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能是史上最伟大的光速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能是史上最伟大的光速

时间:2023-01-14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能是有史以来人类理智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我们已处在比以往更接近于掌握一切物理过程发生这一机制的境地。有时,木卫一出现在木星后方的时间比预期的提前了几分钟,而在另一些时刻,又推迟了几分钟。在天文学家看来,卫星不应该表现出这副模样,他们对木卫一的漫不经心的态度感到莫名其妙。为了调查其中奥秘,罗默研究了卡西尼所记录的星表上木卫一的位置和时间的细微末节。
宇宙理论_大爆炸简史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可能是有史以来人类理智取得的最伟大的成就。

——伯特兰·罗素

这就好像一道将我们与真理隔开的坚壁倒塌了。更广泛更深入的知识宝藏现在已暴露在探索者面前,对这一领域我们甚至没有一点预感。我们已处在比以往更接近于掌握一切物理过程发生这一机制的境地。

——赫尔曼·外尔

但是,经年累月地在黑暗中焦急地寻找一项真理,你可以感觉到它,但却不能表达它,强烈的欲望,信心与担忧的交替呈现,最后眼前突然闪现一道光——只有经历过这一切的人才能够真正欣赏它。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不可能比光速更快,而且你肯定也不愿意这样,当你不想让帽子被吹走的时候。

——伍迪·艾伦

在20世纪的早期进程中,宇宙学家发展并检验了各种各样的宇宙模型。这些候选模型的出现得益于物理学家对宇宙及其运行的科学规律的越来越清晰的认识。构成宇宙的物质是什么,它们是怎么运动的?是什么产生出引力以及引力是怎么支配恒星与行星之间的互动的?宇宙是由空间构成的并随时间演化,那么在物理学家看来究竟什么是空间和时间?最重要的是,要回答所有这些基本问题,只有在物理学家们解决了一个看似简单而又天真的问题后才有可能。这个问题是:什么是光速?

当我们看到一道闪电,那是因为闪电发光,这道光可能要走几千米才能到达我们的眼睛。古代哲学家就琢磨过光速是如何影响到看这一行为的。如果光是以有限的速度飞驰的,那么它就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到达我们这里,所以当我们看到闪电的时候,它可能已经不再是实际存在了。另外,如果光传播得无限快,那么光将会瞬间到达我们的眼睛,我们就会看到雷击,因为它正在发生。到底哪一种情形是正确的,这似乎已超出了古人的智慧。

对声音我们可以问同样的问题,但这次的答案要显然得多。雷声和闪电是同时产生的,但我们总是在看到了闪电之后才听到雷声。对于古代哲学家们来说,假设声音具有有限的速度,而且跑的肯定比光慢得多是合理的。因此,他们基于下列不完整的推理链建立了光和声的理论:

1.雷击产生光和声音;

2.光速要么非常快,要么无限快传向我们;

3.我们在事件发生后很快,或立即看到闪电;

4.声音以较慢的速度传播(大约1000千米/时);

5.因此,我们要过一段时间后才能听到雷声,至于这段时间是多长,这取决于雷击发生处与我们的距离。

但与光速有关的基本问题——它到底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仍继续折磨着世界上最伟大的头脑达几个世纪。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认为,光以无限大的速度飞驰,因此事件和对该事件的观察会同时发生。公元11世纪,伊斯兰教科学家伊本·西纳(Ibn Sina)和海赛姆(aI-Haytham)则采取了相反的观点,认为光速虽然非常大,但是有限的,因此任何事情都只能在发生了一段时间之后被观察到。

两种观点显然存在着分歧,但无论哪种,争论仍属于哲学范畴,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1638年。这一年,伽利略提出了一种测量光速的方法。两个观察者带上提灯和快门装置分别站在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地方。第一个观察者向第二个观察者发送一个闪光信号,后者看到闪光后立即回复一个光信号。由此,第一观察者可以通过测量从发送到接收到回闪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来估计光速。不幸的是,伽利略想出这个想法时已经失明,而且被软禁在他的寓所里,因此他没能够进行自己的实验。

1667年,伽利略去世25年后,佛罗伦萨著名的实验学院(Accademia del Cimento [4])决定将伽利略的想法付诸检验。起初,两个观察者站得比较近。一个提灯人向另一个人发送一个灯光信号,后者看到后立即发出回复信号。然后第一个人估计从发送原始闪光到他看到回复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结果发现这个时间间隔只有几分之一秒。而且,就是这么短暂的时间还可能主要是两人的反应时间。实验重复了一遍又一遍,两个人分开的距离越来越远,如果光往返的时间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加,那么这将表明光速相对较低并且确实是有限的。但实际上往返时间保持不变。这意味着,光速要么是无限大,要么是快到光在两地之间走个来回的时间比起人的反应时间可以忽略不计。实验者只能得出有限的结论,即光速在10000千米/时与无穷大之间。如果再慢一点,他们就能检测到一个随两人分开距离稳定增长的时间延迟。

光速到底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直到几年后才被一位名叫奥勒·罗默的丹麦天文学家解决。罗默当时是一个年轻人,供职于第谷·布拉赫以前所在的乌勒尼伯格(Uraniborg)天文台,负责测量该天文台的确切位置,这样第谷的观察就可以与欧洲其他地方的天文台的观测数据取得相关。1672年,罗默作为出色的天文观测员赢得了声誉,他在著名的巴黎科学院获得了一个职位。这个学院的成立是为了让科学家能够独立从事研究,不必迎合率性的国王、王后或教皇。正是在巴黎,罗默得到了科学院院士乔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的鼓励,开始研究与木星的卫星——特别是木卫一——相关的一种奇特的异常现象。木星的每颗卫星原本应以完全规则的方式环绕木星作轨道运动,就像我们的月球围绕地球做规则的轨道运行一样。但天文学家震惊地发现,木卫一的运行步调稍有些不规则。有时,木卫一出现在木星后方的时间比预期的提前了几分钟,而在另一些时刻,又推迟了几分钟。在天文学家看来,卫星不应该表现出这副模样,他们对木卫一的漫不经心的态度感到莫名其妙。

为了调查其中奥秘,罗默研究了卡西尼所记录的星表上木卫一的位置和时间的细微末节。开始时看不出任何有意义的迹象,但慢慢地他明白了其中奥妙。罗默断定,如果光有有限的速度,那么他就可以解释这一切(如图19所示)。地球和木星有时候在太阳的同一侧,而另一些时候它们位于太阳的两侧,相距遥远。当地球与木星相距最远时,从木卫一反射的光得走过3亿千米才能到达地球,这比起两个行星最接近时的距离要远得多。如果光速有限的话,那么光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来穿越这段额外的距离,于是木卫一看起来就好像迟到了一样。总之,罗默认为,木卫一的运行是完全规则的,其表观上的这种不均匀性是一种由于在不同时期光从木卫一到达地球需要走过不同的距离所造成的错觉。

图19 奥勒·罗默通过研究木星的卫星木卫一的动向测定光速。这些图与他的实际方法稍有不同。在图(a)中,木卫一即将消隐在木星后面;在图(b)中,木卫一刚好转过半圈,位于木星的前面。同时,木星几乎没有移动,而地球则已显著移动,因为地球的绕日轨道运动速度是木星的12倍。地球上的天文学家测得(a)与(b)之间的时间间隔,即木卫一完成半圈所花费的时间。在图中(c)中,木卫一完成另一半圈的转动回到其起始位置,而地球则移动到远离木星的位置。天文学家再次测量(b)与(c)之间的时间间隔,这原本应该与(a)与(b)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同,但事实上前者要长得多。究其原因,这多出来的时间是花费在光从木卫一到(c)图中地球位置的额外距离上,因为地球现在远离木星。这个时间延迟和地球到木星的距离可被用于估计光速。(在这些图中地球移动的距离被夸大了,因为木卫一绕行木星的周期不到两天时间,而且与此同时木星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这些都会使问题变得复杂化。)

为了帮助理解这里所发生的事情,我们不妨想象一下你位于一座炮台附近,这座炮台每小时发一炮。当你听到炮声,便立即启动秒表,并驾车以100千米/时的速度直线前行,这样当大炮再次开炮时你正好在100千米外。你立即停车,随后才听到很微弱的炮声。假设声速大约为1000千米/时,你会察觉出,从第一声炮响到第二声炮响之间的时间间隔是66分钟,而不是60分钟。这66分钟里包含了两次发炮的时间间隔60分钟和第二次炮响到传递到100千米外的你这里所需的6分钟。

罗默花了3年时间来分析木卫一的观测时间记录以及地球和木星的相对位置数据,他估计光速为190000千米/秒。事实上,这个量的实际值大约是30万千米/秒。但重要的一点是,罗默的工作表明,光有一个有限的速度值,尽管他导出的值不很准确。古老的争论终于得到了解决。

然而,在罗默宣布了他的结果后卡西尼却悲痛欲绝,因为他无法接受罗默德的结论,尽管这一计算结果主要是根据他的观测数据。卡西尼对罗默作了严厉批评,并成为一大群坚持光速无限大的学者们的代言人。罗默没有退缩,他用他的有限光速理论预言了木卫一将在1676年11月9日发生月食,他所预言的时间比他的对手所预言的要晚10多分钟。这是“我告诉过你肯定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例子——木卫一的月食时间确实晚了几分钟。罗默被证明是正确的,他发表了另一篇证实他的光速测量的论文。

这次星食的预言本应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争论,但正如我们在日心说与地心说的论战中所看到的那样,有时很多纯属逻辑和说理之外的因素会影响到科学的共识。卡西尼既比罗默资历深也比他活得长,因此仅凭政治影响力和活着这两点,他就能够动摇人们对罗默的光速有限的说法。然而,几十年过后,卡西尼及其同事还是不得不让位给新一代科学家,后者对罗默的结论不带偏见,他们亲自予以检验并接受了它。

一旦科学家公认了光速是有限的,他们便开始试图解决另一个谜团——它是如何传播的:究竟是什么媒介负责光的传递?科学家知道,声音可以在各种介质中传播——说话的人通过气态介质空气传递声波,鲸通过液态介质水来彼此唱和,我们可以通过牙齿和耳朵之间的固态介质骨骼来听到我们的牙齿发出的格格声。光也可以通过气体、液体和固体,例如空气、水和玻璃,但光与声波之间有根本性区别,这一点德国马格德堡市的市长奥托·冯·格里克在1657年的一项著名的系列实验中就给予了证明。

冯·格里克发明了第一台真空泵。他对探索真空的奇特性质非常热心。在一项实验中,他将两个大铜质半球面对面地合起来,然后抽去其中的空气,于是它们便表现得像两个吸力非常强的吸盘紧紧吸在一起。为了展示这一科学成果的奇妙性质,他让两对八匹马分别向两边拉这两半球,结果根本拉不开。

在一项精心安排的实验中,冯·格里克将一个内置有响铃的玻璃瓶抽真空。当空气被抽出瓶子后,观众就再也听不到铃声了,但他们仍然可以看到木槌敲击响铃的动作。因此很明显,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但同时实验表明,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因为响铃还能被看见,瓶子里面没有变得漆黑一片。奇了怪了,如果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那么一定有什么东西穿过了真空。

面对这种明显的矛盾,科学家们开始怀疑真空是否真的是空的。玻璃瓶已被抽去空气,但里面也许还剩有一些其他东西,它们提供了传播光所需的介质特性。到了19世纪,物理学家们提出,整个宇宙中充满了他们称之为发光的以太物质,它在某种程度上起了传播光的媒介作用。这种假设性物质具有一些显著的特性,正如维多利亚时代[5]伟大的科学家开尔文勋爵所说的那样:

什么是发光的以太呢?它是一种其密度远远小于空气的物质——为空气密度的百万的百万的百万的分之一。对这个极限我们可以有某种概念。我们相信它是真实的东西,与其密度不同,它很硬:每秒钟可以振动4亿万次;并且在这样的密度下不会对通过它的任何物质产生丝毫的阻力。

换句话说,以太硬得令人难以置信,同时又稀薄得无以言表。它还是透明的、无摩擦的且具有化学惰性。它就在我们身边,但它显然很难识别,因为从来没有人见过它、抓住过它或是撞上它。不过美国的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尔伯特·迈克耳孙却相信他能证明它的存在。

迈克耳孙的犹太教父母为了逃离普鲁士的迫害于1854年来到美国,那时他才两岁。他在旧金山长大,后就读于美国海军学院,在那里,他以第25名的较低排名毕业于航海技术专业,但他在光学方面的成绩却是顶尖的。这促使学院院长做出这样的评价:“如果将来你少关注些科学上的事情,在海军火炮使用方面多加研讨,这样才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候你已具备足够的知识服务于你的国家。”迈克耳孙明智地转向专职光学研究。1878年,在他25岁那年,他断定光速为299910±50千米/秒,这个值比以往的估计精度上提高了20倍。

随后,在1880年,迈克耳孙设计了一项实验,他希望能够证明传播光的以太介质的存在。他将一束光分成相互垂直的两束光。一束沿地球在太空中运动的方向行进,另一束沿与第一束光成直角的方向行进。两束光行进相等的距离后,被反射镜反射回来,然后合成为一个光束。在合并时它们经历一个被称为“干涉”的过程,它使得迈克耳孙能够比较两光束并确定经过这段时间是否存在光程差。

迈克耳孙知道,地球绕日运行的速度大约为100000千米每小时,这意味着它也以同样的速度穿过以太。由于以太被认为是弥漫在宇宙中的稳定介质,地球在宇宙中穿行将产生一种以太风。它与我们在无风的日子里开着敞篷汽车兜风时感觉到的伪风类似——它不是自然风,而是你自身的运动引起的风。因此如果光是由以太传递,其速度就应受到以太风的影响。更具体点说,在迈克耳孙实验中,一束光是顺着或逆着以太风行进,因此其速度应受到明显影响,而另一束光的方向与以太风垂直,因此其速度受到的影响较小。如果两束光走过的时间不同,那么迈克耳孙就能够将这一差异作为以太存在的强有力证据。

