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大气的能量

大气的能量

时间:2023-01-22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 大气的能量大气忽冷忽热,变化多端。对于地球大气来说,太阳粒子辐射总能量很小,只有太阳电磁辐射总能量的千分之一左右,而且,大部分太阳粒子,都不能进入地球的主要大气层内,这部分辐射能量是可以忽略的。电磁辐射又称电磁波,它是以光速作波状运动的一种能量。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氢反应堆,这里的聚变使氢燃烧,并转变成氦,从而发射出电磁波,这就是太阳电磁辐射。
大气的能量_气象科学与观测

第二章 大气的能量

大气忽冷忽热,变化多端。那么,这种变化是怎么形成的呢?大气的能量又来自何处?

我们知道,太阳是一个极为炽热的气体球。其表面温度约10 000度,中心温度估计有2000万度。太阳不断地把具有电磁能和高速粒子的辐射波向空间辐射。辐射是指物体以电磁波形式向外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太阳以辐时的方式每秒钟向宇宙空间放射了相当于燃烧116 000亿吨煤所产生的能量,地球仅能截获其二十亿分之一。但是,这已足够维持地球上的一切自然过程。如果没有太阳能作为基本动力,大气中的一切物理现象和过程就难以发生;如果没有太阳送来的光和热,一切生物就不能生长发育和繁衍后代。所以,人们常用“万物生长靠太阳”这一句话来形容太阳的巨大作用和威力。

因此,太阳是大气中能量的主要源泉。

太阳辐射

太阳时刻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传递能量,其能量的放射形式和放射出的能量本身,就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所放出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能,简称太阳能。

太阳辐射包括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这两类辐射,都能到达地球大气,其中有些还能到达地球表面。对于地球大气来说,太阳粒子辐射总能量很小,只有太阳电磁辐射总能量的千分之一左右,而且,大部分太阳粒子,都不能进入地球的主要大气层内,这部分辐射能量是可以忽略的。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太阳辐射,指的就是太阳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又称电磁波,它是以光速作波状运动的一种能量。太阳是一个巨大的氢反应堆,这里的聚变使氢燃烧,并转变成氦,从而发射出电磁波,这就是太阳电磁辐射。太阳发射电磁波的本领很强,其波长范围极宽,短至几万分之一微米,长至10万米。太阳电磁波包括波长比10-4微米还短的γ射线,波长为10-2—10-4微米的X射线,波长为0.01—0.39微米的紫外线,波长为0.4—0.76微米的可见光,波长为0.76—100微米的红外线,波长为100微米至数十厘米的微波,波长为数十厘米至100米的短波无线电波,波长为100—1700米的中波无线电波,以及波长为1700米至10万米的长波无线电波。太阳的能量,向宇宙空间的四面八方发射出去,地球截获的辐射能只是极微小的一部分,只有它的二十亿分之一,然而它足以使整个大气运动起来。

测量表明,到达地球外层大气的太阳辐射能量约为1368瓦/米2,或者是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一分钟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是1.95卡/厘米2·分。这个常数,称之为太阳常数,其数值常不一致,变动于1.90—2.09卡/厘米2·分之间。

太阳辐射先通过大气圈,然后到达地表,由于大气中的水汽、氧、臭氧、二氧化碳及一些固体杂质对太阳辐射有一定的吸收;空气分子、尘粒、云滴对大气有一定的散射和反射,使投射到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能完全到达地面,所以在地球表面所呈现的太阳辐射强度比1.95卡/厘米2·分要少。一般说来,因反射和散射而折回宇宙空间的太阳辐射约占43%,为地球表面和大气所利用的仅占57%。在57%的太阳能中,有14%为大气直接吸收,其余的43%以直接阳光和散射光的形式到达地面。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我们知道,太阳辐射有43%被地球表面吸收了。那么,地球每天都吸收这么多的能量,温度是不是要越来越高呢?我们人还能不能生存下去?实际情况是:地球温度不会热得使我们生存不下去,也不会冷得把我们都冻成冰。

