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地图的模拟功能
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时,可以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来模拟对象,通过模型来间接地研究原型的规律性,这种方法称为模拟功能。模型最基本的分类可以分为物质模型(实物模型)和思考模型两类。根据模型理论,物质模型是以实体系统的功能和构造作为模型的组成元素,用缩小(或放大)的尺寸,制作与实体系统相同或相似的物体;思考模型可以分为形象模型和符号模型,形象模型是运用思维能力对客观存在进行简化和概括,符号模型则是借助于专门的符号和图形,按照一定的形式组合起来描写客观存在。地图就具备这种模拟功能,它是模拟客观世界的一种模型。
把地图看做是地面客观存在的物质模型,人们可能借助于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在视野范围之外来直观地认识地面和环境。作为物质模型,还可以在图上测量长度、面积、体积和方位以代替实地的量测和观察。所以地图作为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体现了它作为模型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地图作为模型的意义并非仅局限于对客观存在的模拟,即物质模型的范畴,更主要的,地图应是对客观存在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科学的抽象,它是一种思考模型,而地图制作过程就是人类认识环境的一种抽象方法。由于地图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将地球表面经过严密的数学变换建立在平面上,采用符号系统和经过地图概括,按比例缩绘而成,其实质就是以公式化、符号化和抽象化来反映客观世界,用符号和注记描述地理实体某些特征及其内在联系,使之成为一种思考模型。地图突出地具有了这两方面的特点,所以地图可以认为是经过简化和概括了的再现客观世界的空间模型。
地图具有模拟功能,是客观环境的模型,它具有直观性、一览性、抽象性、合成性、几何相似性、地理对应性、比例与可量性、抽象概括性等优点。地图作为再现客观世界的形象符号模型,不仅能反映制图对象的空间分布、结构与联系特征,而且还可以反映其随时间的发展和变化,并可根据需要,通过建立数学模式、图形数字化与数字模型,经计算机处理完成各种评价、预测、规划与决策。
地图的模拟功能充分地说明了地图是人们认识和研究客观世界的工具和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