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千秋千叟宴
千叟宴,顾名思义,就是超过一千个老翁一起参加的宴会,只不过,这样的宴席只在特定的时期出现过,已经成为历史,不可复制。这个特定时期,指的是清代的康乾盛世期间。与今天的正式宴会不同,千叟宴的与宴者不用穿西装,不用打领带,但是必须够岁数——60岁以上,也就是说,过了这个岁数才有资格参加皇帝在紫禁城举办的宴会,这标准要是搁到今天,谁也请不起这个客,因为据官方统计数字,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达到了1.4亿,虽说男的平均寿命比女的短,那也有个五六千万吧。而古代就不一样了,由于医疗条件、经济条件等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四五十岁,甚至更低,因此当时活到60岁以上的老人,就是不折不扣的寿星了,不过,虽然这个年龄段的比例比较低,要是将全国的都集中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所以康熙举办这个宴会时,着重邀请的还是当朝的或已经退休的王公大臣、皇亲国戚,少数是从民间各地选出来的在当地比较有名望和影响的寿星,乾隆时条件才进一步放宽,扩大“选拔”范围。
毋庸置疑,康熙和乾隆祖孙俩无论是寿命还是登基时间在历代帝王中都是最长的,尤其是乾隆,整整活到了88岁,在今天来说,也不多见的。长寿就长寿吧,他们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总是请客呢,请的还是全国各地的老头子。原因还真是不少,总结出来,至少有三条:第一,虽然那些辉煌的成就已经证明,康熙和乾隆都是雄才大略的皇帝,是不折不扣的人中之龙,但不能否认的是,他们同时也是人,晚年的时候,都是老人。一般老年人有的心理活动,他们也有,比如,老年人怕冷清、怕被人冷落,喜欢热闹、喜欢恭维,特别爱听人家夸他德高望重、老当益壮,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不过对于康熙和乾隆来说,应该是有这种心理的,所以他们愿意请人吃饭,尤其愿意请那些老头,大家坐在一起,人多热闹不说,看着也高兴,尤其是这些白胡子老头一口一个“皇恩浩荡”“我主英明”,听着心里多受用啊。从这点来说,晚年的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也只是两个普通的老人。
第二个原因就比较现实了,说白了就是有钱。康乾盛世时国家有钱,有钱才能摆阔。当时,国家经过多年的治理,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经济发展也非常迅猛,国库里有钱,官仓里有粮,所以两个皇帝有底气这么折腾,而这个时候也是清代最大放异彩的时刻。(www.guayunfan.com)
至于第三个原因,也很明显,说直接点就是笼络人心,清朝在进关以后,就从大方向上表示满族文化的确不如汉族,也非常愿意学习汉族人的先进文化,所以从顺治到乾隆四代皇帝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而儒家文化的核心之一是什么,就是“孝”啊,所以康熙和乾隆找来这么多老头,请他们在皇宫吃饭,是在告诉他们,也是告诉天下人,我们也尊老敬老。当然这么做,也更有提倡孝道、推行儒家仁孝思想的目的,能够进一步促进民族融合。
举办千叟宴,也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食文化已经被渐渐地赋予了政治色彩,千叟宴不仅仅作为一次吃的盛宴将中华食文化发挥到了极致,更是空前地强化了民族的团结,在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说起千叟宴,不能不提满汉全席,因为千叟宴是满汉全席的一种。