这是因为地球吸收了太阳辐射的能量,同时它又通过地面辐射的形式把所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释放出去。这两者大致相等,因此又叫收支平衡。

夏天,我们站在太阳底下活动,会热得汗流浃背,而到了太阳下山,就感到凉快。我们感到的只是直接的太阳辐射,而对地球辐射却毫无感觉。原来,我们所感觉到的太阳辐射,与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一样,主要是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大的、波长较短的可见光辐射。而地球表面吸收太阳辐射后所释放出的辐射能量,却是另一种辐射,即一种波长较长、能量较低的辐射。地球保持辐射平衡时所需的平均温度约为250K,它比地面的实际平均温度(约300K)低得多,在这样的温度下,辐射能主要集中在3—120微米的波长范围内。显然,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的波长要长得多,因此,常把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射,把地面辐射称为长波辐射。

气温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

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和长波辐射,地面一方面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得到热量,另一方面又放出长波辐射失去热量,如果获得的热量比失去的多,温度就升高;反之,失去的热量比获得的多,温度就降低。也就是说地温的高低并不直接决定于地面当时吸收太阳辐射的多少,而决定于地面储存热量的多少。早晨日出以后,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地面得到的热量多,温度升高,此时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大气吸收了地面的长波辐射,气温也跟着上升。到了正午,太阳辐射达到最强。正午以后地面太阳辐射强度虽然开始减弱,但得到的热量比失去的热量还是多些,地面储存的热量仍在增加,所以地温继续升高,长波辐射继续加强,气温也随着不断升高。到午后一定时间,地面得到的热量因为太阳辐射的进一步减弱少于失去的热量,这时地温开始下降。地面温度的最高值就出现在地面热量由储存转为损失,地面温度由上升转为下降的时刻。这个时刻通常在午后一点钟左右。由于地面的热量传递给空气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两点钟左右。随后气温便逐渐下降,一直下降到清晨日出之前地面储存的热量减到最小为止。所以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日出前后,而不是在半夜。

2.气温的季节变化

地球上的天气并不完全受太阳条件所支配,还受到地球自身特点的影响。一方面,地球除了绕太阳公转9.66亿公里外,还以大约每小时1,690公里(在赤道)的速度,绕地轴作自西向东的自转。这种自转,决定了地球上的风和洋流的盛行方向,对天气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地球相对于它的绕日轨道平面是倾斜的,倾斜角是23.5度。地球的这种斜着身子旋转的特点,使日光照射到地球上任一地点的角度是有变化的,这也恰好说明了四季形成的真正原因。

有趣的是,地球上最宜人的时候并不在春分和秋分,最炎热和最寒冷的天气也不出现在夏至和冬至。这是因为太阳辐射加热地面、海洋和大气均需要时间,大气的冷却同样需要时间。这与地面附近气温的昼夜变化类似。一年时间内入射短波辐射能量,在夏至时最大,在冬至时最小;射出长波辐射能量在夏至后一个月达最大,冬至后一个月达最小。所以气温也在夏至和冬至后一个月达到最高和最低。同样,一年内入射辐射能量在春分和秋分时达到全年的平均值。射出辐射在春分和秋分后一个月达到全年的平均值,所以春分和秋分后一个月,那时的气温是全年中最宜人的。

上面所讲的射出辐射,是就陆地而言,或者说就地球上某一块大陆的中部而言。如果是海洋、岛上、沿海地区,情况就不一样了。在海上,一年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不是出现在夏至和冬至后一个月,而是出现在夏至和冬至后两个月,即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其实,一天之内也有这个问题,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不是出现在下午3点钟和清晨,而是出现在更晚一些的时候。为什么?因为入射的太阳辐射穿透固体表面的能力,远不如穿透水层的能力强。深度在200米以内的水层,水温变化直接与入射的太阳辐射有关,只有超过200米深度才不明显。另一原因是,陆地的热容量远不如海洋的热容量大。

