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则徐的故事_林则徐谪戍二三事
林则徐(1785—1850):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建省福州)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官至一品,曾任江苏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从19世纪20年代起,英美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大量向中国输入鸦片,不仅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而且严重地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灾难。到1837年,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多达3万箱,直接威胁着清王朝的统治。1838年12月,清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前往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以为民造福为宗旨,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同仇敌忾,协力查办。一面整备海防,严阵以待;一面区别外商,孤立烟贩。次年3月,严令英美烟贩交出鸦片237万多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令全国人民拍手称快,令列强们胆战心惊。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既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尊严和浩然正气是不可亵渎和毁灭的,又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殖民主义斗争的序幕。1840年1月鸦片战争爆发,林则徐一面严密设防,一面操练义勇,使英军在广东的侵略阴谋不能得逞。英军无奈,沿海北上,攻占浙江定海,直逼天津大沽口。清廷迫于英、美等列强的军事压力,加上投降派的陷害,1840年9月林则徐被革职。但林则徐却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极为豁达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不平遭遇,仍然一心想着为民造福、为国谋利的事。当清廷于1841年春予以四品卿衔,命赴浙江镇海协防时,林则徐又满怀豪情地奔赴抗英海防第一线,被抗英民众称为“清官”。同年5月,林则徐再遭革职,并令遣戍伊犁。恰在此时,开封黄河决堤,皇帝命其“襄办塞决”。为了黄河两岸民众不至“久为鱼鳌”,他又毫不犹豫地投入修复决堤、赈济灾民的事业中,被灾民们称为“林青天”。1842年5月竣工后,林则徐只在西安养病了两个月,就决定扶病出关,奔赴戍所。(www.guayunfan.com)
林夫人看到林则徐那因劳累而瘦弱多病的身体,想到他一生受到的不公待遇,以及到戍所伊犁几千里路程的艰辛,很为其担心和不平。但林则徐却坦荡幽默地说:宋代有一个隐士,名叫杨朴,善于诗词,宋真宗召见他,想让他入仕做官,问杨:“你这次来,有没有人给你赠诗?”杨朴从容地回答:“友人却未见赠诗,臣妻倒有一首。臣妻说:‘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真宗听后大笑,认为杨朴无意做官,就将他放回家园。无独有偶,大诗人苏东坡赴诏狱,妻儿相送,皆伤心啼哭,东坡却幽默地对夫人说:“你何不学习杨处士的夫人那样也送我一首诗呢?”夫人面对丈夫这种临危镇静、意气风生的态度,不禁破涕为笑,坦然而别。林则徐讲着典故,同时也被典故中主人公的坦荡胸怀所感动,遂赋诗二首:
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
时事难从无过立,达官非自有生来。