由于这项检测以太风的实验很复杂,因此迈克耳孙用一个难题来解释实验的基本前提:

假设有一条宽度100英尺的河流和两个游泳者。二者的游泳速度相同,例如都是5英尺每秒。河水的流速稳定在3英尺每秒。游泳比赛按以下方式进行:他们在同一岸边的同一地点同时出发。一个直接游到河对岸的最近点,然后转身游回来。另一位选手就在河的一侧游,逆流而上游过与河的宽度相等的距离(沿岸测量),然后再游回到起点,问谁能赢得比赛?(见图20图解)

迈克耳孙为他的实验置备了最好的光源和反射镜,在设备装配时采取了一切可能的预防措施。所有光学器件都被仔细地准直、调平和抛光。为了提高设备的灵敏度,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他甚至将主要组件平台漂浮在一个巨大的充满汞液的浴缸内来隔离外部影响,例如远处脚步声所造成的震颤。这个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要证明以太的存在。迈克耳孙已竭尽一切可能来最大限度地提高检测机会——这也正是为什么他在检测到相互垂直的两束光在时间上没有任何差别时会感到那么惊奇。没有存在以太的任何迹象。这是个令人震惊的结果。

迈克耳孙对独自找出什么地方出错已经感到绝望,他聘请了化学家爱德华·莫雷来和他一起重整旗鼓。他们一起重建了装置,改进了每一台设备以使实验更灵敏,然后一遍遍地进行测量。最终,在1887年,经过7年的重复实验后,他们发表了自己的明确结果。仍未观察到存在以太的任何迹象。因此,他们被迫得出结论:以太不存在。

图20 阿尔伯特·迈克耳孙用这幅游泳竞赛的比喻来解释他的以太实验。两位游泳者扮演着相互垂直的两束光的角色,二者最后回到同一起点。一个先逆流游过去再顺流又回来,另一位横着水流游——就像一束光先顺着再逆着以太风传播,另一束光垂直于以太风传播。两位选手在静水中的游速均为5英尺每秒,要游的距离都是200英尺。选手A先向上游游100英尺,再顺水向下游游100英尺;选手B游到河对岸再又回来,也是200英尺。水流速度是3英尺/秒,问同时出发后哪一位选手先回到出发点?

选手A的时间,先上游后下游,很容易分析。考虑到水速,出发时游泳者的总的速度为8英尺/秒(5英尺/秒+3英尺/秒),所以100英尺需要12.5秒。回来时逆流,意味着其游速只有2英尺/秒(5英尺/秒—3英尺/秒),因此游过这个100英尺需要50秒。因此他游200英尺的总时间为62.5秒。

选手B游到河对岸,为了补偿水流的影响必须斜着游。勾股定理告诉我们,如果他的游速是5英尺/秒,那么正确的倾斜角度应能使他有3英尺/秒的上游分量,以抵消水流速度,因此他的横渡游速为4英尺/秒。因此他游100英尺需时25秒,返回时还需25秒,游过200英尺总共需时50秒。

虽然两位选手在静水中游速相同,但横渡者将赢得比赛。因此,迈克尔孙认为横穿以太风的光束走过整个行程所花的时间应较短。为此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来看看是否真的如此。

我们还记得其荒谬的属性——它被认为有最小的密度但却是宇宙中最坚硬的物质——现在看来毫不奇怪,以太是一种虚构。尽管如此,科学家们抛弃它时显得极不情愿,因为它是解释光传播的唯一可能的方式。甚至迈克耳孙自己在达成他的这一结论时也是心情复杂。他曾怀旧地提到:“亲爱的老以太,它现在被遗弃了,虽然我个人还是对它有一点点记挂。”

不存在以太带来的这场危机还在加深,因为以太一直被认为负责执行电场、磁场和光之间的联系。科普作家班诺什·霍夫曼对这种严峻的形势曾作过很好的概括:

起先我们有了发光的以太,

随后我们有了电磁以太,

而现在我们什么都没了。

所以,到19世纪末,迈克耳孙已经证明了以太并不存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是以一系列成功的光学实验确立起其职业生涯的,但他最大的胜利却是一项否定性的实验结果。他的目标是要证明以太存在,而不是它的缺失。物理学家现在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光可以以某种方式在真空中传播,即通过没有任何介质的空间。

迈克耳孙成就的取得需要昂贵的、专门的实验设备和多年的专业努力。而在大致相同的时间段里,一个孤独的少年,在对迈克耳孙实验的突破性成就毫不知情的情形下,同样得出了以太不存在的结论,而且仅凭理论论证的基础。他的名字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

爱因斯坦年轻的实力和他后来在全盛时期所绽放的才华,很大程度上源自他对周围世界的巨大的好奇心。在他多产的、革命性的和富有远见的一生中,他从没有停止过对支配宇宙的根本规律的思考。甚至在他5岁时,他就曾对他父亲给他的指南针的神秘性质迷恋不已。是什么无形的力量在牵引着针头,为什么它总是指向北方?磁的性质成为他终生的迷恋,这是爱因斯坦对探索看似微不足道的现象充满强烈兴趣的典型一例。

正如爱因斯坦对他的传记作者卡尔·塞利格说的那样:“我没有什么特殊天分。我只是痴迷不已。”他还指出:“重要的是不要停止问问题。好奇心都有其自身存在的理由。当我们思考永恒的、生命的和实在的宏大结构的奇妙性质时,我们不免会心存敬畏。如果我们每天都试图领悟一点点这些奥秘,就足够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伊西多·艾萨克·拉比强调了这一点:“我认为,物理学家是人类的彼得·潘。他们从来不曾长大,他们一直保持着他们的好奇心。”

在这方面,爱因斯坦与伽利略有很多共同之处。爱因斯坦曾这样写道:“我们就像是一个小孩进入一个巨大的图书馆,它的墙壁前堆满了用不同语言写成的一直码到天花板的各种书籍。”伽利略也做过类似的比喻,但他将整个大自然这座图书馆凝聚成一本盛大的用一种语言写就的书,他的好奇心促使他破译这本书:“这是一本用数学语言写就的书,其特征是三角形、圆形和其他各种几何图形,不懂得它,人类甚至无法理解其中的一个字;不掌握这些语言,我们就只能在黑暗的迷宫中徘徊。”

将伽利略和爱因斯坦联系在一起的是他们对相对性原理的共同兴趣。伽利略发现了相对性原理,但爱因斯坦则充分利用了它。简单地说,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是说:所有的运动都是相对的,这意味着,如果不借助外部参考系,你无法检测是否在运动。伽利略在他的《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生动地说明了他所说的相对性是什么意思:

把你和一位朋友关在一条大船的甲板下的主舱里,你们还带有几只苍蝇、蝴蝶和其他一些小飞虫。舱内还放有一大碗水,水里有几条鱼;舱室的顶上倒挂着一个瓶子,瓶内的水一滴一滴地滴到下方的大口罐里。当船停着不动时,你仔细观察,所有的小昆虫都以同样的速度在舱内向各个方向飞行;鱼朝各个方向游动;水滴滴入下方的容器中。而且,你将东西扔给你的朋友时,只要距离相等,你朝一个方向扔无需比朝另一个方向扔更用力。你并起双脚起跳,无论朝哪个方向,跳过的距离都相等。

当你仔细观察了所有这些事情后……让船以你乐意的任何速度行进,只要运动是匀速的,而且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晃动,你将发现,所有上述现象都没有丝毫变化,你也无法根据其中任何一个现象来判断船是在移动还是处于静止状态。

换句话说,只要你是在以恒定速度做直线运动,你就没法衡量你运动得有多快,或者说清楚你是否在运动。这是因为你周围的一切都正以同样的速度在运动,所有的现象(如正在下落的瓶子,飞舞的蝴蝶)都一样,不管你是在运动还是处于静止状态。此外,伽利略设定的场景是在“甲板下的主舱”,所以你是被隔离开来的,它剥夺了你参照外部参照系来检测到任何相对运动的希望。如果你以类似的方式将自己隔离开来,譬如塞上耳朵闭上眼睛坐在平滑轨道上开行的火车车厢内,那么你同样很难判断列车是在以100千米/时的速度在跑还是停留在车站,这是伽利略相对性原理的又一例证。

这条原理是伽利略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因为它有助于说服持怀疑态度的天文学家,地球确实是在绕着太阳运动。反哥白尼的批评人士认为,地球不可能绕着太阳运行,因为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就应该感觉到这个运动,譬如有恒定速度的风或是感到被拉离地面,但显然,这一切都没有发生。但是,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解释说,我们不可能感知到地球在空间中运动的这一巨大速度,因为从地面到大气层中的一切事物都在以与我们相同的速度运动。运动的地球所提供的环境与我们处在一个静止的地球上所经历的环境是等效的。

一般而言,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是说,你永远无法知道你是在快速运动,还是在缓慢地移动,或是根本不动。这一原理的适用条件是你是否被隔离在地球上,或是塞上耳朵闭上眼睛待在火车上或船的甲板下面的船舱里,或是以其他某种方式隔绝了与外部参照系的联系。

爱因斯坦不知道迈克耳孙和莫雷已经否定了以太的存在,他用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作为他探索以太是否存在的基石。特别是他将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运用到一项思想实验上。这是一种只能在物理学家头脑中进行的纯粹想象的实验,通常是因为它所涉及的过程无法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虽然纯属理论建构,但思想实验常常会导致对现实世界的深刻理解。

在他1896年(当时年仅16岁)进行的一项思想实验里,爱因斯坦想知道,如果他能以光速运动,同时在他面前放置一面镜子,他将看到什么。尤其是他很好奇是否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镜像。维多利亚时代的以太理论将以太描绘成一种弥漫于整个宇宙的静止的物质。光被假定是由以太传递的,所以这暗示着以光速(300000千米/秒)行进就是相对于以太以这个速度前行。在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里,他、他的脸和他的反射镜通通以光速穿过以太。因此在通常情形下,光将离开爱因斯坦的脸并运动到他手中的镜子,但现在光永远不会真正离开他的脸,更别说到达镜面了,因为一切都在以光速运动。如果光不能到达镜面,那么它也就不可能被反射回去,因此爱因斯坦将无法看到自己的镜面反射影像。

这个假想的情景令人震惊,因为它完全违反了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根据这一原理,人在做恒定速度运动时根本无法确定其运动的快慢,是向前还是向后运动,甚至是否真在运动。而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暗示他会知道他在以光速运动,因为他的反射影像消失了。

这个男孩很惊奇,如果进行这么一项基于充满宇宙的以太的思想实验,其结果竟是自相矛盾的,因为它违背了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也可以搬到伽利略的甲板下的船舱里进行:这样水手就会知道船是否在以光速运动,因为他的反射影像将会消失。然而,伽利略曾坚定地宣称,水手不可能分辨出他的船是否在运动。

两方面总有一方面得放弃。要么是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错了,要么是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存在根本性缺陷。最后,爱因斯坦意识到,他的思想实验有错,因为它是基于充满宇宙的以太进行的。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他的结论是:光不是以相对于以太的某个恒定速度运动,光不是由以太传递的,以太甚至根本不存在。爱因斯坦不知道,这个结论已经由迈克耳孙和莫雷发现了。

你可能会对爱因斯坦的稍显曲折的思想实验持保留态度,特别是如果你认为物理学是一门建立在利用实际设备进行真实测量的真实实验基础上的学科,那就更是心存疑虑。确实,思想实验只属于物理学的边缘,而且不完全可靠,这就是为什么迈克耳孙-莫雷的真实实验显得如此重要。但不管怎么说,爱因斯坦的这个思想实验显示了他稚嫩心灵的光辉,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使他走上了一条探索没有以太的宇宙意味着什么,以及这对于光速又意味着什么的道路。

维多利亚时代的以太概念原本很让人欣慰,因为它为科学家们谈及光速时提供了足够充分的内涵。每个人都接受光是以30万千米/秒的恒定速度运动,每个人都当然地认为这个30万千米/秒的恒定速度是相对于它所经过的介质的,这种介质被认为是以太。在维多利亚充满以太的宇宙里,一切现象都解释得通。但是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和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表明,不存在以太。这样,如果光的传递不需要介质,那么当科学家谈及光速时这个速度指的是什么?所谓光速30万千米/秒是相对于什么的呢?

