所有战舰,并炮轰马尾造船厂和马江沿岸炮台。此举使法军完全掌握了台湾海峡的制海权,得以集中优势兵力进攻台湾。

10月1日,法军十余艘舰船同时发炮,再犯基隆港。清军后撤,法军乘势登岸,占领了清军的各个阵地,又向基隆街市推进。法军的意图是攻占基隆,夺取基隆煤矿的煤炭,然后经沪尾,攻占台北,控制整个台湾岛。刘铭传已提前炸毁基隆煤矿巷道,迅速移师沪尾,分路埋伏,以逸待劳。8日,法军进攻沪尾附近的淡水。那里是山地,沟沟壑壑,处处丛林。法军进入沟壑丛林,就像没头的苍蝇,分不清东西南北。刘铭传指挥清军,利用有利地形,截杀敌人,神出鬼没。法军伤亡累累,无法前进,弹药亦已告尽,只得奔向海滩,逃回到军舰上。这场战斗,法军承认死二十七人,伤四十九人;刘铭传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说:“我军阵亡哨官三员,死伤兵勇百余人,法军被斩首二十五级,枪杀三百余人。此外又俘获法兵十四名,枭首示众。”

淡水一战,打击了法军的嚣张气焰,他们再不敢轻易登陆了。10月11日,法国重提和议,条件之一是允许法军占领基隆和淡水。清政府因为有淡水大捷做资本,没有答应。法国恼羞成怒,宣布由远东舰队封锁台湾海峡,切断台湾的对外贸易及与大陆间的联系。这使台湾人民和台湾守军的处境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困难时刻,台湾民众同仇敌忾,万众一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守军。福建、广东军民派出大量船只,采取各种方式,不畏艰险,冲破敌人的封锁线,陆续把三千名淮军、六十门火炮、九千支步枪、二百万发弹药和十万两饷银等,安全运送到台湾。刘铭传和守台将士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抗法保台的信心与决心。

法国的封锁图谋破产。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初,法军增兵,以基隆为基地,于公历3月大举进攻月眉山和台山。刘铭传率领清军,退至基隆河南岸,固守抗击,双方形成对峙局面。法军无计可施,舰船北上,3月31日攻占了澎湖岛。这时,法军在第一战场惨遭失败,法国内阁倒台。清政府在极其有利的形势下,采取“乘胜即收”的态度,4月4日与法国签订停战协定,6月9日签订《中法合订越南条约》。根据这一条约,法军撤出基隆、澎湖,舰队撤离台湾海峡。刘铭传领导的抗法保台战争,“歼敌千余,相持八阅月”,最终取得了胜利。

当年,清朝廷认识到台湾为“南洋之枢纽”、“七省之藩篱”的重要战略地位,决定台湾正式建省,首任巡抚自然非刘铭传莫属。刘铭传深感责任重大,在任期间,对台湾社会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要点:一是增设府县,二是巩固海防,三是兴办工业,四是发展商务、交通、邮电事业,五是整顿财政,六是招番垦荒,七是倡办新式教育。这些改革,全面推进了台湾的近代化进程。作为标志,台湾在当时建成了中国最早的一条铁路,每年财政收入白银从九十万两猛增至三百万两。台湾与内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关系更加密切。

刘铭传任台湾巡抚六年,为台湾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加太子少保衔。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离任,加兵部尚书衔,帮办海军事务。他因病屡请辞官,获得批准,自号“大潜山人”,以休闲自娱为乐。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日本通过侵略朝鲜侵略中国。朝廷屡召刘铭传入朝议事,他也很想再为国家效力,怎奈年满花甲,体弱多病,有雄心却力不从心。次年病故。追赠太子太保,谥壮肃。

刘铭传坚决抗击法国侵略军,体现了中华将帅的本色。他保卫的不仅仅是台湾,更是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更是中华民族的尊严。《清史稿》本传评价他是“才气无双,不居人下……守台治台,自有建树”。刘铭传已去世一百多年。现时,安徽合肥仍有刘铭传的故居和墓园,台湾仍有一列火车称“铭传号”,一条街道称“刘铭传路”。这是国人对一位功臣一位英雄的深切缅怀与纪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