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氏荣光
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卫青官拜大将军,加封8700户,其三个尚在襁褓中的儿子也皆被封列侯,卫青踏上了政治生涯的巅峰。
卫青得以从一名家奴走入刘彻的朝堂,完全得益于姐姐卫子夫的得宠。同时,因为沾了姐姐的光,卫青还从刘彻手中获得了对他人生至关重要的一张出征令牌,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如果说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刘彻钦点卫青为车骑将军仅仅是因为对卫子夫的爱屋及乌,那么,卫青那场精彩的龙城大捷无疑完美地向刘彻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并令他成功跻身成为帮助刘彻实现其开疆拓土的重大计划中的一员。(www.guayunfan.com)
龙城大捷之后的第二年,即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卫子夫为刘彻诞下了他的第一个儿子,皇长子刘据。这是刘彻的第一个儿子,这个儿子还是当时他最为宠爱的卫夫人所生,可想而知,刘彻对皇子刘据的喜爱必定是非同寻常的。在诞下刘据后不久,刘彻便正式册封卫子夫为皇后,这个平阳公主府中的小小歌女终于不负公主所望,飞上枝头成了金凤凰。
同年秋天,匈奴为报龙城之仇,遣两万骑兵攻入汉朝,将辽西郡的太守杀死,并抢掠百姓多达2000人,同时还侵入了渔阳郡和雁门郡,在那一带抢掠以及杀害了千余人。韩安国所指挥的汉军营地也被匈奴围困,无奈之余,韩安国只得率军东迁,驻守北平。数月之后,韩安国在战场上病死。韩安国死后,刘彻再次起用了赎身为平民的“飞将军”李广,任命他为右北平太守,驻军右北平抵御匈奴。
消息传到京师,刘彻大怒,即刻命卫青再次领车骑将军之职,率领3万骑兵从雁门出发,与从代地出发的将军李息合作,共同夹击匈奴。这次战争被称为“雁门之战”,在雁门之战中,卫青斩杀了数千匈奴人,再次立功。
在该场战役中,单从刘彻的派兵遣将便能看出他对卫青的信任。首先,此次出战,刘彻未曾使用任何一名老将,而是直接用了卫青和李息两位年轻将领。此外,在兵力的分配上,卫青第一次出战领兵1万,第二次兵力却增至3万,可见刘彻对卫青的能力已经基本上抱持肯定态度。
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匈奴人为报雁门之仇,再次大举入侵汉地,从辽西一直攻入上谷、渔阳等郡。辽西太守遭匈奴杀害,2000余人被匈奴抢掠。刘彻再次派遣了卫青与李息二人出战,李息依然由代郡出击,而卫青则率领主要大军进军匈奴盘踞的河套地区。此次战役,卫青采取了“迂回战术”,西行绕到匈奴后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高阙,切断了驻守河套地区的匈奴与其单于大军的联系。此后,卫青又派遣精锐骑兵部队进军陇县西,包围了盘踞河套地区的匈奴领袖白羊王以及楼烦王,活捉匈奴士兵数千人,并成功抢夺到牲畜近百万,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区。而正是这场大胜利,促成了朔方郡的建设。
据《史记》以及《汉书》记载,此次汉军“全甲兵而还”,立有大功的卫青一还朝便被加封为长平侯,食邑3800户。当时,担任卫青校尉的苏建和张次公也都因立有军功而被刘彻分别封为平陵侯及岸头侯。
朔方郡建成之后。匈奴右贤王多番率兵对朔方郡进行侵扰,导致百姓无法安居乐业。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刘彻共调集了大约10万兵马,准备与匈奴展开一场大战。
其时,刘彻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率领3万兵马自高阙出兵。其中,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代相李蔡为轻车将军,该四路将军均由车骑将军进行统领。此外,刘彻还任命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为将军,于右北平进行出击,配合卫青大军夹击匈奴。
当时,匈奴右贤王认为,汉军距离自己的军队还十分遥远,不可能立刻到达,因此常常纵情酒色,对战事掉以轻心。与此同时,卫青等人却率军日夜兼程赶往匈奴右贤王大营,趁着夜色出其不意地对右贤王大营发动攻击。右贤王大惊失色,在众人掩护之下率领数百名精兵突围而出,向北逃窜而去。此次战役,卫青等人在极短的时间内便一举击溃匈奴右贤王大营,并俘获右贤王手下将领10余人,男女部众15000余人,以及近百万头的牲畜。
汉军大胜,旋即班师回朝。军队才刚回到汉境边塞,收到此次大胜消息的刘彻已经迫不及待地令使臣带着大将军印信赶至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还朝后不久,刘彻又颁布诏令,加封卫青食邑8700户,封其尚在襁褓之中的三个儿子卫伉、卫不疑以及卫登为列侯。
对此封赏,卫青坚决辞谢,并对刘彻诚恳地说道:“陛下,臣有幸在军中效力,全仰仗陛下的护佑。能够获得战争的胜利,也全都是诸位将领兵士协力合作的功劳。如今,陛下已经增加了我的封邑,而我的儿子们尚在襁褓之中,没有任何功劳,他们若是获得陛下的封赏,那便全然违背了臣效力军中、鼓励将士保家卫国的本意!”