在以后的几年里,爱因斯坦时不时就会想起这个问题。他最终想出了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而且还是严重依赖于直觉。乍一看,他的解决方案似乎很荒谬,但后来他被证明是完全正确的。根据爱因斯坦的想法,光的30万千米/秒的恒定速度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换句话说,无论我们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下,无论光是怎么发射的,我们每个人测得的光速均相同,都是30万千米/秒,或3亿米/秒(更准确地说,应是299792458米/秒)。这似乎很荒谬,因为它有违于我们对普通物体的速度的日常经验。

想象一下,一个学童拿了把射豌豆子弹的玩具枪。豌豆的出射速度是40米/秒。你靠墙站在街头离这个学童一定距离的地方。他向你射击,豌豆离开玩具枪的速度是40米/秒,它在空间飞行的速度也是40米/秒,当它击中你的额头时你感觉到的豌豆的速度肯定也是40米/秒。现在如果学童是骑在自行车上奔向你并向你射击,自行车的车速是10米/秒,豌豆的出射速度仍是40米/秒,但它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50米/秒,这时当它击中你时你感觉到的速度为50米/秒。这额外的速度源自运动的自行车。如果此时你是以4米/秒的速度奔向学童,那么情况将会变得更糟,因为豌豆现在的速度变成54米/秒。总之,你(观察者)感知到的不同的豌豆速度取决于各种因素。

爱因斯坦认为光的表现不同于此。如果男孩的自行车处于静止状态,那么车灯射出的光线的速度为299792458米/秒。当自行车是在10米/秒的速度朝你驶来,这时射向你的车灯的光的光速仍是299792458米/秒。甚至当你开始奔向自行车,而它也正朝你驶来,照在你身上的光速还是299792458米/秒。爱因斯坦坚持认为,光的行进速度相对于观察者是常数。无论是谁来测量光速,得到的总是相同的答案,不管是什么情况。后来实验证明,爱因斯坦是正确的。光线的行为与豌豆这样的其他东西的区别可以列表如下。

爱因斯坦确信,光速相对于观察者必定是恒定的,因为这一断言似乎是让他的镜像思想实验能够说得通的唯一办法。我们可以根据光速不变这个新的法则重新审视上述思想实验。如果爱因斯坦——作为他的思想实验中的观察者——以光速运动,他仍将能看到光以光速离开他的脸,因为它是相对于观察者运动。所以光会以光速离开爱因斯坦,并以光速反射回来,因此他能够看到自己的镜像。如果他是站在浴室的镜子前,同样的事情一样会发生——光以光速离开他的脸,并以光速反射回来,因此他能看到自己的影像。换句话说,通过假设光速相对于观察者恒定不变,爱因斯坦无法分辨他是正在以光速运动还是静止地站立在浴镜前。这正是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的要求,即不论你是否在运动,你都有同样的体验。

光速相对于观察者不变是一个惊人的结论,它一直主导着爱因斯坦的思想。当时他还只有十多岁,正是这种年轻人的雄心和无畏,使他敢于深入探讨他的这一思想的意义。最终,他想公开他的这一想法,给世界以革命性的震撼,但当时他的这一工作都是私下进行的,他还得继续接受主流教育。

最重要的是,在进行这一深度思考期间,尽管大学教育渗透着专制的本质,但爱因斯坦始终保持着他的天性、创造力和好奇心。他曾经说:“妨碍我钻研的唯一障碍就是我接受的教育。”他很少认真听讲,包括杰出的赫尔曼·闵可夫斯基的课,后者对这种蔑视的回应是称他为“一条懒惰的狗”。另一位主讲老师,海因里希·韦伯,对他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爱因斯坦,你非常聪明,但你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你不愿意听课。”爱因斯坦对韦伯的课之所以态度消极,部分是因为韦伯拒绝在课堂上教授最新的物理学概念,这也是为什么爱因斯坦称他为平庸的赫尔·韦伯,而不叫他赫尔·韦伯教授。

这场意志比拼的结果,是韦伯不给爱因斯坦写推荐信,使得他无法继续从事学术事业。为此,爱因斯坦在毕业后花了7年时间在瑞士伯尔尼的专利局当文员。事实表明,这段时间并非可怕的困境,反倒使爱因斯坦可以不受当时著名大学里主流理论的限制,坐在他的办公室里,好好琢磨他十几岁时提出的思想实验的意义——赫尔·韦伯教授曾嗤之以鼻的那种思辨性的思考方式。此外,爱因斯坦的办公室工作平淡无奇,因为他刚入职,还只是个“试用的三级技术专家”,这让他每天只需花费短短几个小时就可以做完他的所有专利审核工作,然后留下大量时间进行他个人的研究。如果他真是一所大学的学者,那他可能需要日复一日地应付各种学术环节、无尽的行政杂务和繁重的教学任务。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他将他的办公室描述成“世俗修道院,在那里我可以慢慢孵化我最优美的想法”。

做专利局职员的这些年被证明是他学术生涯中最富有成果的一个时期。同时,这段时期也是这位日渐成熟的天才的感情生活最为复杂的一段时期。1902年,他父亲得了致命的疾病,爱因斯坦经历了他一生中最深重的冲击。在他临终前,赫尔曼·爱因斯坦给阿尔伯特的祝福是允许他与米列娃·玛丽奇结婚。他不知道这对夫妻已经有一个女儿莉瑟尔。事实上,历史学家们也一直不知道阿尔伯特和米列娃有这么一个女儿,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他们看到了爱因斯坦的私人信件,才知道有这件事。米列娃是回到她的祖国塞尔维亚生下孩子的。爱因斯坦一听到他们的女儿出生的消息,便写信给米列娃:“她健康吗?已经会哭了吧?她有什么样的小眼睛?我们两个她更像谁?谁喂她奶?她饿吗?还没长头发吧?我非常爱她,但我还一点都不了解她!……她肯定已经会哭了,但要学会笑还要等一段时间。这里面有深刻的道理。”阿尔伯特既不会听到女儿的哭声也不会看到她笑。这对夫妻不敢冒险让人知道他们有这么一个非法生养的女儿,这在当时是难以被社会接受的耻辱,所以莉瑟尔被寄养在塞尔维亚。

阿尔伯特和米列娃于1903年结婚,他们的第一个儿子,汉斯·阿尔伯特,第二年出生。1905年,在一边忙着尽到做父亲的责任,一边切实履行专利局职员的职责的同时,爱因斯坦终于打磨好了他对宇宙的想法。他的理论研究以一连串发表在《物理学年鉴》上的科学论文而达到顶峰。在一篇论文中,他分析了一种称为布朗运动的现象,并由此提出了一个辉煌的论点来支持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的理论。在另一篇文章中,他证明了,公认所谓光电效应的现象可以采用新近发展出来的量子物理学理论予以充分说明。毫不奇怪,这篇文章使爱因斯坦赢得了诺贝尔奖。

但更为靓丽的是第三篇论文。它总结了爱因斯坦在过去10年里关于光速及其相对于观察者不变的思想。这篇文章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基础,并最终为研究宇宙奠定了基本法则。光速不变性本身的重要性暂且不谈,更重要的是爱因斯坦所预言的结果。这一结果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甚至爱因斯坦本人都感到震惊。在他发表这些研究结果时,他还是个刚满26岁的年轻人。在他创建如今称之为“狭义相对论”的过程中,他经历过一段严重的自我怀疑时期:“我必须承认,在刚开始孕育狭义相对论时,我遭遇到各种令人紧张的矛盾。我年轻的时候,经常因思绪纷乱而几周不去想它,就像一个首次遇到这种问题而无法克服的人那样处于一种麻木的状态。”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一个最令人惊奇的结果是:我们熟悉的时间观念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科学家和非科学家一直将时间想象为某种通用时钟的运转,它无情地滴答滴答地走着,这是宇宙的心跳,是所有其他的时钟用以校准的基准。对每个人来说,时间是一样的,因为我们都按照同一个宇宙时钟生活:不论是今天还是明天,是在伦敦还是在悉尼,是对你还是对我,钟摆都将以同样的速度摆动。时间被认为是绝对的、规则的和普适的。不,爱因斯坦说道:“时间是可变的、可伸缩的和个性化的,因此你的时间可以不同于我的时间。特别是,一只相对于你运动的时钟将会比待在你身旁的静态时钟走时要慢。因此,如果你坐在运动的火车上,我站在站台上,那么当你从我身边飞驰而过的一瞬间,我将会看到你的表比我自己的表走得慢”。

图21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摄于1905年。这一年他发表了他的相对论,并由此确立了他的声望。

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在爱因斯坦看来,这在逻辑上是不可避免的。接下来的几段我们来简要解释一下为什么时间对观察者来说是个性化的,并且取决于所观察的时钟的运动速度。这里虽然有少量的数学,但公式都是相当简单的,如果你可以循着逻辑去想,你就会理解为什么狭义相对论迫使我们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然而,如果你跳过数学或是被数学卡住了,那么别担心,因为最重要的要点都将在数学运算完成后给予总结。

为了理解狭义相对论对时间概念的影响,让我们假设有这样一位发明家——爱丽丝(AIice),她有一只非同寻常的时钟。所有的时钟都有一个“滴答”器,就是那种可以用来计数时间的有节律地振荡的东西,譬如古老的大座钟的钟摆或水钟的以恒定速率滴下的水滴等。而在爱丽丝的时钟里,滴答器是一个在上下相距1.8米的两平行反射镜之间来回振荡的光脉冲,如图22(a)所示。反射是一种理想的走时方法,因为光速是恒定的,所以这个时钟将是非常准确的。光的速度是300000000米/秒(可写为3×108米/秒),因此如果一次“滴答”被定义为从一个镜面传递到另一个镜面并返回的话,那么爱丽丝看到的两次“滴答”之间的时间间隔就是爱丽丝将她的时钟放在列车车厢里,列车正以恒定的速度沿直线行驶。她看到每次“滴答”的持续时间是一样的——记住,一切都应该保持不变,因为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告诉我们,她想从周边随她一起运动的物体的状态来分辨列车是在行进还是停着不动是不可能的。

同时,爱丽丝的朋友鲍勃(Bob)站在站台上。此时她乘坐的列车以80%的光速,即2.4×108米/秒的速度,呼啸而过(这是“特快”这个词最极端意义上的特快列车)。鲍勃可以通过车厢巨大的窗口看到爱丽丝和她的钟,而且从他的角度来看,光脉冲的径迹是倾斜的,如图22(b)所示。他看到的光脉冲除了正常的上下运动,还有沿列车行进方向的水平运动。

图22 上图展示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的一个主要结果。爱丽丝带着她的镜面时钟坐在车厢里,这个时钟的走时单位是光脉冲在上下两面镜子之间的一个反射周期。图(a)是从爱丽丝的视角看到的情形。虽然列车正以80%的光速行进,但时钟相对于爱丽丝并没有运动,所以她看到的是正常的时钟,滴答器一如既往地以相同的速率走着。图(b)表示从站台上鲍勃的角度去看上述场景(爱丽丝和她的时钟)。列车正以80%的光速行进,故鲍勃看到光脉冲走过的是一条斜向路径。由于光速对任何观察者都是恒定的,因此鲍勃感觉到光脉冲走过的对角线路径较长,所以他认为爱丽丝的时钟走得要比爱丽丝自己感知的走时慢。

换句话说,时钟的光脉冲在离开下方镜面与到达上方镜面之间,还有一个向前的运动,所以光走过的是一个较长的对角线路径。事实上,从鲍勃的角度看,在光脉冲到达上方镜面时火车向前移动了2.4米,因此光脉冲走过的路径长度是对角线3米,两次滴答之间光脉冲6米。由于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光速对任何观察者都是恒定的,因此鲍勃感知的时间必然较长,因为光脉冲以相同的速度要走过更长的距离。容易知道,鲍勃感知的两次滴答之间的时间间隔是:

正是在这一点上,时间的实在性开始变得非常奇怪,令人稍感不安。爱丽丝和鲍勃见面并交换意见。鲍勃说他看到爱丽丝的镜子钟每两次滴答之间的时间间隔是2.0×108秒,而爱丽丝认为她的时钟每两次滴答之间的时间间隔是1.2×108秒。就爱丽丝而言,她的时钟运行完全正常。爱丽丝和鲍勃可能一直盯着时钟,但他们感知到的时间的脚步是以不同的速度行进的。

爱因斯坦给出了一个公式来描述在任何情形下鲍勃感知的时间相对于爱丽丝的时间是如何变化的:

它是说,鲍勃观察到的时间间隔与爱丽丝的观察结果之间的差异取决于爱丽丝相对于鲍勃的速度(vA)的和光速(c)。如果我们代入上述情况的适当数字,那么我们可以明了这个公式的意义:

爱因斯坦曾打趣说:“把你的手放在滚热的炉子上一分钟,感觉起来就像一小时;坐在一位漂亮姑娘身边整整一小时,感觉起来就像一分钟。这就是相对论。”但是,狭义相对论的理论绝不是玩笑。爱因斯坦的数学公式精确描述了一位观察者在观察运动的时钟时真切感觉到的时间是如何变慢的,这种现象被称作时间膨胀。这听上去怎么都不像是对的,以至于人们自然会想到下面这4个问题:

1.为什么我们平常没注意到这种奇特的效应呢?

时间膨胀的程度取决于所讨论的时钟或对象的速度是否可与光速相比。在上面的例子中,时间膨胀之所以显著,是因为爱丽丝的车厢是在以80%的光速即240000000米/秒的速度行进。如果车厢是以100米/秒(360千米/时)这样更合理的速度行进,那么鲍勃感知到的爱丽丝的时间就与爱丽丝自己感知的时间几乎一样了。将适当的数字代入爱因斯坦的公式将表明,他们对时间认知上的差别将只有一万亿分之一。换言之,这个时间膨胀效应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能检测出来的。

2.时间上的这种差异是真的吗?

是真的,这是非常真实的。有无数尖端高科技玩意儿需要考虑到时间膨胀效应的修正才能正常工作。依靠卫星来给车船等的导航系统设备进行精确定位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之所以能准确定位,正是因为它考虑到这种狭义相对论效应。这些效应是很显著的,因为GPS卫星的飞行速度很高,它们要用到高精度计时。

3.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是否只适用于依靠光脉冲的时钟?

这一理论适用于所有的时钟,事实上,是所有的现象。这是因为,光实际上决定了发生在原子水平上的相互作用。因此从鲍勃的角度看,所有发生在车厢中的原子相互作用都变慢。他不可能看到这些单个原子的相互作用,但他可以检测到这些原子变慢效应的共同结果。因此当爱丽丝飞速经过她身边时,他不仅能看到她的镜子时钟走得慢,而且会看到她向他招手的动作也变慢了,她眨眼的动作也较慢,甚至她的心跳都会变慢。一切事物都将受到同样程度的时间膨胀效应的影响。

4.为什么爱丽丝不能用她的时钟和她自身的变慢来证明她处于运动中?

