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印度洋水系域
印度洋水系域位于喀喇昆仑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他念他翁山分水岭以南地区,主要为怒江、雅鲁藏布江和其他流向印度洋的河流流域区。根据地貌组合类型可划分为雅鲁藏布江怒江中上游高山高原湖盆宽谷区、印度河上游高山高原湖盆宽谷区和喜马拉雅山横断山高山深谷区3个三级地貌单元。
1.雅鲁藏布江怒江中上游高山高原湖盆宽谷区
雅鲁藏布江怒江中上游高山高原湖盆宽谷区位于冈底斯山东段念青唐古拉山唐古拉山东段以南,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山东段他念他翁山以北的雅鲁藏布江、怒江中上游河谷区。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谷地,依自然条件、河谷形态及径流沿程变化,可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仲巴县里孜以西为上游,从仲巴县里孜到派镇为中游段,其中中游河长1 300km,集水面积164 000km2,两岸支流众多。海拔已降到4 500m以下。河段呈宽窄相间的串珠状(图2-21)。在宽谷段,地形平坦,土质肥沃,沟渠纵横,富饶而美丽,为西藏的主要农业区。谷底宽达2~8km,水面宽100~200m,有河漫滩,也有高出水面10~120m的阶地。水流平缓,河道平均坡降1‰以下。站在两侧山地俯瞰宽谷,见蓝绿色的江面和金光灿灿的沙洲相间,构成特有的辫状水系,同时形成低洼盆地地貌(图2-22)。在峡谷段,河谷呈“V”形,两岸山体陡峻,谷底宽50~100m,水流湍急。两岸陡壁悬崖,中间流急浪高,水势奔腾咆哮,谷坡以崩塌为主的物质移动十分强烈。最有名的是桑日县的加查峡谷,长42km,宽只有30~40m,落差竟达300多米。在加查峡谷中,由于坚硬的基岩和横向断裂的作用,或由于大块崩石的堵塞,河床分别在增和尼阿日喀等两处形成相对高4.8m和5.2m的瀑布。在这里,江流以雷霆万钧之势奔流而下,激起一串串乳白色的浪花和水雾,使人惊心动魄!这类峡谷中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而且在峡谷的两口往往有平坦的阶地存在,加上与峡谷相串联的宽谷盆地地形,为水能资源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图2-21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段呈宽谷与峡谷相间的地貌
(Google Earth截图,上方为南)
图2-22 雅鲁藏布江主要支流尼洋河宽谷区自然风光
(西藏自治区林芝县)
怒江上游藏语叫“那曲河”,其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源头经那曲至比如段为上游。其夹持于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两大山系之间,海拔4 500~4 700m,为高原湖盆与宽谷区,总体呈喇叭状,东窄西宽,宽度为200~300km。大多为浅切割的山地,其上保存了平坦的高原夷平面,除高大雪峰外总体山势平缓,河谷平浅,湖沼广布。属内陆高原性气候,干燥寒冷,气候多变,降水量很少,昼夜温差较大。
2.印度河上游高山高原湖盆宽谷区
印度河上游高山高原湖盆宽谷区位于冈底斯山中西段及喀喇昆仑山南坡一带流向印度洋的印度河上游河谷区和部分内陆湖盆地区。
印度河上游发育许多宽窄不一的河谷平地和湖盆谷地。谷宽一般5~8km,长70~100km,海拔一般在4 500m以上。地形平坦,沟渠纵横。主要的湖盆谷地有札达盆地(图2-23)、噶尔藏布宽谷盆地和狮泉河宽谷盆地等。
图2-23 札达盆地土林地貌景观
(西藏自治区札达县)
3.喜马拉雅山横断山高山深谷区
巍峨蜿蜒于青藏高原最南缘,西起我国西部阿里地区,东止于藏滇交界的横断山脉,东西长2 400km,南北宽200~350km。