刘彻一听卫青所说的话,当即便表示说:“朕又怎么会忘记各位将军的功劳呢?本来就是打算封赏他们的!”随即便下令封护军都尉公孙敖为合骑侯,都尉韩说为龙额侯,李蔡为乐安侯,校尉李朔为涉积侯,公孙贺为南窌侯,赵不虞为随成侯,公孙戎奴为从平侯,李沮和李息以及校尉豆如意等人则都被封为关内侯。
卫青为众将领争取封赏并为儿子辞谢封赏的行为让他在朝野之中深得人心,并迅速赢得了极好的名声。
官拜大将军,卫青登上了他的政治生涯顶峰。当时,刘彻对卫青的宠信超过了朝野之中任何一位大臣,朝廷之中,三公九卿及以下的官员见到卫青几乎都行叩拜之礼。卫青在朝廷之中的地位更胜当年仗着王太后撑腰作威作福的田蚡田丞相。
就在卫青荣耀加身之际,卫青与刘彻的亲戚关系又更近了一步。卫青从刘彻的小舅子摇身一变,成为了刘彻的姐夫。
卫青官至大将军的时候,已经有了三个在襁褓中的儿子,但关于这几个孩子的母亲,史书上却未曾提及。从他日后和平阳公主的婚事可以推测,此时卫青孩子的母亲并没有和卫青在一起,或是死了,或是已经与卫青结束了婚姻关系。
当时,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正寡居京城。平阳公主原本嫁给了曹参的曾孙曹寿,并且生下了一个儿子曹襄。但是后来因为曹寿患病,于是平阳公主就和他离婚回到了京师。当时,平阳公主正从列侯之中重新选择自己的丈夫,于是便有人将当时最得刘彻青睐的卫青给推出来了。一听有人提议卫青,平阳公主就笑了,公主曰:“此出吾家,常使令骑从我出入尔,奈何用为乎?”意思是说:“这卫青是从我家里出去的骑奴,以前常常跟随我出出进进的,这怎么可以成为我的丈夫呢?”
然而,左右之人却都认为,卫青已经今非昔比了,不仅为当朝大将军,连三个年幼的孩子都封了侯,前途不可限量。于是在众人的怂恿和支持下,平阳公主最终下嫁卫青,让卫青摇身一变成了刘彻的姐夫。
姐姐是皇后,老婆是公主,自己是大将军,卫青地位之显赫,无人能出其右。但高处不胜寒,越是身居高位,就意味着周围越是危机四伏,而卫青身边最大的危险恰恰正是赋予了他如此尊崇地位的人——刘彻。自古以来,天子与臣下之间的关系最忌讳四个字——功高震主。而刘彻又是个对权力有极强控制欲的人,丞相权重,他便抑制相权;诸侯跋扈,他便设法削藩。因此,战功累累、身居高位的卫青与刘彻之间的关系反而因为他的步步高升而陷入了一种微妙的状态之中。对于刘彻而言,此时的卫青已经不仅仅只是那个他爱屋及乌的小舅子了,他是朝廷之中的重臣,是让刘彻不得不警惕的存在。
那么,一朝得志的卫青又是如何与刘彻相处的呢?他会不会犯下“恃宠而骄”的致命错误?从卫青成为大将军之后处理的几个事件中我们可以寻找到答案。
在卫青加封大将军之后,文武百官对他都毕恭毕敬,唯独一人对他依旧是不冷不热,只以“平辈之礼”相待,这人就是直臣汲黯。这个连天子都不惧怕的汲黯,不给大将军面子也没什么可奇怪的。朝中有大臣看到汲黯如此不识数,便“好心”地提醒他说:“这皇上明摆着是希望群臣都对大将军毕恭毕敬,大将军地位如此尊崇,你见到他不能只作揖,一定要行拜见之礼!”
结果,汲黯不仅没感谢这位“提点”他的大臣,反而冷冷地回答说:“怎么,有一个人对大将军只揖不拜,他就会变得不尊贵了吗?”
这话传到了卫青耳中,卫青非但不生气,反而称赞汲黯是个有思想、有见地的人物。此后他在朝中见到汲黯,比从前更加谦恭了,甚至有无法决断的事情,卫青也常常会去请教汲黯,丝毫不曾摆出一点架子。
从卫青对待同僚的态度便可看出,卫青这人“仁善退让”,即便权倾朝野,也时时刻刻保持着谦恭谨慎的态度,不作仗势欺人的事情。
汉武帝元朔六年(前123),卫青官拜大将军的次年,卫青的部下苏建在阴山北麓之战中损兵折将,最后只剩自己一个人逃了回来。当时,对于如何处置苏建,军中有了分歧。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说,卫青是完全有理由下达对苏建的处置命令的,但是卫青却没有这样做。卫青对众人说:“即使我有权力处置罪将,我也不敢真的擅自做主,这件事情我决定据实上告,由皇上来进行裁决。”于是,卫青令人将苏建交给了朝廷。最后,刘彻赦免了苏建的死罪,只剥夺了他的官衔。
可见,即便有足够的条件“恃宠而骄”,但卫青却依然小心翼翼,坚决不肯越雷池一步。
据《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记载,苏建曾建议卫青效仿古人,招揽门客到自己旗下。但是卫青却一口回绝,告诉苏建说:“当年魏其侯和武安侯就是奉养了许多门客,因此才惹得皇上不高兴。那些招贤纳士的事情都是皇上该操心的,作为臣子,只要遵守皇上定下的法令,恪尽职守就够了,招揽门客做什么呢?”
不管卫青的这种做法是自身性格使然,还是对刘彻太过了解,总之,卫青几乎无时无刻不小心翼翼地克制着自己的行为,为的就是能在武帝的眼皮子底下平平安安度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