所有上述这些奇特效应都是鲍勃在运动的火车之外观察到的。对于爱丽丝而言,火车车厢内的一切都完全正常,因为无论是她的闹钟,还是她身边的其他东西都没有相对她的运动。零相对运动意味着零时间膨胀。对这里不存在时间变慢我们不应当感到惊讶,因为如果爱丽丝注意到她周围环境存在由车厢运动带来的任何变化,这将违反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但是,如果爱丽丝在从鲍勃面前飞驰而过的瞬间去看鲍勃,那么对她来说,鲍勃和他的环境正在经历时间膨胀,因为他正在相对于她运动。

狭义相对论还以同样惊人的方式影响到物理学的其他方面。爱因斯坦表明,当爱丽丝趋近时,鲍勃察觉到她沿运动方向收缩。换句话说,如果爱丽丝身高2米,身体的前后厚度25厘米,当她面向列车前方趋近鲍勃时,鲍勃会看到她的身高仍是2米,但身体厚度只有15厘米。她看上去变薄了。这可不是什么视错觉,而是鲍勃的距离和空间知觉下的一种现实感受。它是基于与鲍勃观察到爱丽丝的时钟变慢属同一类的推理结果。

因此,正如同传统的时间观念受到冲击一样,狭义相对论还迫使物理学家们重新考虑原有的坚如磐石的空间概念。时间和空间不再是恒定的和普遍的,相反,它们是可塑的和个性化的。这并不奇怪,就连爱因斯坦本人,在发展他的理论时,有时也发现很难相信自己的这套逻辑和结论。“论证十分有趣和诱人,”他说,“但就我所知,上帝可能会对此发笑并牵着我的鼻子走。”

但不管怎样,爱因斯坦还是克服了他的疑虑,并继续推演他的方程的逻辑。在他的研究结果发表后,学者们不得不承认,一个孤独的专利局职员做出了物理学史上最重要的一项发现。马克斯·普朗克,量子理论之父,谈到爱因斯坦时说:“如果[相对论]被证明是正确的,就像我希望的那样,那么他将被公认为20世纪的哥白尼”。

爱因斯坦预言的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都已得到实验的证实。单就他的狭义相对论这一项成果就足以使他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因为它带来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物理学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爱因斯坦的脚步没有止步于此,他为自己设定了更高的目标。

在他1905年的论文发表后不久,他以更大的雄心着手研究一项新的理论。爱因斯坦曾戏言,与这项新理论比起来,他的狭义相对论简直如同“儿戏”。丰厚的回报表明,为此付出的努力是完全值得的。他的下一项伟大发现将揭示宇宙在大尺度上是如何运作的,这一发现为宇宙学家在解决可以想象的最根本问题方面提供了他们所需的工具。

引力之争:牛顿对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思想是如此反传统,以至于主流科学家需要很长时间才愿意接纳这位办公室文员到他们的圈子里来。虽然他1905年就发表了他的狭义相对论,但直到1908年,他才接到他的第一个伯尔尼大学地位较低的职位。在1905年到1908年,爱因斯坦继续在伯尔尼的专利局上班,他被晋升为“二级技术专家”,同时他继续努力,力图将他的相对论的应用范围扩展到更广的领域。

狭义相对论之所以称为“狭义”,就因为它仅适用于特殊情形下,即那种对象以恒定速度运动的情形下。换句话说,它可以处理鲍勃观察爱丽丝的列车以恒定速度作直线行驶的情形,但无法处理火车在加快或减速时的情形。因此,爱因斯坦试图改写他的理论,以便它能处理涉及加速和减速的情形。狭义相对论的这一盛大的扩张不久就成为著名的广义相对论,因为它将适用于更一般的情形。

当爱因斯坦于1907年取得建立广义相对论过程的第一次突破时,他将它称为“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思想”。但随之而来的是8年的煎熬。他曾对一个朋友说对广义相对论的迷恋是如何迫使他忽视了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我没时间写信,因为我的时间全被这件真正的大事占据了。白天和晚上,我都在绞尽脑汁来更深入地钻研我在过去两年中逐渐发现的事情,它们代表了物理学基本问题上前所未有的进步。”

这里谈到的“真正的大事”和“基本问题”,爱因斯坦是指这样一个事实:广义相对论理论似乎正引领他走向一种全新的引力理论。如果爱因斯坦是正确的,那么物理学家将不得不质疑艾萨克·牛顿的工作——物理学的一座丰碑。

1642年圣诞节那天,牛顿在一种悲惨的境况下出生了。3个月前他的父亲刚刚过世。尽管牛顿还是个婴儿,但他母亲却嫁给了63岁的校长巴拿巴·史密斯,后者拒绝接受牛顿到他家。因此牛顿是由他爷爷奶奶带大的。随着时间一年年过去,牛顿对母亲和继父抛弃他的怨恨在逐渐增强。事实上,在大学期间,为了忏悔,牛顿曾编纂过自己童年所犯的罪的列表,其中就包括承认“威胁我的父母亲史密斯要把他们连同他们的房子一起烧掉”。

毫不奇怪,牛顿成长为一个心怀怨恨、孤僻,有时甚至残忍的人。例如,当他在1696年被任命为皇家造币厂厂长时,他为抓捕造假币者订立了一项严厉的规章制度,确保那些罪犯被判罪、下狱和上绞刑架。伪造钱币已使英国的经济滑到崩溃的边缘,牛顿认定他采取的惩罚措施是十分必要的。除了严惩,牛顿还用自己的智慧来挽救国家的货币制度。他在造币厂的一项最重要的创新就是引入硬币铣边技术以打击剪裁造假(即造假者剪掉硬币的边缘,然后拿剪过的币去换取新币的做法)。

为了表彰牛顿的贡献,英国于1997年在发行的2英镑的硬币的边缘上铸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条短语。这句话摘自牛顿写给同事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的一封信。在信中他写道:“如果说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似乎是一句谦辞,承认牛顿自己的想法是建立在如伽利略和毕达哥拉斯这些杰出前辈们的基础上。其实这句话是对胡克的一种含蓄、恶毒的贬损,讥讽他严重驼背。换句话说,牛顿点明,胡克既不是一个物理学巨擘,也(暗示)不是智慧上的巨人。

无论个性上有什么瑕疵,牛顿毕竟对17世纪的科学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他用仅仅18个月的时间打了一场研究的闪电战,最终于1666年大功告成,从而为新的科学时代奠定了基础,今天我们将这一年称为牛顿的奇迹年。这个词原本是约翰·德莱顿为他的诗所取的标题。这首诗主要描述了发生在1666年的另一些更耸人听闻的事件,即大火灾之后的伦敦的生存和英国舰队对荷兰的胜利。但科学家们判定牛顿的发现才是1666年的真正的奇迹。他在这一年的奇迹包括在微积分、光学和——最著名的——万有引力等方面的重大突破。

简言之,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指出,宇宙中的每一个物体都吸引着其他物体。更确切地说,牛顿将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定义为

即两个物体之间的力(F)取决于两物体的质量(m1和m2)——质量越大,受力越大。此外,这个力与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平方(r2)成反比,这意味着两物体相距得越远,二者间的引力就越小。

万有引力常数(G)恒等于6.67×10-11Nm2kg-2,它反映了引力相对于其他种类的力,例如磁性力,的强度。

这个公式的强大之处在于它囊括了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一直试图解释的有关太阳系的一切。例如,一个苹果落向地面不再是因为它想趋向宇宙的中心,而仅仅是因为地球和苹果都具有质量,所以彼此之间通过万有引力自然地相互吸引。苹果朝地球加速,同时地球也向苹果加速,虽然地球的效果感觉不到,因为它的质量比苹果的质量大太多倍。同样,牛顿的万有引力方程也可以用来解释地球如何绕太阳做轨道运行,因为二者都有质量,因此,在它们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万有引力。同样,地球绕太阳运动而不是相反,是因为地球的质量比起太阳来小得多。事实上,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甚至可以用来预言月亮和行星将沿椭圆形轨道运行,而这正是开普勒在分析了第谷·布拉赫的观察数据之后予以证实的。

在牛顿去世后的几个世纪以来,牛顿的引力法则一直统治着宇宙。科学家认为引力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运用牛顿的公式可以解释一切——从箭的飞行到彗星的轨迹。但牛顿本人却怀疑他对宇宙的理解是不完整的:“我不知道我在这个世界上是什么样子,但我自己感觉到,我似乎只是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男孩,在嬉戏中不时捡到一个比平时看见的更光滑的鹅卵石,或是更漂亮的贝壳,而在我面前展现的却是未被发现的真理的汪洋大海。”

正是爱因斯坦第一次意识到,引力的内涵可能比牛顿想象的更丰富。在他自己的1905年奇迹年——这一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多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之后,他集中精力将他的狭义相对论推广到一般性理论。这项工作涉及到对引力的完全不同的解释,使我们以根本不同的观点来看待行星、卫星和苹果等物体彼此之间的相互吸引现象。

爱因斯坦的新方法的核心是他发现距离和时间是可变的,这是他的狭义相对论的结果。请记住,当爱丽丝带着她的时钟向鲍勃奔驰而来时,鲍勃看到时钟变慢,爱丽丝变薄了。所以时间是可变的,三维空间(宽度、高度、深度)也是可变的。不仅如此,时间和空间的可变性还是密不可分的,这促使爱因斯坦将时间和空间考虑成一个称为“时空”的可变实体。事实证明,这种可变的时空是引力的根本原因。这一连串奇异的可变性无疑令人费解,但下面的段落提供了一种比较容易理解的看待爱因斯坦的引力理念的方式。

时空由4个维度——3个空间维和1个时间维——构成,这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可能难以想象,为此我们将它简化为只有两个空间维度(如图23所示)像想起来就要容易得多。幸运的是,这种简化版的时空能够说明正宗时空的许多关键特性,因此用起来很方便。图23(a)显示,空间(实际上是时空)就像一块有弹性的织物,网格线有助于显示,如果不占用空间,那么它的“质地”是平整而未受扰动的。图23(b)显示的是当有东西置于其上后二维空间是如何严重变形的。这第二个图可以代表空间被大质量的太阳扭曲了,它看上去就像一张在保龄球重压下弯曲的蹦床。

事实上,蹦床的类比可以延伸。如果保龄球代表太阳,那么网球就相当于围绕太阳做轨道运行的地球,如图23(c)所示。网球实际上在蹦床上营造了一个它自身的小凹坑,它是带着这个小凹坑绕着蹦床凹陷的边缘转圈的。如果我们还想模拟月球的运动,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在网球的凹坑里有一粒小宝石,它在小凹坑里转圈,同时网球带着小凹坑绕着保龄球引起的大凹坑转圈。

实际上,复杂系统用蹦床来建模的任何尝试很快就会失效,因为蹦床表面的摩擦会干扰物体的自然运动。但爱因斯坦论证说,在时空结构上确实发生着这类蹦床效应。根据爱因斯坦理论,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所看到的涉及引力的现象,实际上都是物体对时空弯曲的反应。例如,牛顿说苹果坠落到地球是因为相互间的引力作用所致,但现在爱因斯坦认为,他对驱动这种吸引力的机制有更深的理解:苹果坠向地球,是因为它正落入由地球质量造成的深的时空凹陷中。

图23 这些图是四维时空的二维表示,其中略去了时间维和一维空间。

图(a)给出的是平坦、光滑、未受扰动的网格平面,表示空的空间。如果一颗行星穿过该空间,那么它会沿着一条直线运行。

图(b)给出的是存在像太阳这样的物体时凹陷的空间。凹陷的深度取决于太阳的质量。

图(c)给出的是一颗行星在太阳引起的凹坑里做轨道运行。这颗行星有它自己的小凹陷空间,但它太小,无法在这个图中表示出来,因为地球相对来说比较轻。

时空中物体的存在产生了一种双向关系。时空的形状会影响物体的运动,同时正是这些物体确定了时空的形状。换句话说,导引着太阳和行星运动的时空凹陷正是由太阳和行星自身引起的。约翰·惠勒——20世纪里广义相对论的领军人物之一——用下述格言总结了这一理论:“物质告诉空间如何弯曲;空间告诉物质如何运动。”虽然惠勒的这句俏皮话不够准确(“空间”应改为“时空”),但这仍不失为对爱因斯坦理论的一个简要概括。

可变时空这个概念听起来很疯狂,但爱因斯坦坚信它是正确的。根据他自己的一套审美标准,可变时空和引力之间的联系必然是真实的,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当我判断一个理论时,我问自己,如果我是上帝,我是否会以这种方式来安排世界。”但是,如果爱因斯坦要想让世界上其他人确信他是正确的,他就必须给出一个公式来概括他的理论。他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在严格的数学框架下将上述相当模糊的时空和引力概念转变成广义相对论的形式体系。

为了给他的直觉一个详细、合理的数学论证,爱因斯坦在理论研究上付出了8年的艰苦努力。在此期间,他遭受到重大挫折,不得不忍受一次次计算失败的痛苦。这种智力上的折磨几乎要将爱因斯坦推到精神崩溃的边缘。他的精神状态和挫败感反映在这些年里他给朋友的信件中的简短叙述里。他恳求马塞尔·格罗斯曼:“你一定要帮帮我,否则我就要疯了!”他告诉保罗·埃伦费斯特,相对论的工作就像沐浴一场“火与硫黄的豪雨”。而在另一封信中,他担心自己“在引力理论的某些方面再次犯错,简直让我有置身于疯人院的危险”。

冒险进入未知知识领域所需的勇气是不可低估的。1913年,马克斯·普朗克甚至警告爱因斯坦,他反对广义相对论方面的工作:“作为一个年长的朋友,我必须告诫你最好放弃它,因为首先你不会成功,再者即使你成功,也没人会相信你。”

爱因斯坦坚持着,忍受着对他的考验,终于在1915年完成了他的广义相对论。像牛顿一样,爱因斯坦终于发展出一个数学公式来解释和计算各种可能情况下的引力作用,但爱因斯坦的公式是非常不同的,它建立在一个完全独立的前提之上——柔性时空的存在。

在过去两个世纪的物理学里,牛顿的引力理论一直都足够好,那么物理学家们为什么会突然放弃它而转向爱因斯坦的新奇理论呢?牛顿理论能够成功地预言一切事物的行为——从苹果落地到行星运行,从炮弹划过的弧线到雨滴飘落时的形状,那么爱因斯坦理论的意义又何在呢?

