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郑氏施琅收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以此为基地,继续从事抗清斗争,被清政府视为东南沿海的一大隐患,清廷数次欲招降郑氏政权,都无功而返。
为统一台湾,清廷决定以军事手段解决台湾问题。施琅再次进京,向康熙进奏《决计进剿疏》,陈述进兵台湾大计,请求皇帝授予专征之权。
最后一次招抚失败后,康熙不再犹豫,令施琅统率水师两万余人、战舰三百艘,进军台湾。最终,施琅不辱使命,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
亦抚亦战
清顺治十八年(1661),郑成功在东南沿海抗清接连受挫,又与南明永历政权失去了联系,为了寻找新的反清根据地,他命世子郑经留守金门、厦门,自己亲率两万五千大军挥师东渡,驱逐荷兰殖民主义者,一举收复了台湾。进入台湾后,郑氏政权坚持抗清立场,成为清朝东南沿海的一大隐患。
清朝对郑氏集团实施招抚与军事进攻相结合的政策。顺治十八年(1661)闰七月,清朝颁布《招抚郑成功部下建功来归诏》,对郑氏集团内部将领进行招降,分化瓦解。
康熙元年(1662),郑成功不幸病逝,郑氏集团内部围绕权力之争发生了流血斗争。郑成功的部将黄昭、萧拱宸奉其弟郑泰世袭为“东都主”,协理政事,欲承兄位。世子郑经获知消息后,急忙率军从厦门赴台,捕杀黄、萧,继承了其父延平郡王的权位,从此叔侄二人势同水火,诸将互相猜疑,人心动摇。清福建总督李率泰、靖南王耿继茂乘机遣总兵林忠前往厦门,劝说郑经归降。郑经要求清廷按琉球、朝鲜之例,不登岸、不剃发、不易衣冠,以外国之礼相待,坚决拒绝招抚,双方和谈失败。康熙二年(1663)六月,郑经用计杀死郑泰,郑泰之弟率众降清。十月,清军分三路攻克厦门、金门,郑经退守铜山,清廷再行招抚,各镇纷纷离叛(www.guayunfan.com)。
康熙三年(1664)三月,清兵进攻铜山,黄廷、余宽率兵众三万两千余人出降,郑经仅存战舰数十艘,乘风遁走台湾。七月,清廷收复铜山,欲乘胜攻取台湾,遂授福建提督水师总兵官施琅为靖海将军,以承恩伯周全斌、太子少师左都督杨富为副,以左都督林顺、何义为佐,统领水师,前往征剿。施琅原为明总兵部下左冲锋,顺治元年(1644)降清,参与了平定广东之役,因坚决不从郑成功抗清,其父、弟、侄均被郑成功斩杀。康熙三年(1664)十一月、康熙四年(1665)三月和四月,施琅、周全斌等三次向台湾进发,都因准备不足且遭台风袭击而未果。这是清廷第一次出兵台湾,主要将领均由投诚人员担任。
康熙六年(1667)五月,清廷派福建招抚总兵官孔元璋,携带郑经舅父亲笔书信航海前往台湾,招抚郑经,提出以沿海地方与台湾通商,郑氏称臣纳贡,并遣子入京为质等条件。郑经厚待孔元璋,但以台湾远在海外,非中国版图,先父王在时,亦反对剃发为借口,再次要求清朝按照朝鲜事例,以外国之礼相待,想于清朝之外另立国家。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对郑经的态度极为不满,于十一月二十四日上疏要求乘便进取台湾,以绝后患。康熙七年(1668)正月,康熙降旨召施琅进京,面陈进兵台湾大计。四月,施琅进京陛见,上《尽陈所见疏》,就选练士兵、筹集船饷、前线指挥、攻战机宜及武力统一台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全面提出看法和主张。但考虑到与郑经开战以来,五省迁界,连年征战,东南地区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积怨日深,裁撤驻军的要求日益强烈,况且清廷也希望和平统一台湾,于是康熙否决了施琅的建议,决定裁撤军队,并授施琅为内大臣,编入汉军黄旗,留于京师任用。
康熙八年(1669)六月,议处鳌拜后,康熙帝命刑部尚书明珠、兵部侍郎蔡毓荣入闽,与靖南王耿继茂、总督祖泽沛齐集泉州府,商议招抚台湾办法。随后派太常寺卿慕天颜、都督佥事李佺携带康熙诏书及明珠信件,再行台湾,招抚郑经。郑经礼待二使,但不肯接诏,仍坚持按朝鲜例入贡,不剃发,不登岸。八月,康熙获悉郑经态度后,明白地告诉明珠:如果郑经遵制剃发归顺,朝廷当会加爵封赏,他依旧可以居住台湾,自行处理政事。至此,清、郑会谈已达四次。其实,郑成功父子对“朝鲜例”的理解并不一致,郑成功所指朝鲜例,是承认自己为清人,奉清朝正朔,安心剃发,为清朝之臣属。只不过要求一定之地盘,保持原有体制和军队,这和康熙的想法基本相同。而郑经却坚持以外国之礼相待为借口,不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因此,清、郑双方很难达成协议。