该地貌单元主体由喜马拉雅山脉组成。喜马拉雅这个美丽动人的名字来源于印度梵文,意为冰雪的居所。这是因为这里终年为皑皑白雪所盖之故。由几条大致东西走向的山脉组成,平均海拔6 000m左右。也是人类生活在地球上的最高部分,人们都称它为世界屋脊。它像一座巨大的天然屏障,又像一座巨大的银色万里长城,屹立在亚洲的中部。根据地形、地理和地质上的特征,可以把喜马拉雅山从南往北划分成4个带:①亚喜马拉雅带(或外喜马拉雅带),为海拔1 000~1 500m的丘陵山地,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森林茂密;②小喜马拉雅带(或低喜马拉雅带),海拔3 000~4 000m,山峦重叠,气候温和,青山绿水,风景秀丽,为避暑的好地方;③大喜马拉雅带(狭义喜马拉雅带或高喜马拉雅带),海拔6 000m以上,是喜马拉雅山的主脊,冰川纵横,雪峰林立;④西藏喜马拉雅(相当于本书的雅鲁藏布江中上游高山高原湖盆宽谷区)。喜马拉雅山脉群峰争艳。地球上大部分海拔7 000m以上的高峰聚集于此。据统计,世界上14座8 000m以上的高峰就有10余座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之中,它们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 848m),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8 585m),第四高峰洛子峰(8 511m),第五高峰玛卡鲁峰(8 481m),第六高峰道拉吉里峰(8 172m),第七高峰库汤山(8 156m),第八高峰乔乌雅峰(8 153m),第九高峰南迦帕尔巴特峰(8 125m),第十高峰安那普那峰(8 091m)和第十四高峰希夏邦马峰(8 012m)。包括第二高峰乔戈里峰(8 611m)在内的其他4座8 000m以上的高峰则分布在同喜马拉雅山脉毗邻的喀喇昆仑山中。这里的山区西部海拔高,气候干燥而寒冷;东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茂密,植物繁多。喜马拉雅山顶部长年覆盖冰雪,其南北两侧的气候与地貌均有很大差别。东段为雅鲁藏布江和怒江的下游深谷区(图2-24),其中以雅鲁藏布江下游高山峡谷地貌最为壮观,从派镇到巴昔卡附近为下游段,河长496km,集水面积50 000km2。河流从米林县黑龙附近开始逐渐折向东北流(图2-25),经派镇转为北东流向至帕隆藏布汇入后,骤然急转南流进入连续高山峡谷段(图2-26),经巴昔卡流入印度。在大拐弯顶部两侧,有海拔7 151m和7 756m的加拉白垒峰和南迦巴瓦峰。从南迦巴瓦峰到雅鲁藏布江水面垂直高差7 100m,可称为世界上切割最深的峡谷段。从峰顶的冰川和永久积雪带到谷地的热带,构成了垂直气候分带和生态分带(图2-27)。大拐弯峡谷历来以其雄伟峻险和奇特的转折而闻名于世。那里的雅鲁藏布江就像深嵌在巨斧劈开的狭缝里一样。谷底是呼啸奔腾的急流,河床滩礁棋布、乱石嵯峨。在下游,像这类峡谷一个接着一个,千回百折,山嘴交错,重峦叠嶂;峡谷两侧山坡是森林密布、满坡漫绿,看来又是那么幽深秀丽。它那连绵的峰峦和不尽的急流相结合,构成一幅壮丽动人的画面。
图2-24 怒江深切河谷
(西藏自治区洛隆县)
图2-25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入口处
(西藏自治区米林县派区)
图2-26 雅鲁藏布江下游河大峡谷地貌
(Google Earth截图,上方为南)
图2-27雅鲁藏布江下游深谷、雪山地貌与生态垂直分带
(TM图像,上方为南,绿色为森林植被,天蓝色为冰雪)
雅鲁藏布江下游高山峡谷区也是东喜马拉雅构造区,根据裂变径迹研究资料,这一地区也是晚新生代以来抬升和剥蚀速率最大的地区。据丁林等(1998)研究,南迦巴瓦峰西侧,采自雅鲁藏布江河谷最低处的样品94T19与最高处多雄拉山口处的样品94T69角闪石的K-Ar年龄分别为(21.08±0.52)Ma及(20.82±0.05)Ma。岩石都为角闪黑云花岗片麻岩,原岩为角闪黑云花岗岩。说明南迦巴瓦峰西侧在21Ma左右有一次快速抬升作用。而大量磷灰石、锆石、榍石的裂变径迹年龄及黑云母的K-Ar年龄都出现在3Ma,说明3Ma以来南迦巴瓦峰地区加速抬升。上述结果说明,经过21Ma的快速抬升作用以后,南迦巴瓦峰地区变得比较平静,抬升速率较小,如果考虑榍石的裂变径迹保留按温度340℃计,则3Ma左右的深度为10km左右,21~3Ma间的抬升高度为5km,平均抬升速率为0.3mm/a,而3Ma以来的平均抬升速率为3.3mm/a,近期(0.08Ma)抬升速率高达30mm/a,为目前世界上抬升速率最快的地区之一。因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形成可能是与这一地区3Ma以来的快速隆升和这一地区的降水量充足等因素相匹配的地貌响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