3.陆地和海洋对气温的调节

性质不同的地球表面,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除了都向大气射出长波辐射外,还以不同的热量传输形式向大气输送热量。例如,海洋和大陆,它们都有向大气输送热量的途径。

热量传输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关于辐射,我们前面已讲了很多。传导和对流与辐射有一点明显区别,就是传导和对流必须依靠媒介来传送,而辐射不需要媒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碰到传导的实例,当用铝制饭盒装热饭菜时,不垫手绢或毛巾之类的东西,就会烫得端不起来,等等。这种热量传送,要靠物质的分子运动来传递。金属类都是很好的热导体,而地面和大气都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通过这种方式交换的热量很少,与对流和辐射两种方式比起来,可以忽略不计。只有在考虑贴近地面层,特别在近地面几厘米薄的气层中的情况时,热传导才是重要的。

对流,是借助传热物质本身的运动或质点的运动来进行热量传输的。因此,它只能在液体或气体中进行。在对流过程中,运动着的物质携带它们在先前位置上所获得的热量,向新的位置传递。大气很易流动,所以对流是大气中热量传递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对流,上下层空气互相混合,热量也就随之得到交换。

大气的热能主要来自地面,而地面情况有很大的差别。海洋和陆地,高山和深谷,高原和平原等,不同的地面情况,对气温的影响也不一样。其中海洋和陆地对气温的影响最大,它们是气温变化的调节师。

气候带

1.天文气候带与物理气候带

气候带是大致与纬圈平行,环绕地球呈连续带状分布的气候分类单位,是地球上最大的气候区域单位。从低纬度到高纬度,气候带按一定顺序分布。

气候带的划分是由最基本的气候形成因素——太阳辐射这一条件决定的。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就曾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把地球气候划分为五个气候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称为天文气候带或数理气候带。这种古老的气候带划分方法,只是根据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所以也称为太阳气候带。

根据太阳气候带,每个气候带的面积占整个地球总面积的百分比是:热带占40%,温带占52%,寒带占8%。

温带处于中纬度地区,南北温度梯度大,气候有极大差异。温带如此大的面积,与实际气候分布很不相称。因此,温带一般又分为三个带,即:亚热带、温带和冷温带。赤道无风带是空气辐合的地带,除了全年高温外,也全年多雨,不论气候和植物都与热带其他地区有明显不同,况且热带面积也太大,所以又从热带中划出赤道气候带,热带就只包括赤道气候带与回归线之间的地区。这样,地球上的气候带就包括:赤道带、热带、副热带、温带、冷温带和寒带。

因为地球表面实际并不均匀,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都影响气候,上述划分的各个副带并没有人们公认的界线。实际上,等温线并不与纬圈完全平行,用回归线和极圈划分的气候带与实际气候有很大差别,尤其是以高纬度地区最为突出;但是由于这种方法简单,并且能大致反映地球上的生物现象分布情况,所以至今还是被人们采用。

2.赤道气候带

赤道气候带出现在赤道无风带的范围内,包括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扎伊河流域、几内亚沿海、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地。太阳每年有两次越过天顶,温度在春、秋分以后有两个极大值,冬、夏季则为两个较凉季节,太阳徘徊于赤道附近,使赤道气候终年高温,年平均气温25℃—30℃,年较差极小,平均不到5℃,日较差相对比较大,平均达10℃,远大于年较差,真所谓“一天有四季”。赤道地区最高温度很少达到35℃,但因终年高温,终年闷热,只有短暂的海风,才能使闷热稍减,风息之后,又闷热异常。

赤道气候带降水丰沛,是地球上最多雨的地带。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2500毫米的情况也很常见,降水量全年分配均匀,没有明显的干季,降水多为对流雨。

赤道气候带位于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辐合线上,温度水平分布均匀,气压梯度小,空气极少流动,风速微弱或静稳;所以海陆风易于发展。每日凉爽的海风,给人们带来短暂的舒适和快意。