答案就在于科学进步的本质。科学家们总是试图创建理论来尽可能准确地解释和预测自然现象。一种理论可以令人满意地工作上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但最终科学家总会制定出一个更好的理论,它更精确,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能够解释以前无法解释的现象。这一点在早期天文学家对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的认识方面展示得淋漓尽致。最初,天文学家认为,太阳围绕着静止的地球做轨道运动,托勒密的本轮-均轮结构就是这样一个相当成功的理论。事实上,当时的天文学家就用它相当准确地预测了行星的运动。然而,地球中心说最终被以太阳为中心的宇宙理论所替代,因为这个基于开普勒的椭圆轨道的新理论更准确,能解释望远镜观测到的新的结果,如金星的星象。从一种理论转换到另一种理论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但一旦太阳中心说证明了自己,就没有回头路可走。

同样,爱因斯坦认为他为物理学提供了一种更好的引力理论,它更精确也更接近现实。特别是,爱因斯坦怀疑牛顿的引力理论可能会在某些情形下失效,而他的理论则在每一种情形下都是成功的。根据爱因斯坦的观点,牛顿理论在预言引力极其大情形下的现象时会给出不正确的结果。因此,为了证明他是正确的,爱因斯坦必须找出这些极端情形之一,用以检验他和牛顿的这两种理论。哪一种理论能够最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形,它就将赢得胜利,并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引力理论。

爱因斯坦所面临的问题是,地球上的每一个场景都只涉及同一水平的引力强度,而在这些条件下,两种引力理论都同样的成功,相互一致。因此他意识到,他将不得不把眼光转向地球之外的太空中去寻找能暴露出牛顿理论缺陷的极端引力环境。具体来说,他知道太阳具有巨大的引力场,而最靠近太阳的行星水星应该能感知到这种高强度引力。他不知道太阳的引力是否强大到足以让水星的行为发生完全符合他的理论但却不符合牛顿引力理论的变化。1915年11月18日,爱因斯坦遇到了他所需要的检验事例——一种已困扰天文学家几十年的行星行为。

早在1859年,法国天文学家乌尔班·勒威耶就已经分析过水星轨道的异常。这颗行星具有椭圆轨道,但不是那种本身固定的绕日椭圆,而是椭圆轨道平面的指向每经过一个周期就有一定的偏离[6],画出的是一条经典的螺旋形图案(如图24所示)。这种偏离非常小,每百年仅有574角秒,水星需要经过20万年完成100万个轨道周期运动才能回到原初的轨道取向。

天文学家原先认为,水星的这种怪异行为是由太阳系的其他行星的引力拖拽作用造成的,但是当勒威耶用牛顿引力公式计算后发现,其他行星的综合效果只可能解释每个世纪574角秒里的531角秒。就是说,有43角秒的偏离无法解释。按照某些天文学家的看法,肯定还存在某个未发现的天体,如内侧小行星带或水星的未知卫星,它们对水星轨道的看不见的影响造成了这43角秒的偏离。甚至有人提出在水星轨道之内还存在一颗至今未被发现的行星,即所谓火神星。换句话说,天文学家认为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是不会错的,这个问题之所以没解决,是因为我们只掌握了部分要素。一旦我们找到了新的小行星带,或卫星,或行星,再来重做计算就肯定能给出正确的答案,即574角秒。

但爱因斯坦确信,不存在未被发现的小行星带、卫星或行星,问题出在牛顿的万有引力公式上。牛顿的理论在描述比地球引力要弱的情形下的现象时十分管用,但在遇到像太阳附近这种极端强大的引力情形时就显得无能为力了。这是检验两种对立的引力理论的一个完美的舞台,而且爱因斯坦信心满满地预言,他的理论将能够精确解释水星的轨道变动。

他坐下来,用他自己的公式进行了必要的计算,结果确实是574角秒,与观察结果完全一致。“几天来,”爱因斯坦写道,“我简直高兴得乐不可支。”

不幸的是,物理学界对爱因斯坦的计算并不完全信服。正如我们所知,科学信念本质上是保守的,这部分是出于实际考虑,部分是出于情绪使然。如果一个新理论推翻了旧理论,那么旧的理论就不得不被放弃,留下的科学框架就不得不与新理论相协调。这种剧变只有在整个学界确信了新理论确实有效之后,才能获得正当性。换句话说,举证责任总是落在新理论的倡导者身上。情绪对接受性的阻碍同样很高。大半辈子都信奉牛顿理论的资深科学家们很自然不愿放弃他们现有的理解去相信某个颠覆性的新理论。马克·吐温就曾敏锐地提出:“一个科学家永远不会对那种不是他打小就开始学习的理论显露出善意。”

图24 19世纪的天文学家对水星轨道的进动感到困惑。这是一个夸张的图,因为实际的水星轨道没这么扁(即要更圆一点),太阳更接近于该轨道的中心。更重要的是,轨道平面的转动被高度夸张。在实际中,轨道平面每个周期仅转过0.00038°。对于这样小的角度的处理,科学家们更倾向于使用角分和角秒而不是度:

1角分=(1/60)°

1角秒=(1/60)弧分=(1/3 600)°

所以水星每经过一个轨道周期,其轨道平面相对于前一个平面转过0.00038°,或0.023弧分,或1.383角秒。水星绕着太阳转一周需要88个地球日,因此,一个地球世纪后水星完成415个轨道周期,其轨道平面转过415×1.383=574角秒。

毫不奇怪,科学界坚持其观点:牛顿公式是正确的,天文学家迟早会发现某个能充分解释水星轨道进动的新天体。如果经过更仔细的核查,发现确实不存在内小行星带、卫星或行星的迹象,那么天文学家就必须提供另一种解决方案来支撑牛顿的病态理论。其中方法之一就是将牛顿方程中的r2改成r2.00000016,这样多少可以挽救一下传统方法和对水星轨道的解释:

然而,这只是玩弄数学技巧,它在物理学上说不通。但这只是挽救牛顿引力理论的一个绝望的最后努力。事实上,这种临时性修修补补不过是早年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所采取的不断增加更多的周期运动的狭隘逻辑在今天的翻版。

如果爱因斯坦打算克服这种保守性,赢得对手的信任并推翻牛顿理论,他就必须收集更多的证据来支持他的理论。他必须找到另一种可由他的理论来解释但牛顿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这种现象如此非同寻常,它要能够为爱因斯坦的引力概念、广义相对论和时空概念提供压倒性的、无可辩驳的证据支持。

终极伙伴:理论与实验

一个新的科学理论要想得到认真对待,那么它就必须通过两项重要的检验。首先,它需要能够给出符合所有现有观测的理论结果。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已经通过了这项检验,因为它在众多备选的解释方案中能够完全正确地给出水星轨道进动的量。第二项检验更加苛刻,要求理论应能够预言尚未有过的观测结果。一旦科学家能够做出这些观测,且观测结果符合理论预言,那么这一证据就将令人信服地表明该理论是正确的。当开普勒和伽利略认为地球绕太阳旋转而不是相反时,他们能够迅速通过第一项检验,就是给出一种与已知的行星运动相符的理论结果。然而,第二项检验则要等到伽利略对金星星象的观察与几十年前哥白尼所做的理论预言完全相符后才算通过。

之所以单给出第一项检验还不足以说服持怀疑态度者,就是怕出现这个理论可能仅通过修修补补来给出正确结果。然而,通过理论修正是不可能给出与尚未做出的观察结果相一致的理论预言的。想象一下,你打算与爱丽丝或与鲍勃一块儿做一项投资,两人都宣称他们拥有各自完善的炒股系统或理论。鲍勃试图说服你,他的理论较好,能显示昨天的股市数据,然后向你展示了他的理论是如何完美地预测这些结果的。另一方面,爱丽丝向你展示了她预测的第二天的交易结果。24小时后,果然她被证明是正确的。你会与鲍勃和爱丽丝当中的谁一起做投资?显然,你会怀疑鲍勃可能调整了他的理论以符合前一天的交易数据,所以他的理论是不能完全令人信服的。但爱丽丝炒股理论似乎真的有效。

同样,如果爱因斯坦要证明他是正确的,牛顿是错的,他就必须用他的理论对尚未有人观察过的现象做非常可信的预言。当然,这种现象必须是发生在极端引力的环境下,否则,牛顿的和爱因斯坦的预言会一致,就没有赢家。

最后,这项非成即败的检验将是一个涉及光的行为的现象。甚至在他将他的理论应用到水星轨道进动之前——事实上,他甚至在完成他的广义相对论之前——爱因斯坦就已经开始探索光与引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了。根据他的引力的时空效应,任何光束在途径一个恒星或大质量行星附近时都会被引力吸引而弯向恒星或行星,即光束将稍稍偏离原来的路径。牛顿的引力理论也预言了重物体会使光线弯曲,但程度较轻。因此,如果有人能够测得光线被大质量天体弯曲的效应,那么根据光线弯曲的轻微程度就能够判定爱因斯坦和牛顿到底谁的理论是正确的。

早在1912年,爱因斯坦就已开始与欧文·弗雷德里希合作探讨如何来开展这项关键性的测量。与作为理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不同,弗雷德里希是一位声名卓著的天文学家,因此在决定如何进行这项检验广义相对论预言的光线弯曲效应的观察研究中处于一个更有利的位置。起初,他们选定的观察对象是木星——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行星。其质量大到足以使遥远的恒星星光发生弯曲,如图25所示。但当爱因斯坦用他的公式进行了相关计算后发现,很明显,木星造成的弯曲量过于微弱很难被检测出来,尽管这颗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300倍。爱因斯坦写信给弗雷德里希:“但愿大自然能给我们一颗比木星更大的行星!”

图25 爱因斯坦曾对木星造成的星光弯曲感兴趣。木星的质量大到足以使时空平面发生凹陷。图中展示了遥远恒星发出的星光穿越空间的情形。如果没有木星,星光走的是一条直线;如果存在木星,星光的路径在木星所在的凹陷处附近就将发生弯曲。不幸的是,按照爱因斯坦的计算,这种弯曲太小了无法被检测到。

接着,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太阳上。太阳的质量是木星质量的一千倍。这一次,爱因斯坦的计算结果表明,太阳的引力会对遥远恒星的光线产生显著的影响,所造成的弯曲应该是可检测的。例如,如果一颗恒星出现在太阳边缘的后方,因此进入不了我们的视线,我们不能指望在地球上看到它(如图26)。但在太阳的巨大引力作用下,时空的变形就有可能使星光发生偏折,结果在地球上能够看见它。这颗躲在太阳背后的恒星应该能在太阳的边缘被看到。尽管视位置偏离实际位置的量非常微小,但它足以表明谁是正确的,因为牛顿公式预言的偏转量要比爱因斯坦公式给出的更小。

图26 爱因斯坦希望被太阳弯曲的星光可用来证明他的广义相对论。在太阳背后的恒星原本在地球上是看不见的,因为星光被太阳挡住了。但太阳的质量造成时空弯曲,星光被偏转,可沿着弯曲路径到达地球。我们的直觉告诉我们,光沿直线传播,所以我们的视线从地球沿着星光返回到恒星上,但感觉上光是在走直线,所以看到的恒星好像其位置被移动了。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预言的这种位移要比牛顿引力理论给出的预言值大得多,因此测得这种位移就能判定哪一种引力理论是正确的。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一个星光被太阳偏转的恒星,尽管其视在位置被移到太阳的边缘,但仍是不可能被看到的,因为太阳光太强了。事实上,太阳所在的区域总是散布着一些恒星,但它们都不可见,因为它们的亮度与太阳的亮度比起来都可忽略不计。但有一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看见太阳背后的恒星,那就是日全食期间。1913年,爱因斯坦写信给弗雷德里希,提议他们在日全食期间寻找恒星的位移。

当月亮在日全食期间遮挡住太阳时,白天暂时变成了夜晚,星星便露脸了。月盘可将太阳遮蔽得如此严密,以至于能使我们识别出离太阳边缘非常近的恒星——或者更确切地说,这些恒星的光已经被弯曲,才使它出现在太阳圆盘外的很小的一个视角上。

爱因斯坦希望,弗雷德里希能够通过检查日食期间拍摄的照片来发现他所需的这种恒星位置的变化,以便证明他的引力公式是正确的。但事情很快变得明了:二手数据不足以成其事。照片的曝光和取景必须完美地探测出恒星位置的轻微变化,而过去的日食照片都没有达到这一标准。

唯一的选择是弗雷德里希必须在下一次日食期间组建一个专门的探险队来拍摄。下一次可观察的理想地点是1914年8月21日的克里米亚。爱因斯坦的声誉将取决于这一观察,为此他筹措了任务经费以备急需。爱因斯坦变得如此痴迷,以至于他会在晚餐时造访弗雷德里希,两人匆匆饭后便在桌布上开始涂鸦,检查他的计算结果,以确保不留任何出错的余地。后来,弗雷德里希的遗孀后悔将桌布洗了,否则的话他们将拥有一份完好无损的爱因斯坦随笔的财富。

弗雷德里希7月19日离开柏林前往克里米亚。事后看来,这是一次愚蠢的行程,因为就在前一个月,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杀,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活动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弗雷德里希抵达俄国时有足够的时间来建立他的望远镜,以备日食期间的拍摄,但他似乎忘了一个事实,即在他人还在旅途中时德国已对俄宣战。一帮德国人此时背着望远镜和照相器材在俄罗斯转悠,那不是自找麻烦吗?毫不奇怪,弗雷德里希和他的助手们被当作间谍逮捕。更糟糕的是,在日食发生前他们一直被拘留着,所以这次探险是完败的。幸运的是,德国在此期间抓获了一批俄罗斯军官,因此,通过交换战俘安排,弗雷德里希于9月2日安全地回到了柏林。

这项命运多舛的事业可谓战争如何在今后四年里阻滞物理学和天文学进展的一个象征。纯科学陷于停顿,因为所有的研究都集中到如何赢得这场战争,欧洲许多最出色的年轻人才都自告奋勇地为自己的国家而战。例如,哈利·莫塞利,牛津大学响当当的原子物理学家,自愿加入基奇纳的新军的一支部队。1915年夏天他被运到加利波利参加盟军部队在土耳其境内的战斗。他在写给他母亲的信中描述了加利波利的条件:“生活中唯一真正有意思的是苍蝇。没有蚊子,但白天是苍蝇,晚上是苍蝇,水里是苍蝇,食物上还是苍蝇。”8月10日拂晓,30000名土耳其士兵发动袭击,导致整个战争中最惨烈的一次肉搏战。进攻结束,莫塞利已经丢了性命。就连德国报纸都辟版哀悼他的去世,称这是科学的“一个严重损失”。