康熙十二年(1673),三藩之乱初起,郑经乘机返回闽南,窜扰大陆。闽南为三藩之一耿精忠的后方,康熙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瓦解之策,镇压耿氏,招抚郑氏,郑经势力迅速发展,两三年间竟占有泉州、漳州、兴化、邵武、汀州、潮州、惠州等七府之地。耿氏再度降清后,康熙令其随大军征剿海逆,图功赎罪,数月之间收复全闽,郑经退守厦门。之后,清、郑再次开始对话。
康熙十六年(1677)四月,和硕康亲王杰书修书一封,派佥事道朱麟、庄庆祚前往厦门招抚。郑经一如既往,且出言狂谬,康亲王遂饬府县取办船料,修整战船,以便进剿。此时,漳州人蔡寅诈称“朱三太子”,兵至数万,屡败清军,声势日盛。康亲王遂于这年秋天复遣泉州知府张仲举、兴化知府卞永誉,各加卿衔,会泉州乡绅黄志美、监生吴公鸿,再赴厦门谈判,重申清廷条件,令其退回台湾,让回各岛,息兵安民。郑经自恃势力增长,除坚持以往条件外,又提出沿海诸岛由郑占据,军队钱饷由福建供应等条件。康熙见郑经实无降意,谕康亲王注意招抚郑经下属官兵群众。康熙十七年(1678)春,郑经为给清朝施加压力,争取有利地位,派骁将刘国轩连败清兵,进围海澄。清军总督郎廷相、提督段应举庸懦无才,五月初十被罢免。经康亲王举荐,升擢姚启圣为福建总督。姚贯彻康熙招抚郑经下属官兵政策,保护郑氏官兵族属,厚待投诚人员,于漳州特设修来馆,做到官有俸,兵有饷,归农者有土地,受到郑军官兵欢迎,纷纷来降。从六月至十一月,投诚官兵达一万两千八百多名。
康熙十八年(1679)正月,清廷恢复福建水师,调镇江将军王之鼎为福建水师提督,做武力攻取台湾的准备。王之鼎以未经水战,海岛不熟,恐负朝廷为由乞休。四月,清廷调湖广岳州水师总兵官万正色为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到任后,积极筹备攻取金、厦。此时,郑军官兵水陆数万,据地狭窄,军饷不继,且一再收到清廷劝降书,人心浮动。至康熙十九年(1680)二月,万正色进攻金、厦时,郑军已成土崩瓦解之势。郑经从海澄调回刘国轩,一同逃回台湾,留守金、厦的郑军纷纷降清。三月初,清军进驻金、厦,四月收复铜山。此时,三藩问题基本解决,进取台湾已提到日程。但长期征战,兵民疲惫,需休养生息,减轻负担,于是康熙决定裁撤部分军队,暂停进兵台湾,等待时机。
进军台湾
进兵的有利时机终于来了。康熙二十年(1681)正月,郑经去世,冯熙范杀郑经长子监国郑克,拥立其婿郑克塽,借机篡夺大权。此时的郑克塽年仅十二岁,一切权力都掌控在冯熙范手中,郑克塽成了摆设。同时,冯还与刘国轩勾结,恃威妄杀,致使台湾政局更加不稳。这一切都让在京师任内大臣的施琅兴奋不已,他看到了武力征台的希望,认为当前台湾的混乱不堪恰是可破可剿之机。
但朝廷对征台灭郑,产生了较大的分歧。有的人认为三藩之乱刚刚平息,不宜再兴师动武,而且越洋攻台,胜算把握不大。但以内阁大学士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等为代表的主战派,坚决主张乘机攻取台湾,以绝后患。康熙听取了各方意见,于六月初七召集大学士会议,宣姚启圣统辖全省兵马,进取澎湖、台湾。
鉴于施琅熟悉航海情况,又有谋略,威震海上,姚启圣重新启用他为福建水师提督。可是施、姚二人在作战计划上却意见不一。施琅主张利用南风,一人专征,联合进发,先打澎湖,扼其咽喉;姚启圣则主张利用北风,总督、提督各领一路,分开进攻,同时进军台湾、澎湖。二人意见针锋相对,不可调和,严重影响了出兵进程。康熙二十一年(1682)七月十三日,施琅上《决计进剿疏》,请求皇帝授予专征之权。康熙经过与群臣反复商议,决定授予施琅专征大权,令姚启圣负责催趱粮饷,保证军需供应。
康熙二十二年(1683)正月,郑克塽致书清政府表示议和,请照琉球、高丽等外国例,称臣进贡,不剃发,不登岸。鉴于郑方顽固不化,康熙不再犹豫,令施琅进军。得知清军即将进军的消息,刘国轩亲自统率两万余众、二百余只船,分据澎湖各岛屿。一场关系台湾前途命运的海战就要展开。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六月十四日,已经六十三岁高龄的施琅在铜山誓师,统领水师两万余人、战舰三百艘,浩浩荡荡,直趋台湾的门户澎湖列岛。清军经过一天一夜的航行,于次日傍晚时分到达澎湖附近。十六日,施琅挥师向澎湖发起进攻,刘国轩率郑军迎战。这是一次试探性的交手,双方都没有派上主力,郑军略占上风。之后,双方再战,刘国轩败,清军夺取了虎井、桶盘二屿。施琅一面加紧军事行动,一面又对刘国轩进行招抚,被刘拒绝。
