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水系和水文特征
海河为我国华北地区的大河。海河水系由北运河(包括潮白、蓟运二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及漳卫河组成。广义的海河水系还包括徒骇河、马颊河等独流入海的河流。由5大支流组成的海河水系中,由流域东南及中部洼地分成南北两大水系;分别由北、西和西南向东部洼地天津地区辐合汇集,形成海河干流。横贯天津市区,在塘沽流入渤海。海河流域面积为2.317×105平方公里。5大支流河系长,集水面积大,而干流粗短,构成典型扇形水系,流域上宽下窄,下游河道狭窄多弯,泄洪能力上大下小,一遇洪水下泄不畅,易泛滥成灾。海河的扇形水系是造成平原地区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海河扇形水系的形成,除了自然因素地质构造和地貌影响外,还受到历史上黄河数次北迁干扰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历史初期,海河并非是扇形水系。
西汉以前(公元初),黄河北徙到天津附近,东汉以后黄河又改道东流,原来注入黄河的支流(漳河、滹沱河,沙河、拒马河)脱离黄河而分流入海。以后历代王朝或为增加水源以利漕运,或为增加水势以抵御外敌,多次修渠引流、沟通水系。如三国时曹操于公元202年,先后通过“遏淇入白沟以通粮运”,修建平虏渠、泉州渠、新河、利漕渠等运渠,首次沟通黄、海、滦河水运。北宋时期又引滹沱河、漳河和卫河水于洼淀。隋元时期修筑大运河截断海河南系入海水道,并引漳、卫河水济运河等。上述历代工程措施使平原地区分流的各河,进一步汇集在天津一处合流入海,促进了扇形水系的形成。明、清时期,为分泄大运河洪水,畅通漕运,从今德州附近,向北先后开辟了四女寺、哨马、捷地、兴济、马丁、青龙湾及筐儿港等减河。
建国后,为进一步治理和开发海河,除了在上游地区修建大量大、中、小型水库,整治中下游河道及疏浚原有减河外,先后开挖了滏阳新河、子牙新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独流减河及漳卫新河,增加了海河水系泄洪入海水道;并开挖了滏东排河、北京排污河和南、北排河等排涝水道,实行洪涝分道入海。从而扇形水系结构改变为网络形水系结构,缓和了泄洪能力上大下小的矛盾,减轻了洪水对下游平原地区,特别是对天津市区的威胁。
海河流域降水量分布不均,北部水系年降水量507毫米,南部年降水量580毫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仅有2.12×1010立方米。海河水系中,多数支流的水量沿程变化不是增加,而是减少,这在我国各大河中是少见的。这是由于水量进入平原河道后,沿程渗漏严重,蒸发量大,地下水补给少,以及上游山区水库拦蓄,平原河道两岸引水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海河流域径流量同雨量一样,无论年际和年内变化均很大,因此,历史上海河流域水旱灾害严重。海河也是我国多沙河流之一,泥沙主要来源于上游为黄土区的永定河、漳河和滹沱河,其中永定河建官厅水库前的多年平均输沙量高达8.07×107吨。
建国以来,海河流域采用上蓄、中滞、下排,分流入海的综合治理方针,流域内进行了大规模治理,各水系上游山区建造了大批水库,总库容量达2.05×1010立方米;拓宽骨干河道,增加行洪能力,建成排涝工程体系,扩大耕地灌溉面积,增加了城市供水量。水利工程的增多,用水量的增加以及气候连年趋旱,雨量偏少,致使海河入海水量及沙量均急剧减少。
在海河来水来沙量逐年减少下,海河闸30余年的运用对闸上下河道有下述影响:一是河道泥沙淤积严重,闸上河道1979年与1963年相比,河底普遍淤高1~3米,局部河段淤高3米以上,闸下11.1公里长的深槽共淤积近1.0×107立方米,大沽浅滩已淤复到1902年海河治理前面貌;二是由于闸上下河道的淤积,降低了海河河道对洪水的调蓄能力,泄洪能力比原设计降低46%以上;三是海河闸的建造,阻拦了海河入海泥沙,减少了新港的主要沙源,对减轻新港回淤起了十分有利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