同样,卡尔·施瓦西,德国的波茨坦天文台主任,主动请缨为国而战。他在战壕里还在继续写论文,其中就包括一篇关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论文。正是这篇论文后来导致对黑洞的理解。1916年2月24日,爱因斯坦向普鲁士科学院递交了一篇论文[7]。仅仅4个月后,施瓦西就去世了。他在东线患上了一种致命的疾病。

虽然施瓦西自愿参加战斗,但他的同行,剑桥天文台的亚瑟·爱丁顿,却拒绝按征兵条例入伍。作为一个虔诚的贵格派信徒,爱丁顿提出了他的立场:“我反对战争是基于宗教的理由……即使存心拒服兵役者的逃避会在胜利和失败之间造成差别,但我们不可能通过故意违背神的意志来真正使国家受益。”爱丁顿的同事为他编造了他应被免除兵役的理由,说他作为一个科学家对国家具有更大的价值,但内政部驳回了这份请愿书。这样,爱丁顿作为一个存心拒服兵役者被扣押在拘留营似乎将是不可避免的了。

随后皇家天文学家弗兰克·戴森前来救援。戴森知道1919年5月29日会有一次日全食,发生日食时被称为毕星团的庞大星群正处于太阳背后——这是测量星光是否存在引力偏转的一个绝佳机会。日食的路径穿过南美和中非,因此进行观测需要派遣一个大的探险队奔赴热带地区。戴森向英国海军部建议,爱丁顿可以通过组织和领导这样一支远征队来为国家服务,并且在此期间,他应该继续留在剑桥,以做好各种准备。他扔出一个强硬的大国沙文主义的理由:捍卫牛顿引力理论以反对德国的广义相对论理论是一个英国人的光荣责任。从他内心来说,戴森是真心支持爱因斯坦的观点的,但他希望这种托词能够说服当局。他的游说获得了回报。拘留营的威胁被正式解除,爱丁顿被允许继续在天文台工作,以筹备1919年的日食观测。

要说这事儿也巧,爱丁顿可说是检验爱因斯坦理论的最理想的人选。他终身迷恋数学和天文学,这种兴趣甚至可追溯到他4岁时,当时他试图数清楚天上所有的星星。中学时他成为一个杰出的学生,获得奖学金进入剑桥大学,在那里他成为同龄人中的翘楚,赢得了剑桥大学数学荣誉学位考试优胜者的称号。他以提前一年毕业的姿态捍卫了他的声誉。作为一名研究者,他以倡导广义相对论而著称,并适时撰写了《相对论的数学理论》一书。这本书被爱因斯坦盛赞为“用任何语言来说它都是对这一主题的最好的呈现”。爱丁顿变得与这一理论的关系是如此紧密,以至于一向自认为也是广义相对论权威的物理学家路德维希·希尔伯斯坦曾对爱丁顿说道:“你肯定是这世界上理解广义相对论的三个人之一。”爱丁顿沉默地盯着他,直到希尔伯斯坦告诉他不必那么谦虚时才回过神,“哦不是,”爱丁顿说道,“我在想这第三个人是谁。”

除了智力过人和具有率领一支探险队所需的信心,爱丁顿还足够健壮,经得起热带生存的严峻考验。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天文观测探险是一段异常艰苦的旅程,其艰难程度往往将科学家逼到绝境。例如,在18世纪后期,法国科学家让·德奥特罗什(Jean d’Auteroche)曾进行过两次远征探险以观察从太阳的面前经过的金星。第一次是在1761年,他去了西伯利亚,在那里他不得不雇请哥萨克人来守卫,因为当地人认为,他瞄准太阳的奇怪设备正是引发他们最近所遭遇的春季严重洪涝灾害的诱因。8年后,他再一次进行对金星凌日现象的观测。这一次是在墨西哥的巴哈半岛上进行,但到达当地不久,热病就夺去了德奥特罗什和他的两位助手的生命,只留下一人带着珍贵的测量结果回到巴黎。

其他探险队遭遇身体伤害的危险性虽然没这么大,但心灵上遭受的创伤有过之无不及。纪尧姆·勒让蒂尔(GuiIIaume Ie GentiI),德奥特罗什的一个同事,也有计划观察1761年的金星凌日现象,但他去的是说法语的印度地区本地治里(Pondicherry)。当他到达的时候,英国人正在那里与法国人交战,本地治里被围困,勒让蒂尔无法在印度登陆。于是他决定先到毛里求斯暂避战火,一边做生意谋生,一边等待8年后(1769年)的下一次金星凌日。8年后的这一次他能够到达本地治里了,在等待金星掠过太阳表面期间尽情享受着灿烂的阳光,可到了关键时刻,浓云出现了,完全遮蔽了他的视线。“我是带着一种沮丧的心情待了两个多星期,”他写道,“当该向法国报告我的执行情况的那一刻到来时,我几乎没有足够的勇气拿起笔来续写日志,鹅毛笔几次从我手中滑落到地下。”在外漂泊了11年6个月零13天后,他终于可以回到法国的家了。可到家才发现,他的家已被洗劫一空。他只好设法通过写回忆录来重建自己的生活,好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1919年3月8日,爱丁顿和他的团队乘坐英国皇家海军“安塞姆”号离开利物浦前往马德拉岛,在那里科学家们被分成两组。一组留在船上继续航行前往巴西,在巴西的丛林地区索布拉尔建立观察站观测日食;而爱丁顿和第二组则登上货船“波图加尔”号前往位于西非赤道几内亚海岸的普林西比岛。他们的考虑是,如果多云的天气遮蔽了亚马孙地区的日食,那么非洲探险队也许会走运,当然情形也可能相反。探险是否成功就在此一举,所以两队一到各自的位置便开始勘察理想的观测点。爱丁顿使用的是最古老的四轮驱动卡车对普林西比进行勘察,并最终决定将观测点设在罗卡圣典,岛的西北部的一处高地,这里似乎不太会出现多云的天气。他的小组迅速着手进行底版测试和设备检查,确保关键时刻一切都完美无缺。

这次日食观测将会导致三种可能的结果。星光也许偏转得非常轻微,正如牛顿引力理论所预言的那样;或是像爱因斯坦希望的那样,有符合广义相对论的显著的偏转;或者也许是观测结果与两种引力理论都不相符,这将意味着牛顿和爱因斯坦都是错的。爱因斯坦预言的是,出现在太阳边缘的恒星应有1.74角秒(0.0005°)的偏转,这个量还在爱丁顿的观测设备的误差范围内,并且是牛顿理论预测值的两倍。这个角偏转相当于1千米外的一根蜡烛向左偏移了1厘米。

随着日食的日子的临近,不测的浓云也开始在索布拉尔和普林西比两地的上空聚集,接着是雷电交加的暴雨。在爱丁顿的观测点,就在月盘初次接触到太阳边缘之前一小时,暴风雨停歇了,但天空依然是阴沉沉的,观察条件仍然很不理想。任务的执行处在危急之中。爱丁顿在他的日志上记录下接下来所发生的事:“大约是中午或是1:30左右,雨停了,情势有部分好转,我们开始向太阳投去一瞥。我们必须忠实履行我们的拍摄计划。我没有去看日食,一直在忙着换底版,只是在开始时瞄上一眼,确定日食已经开始。中途看了一眼云层有多厚……”

观测小组以军人的准确性操作着。装版,曝光,然后瞬间定时移去。爱丁顿是这么记录的:“我们的意识里只有怪异的半光景观与自然的静谧,这种氛围不时被观测员的招呼声打破,节拍器的滴答声总共持续了302秒。”

在普林西比取得的16张照片中,大部分照片的恒星图像被云层给模糊了。事实上,在极其珍贵的短暂晴空时刻,可能仅需取得一张有科学意义的照片即可。在他的《空间、时间与引力》一书中,爱丁顿描述了这张珍贵的照片上所发生的现象:

这张是……日食后的几天里用微米级测量仪测得的。问题是如何通过与没有太阳遮挡的情形下拍摄的正常位置比较,来确定恒星的视位置是怎样受到太阳引力场的偏转的。用于比较的普通照片是同一架望远镜于一月份在英国拍摄的。日食照片和对比用照片被成对地置于测量机器下进行比对,以便使相应的图像紧靠在一起,在两个垂直方向上的很小的距离都能够被测定。通过这些照片的比对,恒星的相对位移即可确定……这张照片的结果给出了明确的位移,它与爱因斯坦理论的预言符合得很好,与牛顿理论的预言不相符。

那些紧靠日食光环的恒星被湮没在日冕中。当太阳本体被月球完全遮盖时,日冕就变成一个耀眼的光环。但那些离太阳远一点的恒星是可见的,它们被从平时的位置上偏移了大约1角秒。然后爱丁顿外推了那些处于太阳边缘不易觉察的恒星的移位大小,估计其最大偏转应有1.61角秒。考虑了允许偏差和其他可能的误差后,爱丁顿算得最大偏转时的误差为0.3角秒,因此他最终给出的结果是:太阳引力造成的偏转为1.61±0.3角秒。爱因斯坦的预言值为1.74角秒。这意味着,爱因斯坦的预言与实际测量的结果是相符的,而牛顿理论的预言值只有0.87角秒,就太小了。爱丁顿给国内的同事发了一份谨慎乐观的电报:“穿过云层,有希望。爱丁顿。”

在爱丁顿回英国的当儿,在巴西的探险队也收拾东西准备打道回府。在索布拉尔,暴雨在日食来临前几小时就消退了,空气中的灰尘被清除干净,观测员庆幸有了理想的观测条件。但巴西拍摄的底版无法及时检查,只有等到回到欧洲才可分析,因为这些底版无法在亚马孙湿热的气候条件下显影。巴西的结果——经过对几颗恒星的位置比对测量后——表明,最大的偏转达1.98角秒,这比爱因斯坦的预言值还大,但仍是相符的,只是已处在测量误差的边缘。这一结果证实了普林西比探险队的结论。

甚至在这些结果被正式公布之前,爱丁顿的结果就已作为传言的主题迅速传遍整个欧洲。荷兰物理学家亨德里克·洛伦兹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转眼就告诉爱因斯坦,说爱丁顿已经发现了广义相对论和他的引力公式的有力证据。爱因斯坦转身给他母亲发了一张简短的明信片:“今天的喜讯。洛伦兹给我发来电报说英国探险队已经证实了星光受到太阳的偏转。”

1919年11月6日,爱丁顿的结果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和皇家学会的联合会议上正式发表。数学家和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见证了这次活动:“整个会场上紧张专注的气氛犹如在上演希腊戏剧:我们像是合唱团,评说着由一个至高无上的事件的发展而公开的天条律令。这样的一幕实在是富有戏剧性——传统的礼仪,背景中的牛顿肖像让我们想起,两个多世纪后,这一最伟大的科学体系现在第一次得到修正。”

爱丁顿走上讲台,用清晰的语调带着激情描述了他所进行的观测,在结论中解释了它们惊人的含义。这是一场由一个人进行的炫耀的表演,他确信,在普林西比和巴西拍摄的底片无可争辩地证明了爱因斯坦的宇宙观是正确的。塞西莉亚·佩恩,一位在日后将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的听众,当时还只是一个19岁的学生,她听了爱丁顿的演讲后写到:“这个结果完全颠覆了我的世界观。我的世界被摇晃得如此厉害,我就像经历了一场精神崩溃。”

然而,也有异议的声音,最突出的是来自无线电先驱奥利弗·洛奇。洛奇出生于1851年,是一位非常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科学家,在牛顿理论的教导下长大。事实上,他仍然笃信存在以太,一直支持其存在的争论:“认识以太的首要问题是它的绝对连续性。深海里的鱼可能无法理解水的存在,因为它沉浸在太过平稳的水里。而这恰是我们在考虑以太时所处的条件。”他和他的同时代人前仆后继地挽救着他们的充满以太的牛顿宇宙的世界观,但这种尝试在现有的证据面前完全是徒劳的。

图27 爱丁顿1919年的日食观测结果在1922年得到了天文学家在澳大利亚对日食观测结果的证实。本图显示了太阳附近的15颗恒星(圆点)的实际位置,箭头所指的是被观测到的位置,它们都显示出向外偏移。图26解释了为什么弯向太阳的星光会使得恒星看上去似乎离开太阳。

从专业角度上说,天文学家如果要将观测结果与牛顿或爱因斯坦理论所预言的结果进行比较,他们常常需要对观测数据进行外推,并对紧靠太阳圆盘边缘的假想恒星的偏移量进行估计。此外,图中恒星相对于太阳的实际位置是以“度”为单位标注的,但偏移量则是以与坐标刻度无关的“弧秒”单位来指示的,否则它们太小在图上无法看到。

J. J.汤姆孙,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对本次会议做了这样的总结:“如果爱因斯坦的推理的正确性是经得起检验的——它已经经受了水星近日点和目前日食观测这两次非常严峻的考验——那么这将是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之一。”

第二天,伦敦《泰晤士报》以通栏标题“科学的革命——新的宇宙理论——牛顿的想法被推翻”报道了整个故事。几天后,《纽约时报》宣布:“天上所有的光都是歪斜的,爱因斯坦的理论赢得胜利”。突然之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科学巨星。他不仅展示了对支配宇宙运行的力有着无可匹敌的理解,同时又富有魅力、机智和哲学底蕴。他是记者梦寐以求的采访对象。虽然爱因斯坦起初很享受这种关注,但不久就对媒体的轮番炒作感到厌烦。他在给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的信中表达了他的这种忧虑:“你在《法兰克福日报》上发表的优秀文章给了我很多快乐。但是现在,你,还有我,简直就是受到新闻媒体和其他乌合之众的迫害,虽然你的程度较轻。它是如此糟糕,让我几乎喘不过气来,更别说正常工作了。”