3.热带气候带

热带气候带分布在赤道气候带与回归线之间,太阳高度仍然很高,常年高温,四季不明显,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冷月气候在15℃—18℃之间,年较差可大到12℃。晴朗干燥时气候还可高于赤道。最高温度可达43℃以上。夜间降温迅速,清晨可降至10℃,冬季还可出现霜冻。因为雨季出现于夏季,使夏季的温度降低,所以最热时期出现在雨季之前。但是雨季因为湿度大,常常感到闷热。雨季后温度又有升高。

热带虽然四季不明显,干湿季却十分显著。干、湿季转换时间各地稍有差异,雨季时间大致是5—10月,干季为11—4月。热带雨季的气候与赤道带相似,高温、多雨、闷热,日较差小,常间以短暂的晴朗天气,雨量在100—1500毫米之间。越靠近赤道雨季越长,干季越短,雨季以后的干季,在信风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燥,相对湿度60%—70%,雨量极少,植物凋萎,土壤干裂。

热带夏季,海洋面上水温在26.5℃以上。热带气旋(台风)每易发生,台风路径在热带多为向西行进,然后向北,出了热带,则向东行进。在热带气候行进路上,如无减灾防灾措施,就可能遭受洪水和暴风袭击,造成生命财产损失。

4.副热带气候带

副热带也称为亚热带,副热带气候带出现在副热带高压控制的地带,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受信风吹拂,盛行下沉气流,地面温度高,日照强,少云,大气稳定,气候干燥。沙漠广泛分布,撒哈拉,澳大利亚,阿拉伯半岛,喀拉哈里,阿塔卡马等热带沙漠或信风沙漠,都分布在副热带高压带笼罩的范围内。只有在大陆东岸,因为有暖洋流经过,又迎着信风。气候才变得潮湿。

大陆西岸则处于信风的背风位置,沿岸又有冷洋流经过,沙漠可直达海岸。

亚洲东南部是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地区,虽然也在副热带范围内,气候却十分潮湿。

副热带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都十分剧烈。在纬度20°的平均年较差只有6.2℃,而在副热带一般可达15℃。日较差更大,可在20℃—30℃以上;夏季最高温度48℃—55℃以上,夜间比较凉爽。因为气候干燥,日照强烈,裸露地面的沙石炎热,可以烤熟鸡蛋。近地层空气受热,密度减小,而上层空气密度较大。受热程度不同的空间层于是产生折射,形成海市蜃楼,成为单调沙漠内的奇景。副热带雨量少,温度低,云量少,天气晴朗稳定,雨量分布极不均匀;季风气候地区可达1000毫米以上,沙漠地区一般不到50毫米。埃及撒哈拉沙漠曾记录到2%的低相对湿度。云量极少,成为世界上云量最少的地带,平均云量在2以下。在一般日子里,天空无云,天色蔚蓝,只在沙尘弥漫时才会变得阴暗。

5.温带气候带

温带气候带一般是指中纬度30°—45°之间的地区,气候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季节变动的影响。夏季在副热带高压影响下,具有副热带气候特点,冬季在西风带控制下,又具有冷温带气候的特点。夏季炎热漫长,冬季温和。

温带气候的显著特点是四季分明,最冷月平均气温在5℃—10℃以上,最热月在25℃—30℃之间。年较差约为15℃—20℃,由海岸深入内陆,大陆性逐渐增强,年较差由小逐渐变大。大陆西部夏季晴朗,太阳辐射强烈,气候炎热,居民多以百叶窗防避光热;但因湿度小,并不觉得闷热。大陆东部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风速微弱,云量多,终日都非常闷热。在冬季,大陆西部白天暖和,夜间则可出现霜冻,主要分布在洼地。大陆东部虽也温和,但是常有寒潮侵袭,气温猛降,更觉寒冷。