满汉全席,听名字就容易理解,就是集满族与汉族菜点之精华而形成大宴,“大”可以从“全”字体现出来,“全席”,如此口气,规模怎会小呢。全席共计有冷荤热肴196品,点心茶食124品,肴馔320品,全吃下来,需要三天的时间。满汉全席取材广泛,用料精细,山珍海味无所不包,烹饪技艺精湛,富有地方特色。突出满族菜点特殊风味,烧烤、火锅、涮锅几乎是不可缺少的菜点;同时又展示了汉族烹调的特色,扒、炸、炒、熘、烧等兼备,实乃中华菜系文化的瑰宝。中国历代皇朝的宫廷宴席,五花八门,耗费巨大,清代的满汉全席无疑已经到了高峰,这也是清代的民族大融合对于饮食文化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影响。
满汉全席被分为六种:蒙古亲藩宴、廷臣宴、万寿宴、九白宴、节令宴、千叟宴。
蒙古亲藩宴是清朝皇帝为招待与皇室联姻的蒙古亲族所设的御宴。
廷臣宴是于每年元宵节后一日即正月十六日举行,由皇帝亲点大学士、九卿中有功勋者参加的宴会。
万寿宴是清朝帝王的寿诞宴,也是内廷的大宴之一。
九白宴始于康熙年间,康熙初定蒙古外萨克等四部落时,这些部落为表示投诚忠心,每年以九白为贡,即白骆驼一匹、白马八匹。以此为信。蒙古部落献贡后,皇帝御宴招待使臣,谓之九白宴。
节令宴指清宫廷按固定的年节时令而设的筵宴。如元日宴、元会宴、春耕宴、端午宴、乞巧宴、中秋宴、重阳宴等,皆按节次定规,循例而行。
在这六种满汉全席中,无疑千叟宴是规模最大的一种,不折不扣的千人大宴。康乾时期,千叟宴共举行过四次:
第一次是在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康熙皇帝花甲大庆时举行,赴宴者2800余人,意在“享祚绵长,与民同乐”。
第二次是在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赴宴者1000余人,席上康熙皇帝作《千叟宴诗》,群臣奉和。凡参加会宴的老人年龄在70岁以上皆赐以玉鸠杖。玉鸠杖是以玉鸠为饰的手杖。《后汉书·礼仪志》载,年七十者授玉杖。杖端以鸠为饰。鸠为不噎之鸟,欲老人不噎也。据说这个传统是刘邦留下来的,当年楚汉相争时,刘邦在洛阳、荥阳之间吃了败仗,非常狼狈,逃跑时见楚军追杀过来,就藏在了灌木草丛中。楚军跑到灌木丛前,正要搜索,听到树上有许多鸠鸟在叫,就说:“里面肯定没有人,到别处去搜吧!”刘邦便得了一条生路,他建立西汉以后,念念不忘鸠鸟的救命之恩,同时也认为鸠鸟是一种幸运鸟,便命人把这种“幸运鸟”的形象刻在手杖上,赠送老人。于是送玉鸠杖成了汉代尊老敬老的传统,对于年满70岁的老人,官府都要出面赠送以祝其长寿。
第三次是在清乾隆五十年(1785),《四库全书》编成,已过七旬的乾隆皇帝喜得五世元孙时举办,赴宴者3000余人,还有少数民族和属国使节中的老人参加,均得赏赐。
第四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是在清嘉庆元年(1796),年逾八旬的乾隆作为太上皇举办,赴宴者达5900余人,臣民年70以上都可以参加。百岁以上的老人被赏六品顶戴,90岁以上的乡民被赏七品顶戴。
四次“千叟宴”均由礼部主持,光禄寺供置,精膳司部署,皇帝一句“赐宴”说得轻松,可苦了负责筹备的一线官员,因为不仅准备时间很长,程序也极为烦琐,地方官也不得安宁,因为他们要负责传达中央指示,然后提供入选名单,光有人名还不行,还得都附带简历,至少前三次的宴席选拔的意味很浓,即使是第四次条件放宽了估计也得先报名。毕竟是皇宫的宴席,参加的话,政治上必须可靠,原则上祖宗三代以内不得有叛国行为,另外,天下没有免费的宴席,尽管你吃这顿饭不用花钱,那你至少对国家对人民稍微有点小贡献吧,这个贡献就是需要放在简历里的主要内容,以便各级官吏审核,经过层层筛选,终于确定了名单,立刻行文知会,有幸入选的至少半个月就得到京城,因为要学习进宫、面圣的礼仪,让他们做好思想准备,乡下老儿,即使是大户出身,又有几个见过皇上的,那个时候,皇上在百姓心里不是人,是神,不教教规矩就进宫,万一“客人”一激动忘了下跪,那不是对皇上的大不敬,这个罪过怎么处理好,所以这项工作马虎不得。