1921年,爱因斯坦开始了他的第一次美国之旅。在每一个场合,他都被人山人海地包围着,演讲大厅作报告更是听众爆满。在爱因斯坦之前或之后的物理学家中,没有人取得过这样的世界性声誉,受到如此钦佩和欢迎。爱因斯坦对公众的影响力从下面这位记者的描述可见一斑。这位有点歇斯底里的记者是这样来描述爱因斯坦到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做讲座时的情形的:

聚集在大陨石展馆中间礼堂里等候的人群对穿制服的服务员试图不让那些没票的进去感到不满。由于担心无法一起听讲座,一群年轻人突然冲向四五个守在通向北美印第安人展馆大门的服务员……在服务员被冲撞到一边去之后,陨石馆里等候的男人、妇女和儿童突然涌入。手脚不灵便的被撞倒,被踩过去,女人们尖叫着。被挤得动弹不得的服务员只要稍有空挡便跑过去帮忙。门卫给警察打电话,几分钟内穿制服的人便涌入这个宏大的科学机构。他们的使命在警方的历史上都可谓是全新的——平息科学骚乱。

虽然广义相对论完全是爱因斯坦的杰作,但他清楚地知道,爱丁顿的观测结果对这场物理学革命的认可至关重要。爱因斯坦做了理论上的发展,爱丁顿针对现实对它进行了检验。观察和实验是检验真理的最终裁决,广义相对论通过了这一检验。

然而,爱因斯坦也曾做过违心之论。那是一个学生问他,如果上帝的宇宙已被证明其运行不同于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方式,他将如何应对。爱因斯坦假装以一种傲慢的表情回答说:“那我就觉得对不起上帝他老人家了。这个理论怎么说都是正确的。”

图28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亚瑟·爱丁顿爵士,前者发展了广义相对论的理论体系,后者通过对1919年日食的观测证明了这一点。这张照片拍摄于1930年,当时爱因斯坦应邀访问剑桥,接受荣誉学位。

爱因斯坦的宇宙

牛顿的引力理论今天仍广泛用于各种计算,从网球的飞行到吊桥的支撑力,从钟摆的摆动到导弹的轨迹,不一而足。在将牛顿理论应用于像地球这样的引力较弱的环境下的现象时,牛顿公式仍然是非常准确的。但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当然更好,因为它不仅可同样适用于地球这样的弱引力环境,而且可适用于恒星那样的强引力环境。虽然爱因斯坦的理论优于牛顿理论,但广义相对论的创造者很爽快地承认自己是站在17世纪巨人的肩膀上:“你会发现,在你这个年龄,对于一个拥有最深邃思想和创造力的人来说,任何可能性都是存在的。”

本章到此我们经历了一次颇为曲折的旅程,领略了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其中包括光速的测量、以太的否定、伽利略的相对性原理、狭义相对论,最后是广义相对论。尽管故事曲折有趣,但请记住,唯一真正重要的一点是,天文学家们现在有了一个新的和改进了的引力理论,它精确可靠。

理解引力是天文学和宇宙学的关键,因为引力是支配所有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力。引力决定了小行星是与地球相撞,还是无害地从其边上飘过。它决定了构成双星系统的两颗恒星是如何彼此互绕旋绕的,它解释了为什么质量特别大的恒星最终会因其自身的重量而坍缩成黑洞。

爱因斯坦急着想看到他的新引力理论是如何影响我们对宇宙的理解的,为此在1917年2月,他写了一篇题为“广义相对论的宇宙学考察”的论文。标题中的关键词是“宇宙学”。爱因斯坦不再对诸如水星近日点进动或太阳扯弯星光的方式这样的问题感兴趣,而是专注于引力对宏大的宇宙尺度的作用。

爱因斯坦想了解整个宇宙的特性和相互作用。当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在构建他们的宇宙图景时,他们有效地将注意力集中在太阳系上,但爱因斯坦真正感兴趣的是整个宇宙,远到望远镜能看到甚至看不到的无尽苍穹。文章发表后不久,爱因斯坦说:“能使一个人做这种工作的心态……类似于宗教的崇拜者或情人的心态,每天的工作绝不是出于故意或程序,而是直接由心而发。”

运用引力公式来预言水星轨道的行为只需要在公式里填上质量和距离然后直接计算即可。而要对整个宇宙进行这样的计算,就需要将所有已知的和未知的恒星和行星都考虑进来。这野心似乎大得荒谬——那难道这样的计算就肯定是不可能的了?为此,爱因斯坦通过一项关于宇宙的简化了的假设,来使任务的难度降低到可控的水平。

爱因斯坦的这一假设就是著名的宇宙学原理,它指出,宇宙在各处或多或少地是一样的。更专业点说,这一原理假定宇宙是各向同性的,这意味着它从每个方向看上去都是相同的——当天文学家观测深空时得到的印象差不多就是如此。宇宙学原理还假设,宇宙是同质的,这意味着宇宙在大尺度上各处看起来完全一样,无论你从哪个地方看。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地球在宇宙中并不占据某个特殊位置的另一种说法。

当爱因斯坦将广义相对论和他的引力公式应用到整个宇宙后,他对理论给出的宇宙如何运作的预言略感惊讶和失望。他发现,这个结果意味着宇宙是不稳定的。爱因斯坦的引力公式表明,宇宙中的每个天体都在宇宙尺度上被拉向其他天体。这将导致每一个天体都向其他天体靠拢。这种吸引力开始时可能只是一种稳定的蠕变,但它会逐渐变成雪崩,这种雪崩将以全方位的坍缩结束——宇宙似乎注定要自我毁灭。回到我们用蹦床比喻的时空结构,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巨大的弹簧垫上躺着几个保龄球,开始时每一个球都创立有自己的空洞。但迟早,两个球会滚到一块儿,形成一个更深的凹陷,而这个深坑又将吸引其他的球,直到它们全部坠落在一个坑内,形成一个非常深的深井。

这是一个荒谬的结果。正如第1章所讨论的,科学界在20世纪初确信,宇宙是静态的,永恒的,而不是收缩和暂态的。因此爱因斯坦不喜欢一个坍缩的宇宙的概念就不足为奇了:“认可这种可能性似乎毫无意义。”

虽然艾萨克·牛顿的引力理论是不同的理论,但它也带给人们一个崩溃的宇宙。对此牛顿也一直为他的这一理论暗示所困扰。他的一个解决办法是设想一个无限大的、对称的宇宙,其中的每个对象因此将在所有方向上受到同样的拉伸,这样就没有整体移动,也没有塌陷。不幸的是,他很快意识到,这种精细平衡的宇宙将是不稳定的。一个无限大的宇宙理论上可以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但在实践中,在这种引力平衡下哪怕存在最微弱的扰动,都会破坏这种平衡,并最终导致灾难。例如,一颗彗星穿过太阳系,就会使它路过的空间的每个部分的质量密度暂时性增大,而这种增大又会吸引更多的物质向这些区域聚集,从而引发总崩溃。即使翻动一页书都将改变整个宇宙的平衡,只要时间足够长,从而也将引发灾难性的崩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牛顿认为,上帝会不时进行干预,以便使恒星和其他天体保持分开。

爱因斯坦不准备认可上帝在保持宇宙分离上所起的作用,但同时他又急于找到一种方法来维持一个永恒的和静态的宇宙以符合科学界的共识。在重新审视了他的广义相对论之后,他发现了一个数学技巧,可将宇宙从崩溃的边缘拯救回来。他看到,在他的引力公式中添加一个被称为宇宙学常数的因子,整个公式同样管用。这个因子使虚空空间充满了一种内在的压力,它将宇宙向四处推开。换句话说,宇宙学常数使整个宇宙空间有了一种新的排斥力,它可以行之有效地抵御所有恒星的引力。这是一种反引力,其强度取决于给出的常数的恒定值(理论上该常数可以取任意值)。爱因斯坦意识到,通过仔细选择宇宙学常数的值,他可以完全抵消传统的引力吸引,阻止宇宙坍缩。

关键是,这种反引力在巨大的宇宙距离上变得显著,而在较短的距离上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它并没有破坏广义相对论在相对较近的距离上或在恒星尺度上已被证明了的成功的模拟引力的能力。总之,爱因斯坦的修订后的广义相对论公式在描述引力方面可说是取得了以下三个明显的成功:

1.解释一个静态的、永恒的宇宙;

2.在弱引力(如地球)条件下可以取得牛顿理论能够取得的所有成就;

3.在牛顿理论失效的地方(如水星近日点处的强引力环境)取得了成功。

许多宇宙学家对爱因斯坦的宇宙学常数持欢迎态度,因为它似乎起到了让广义相对论兼容静态永恒宇宙的作用。但是,没有人太在意宇宙学常数实际上代表着什么。从某些方面看,它可以与托勒密的本轮相提并论,因为它是一个临时性的调整,目的只是使爱因斯坦获得他想要的结果。即使爱因斯坦羞于承认这一点,但这是事实,他承认,宇宙学常数“仅对于造成物质的准静态分布这一目的才是必要的”。换句话说,这是一个忽悠,目的只是爱因斯坦用以得到预期的结果,即一个稳恒的宇宙。

爱因斯坦还承认,他发现了宇宙学常数很别扭。谈到其在广义相对论中的作用时,他曾说它“严重有损于理论的形式美”。这是个问题,因为物理学家钻研理论的动机常常是出于审美上的追求。学界有一个共识,即物理定律应该是优美、简单而和谐的。这些因素往往像绝佳的指南指引着物理学家去看待哪些定律可能是有效的,哪些被斥之为虚假的。美在任何情况下都很难界定,但当我们看到它时我们都知道。当爱因斯坦看着他的宇宙学常数时,他不得不承认,这个不是很漂亮。尽管如此,他还是准备在他的公式上牺牲一定程度的美,因为它使广义相对论能够相容于稳恒态宇宙,这是科学的正统要求。

与此同时,另一位科学家采取了相反的观点,并以一种根本不同的宇宙观将美置于正统之上。亚历山大·弗里德曼,在津津有味地读过爱因斯坦的宇宙学论文后,对宇宙学常数提出质疑,并向科学界提出挑战。

图29 亚历山大·弗里德曼,俄罗斯数学家,他的宇宙学模型显示了一个不断发展和膨胀的宇宙。

弗里德曼于1888年出生于圣彼得堡,成长之际历经巨大的政治动荡,并从小就学会了挑战权威。他在十几岁时,就组织学生罢课以响应全国的反对沙皇政府镇压群众的抗议活动。1905年,随抗议活动而起的革命导致宪法改革和一个相对平静的时期,尽管沙皇尼古拉二世继续掌权。

1906年,弗里德曼进入圣彼得堡大学学习数学,并成为弗拉基米尔·斯捷克洛夫教授的门生。斯捷克洛夫自己就反对沙皇,但在学术上他鼓励弗里德曼来解决那些让其他学生望而却步的问题。斯捷克洛夫是个非常挑剔的人,他记录了当他让弗里德曼去解一个与拉普拉斯方程有关的高难度数学问题时所发生的事情:“我在我的博士论文里提到了这个问题,但并没有具体地去解它。我认为弗里德曼先生应能够设法解决这个问题,鉴于他较之其他同龄人所具有的出色的工作能力和知识。今年1月,弗里德曼先生递交给我一份大约有130页的研究报告,他给出了这个问题的一个比较满意的解。”

弗里德曼不仅对数学这一高度抽象的学科充满激情和才华,而且对科学和技术也非常热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准备从事军事研究。他甚至主动要求去执行驾机轰炸任务,并运用他的数学技能较好地解决了弹着点的精度问题。他写信给斯捷克洛夫:“我最近有机会在轰炸普热梅希尔的飞行中来验证我的想法;炸弹被证明是按理论预言的方式下落的。为了掌握这一理论结果的确凿证据,我会在这几天再飞。”

正如积极投身一战,弗里德曼也经受了1917年的革命和随后的内战。当他最终回归到他的学术生涯时,他碰上了姗姗来迟的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在俄罗斯学术界注意到这一理论时,广义相对论已在西欧经历了几年的成熟期。事实上,也许正是俄罗斯与西方科学界的隔绝,才使得弗里德曼能够忽视爱因斯坦的宇宙学方法,建立其他自己的宇宙模型。

与爱因斯坦开始就设定一个永恒宇宙的假设,然后通过添加宇宙学常数来使他的理论符合预期的做法不同,弗里德曼采取的是相反的立场。他从形式上最简单、最美观的广义相对论公式——不含宇宙学常数——出发,这使他能够自由地看到在理论上宇宙的逻辑演化结果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一种典型的数学处理方法,因为弗里德曼本质上就是一位数学家。显然,他希望他的这种更纯粹的做法能给出对宇宙的准确描述,但对于弗里德曼来说,正是方程的美和理论的威严使他将这二者作为超越实在——或者更确切地说,超过预期——的优先考虑。

弗里德曼的研究在1922年达到高潮,这一年,他在德文版的《物理学杂志》(Zeitschrift für Physik)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我们知道,爱因斯坦主张通过对宇宙学常数的微调来使宇宙达到微妙的平衡,而弗里德曼现在描述的是,如果采用不同的宇宙学常数的值,可产生的宇宙模型到底有多大不同。最重要的是,他在文中概述了一种将宇宙学常数设置为零的宇宙模型。这种模型实质上就是爱因斯坦原先的无任何宇宙学常数的引力场方程。由于没有宇宙学常数来抵消引力,弗里德曼的模型很容易遭受引力的无情拉拽。这使得该宇宙模型成为一个动态的和演化的模型。

在爱因斯坦及其同事看来,这种动力学模型注定导致宇宙灾难性坍缩。因此,大多数宇宙学家认为它是不可想象的。但对于弗里德曼来说,这种动力学与宇宙相关联,可能导致宇宙初始时的膨胀,因此它具有一种反抗引力的动力性质。这是一幅全新的宇宙图景。