大陆西部年降水量约300—900毫米,迎风坡可达1500毫米,降水量冬季多于夏季。冬季温度低时很潮湿,夏季温度高时却很干燥,很不利于发展农业,只好依靠灌溉。大陆东部年降水量在600—1500毫米之间,主要分布在夏季,夏季高温与多雨配合,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

6.冷温带气候带

冷温带气候带一般指中高纬度的地方,大体在纬度45与极圈之间,终年在西风带控制之下。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和且短促。

因为是在西风带影响下,大陆西部与大陆东部气候差别很大。大陆西部有暖洋流经过海岸,西风经暖洋面吹入大陆,气候具有海洋性,随着西风深入内部,长途跋涉,水汽沿途不断减少,气温逐渐降低,到大陆东部,气候的海洋性减弱,大陆性增强。

大陆西部夏季凉爽,7月平均温度15℃—20℃,日较差约为10℃。白天不觉炎热,夜间不觉寒冷。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暖和,1月平均气温多在0℃—10℃之间,夜间潮湿多云,保温作用极强,所以并不觉得寒冷。温度年变化不大,一般在10℃—15℃以下。大陆东部7月平均气温22℃—28℃,夏季时间较长,无霜期达150—200天,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冬季1月平均气温在-24℃—-3℃之间。

冷温带因为锋面气旋活动频繁,降水量较多,是地球上的第二个多雨带。

大陆西部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全年分配均匀,但冬季雨量稍多于夏季,冬季以降雪为主。大陆东部年降水量也在500—1000毫米之间,主要分配在夏季,多为对流雨,并未减少日照,所以大陆东部夏季高温,多雨,多日照,成为农业的理想气候。不过,在冷温带内陆,气候干燥寒冷,日光充足,降水稀少,与大陆西部和东部都不相同。

7.极地气候带

极地气候带分布于南北极圈以内的极地区域。在两极点昼夜等长,都是半年,随着纬度降低,昼夜时间逐渐递减;但是在极圈以内,至少有一天,即夏至日昼长24小时。到冬至日则整日不见太阳。极点直到春分点太阳才冉冉升起。春分前辐射不断冷却,所以最低温度在春分前出现。当纬度降低时,最低温度出现时间提早。在夏季虽然白天时间特长,但因太阳光斜射,太阳辐射已大大减弱,达到地面的辐射又被冰雪表面强烈反射。地面实际吸收的辐射能量,大部分要用于融雪。

因此,极地气候的显著特点就是终年寒冷。夏季最热月气温在10℃以下。接近极点附近,夏季最热月气温更低于0℃,仍然很寒冷。在靠近极圈附近,地表冰雪虽然能够在夏季融解成沼泽,下面的土层却仍然冻结,成为终年不化的永冻土。极地冬季温度更低,最冷月气温在-30℃—-40℃,如果遇上雪暴发生,风雪交加,更是奇冷异常。

极地地面温度低,又在极地高压的笼罩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到极点附近或大陆内部,降水量更在100毫米以下,降水全部是雪,并且大多是干燥坚硬的雪粒。在极圈附近,因为偶然有气旋侵入,降水量增多,可在300毫米以上。所以极地气候的另一特点是干燥少降水。

气候型

1.基本的气候型

在地球上,比气候带次一级的气候单位是气候型。气候型是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引起的,在地球上不呈带状分布。在一个气候带内,根据气候的各种特征差异,可以划分出几种气候型,同样的气候型也可以分布在不同的气候带内。例如,海洋性就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海洋性气候。沙漠气候也分布在热带、副热带和温带。

气候型有很多种,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是两种最基本的气候型,其他气候型都可以从这两种型演变而来。例如,海岸气候就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过渡型;季风气候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沙漠气候是大陆性气候的极端情况;草原气候则是大陆性气候到沙漠气候的过渡情况;山地气候虽然成因和特点都比较特殊,但是它的特点也可以从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类比中得到。

