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阮籍的阴阳两面

阮籍的阴阳两面

时间:2023-02-1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阮籍巧附司马昭》竹林名士阮籍名声很大,所以是当权者重点争取的对象。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权,也同样没放过他。张燧认为是阮籍的真情流露。所以,阮籍曾经写过一篇《大人论》,把崇尚礼法之士看做“大人”裤裆里的虱子,一把火便可以烧得干干净净。

10.阮籍的阴阳两面

原文

阮籍既为司马昭大将军从事,闻步兵厨酒美,复求为校尉。www.guayunfan.com史言虽去职,常游府内,朝晏必预,以能遗落世事为美谈。不知此正其诡谲,佯欲远昭而阴实附之,故示恋恋之意,以重相谐结。小人情伪,有千载不可掩者。不然籍与嵇康,当时一流人物也,何礼法疾籍如仇,昭则每为保护;康徒以钟会片言,遂不免耶?至劝进之文,真情乃见。籍著《大人论》,比礼法士为群虱之处裈中。若籍附昭,乃裈中之虱,但偶不遭火焚耳。使王凌、毋丘俭等一得志,籍尚有噍类哉!

——《阮籍巧附司马昭》

竹林名士阮籍名声很大,所以是当权者重点争取的对象。他曾经在魏国太尉蒋济手下干过,也在曹爽手下做过一段时间,不过看到曹爽和司马懿之间斗争得很厉害,他便找个理由回家睡大觉去了。因此,高平陵事件没有牵涉到他,而司马懿掌握权力后又把他找了去。司马懿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权,也同样没放过他。

无论在谁手下,他做的事情都差不多,担任的是尚书郎、从事中郎一类的职务,相当于文字秘书,其实没什么事情,就是挂一个名,每个月领相应的俸禄。而那些当权者也就是图他的名声,为自己脸上贴贴金。

不缺银子,日子又清闲,因此他有很多时间用来过名士生活。平日里他不拘小节,当时人们看重的礼法在他眼里不过是一种束缚。他家附近有个小酒馆,老板娘很有姿色,于是他动不动就跑去喝酒,喝得差不多了就往老板娘身边一躺,他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刚开始老板很郁闷,不过久而久之,老板也习惯了。他经常独自驾车出去,东南西北乱走一通,到没路了就大哭一场,驾车返回。他的母亲死了,嵇康的哥哥嵇喜来吊唁,他翻翻白眼,对嵇喜不理不睬。嵇康听说后,觉得这是个有意思的家伙,拎着酒带着琴来见他,两人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

不过两人性格不一样,嵇康很快触犯司马昭被杀害,而阮籍则聪明多了,他从来不说任何人的坏话,也不说任何人的好话,虽然字词句从他的嘴里一串一串地蹦出来,可是一般人很难听明白他在说什么。时间长了,大家也习惯了,也就没有再认真关心他在说什么。正因为他的小心谨慎以及装糊涂的能力,他才在当时的政局中存活下来。据说,很多人都攻击他的种种不好,而司马昭总是袒护他,说这家伙糊涂,不用管他了。

不过张燧认为司马昭之所以多次袒护他,是因为他暗地里接纳了司马昭。他本来是司马昭的从事中郎,后来听说步兵校尉厨房里边有美酒三百多坛,于是便请求担任步兵校尉的职务。然而,他虽然不当司马昭大将军府的从事中郎了,但私下里还是经常往大将军府跑,宴会啊什么的也是能不落下的就不落下。反正,原则就一个,多在司马昭眼前晃,表示我还是你这边的人。因此,他远离政治明哲保身的形象是装出来的,是典型的明里一套,背地里一套。

张燧进一步指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怎么解释嵇康仅仅因为钟会的几句话就被杀掉,而阮籍则一再被司马昭袒护呢?当然,更为有力的证据是,魏元帝曹奂封司马炎为晋王,他按例推辞,而大臣们便要上表劝进,而《劝进表》正是由阮籍主笔的,这篇《劝进表》文辞优美、气势雄壮,写得相当漂亮。张燧认为是阮籍的真情流露。

所以,阮籍曾经写过一篇《大人论》,把崇尚礼法之士看做“大人”裤裆里的虱子,一把火便可以烧得干干净净。而张燧则认为阮籍依附司马昭,也跟虱子躲在裤裆里一样,只不过这把火没有烧到他头上罢了。因此,张燧断言,如果忠于曹魏的王凌、毋丘俭等人起兵成功,那么像阮籍这类人哪会还有好下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