弗里德曼解释了他的宇宙模型如何能以三种可能的方式对引力做出反应,到底是哪一种方式,取决于宇宙开始时膨胀得有多快以及它所包含的物质有多少。第一种可能性是假设宇宙的平均密度很高,在给定的体积里有很多恒星。恒星多就意味着有强大的引力,最终将所有的星星拉回来,膨胀停止,并逐步使宇宙转为收缩,直至彻底崩溃。弗里德曼模型的第二种变体是假定恒星的平均密度过低,在这种情况下,引力的作用将无法克服宇宙的膨胀,因此宇宙将继续膨胀直至永远。第三种变体是取两个极端之间的密度,这导致宇宙中的引力会减弱,但无法完全遏制膨胀。因此,宇宙既不坍缩到一个点,也不会膨胀到无穷大。

一个有用的类比是考虑以固定的发射速度发射炮弹到空中。想象这一过程是发生在三个不同大小的行星上,如图30所示。如果行星的质量巨大,那么炮弹会飞到几百米高的空中,再高引力就会使其回落到地面。这种情况类似于弗里德曼的第一种质量密度非常高的宇宙模型,先膨胀然后坍缩。如果行星的质量非常小,那么它的引力将非常弱,炮弹打出去就再也不会回到地面,这类似于弗里德曼的第二种宇宙永远膨胀的模型。然而,如果行星的质量中等,其引力也是中等强弱,则炮弹向上飞行到一定高度后,将减速并进入轨道运行,其运动状态既不远离也不靠近行星,这类似于弗里德曼的第三种场景。

弗里德曼所有三个宇宙观的一个共同点是变动宇宙的概念。他认为,今天的宇宙既不同于昨天的也不同于明天的宇宙。这是弗里德曼对宇宙学的革命性贡献:宇宙是一个在宇宙尺度上不断演化的过程,而不是整体上保持静止直到永远。

由于这一假设衍生的内容丰富,也许现在我们来清理一下思路正是时候。爱因斯坦提供了两种广义相对论版本,其中一个带宇宙学常数,一个不带。随后,他基于他的带宇宙学常数的理论创建了静态宇宙模型,而弗里德曼则在不带宇宙学常数的理论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有三种变化的)模型。当然,模型可以有许多个,但现实只有一个。现在的问题是——到底哪一种模型切合实际?

图30 在三个不同大小的行星上,大炮以相同的速度发射炮弹。行星(a)的质量非常大,其引力很强,炮弹落最终落回到地面。行星(b)质量很小,其引力太弱,炮弹飞入外空间。行星(c)具有完美的质量,使得炮弹进入轨道运行。

对爱因斯坦而言,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他是对的,弗里德曼是错的。他甚至认为俄罗斯人的工作在数学上是有缺陷的,并写了一封投诉信到弗里德曼发表论文的杂志:“关于非平稳的世界的结果,对于弗里德曼的工作,在我看来可疑。在现实中,它给出的解并不符合广义相对论的方程。”其实,弗里德曼的计算是正确的,因此他的模型在数学上是有效的,即使它们与现实的相似性值得商榷。也许爱因斯坦只是对弗里德曼的论文粗略看了一眼,就认为它必然是有缺陷的,因为这与他的静态宇宙的信念不相符。

在弗里德曼进行了有力反驳之后,爱因斯坦在给杂志编辑部的更正通信中爽快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我相信弗里德曼先生的结果是正确和清楚的。它们表明,除了静态解,[广义相对论的]方程还有一个随时间变化的空间结构对称的解。”虽然他同意弗里德曼的动态解在数学上是正确的,但爱因斯坦仍然坚持认为它们与科学无关。很明显,爱因斯坦的这篇收回上次评论的更正信的原意仍是轻视弗里德曼的解,声称它“很难有什么物理意义”,但随后他删去了批评,也许他记得这封信本该是道歉。

尽管爱因斯坦反对,但弗里德曼仍继续推进自己的想法。然而,他的工作还没来得及得到科学界严格的评审,命运就出面干预了。1925年,弗里德曼的妻子正要生下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他不得不忙于养家糊口。在外工作期间,他给妻子写了一封信:“现在每个人都离开了天文台,我一个人伴着四周的雕像和我前任的画像,一天的喧嚣之后,我的心变得越来越平静,让我欣喜地想着远在千里之外的心爱的人的生活,温柔的灵魂是活的,新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近……一种有着谜一样未来的生活,其中没有过去。”但是,弗里德曼没有活到亲眼见到他的孩子出生。他染上了严重的疾病,可能是伤寒,并在精神错乱的状态中死去。列宁格勒的一家报纸报道说,他曾试图进行计算,在临终前,对着假想的观众喃喃自语,就像在给他的学生上课。

弗里德曼发展出一种宇宙的新视野,但他的去世几乎无人知晓。他的思想已经发表,但在他的一生中,它们基本上没人去读,被完全忽视。部分原因在于弗里德曼过于激进。在这一点上,弗里德曼与哥白尼有很多共同之处。

更糟糕的是,弗里德曼曾受到爱因斯坦这位世界上最杰出的宇宙学家的谴责。虽然爱因斯坦发表了一份勉强道歉的信,但事实上它并没有广泛流传,这意味着弗里德曼的声誉仍然失去光泽。此外,弗里德曼有的只是数学背景而不是天文学背景,因此他被宇宙学界认为是一个局外人。最主要的是,弗里德曼直接超越了他的时代。天文学家当时还没有能力实现对那些可能支持膨胀宇宙模型的天文现象进行详细的观察。弗里德曼曾公开承认,尚没有有利于他的模型的证据:“在目前,这一切都被认为是一个无法得到哪怕是不充分的天文学观测资料可靠支持的奇特事实。”

幸运的是,膨胀和演化的宇宙的概念并没有完全消失。在弗里德曼去世后仅过了短短几年,这一思想便再次呈现,但俄国人还是没能从中获得任何赞扬。这是因为这次的膨胀宇宙模型是由比利时神职人员暨宇宙学家乔治·勒迈特独立地重新发现的。勒迈特接受教育时也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严重干扰。

勒迈特于1894年出生在比利时的沙勒罗瓦,他在鲁汶大学获得了工程学学位。但随着德国军队入侵比利时,他不得不放弃学业投笔从戎。他在军队待了四年,目睹了德国人第一次使用毒气攻击。战争结束,他因战时作战英勇而荣获铁十字勋章。战后,他回到鲁汶继续他的研究,但是这一次,他从工程学转向了理论物理学。1920年,他还在马里纳(MaIine)上了一所神学院。1923年,他被任命为天主教牧师。从此,他一生中始终是物理学研究和牧师传教并重。“达到真理有两种途径,”他说,“我决定二者兼顾同时并举。”

被授予神职后,勒迈特花了一年时间在剑桥与亚瑟·爱丁顿在一起,爱丁顿称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对问题非常敏锐,事情看得非常透彻,并具有很强的数学能力”。次年,他去了美国,花时间在哈佛天文台做天文测量,同时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勒迈特投身于宇宙学家和天文学家的行列,让自己熟悉对天体的观察,以补足自己对理论的偏爱。

1925年,他回到鲁汶大学,得到一个学术职位,并开始基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方程来发展他自己的宇宙学模型,但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宇宙学常数的作用。在接下来的两年里,他重新发现了膨胀宇宙模型,根本不知道其实早在10年前弗里德曼就以同样的思路提出了这一模型。

图31 乔治·勒迈特,比利时神父和宇宙学家,他无意中复活了弗里德曼的不断演化和膨胀的宇宙模型。他的理论认为,宇宙开始于一个原始原子的爆炸。他是大爆炸模型的先驱。

但勒迈特通过坚持不懈地追问膨胀宇宙的后果,超越了他的俄罗斯前辈。与弗里德曼是一位数学家不同,勒迈特是宇宙学家,而且是一位想要了解公式背后的物理实在的宇宙学家。具体地说,勒迈特感兴趣的是宇宙的物理演化史。如果宇宙的确在膨胀,那么昨天的宇宙就一定比今天的宇宙小。同样,去年的宇宙肯定比当前的宇宙小。从逻辑上讲,如果我们回到足够远的过去,那么空间中的一切必将被压缩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换句话说,勒迈特准备倒拨时钟直到宇宙的一个明显的开始。

勒迈特给出的一个很大的启示是,广义相对论暗示着存在创生的那一刻。虽然他对科学真理的追求不受他寻找神学真理的影响,但这样一种认识肯定会在这位年轻牧师的心中产生共鸣。他的结论是,宇宙始于一个很小的致密区域,它由此向外爆炸,并随时间演化成我们今天所处的宇宙。事实上,他认为宇宙会继续演化到未来。

发展出这一宇宙模型后,勒迈特转向物理学,开始寻找可以证实或解释他的宇宙创生和演化理论的物理。他很偶然地注意到,天文学家对有一个领域越来越感兴趣,那就是宇宙线物理学。早在1912年,奥地利科学家维克托·赫斯曾将气球放到近六千米的高度,来检测收集来自外太空的高能粒子的证据。勒迈特对放射性衰变过程也很熟悉,就是像铀这样的大的原子裂解成较小的原子,同时发射出粒子、辐射和能量。勒迈特开始猜测,宇宙就是由类似的过程诞生的,只不过尺度要大得多。通过时间上倒推,勒迈特预计,当初所有的恒星都挤在一个超小型的宇宙里,他称这个宇宙为原始原子。然后,他认为存在这么一个创生时刻,在这一瞬间,这个无所不包的原子突然衰变,产生出当今宇宙中的所有物质。

勒迈特推测,今天可观测到的宇宙线可能就是这种初始衰变的残余物质,而且大部分的喷射物质会凝结,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的恒星和行星。后来,他是这样总结他的理论的:“原始原子假说是一种宇宙成因假说,它将现在的宇宙描绘成一个原子的放射性分裂的结果。”此外,这个所有放射性衰变之母所释放的能量可以为宇宙膨胀提供动力,而膨胀正是他的宇宙模型的核心。

总之,勒迈特是第一位对我们现在所说的宇宙大爆炸模型给出了相当可信和详细说明的科学家。事实上,他坚持认为这不只是宇宙的一个模型,而是宇宙就这模型。他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出发,发展了一个宇宙创生和膨胀的理论模型,然后将已知的观测到的现象,如宇宙线和放射性衰变等概念综合进来。

创生的那一刻是勒迈特模型的核心,但他对无形的爆炸如何转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恒星和行星的过程也很感兴趣。他要发展一种涵盖宇宙的创生、演化和历史的理论。虽然他的研究是理性的和逻辑的,但却用诗性的语言来描述这一切:“宇宙的演化可以比喻为烟花的燃放:几缕轻烟、几许灰烬。站在完全冷却的煤渣上,我们看到日薄西山,让人不由得想起世界起源那一刻消失的光彩。”

通过将理论与观察相结合,并在物理学和天文学观测的框架内提出了大爆炸假说,勒迈特的贡献远远超出了弗里德曼的早期工作。然而,当这位比利时神父在1927年公布他的这个创生理论时,他遇到了与弗里德曼模型提出时同样沉默的回应。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原因是,勒迈特在发表他的这一工作时选择的是一本缺少知名度的比利时期刊《布鲁塞尔社会科学年鉴》。

在勒迈特发表了《原始原子假说》后不久,他遇到了爱因斯坦。而这次相遇使情况变得更糟。勒迈特出席了1927年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索尔维会议,这是一次世界上最伟大物理学家汇聚的盛会。在会上,他迅速确立了他的存在,这要归功于他那抢眼的牧师服饰白色硬立领。他设法留住爱因斯坦,向他解释了他所创立的创生和膨胀的宇宙模型。爱因斯坦回应道,他已经听说过弗里德曼的这一思想,这才使这位比利时人第一次得知了他的已故的俄国同行的工作。随后爱因斯坦回绝了勒迈特:“你的计算是正确的,但你的物理是可憎的。”

爱因斯坦曾有两次机会来接受或至少是考虑膨胀的大爆炸的图像,但他两次都回绝了这个想法。被爱因斯坦排斥就意味着被学界排斥。在没有确凿证据的年代里,爱因斯坦的祝福或批评具有催生或断送一个新理论的力量。爱因斯坦,这位曾经的反叛权威的标志性人物,如今已成为一个无心的独裁者。他后来终于品尝到他处在这个位置的讽刺性,他曾感叹道:“为了惩罚我对权威的蔑视,命运让我自己成了权威。”

勒迈特被索尔维会议上的遭遇弄得有些绝望,决定不再进一步推进他的想法。虽然他仍然相信自己的膨胀宇宙模型,但他在科学界没有影响,一点也看不到提倡大爆炸模型的希望,在其他人看来这个理论是愚蠢的。与此同时,世界专注的是爱因斯坦的静态宇宙——它也是一个完全合法的模型,虽然细微调整后的宇宙学常数显得有点做作。从任何方面考虑,静态宇宙都是与人们普遍相信的永恒宇宙的信念一致的,所以任何科学上的瑕疵都被忽视了。

事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两种模型有着类似的优势和不足,实在是难分伯仲。毕竟,这两种模型在数学上都是自洽的,在科学上是有效的:它们都源自广义相对论公式,也都不与任何已知的物理定律相冲突。然而,二者也都缺乏观测和实验数据的支持。正是这种证据的缺乏,使得科学界被偏见所左右,偏爱爱因斯坦的永恒静态模型而贬抑弗里德曼和勒迈特的膨胀的大爆炸模型。

事实上,宇宙学家们仍处在神话与科学之间的那种令人不舒服的无人境地。如果他们要取得进展,就必须找到一些具体的证据。于是理论家转向观测天文学家寻求帮助,希望他们能将观察延伸到深空,对这些竞争性模型做出区分,证实一个证伪另一个。天文学家也确实在20世纪的余后时间里建设了更大、更好、更强有力的望远镜,并最终做出了改变我们的宇宙观的关键性观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