风涛回首空三岛,尘壤从头数九垓。
休信儿童轻薄语,嗤他赵老送灯台。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林夫人深深被丈夫那种坦荡忠诚、一心为国的精神以及他那“出门一笑莫心哀,浩荡襟怀到处开”的大度豁达的心态所感动,欣然命其子护送丈夫上路,坦然地与丈夫作别。
林则徐7月11日从西安动身,10月26日经哈密继续西行,12 月10日抵达戍所伊犁惠远城,途中历时近5个月。在漫漫长途中,虽然“扬沙瀚海行犹滞,啮雪穹庐味早谙”,但林则徐却始终想着抗英前线的军民,想着国家的安危。“只身万里外,休戚总相关”,“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江东战鼓声”。当林则徐行至嘉峪关时,先于他早已谪戍伊犁的两广总督邓廷桢听到消息后欣喜异常,积极地为他张罗住房,在惠远城南街鼓楼前东边第二巷(又称宽巷)借得一处住房,使林则徐长途跋涉后终得一个安身之所。
惠远城是伊犁将军的署所,是新疆政治、军事、经济的中心,惠远城里商店林立,贸易发达,素有“小北京”之称。将军布彦泰久闻林则徐的英名,对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行为极为尊崇,加上对林则徐重视农业、具有兴修水利的丰富经验等情况很是了解,所以林则徐到惠远后,立即委托他管理粮饷,并协助办理屯垦和水利。林则徐为在谪戍期间还有为国谋利、为民造福的机会和权利而感到高兴,主动向布彦泰提出捐办阿齐乌苏垦地的要求,被布彦泰采纳。为解决阿齐乌苏垦区的灌溉水源,决定修筑水渠,引哈什河之水为灌溉水源。林则徐又主动上呈请布彦泰,“情愿认修龙口工程,借以图报”。在林则徐的组织下,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历时4个月,花了10万人工,终将龙口北岸陡坡上的碎石搬运到南岸,修建了堤坝,建成了6里多长的坚实水渠。此时其他渠段的工程也按时竣工,贯通成一条200多里长的大水渠,将哈什河水引入10万亩地的阿齐乌苏垦区,为解决新疆因协饷拖欠所造成的困难立下了不朽的功劳。这条渠后人称为“林公渠”,至今仍是当地农牧业生产的一条重要的引水渠道。
由于林则徐勘垦阿齐乌苏屯田和修筑引水渠道卓有成效,道光皇帝又批准林则徐与喀喇沙尔办事大臣全庆经办全疆勘测垦田事宜。林则徐立即与全庆一起,“累月边庭并辔行”,精神抖擞地奔波在南疆查勘屯田和筹划水利工程上,虽年老体衰,却豪情满怀,“西域遍行三万里,斯游我亦浪称雄”,并以“荒碛长驱回鹘马,惊沙乱扑曼胡缨”的艰苦生活自勉。历时近一年的时间,纵横两万多里,足迹踏遍了南疆库车、阿克苏、乌什、叶尔羌、和阗(今和田市)、喀什噶尔、喀喇沙尔等南疆七城的每一块垦田,查勘可垦荒地68万亩。林则徐与全庆每到一处,就与当地民众一起,浚水源,辟渠道,兴修水利,教民耕作,制作纺车,教民纺织。林则徐精心研究屯务和发展边疆生产的措施,提出了不少有利于发展边疆经济的好建议,特别在他和全庆管理伊拉里克的屯务期间,使本无坎儿井的伊拉里克一下子发展到60多道,是吐鲁番原有坎儿井的两倍。由于林则徐努力发展屯垦生产,虽然只有短短的3年时间,但当时的新疆已经出现了一片田园丰收、牲畜繁衍的可喜景象,深得当时民众的广泛传颂。当林则徐被“著饬回京,加恩以四五品京堂候补”后,人们即将林则徐提倡和推广的坎儿井叫作“林公井”,将林则徐努力倡导的纺车叫作“林公车”,这既是对林则徐的最好纪念,又是对林公的最佳褒奖。
1845年10月,林则徐正与全庆料理伊拉里克屯务,接到道光皇帝要他踏勘哈密塔勒纳沁官荒地亩的谕旨,林则徐立即奔赴哈密,24日经哈密赴塔勒纳沁,在29日返回哈密的途中,突然有数百人环跪道旁,手举状纸,齐声呼冤。林则徐仔细查问,发觉这些人中军民绅商都有,异口同声地申诉回王伯锡尔霸占官田、欺压百姓等种种不法行为。林则徐认为这是关系民生的大事,自己虽然为谪戍边疆的罪臣,但不能置民生利益于不顾。于是,林则徐查阅了哈密厅、哈密办事大臣公署的历年档案及哈密回部历史、皇帝诏书等历史资料,弄清了伯锡尔郡王兼并土地、霸占官田、欺压官民、盘剥百姓的种种罪行,落实了“霸占官田,喝阻民人不得耕种”、“无论市肆、关乡、瓜园、菜圃,凡有民人住处,伊皆索取地租,并将煤厂、木山据为利薮”等问题。例如当地驻军修理军库、药局、兵房、马棚时,拉一车土,伯锡尔均要强令交付10文钱。