气候型的划分,通常是采用气温、降水量和其他要素的平均值及年变化特征作为指标。在资料缺乏的情况下,也使用自然地理资料,如洋流、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和植被资料作参考。

2.大陆性气候

大陆性气候是地球上一种最基本的气候型。其总的特点是受大陆影响大,受海洋影响小。

在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都很大。所以夏季温度很高,气压很低,非常炎热,且湿度较大。冬季受冷高压控制,温度很低,也很干燥。冬冷夏热,使气温年变化很大,在一天内也有很大的日变化,气温年、日较差都超过海洋性气候。春季气温高于秋季气温,全年最高、最低气温出现在春至或冬至后不久。最热月为7月,最冷月为1月。

夏季太阳辐射强,地面加热迅速,气温急剧上升,对流上升运动增强,云量增多,常有积雨云,并伴随阵风和大风,使整个夏季雨水相对较多,湿度增大。冬季干燥,晴朗,地面辐射极强,地面冷却很快,多日照,少云量和降水。在大陆性气候条件下,降水量集中在夏季,主要是对流雨。降水量年与年之间有很大变化,常有洪涝或干旱发生。

科学研究表明,气温对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有很大影响。白天气温高,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碳水化合物。夜间温度低,则可以减弱呼吸作用,呼出二氧化碳就会减少,也就可以减少植物的养分损失。所以,在大陆性气候条件下,气温日较差大,对于植物的物质积累特别有利。新疆的瓜果特别硕大而且甘甜,就是这个道理。

3.海洋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气候型。总的特点是受大陆影响小,受海洋影响大。

在海洋性气候条件下,气温的年、日变化都比较和缓,年较差和日较差都比大陆性气候小。春季气温低于秋季气温。全年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比大陆性气候的时间晚,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

在海洋性气候条件下,气候终年潮湿,年平均水量比大陆性气候多,而且季节分配比较均匀。降水量比较稳定,年与年之间变化不大。四季湿度都很大,多云雾,天气阴沉,难得晴天,少见阳光。

温和、多云、湿润的海洋性气候,给人们以舒适的感觉,其实这种气候对植物生长并不有利。19世纪末就有人发现,在欧洲,海洋性气候条件下生长的小麦,蛋白质含量小,至多只有4%—8%。随着深入大陆,到俄罗斯欧洲部分,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增高达9—12%。在比较干燥炎热的地区,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增高到18%,甚至在20%以上。原苏联科学家证明:一个地区的气候大陆性越强,小麦的蛋白质含量也就越高。在气候温凉潮湿的地方,小麦的淀粉含量增加,而蛋白质含量却降低。人们为了补充蛋白质的不足,只好借助于肉类,但是又带来脂肪过多的缺点。可见,海洋性气候对农业并不很有利。

4.季风气候

季风气候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混合型。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高温潮湿多雨,气候具有海洋性。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气候寒冷、干燥少雨,气候具有大陆性。

在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暖热,冬季寒冷,因此,气温年较差比海洋性气候大。最冷月出现在1月,表现出大陆性气候特点;最热月出现在7—8月。秋季气温高于春季气温,又表现出海洋性气候特点。例如长沙,年较差24.6℃,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4.7℃,最热月为7—8月。从月平均值来看,7月平均为29.3℃,8月平均28.7℃,7月只比8月高0.6℃,实际上在1951—1980年的30年中,有1/3的年份是8月温度高于7月,况且从平均最高温度看,则以8月最热,为31.2℃。再以南京为例,年较差为26℃,1月最冷,平均2℃,最热也在7—8月。7月平均28℃,8月平均27.8℃。从1951—1980年30年间,有14年是8月平均温度高于7月。平均最高温度也是8月最热,为30.5℃。