二十二日,施琅兵分三路,与郑军展开决战。清军采取“五梅花”战术,随征都督陈蟒、魏明领船五十只,东入鸡笼屿、四角山为奇兵夹攻;随征总兵董义、康同玉领船五十只,西指牛心湾为疑兵牵制;施琅亲率大船五十六只居中,分为八队,每队七只,各作三叠,为主攻队伍;尚余船八十余只,分两大股,留为后援。这是一场命运之战,郑氏能否保住台湾,清朝能否统一台湾,都将取决于此战之胜败。双方激战一天,清军终于将刘国轩打败,全歼郑军主力,数千人倒戈投降,刘仅驾一只快船逃回台湾。
澎湖是台湾的门户和屏障,澎湖失守,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奠定了基础。从此,台湾无险可依,指日可下。面对施琅大军压境,刘国轩遂放弃抵抗,派兵胁迫郑克塽、冯熙范向清朝投降。郑克塽知道大势已去,一脸茫然地说:“人心风鹤,守则有变;士卒疮痍,战则难料。还是应当请降,以免今后追悔莫及。”于是听从了刘的劝告,决定上表请降。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师到达台湾,接受郑氏政权归降,结束了郑氏在台湾维持了二十二年的统治,从此台湾与大陆重新统一,归入清朝版图。
台湾建置
台湾设治,始于宋、元,但治理机构都设在澎湖。顺治十八年(1661),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曾建立承天一府及天兴、万年二县,郑经时又改为东宁府,升二县为州,设南、北路及澎湖三安抚司。
台湾统一之后,清廷内部就台湾问题发生了弃留之争。内阁学士李光地借口远隔重洋之险,一旦濒海有警,就会发生新的分裂局面,因此主张放弃台湾,将台湾交给荷兰人管理。施琅亲至台湾,经过实地调查,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十二月二十二日上《恭陈台湾弃留疏》,备述台湾战略地位的重要,指出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则永固边围。康熙广泛征求议政王、大学士等人的意见,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正月二十七日敕谕在台湾建立地方行政机构,以郑氏政权建立的府县为基础,归福建省管辖。四月十四日,改东宁府为台湾府,于南路设凤山县,于北路设诸罗县,于府治设台湾县,澎湖归府直辖,使台湾地方政权的建置逐渐完备。对于台湾府县的文职官员,清政府准许福建督抚于本省现任官内拣选,奏请皇帝批准调补,三年任满,工作称职,即予优升。
同时,清廷还在台湾设总兵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分为水陆八营。澎湖设副将一员,兵两千,分为二营。每营各设游击、守备、千总、把总等官,与内地编制相同。康熙帝亲自选任正黄旗参领杨文魁为第一任台湾总兵官。台湾建置,派置重兵,实行与内地大体相同的政策,使边防力量大为增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此外,台湾问题解决后,为使原内迁的居民恢复田产,安居乐业,沿海各省要求展界开海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早在顺治十八年(1661)顺治皇帝在位时期,清廷为割断郑氏与大陆的联系,使其失去接济,在不得已情况下采取了迁界禁海的防御措施,分别将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居民内迁三五十里,设立边界,布置防守,并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海。康熙二十二年(1683)八月十七日,姚启圣上疏皇帝要求恢复沿海五省迁界,但因台湾问题尚未处理完,故未准行。两月之后,两广总督吴兴祚再次上疏,要求广州七府沿海地亩招民垦种,康熙予以准行,并派吏部侍郎杜臻、内阁学士席柱往勘福建、广东海界,工部侍郎金世鉴、副都御史雅思哈往勘江南、浙江海界,于次年五月展界完毕。
展界与开海禁紧密联系在一起。人民要求展界,目的不仅在于恢复原来田产,还在于恢复出海捕鱼、开展海外贸易等正常的经济活动。因此,开海禁也势在必行,其中以浙江要求开放海禁最为积极。康熙二十三年(1684)四月十六日,工部侍郎金世鉴上疏要求浙江沿海地方,允许人民载货出洋贸易,康熙准行。展界开海之后,中国赴日本船舶数量迅速增长,加强了与外界的贸易与交流。
台湾建置与展界开海,使台湾从此处于统一的全国政权统辖之下,维护了领土完整,巩固了祖国统一,使东南地区得到安宁,也促进了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