另如伯锡尔将城郊坟地筑墙强占,谁家死了人,必须交银数两方可下葬掩埋。这些问题在民众中积怨很深。11月1日,林则徐与哈密办事大臣恒毓一起约见伯锡尔,诘问军民所告之事。林则徐严厉地向伯锡尔指出,“无论南北各路,寸土皆属天朝”,“皇舆一统之内,无寸土可以自私”,“回王属下倘有借端勒诈之人,即需重治其罪,不稍宽贷”。一因伯锡尔曾在京城供职多年,熟知大清王朝的律条;二因伯锡尔深知林则徐是钦差大臣,虽然因为抗英禁烟遭陷而获罪,但重新启用林则徐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所以面对林则徐义正词严的申斥,不仅俯首称是,而且主动将东新庄的熟地一万亩捐献出来,招民耕种,以谢前罪。一个罪臣,为了民众的利益,竟敢查处一个很得皇帝信任的边疆郡王,在当时朝野被传为佳话。
道光皇帝于10月29日诏令释放林则徐,同意回京以四五品京堂候补。12月4日,林则徐在哈密接到赦免谕旨,便和全庆一起,以“内阁部堂、候补京堂”的名义行文哈密厅、哈密协,令“先将近城坟地一带前筑围墙即行拆毁,听军民埋葬,不得阻索。其关乡、市镇、铺屋、门面、煤山、石山、木山各官地,俱不得索取地租。闲旷地面听军民取土资用,不得索掯”。哈密军民绅商闻讯,莫不拍手称快。
12月11日,林则徐怀着对新疆山河无限眷恋之情,“格登山色伊江水,回首依依勒马看”,离开哈密,踏上东归之路,赋诗自庆:“漂泊天涯未死身,君恩曲贷荷戈人。放归已是余生幸,起废难酬再造仁。”
林则徐在玉门与前来接他的长子汝舟相会,因为旅途过于劳累,林则徐想在这里稍事休息,但旅馆又小又脏,即想商借公署行馆暂住几日。谁知这位县太爷听说来了一位谪员,仅为四五品京堂候补,竟想商借行馆暂住,觉得可笑而不自量,断然拒绝了林则徐的借房要求。林则徐虽为封疆大吏,但在三年前谪戍新疆,出关远行,沿途不少州县官员视而不见,官场情薄林公已经深有体会,对这位县太爷的如此做法已经见怪不怪了。所以林则徐见县太爷不借行馆并不生气,而是坦然处之,决定就在这个旅馆暂住几日。谁知事情发展竟然大出这位县太爷所料,就在他断然拒绝林则徐借房后的第三天,接到道光皇帝于年前发出的林则徐以三品顶戴署理陕甘总督的诏命。这位县太爷大吃一惊,脊梁上直冒冷汗,于是立即穿上朝服,拿着手本,诚惶诚恐地前往旅馆拜谒。林则徐非常体谅这位县官的心情,考虑一两天就要起程上路,决定就在旅馆暂住,不迁也罢。
知县对林则徐不迁行馆之事如芒在背,战战兢兢,无奈,只得求教于师爷。师爷出点子说:可请总督大人游览本地风光。第二天,林则徐应邀出游,路过行馆,看见门上有一副新的楹联,好奇地上前细看,上联为“鹤鸣九皋其子迎”,下联为“鸿飞遵泊我公归”,对仗工整,笔力苍劲,虽比喻鸿、鹤自己不敢当,但其意却流畅而贴切,觉得在玉门这样的荒僻塞外竟也不乏文才,不禁兴趣盎然,步入馆内,原想或许有什么珍玩可以鉴赏,谁知刚一坐下,一批夫役就将其行李搬来,知县也卑躬屈膝地赔礼道歉。林公对知县的良苦用心不禁同情起来,从而大度地答应暂住行馆,使这位知县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到了肚子里。
林则徐还是我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重要启蒙者之一。他在广东任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期间,一面严禁鸦片进口,一面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林则徐主张“师夷长技”,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由他主持编印了我国第一部国际法翻译本。由林则徐组织翻译、魏源最后编辑成书的《海国图志》一书流传到日本,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起了重大的影响,至今仍被日本人称道。
继陕甘总督后,林则徐还相继担任过陕西巡抚、云贵总督,加太子太保、赐花翎,授钦差大臣等职。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前往广西任钦差大臣的途中,病逝于潮州普宁县城洪阳镇行馆。皇帝优诏赐恤,赠太子太傅,谥文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