在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少雨。例如长沙年降水量1390毫米,3—8月就占71%;南京年降水量1031毫米,4—9月占74%。在季风气候条件下,降水量的多少,雨季的早晚,完全决定于季风进退的早晚和强弱。例如,长沙的雨季就比南京早一个月。到华北,雨季为6—8月,甚至只有7—8月是雨季。雨季的长短与夏季风控制有关系。在季风气候条件下,雨量极不稳定,逐年变化很大。在长沙,多雨年比少雨年的雨量多两倍,南京则多三倍,北京更超过五倍。所以,在季风气候条件下,水旱灾害频繁,是对人们生产和生活极不利的一面。

季风气候的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虽然不免有闷热难熬之苦,却对发展农业十分有利。因为在作物生长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时候能有充足的雨水供应。

5.沙漠气候

沙漠气候是大陆性气候的极端情况。在副热带沙漠分布最广,基本原因就是少雨,植物难以生存,植物种类和数量极其稀少,地表裸露,空气十分干燥,极少水分。白天太阳辐射强,地面加热迅速,气温可高达60℃—70℃。

沙漠气候降水量奇缺,一般不到50毫米。若羌虽在沙漠边缘,年降雨量也只有17.4毫米,最少时的1957年只降雨3.9毫米。吐鲁番年降雨量也只有16.3毫米,1968年全年只有2.9毫米。在这样少雨的情况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仍能发展农业。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葡萄、西瓜等,主要靠天山和昆仑山的冰雪融化的雪水,进行灌溉。因为夏季气温高,日较差大,日照丰富,收成并不低,而且质量都很好。

6.草原气候

草原气候也是一种大陆性气候,是森林到沙漠的过度地带。气候呈干旱半干旱状况,土壤水分仅能供草本植物及耐旱作物生长。温带草原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多数地方是200—3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夏季,6—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75%。气温冬冷夏热。我国温带草原夏季各月平均温度都在20℃以上,而冬季各月平均温度都在-5℃以下;年较差都在30℃以上。

温带草原多豆科植物,是很好的放牧区。

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的两侧。全年气温较高,最冷月在16℃—18℃以上,最热月出现在雨季到来之前,气温约26℃—28℃,有明显的干湿季。靠近赤道气候带的一侧,湿季长,干季短;靠近热带沙漠的一侧,湿季短,干季长。年降水量750—1000毫米,主要集中在湿季。因为气温高,蒸发大,雨水仅能供应草本植物生长,也散生着短生乔木,所以也称为热带稀树草原。在湿季,气温高,湿度大,草木葱郁,但是一到干季,草木凋落,一片枯黄。

7.地中海式气候

地中海式气候是出现在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的一种海洋性气候。以地中海沿岸最为明显,其他地区如北美洲的加利佛尼亚沿海、南美洲的智利中部、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地区,也都有类似的气候。

地中海式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频繁活动,气候温和,最冷月气温在4℃—10℃之间,降水量丰沛。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少雨,云量稀少,阳光充足。全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冬季半年约占60%—70%,夏季半年只有30%—40%,冬季降水量多于夏季。

地中海式气候的特点,是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这种不协调的配合,对植物十分不利。在生长季节,植物必须经过炎热干燥的锻炼,为了减少蒸发,自然植被多半是生长得短小的乔木和灌木等常绿硬叶林。

8.苔原气候

苔原气候是极地气候带的气候型之一。多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全年气候寒冷,最热月气温在0℃—10℃之间,全年都是冬季。年降水量都在250毫米以下,大部分降水是雪,部分冰雪夏季能短期溶解。相对温度大,蒸发量小,沿岸多雾。因为温度低,树木已经绝迹,只有苔藓、地衣类植物可以生长。

9.冰原气候

冰原气候分布在南极大陆和格陵兰高原,是极地气候带的气候型之一。

终年冰雪覆盖,所以也叫冰漠气候、冰原气候或永冻气候。最热月气温在0℃以下,气流下沉,降水量稀少,年降水量约100毫米左右,都是以雪的形式降落,风速常常在25米/秒以上,最大风速超过100米/秒,常吹拂冰雪成为雪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