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研究学者都认同这种有机成因论,但关于石油形成过程中,海洋生物残骸中发生的生物及化学的变化过程依旧是个谜,因而引发一系列争论。一些人认为,石油在鲜活的生物体生长过程中就已形成,而不是动植物遗体腐烂分解后才形成的。如像硅藻和绿藻这样的简单生命体,每个个体中都能形成一滴石油。这些生物死后,石油被释放出来。如若海水混浊,一些石油会附在沉积物颗粒上,与它们一同沉入海底。就这样,年复一年,沉积物碎片形成岩石层,构成地壳表面最主要的部分。石油就被埋在了厚厚的沉积碎屑堆里,分布在不同岩层之中。
另一些人认为,石油主要是动植物尸体腐烂分解的产物。好氧菌分解了下沉的水生动植物残骸,形成的自由氧与有机质中的碳和氢发生生物化学反应,一步步生成甲烷或石油;其中有些可能渗入了泥土,有的则没有。随着残骸中挥发性成分的减少,越来越多的脂肪颗粒和蜡类物质集聚,最终被掩埋在泥土之下。好氧菌坚持不懈地重复这一过程,虽然缓慢,但时间一长,大多数动植物遗体都以这种方式转化成了石油。含石油的沉积物形成了坚固的岩石,经历千秋万代,直至今天,食尸盛宴的故事仍在上演。芝加哥大学的巴斯廷教授曾在地下3000英尺处形成的石油中发现了活菌的身影。
虽然目前这些学说真假难辨,但明显可以确定的是,过去不同时期,大量液态烃以某种形式聚积了起来,过程简单容易。地下深处的热能及压力,甚至包括地壳运动,都促进了生化物质中的有机废物转化成石油。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覆泥土越堆越厚,底部压力增大,分隔在周围的油滴很可能聚合起来,随着周围的水一起运移,不过运移也可能是因为水和油的密度不同。石油密度较小,因而大部向上迁移。如若遇上的多孔的母体沉积物之上盖着一层致密的岩层,石油便在致密岩层下富集,形成油田。
因此,岩石各层都能发现石油的存在。石油总是在多孔储集层中游移,除非遭到地壳的特定构造阻挡。油层发生聚集的条件多种多样,但岩石向上隆起形成褶皱,即背斜构造中形成油层是最常见的,背斜构造也是最容易形成油层的构造。如果该构造中存在天然气,气体会上升至背斜顶点,受到不透水层阻拦聚集起来。这样,天然气下面是厚厚的油层,油层下是水。
无尾猿猴
几个世纪以来,石油竟是不为人知的秘密。石油在地下安安静静地沉睡着,完全未受外界干扰。虽然好些地方出现石油渗出的现象,但无人想过底下竟藏着如此珍贵的资源。1595年,瓦尔特·罗利爵士描述了特立尼达的沥青湖,并指出沥青是调整船舶吃水绝好的材料。但直到19世纪,在挖掘石油大家族任何一位成员的作用方面,人类都没能超越前人取得的成绩。美国东部一些盐井开采出的石油却被视为杂质,还有一些当作药物售卖。但总的来说,石油不受欢迎。
到了1859年,一些人清楚地意识到,石油很可能成为新生明星,是个潜力股,很可能可以和煤炭中蒸馏提取的油一较高下。因而,那一年,一个联合组织雇用了埃德温·德雷克到宾夕法尼亚州的泰特斯维尔的一个油泉附近钻口油井。结果数日未见成功,众人一阵嘲笑。就在德雷克坚持到69英尺深的地方时,石油出现了。人们顿时一改嘲笑的姿态,转而变成高兴的狂欢。一时之间,油井遍地开花。就像天空中的彗星一样,石油也放飞了人类的想象力,迸发出绚烂的火花。
短短半个世纪内,石油起先只是激起人们的好奇心,现在却成了地球上最抢手的东西,个个为此争先恐后。作为能源,它的地位已经赶超水资源,赶超煤炭也是指日可待的事。约有300种各类石油产品已经应用于各行各业,后面一定还有大批新产品即将开发出来。
但是很快,石油也将不复存在。据大卫·怀特于1920年的估计,美国五分之二的石油资源已被耗尽。虽然不知道石油消耗殆尽的那天何时降临,但人们清楚这一天必定近在咫尺。或许人类将在某天找到更好的替代品,但仅仅是可能而已,万一没找到,人类世界将远离嘈杂,人们的生活节奏会放慢,但人们仍将安然无恙地生活下去。
开始了征服能源的战斗。这是人类区别于宇宙其他事物的一大特征。只要地球上火种不灭,人类生命不止,这场斗争就必将进行到底。
只不过,人类永远不会停止寻找能源的脚步。享受阳光照耀,呼吸新鲜空气,这对植物来说已经足够,这种听天由命的生活,它们感到心满意足。地球上大多数动物也乐于靠吃植物维持生命。唯独人类不这样想。人类和无尾猿猴起源于共同的祖先,但思想却截然不同,独有人类野心勃勃。从人类最初发现岩石生火的方法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各大国家都需要矿物,但矿物资源分布却不均匀,因而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买卖矿产的潮流。但盲目的利己主义不是矿产交易能轻易平息的。逝去的岁月里,地球宝藏既是一种令人欣喜的恩赐,也是一道发动战争的符咒。也许在将来,诅咒将会消失,带给人们的都是福泽。但是没有人能够妄下定论,因为在人类内心挣扎的过程中,天使般的梦想到底会不会打败猛兽般的欲望,这仍是个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