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 普通地图的表示方法
1.海洋要素的表示
海洋要素主要包括海岸和海底地貌。海岸的表示海岸线通常以蓝色实线表示。低潮线用点线概略地绘出。潮侵地带上各类干出滩在相应范围内填绘各种符号表示其分布范围和性质。海底地貌用水深注记、等深线、分层设色和晕渲等方法表示。水深注记是水深点深度注记的简称。水深是根据“深度基准面”自上而下计算的。等深线是等深点的连线。分层设色是在等深线的基础上每相邻两根或几根之间加颜色表示海底地貌的起伏。通常,用不同深浅的蓝色来区分各层,水深加大,蓝色加深。海底地貌晕渲详见陆地地貌的表示。
2.陆地水系的表示
陆地上各水系物体总称为陆地水系,简称水系。在编图时,水系是重要的地性线之一,常被看做是地形的“骨架”。水系包括井、泉及贮水池,河流、运河及沟渠、湖泊、水库及池塘、水系附属物等。井、泉及贮水池在地图上一般只能用记号性蓝色符号表示其分布位置。河流、运河及沟渠在地图上都是用线状符号配合注记来表示。当河流较宽或比例尺较大时,用蓝色的细实线符号(水涯线)表示河流两岸岸线,水域用浅蓝色表示。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大多数河流用蓝色单线表示,单线的粗细渐变反映河流的流向和形状。运河及沟渠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用蓝色平行双线表示,水域用浅蓝色。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用等粗实线表示。湖泊、水库及池塘用蓝色实线配合浅蓝色水部表示,时令湖用蓝色虚线表示。湖水的性质用颜色区分,如用浅蓝色和浅紫色分别表示淡水和咸水。水库根据水域面积的大小分别用依比例尺符号和不依比例尺符号表示。
3.地貌的表示
地貌的主要表示方法有:晕渲法、等高线法和分层设色法等。晕渲法根据假定光源对地面照射产生的明暗程度,用浓淡的墨色或彩色沿斜坡渲绘阴影,造成明暗对比,显示地貌的起伏、形态和分布特征,这种方法称为地貌晕渲法。
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点的连线,可以反映地面高程、山体、谷地、坡形、坡度和山脉走向等地貌基本形态。由等高线可量算地面点的高程、地表面积、地面坡度和山体的体积。等高线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和助曲线。
4.居民地的表示
在普通地图上要表示居民地的形状、建筑物的质量、行政等级和人口数等。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可以区分各种建筑物的质量特征。随着比例尺的变小,表示建筑物质量特征的可能性随之减少。表示居民地行政等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用地名注记的字体、字号和注记下方加辅助线表示;用居民地圈形符号形状和尺寸的变化表示。居民地的人口数通常是通过圈形符号形状和尺寸的变化表示,在大比例尺图上用字体和字号表示。
5.交通网的表示
交通网是各种交通运输的总称。它包括陆地交通、水路交通、空中交通和管线运输等几类。
(1)陆地交通。陆地交通主要包括铁路、公路和其他道路。在大中比例尺地形图上,铁路用黑白相间的花线符号来表示,用尺寸区分窄轨和标准轨。在小比例尺地图上,铁路用黑色实线表示。公路用双线符号,配合符号宽窄、线画的粗细、色彩的变化表示,用说明注记表示路面性质和宽度。其他道路用实线、虚线、点线并配合线画的粗细表示。
(2)水路交通。水路交通主要区分为内河航线和海洋航线两种。用短线表示河流通航的起讫点等。海洋航线由港口和航线组成,港口用符号表示,航线用蓝色虚线表示。
(3)空中交通。在普通地图上,空中交通主要表示航空站,一般不表示航空线。
(4)管线运输。管线运输主要包括运输管道和高压输电线两种。运输管道用线状符号加说明注记表示。高压输电线用线状符号加电压等说明注记表示。
6.境界的表示
境界分为政区境界和其他境界。政区境界包括国界、省界、市界和县界等。其他境界包括地区界、停火线界和禁区界等。境界用不同结构、不同粗细与不同颜色的点线符号表示。
7.土质、植被的表示
土质泛指地表覆盖层的表面性质;植被是地表植被覆盖的简称。土质和植被是一种面状分布的物体。地图上用地类界、说明符号、底色和说明注记配合表示。地类界是指不同类别的地面覆盖物体的界线,用点线符号表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