接着就是准备必要的器具了,几千人吃饭,要桌子、椅子吧,凑不够就得现做。另外吃饭得有盘子、碗吧。还有,轿子轿夫得有所准备啊,那么多老头进京吃皇上的宴席,不能让他们从旅馆走到紫禁城的乾清宫(或者畅春园、宁寿宫、皇极殿)吧。再者,赏赐的物品就有恩赉、诗刻、如意、寿杖、朝珠、缯绮、貂皮、文玩、银牌等数十种,多达万余件,数量不能少,种类也不能少,皇上一高兴,赏这个、赏那个,你没准备,就是不给皇上面子,吃不了兜着走。
更重要的是,准备来准备去,不都是为了吃饭吗?御膳房的人事调配、菜点制作,就是关键,你要做得不好吃,不给全国人民都留下话柄了——皇上的厨子做得跟咱家里的差不多,特一般。光考虑口味还不行,皇帝请客的饭局,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菜肴之丰、食品之精,盛况空前,御厨们的工作量想必也是极其惊人的,御膳房不知是如何的热火朝天?为开这数千人的宴会,炒这数万盆的菜肴,得多少厨师、采买、小工,恐怕至少也得需要三五千人,忙上两三个月,才能保证这顿饭不出纰漏。
可见,在准备千叟宴的过程中,一线的工作人员压力是非常大的,干得好或者说没出什么问题,可能事后有点赏,可能累了半天什么都没得到,但是稍微出点差错就有丢饭碗甚至掉脑袋的危险,总之,都不容易。
万幸,紧锣密鼓的筹备后,千叟宴如期举行了,以乾隆最后举行的一次千叟宴为例,宴分二等,分别接待王公、一二品大臣、高寿老人、外国使节和三至九品官员、其他老人,开宴前,5000多老头在指定位置肃立静候。然后高奏中和韶乐,皇帝出轿升座。再奏丹陛大乐,众人分班行三跪九叩之礼,接着依次入席。再下面是“展揭宴幕”,即给皇帝献上菜点果奶15品后再揭开几百张席布,之后正式开席。
食单:
一等席面:火锅两个(银锡各一)、猪肉片、羊肉片、鹿尾烧鹿肉一盘、羊肉乌叉一盘、荤菜四碗、蒸食寿意一盘、炉食寿意一盘、螺丝盒小菜二个、乌木筋一只,另备肉丝烫饭。
二等席面:火锅两个(俱为铜制)、猪肉片、羊肉片、羊肉一盘、烧肉一盘、蒸食寿意一盘、炉食寿意一盘、螺丝盒小菜二个、乌木筋二只,另备肉丝烫饭。
从食单上可以看出来,火锅是主打,乾隆皇帝最喜欢吃火锅,他的冬季食单上写有:野味火锅、羊肉火锅、生肉火锅、菊花火锅等。乾隆六次南巡,所到之处,接待官员都为他准备火锅。千叟宴上摆宴席800桌,每桌都有火锅,锅具形式有双环方形火锅、蛋丸鱼圆火锅、分隔圆形火锅等,最引人注目的是,800张桌子上有1600个个火锅,其规模堪称登峰造极。
当然不只是火锅,皇帝邀请的这些客人们也迷失在味道奇美的满汉全席中了,老人们一面称赞着“多亏大清的政策好”,一面争先恐后地大快朵颐、狼吞虎咽,他们吃得浑身热血沸腾,内心波涛汹涌,进而想起进皇宫之有幸、得睹天颜之激动,恐怕都会发出此生无憾的感慨吧。
席间不乏饱学鸿儒在乾隆的鼓励下纷纷吟诗作对,赞美这场亘古未有的豪华盛宴、歌颂乾隆大帝的千秋功德,于是“宾主皆欢”。据说席上乾隆亲自为90岁以上的老人敬酒,知道有一个老人已经140岁后,慨叹之余,出了一个上联,让纪晓岚对:“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纪晓岚眉头一皱:“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堪称绝对,自古以来,花甲之年,指60岁,重开,就是120岁,“三七”岁月指21岁,全加起来刚好是141岁;至于古稀,根据中国人的传统说法,无疑是70岁,双庆就是两个古稀,140岁,多一个春秋,就是141岁了呗。说起纪晓岚,他也不简单,乾隆举办了两次千叟宴,他都有幸参加了,八年后,他因80大寿将居住的阅微草堂装修一新,大门上的对联由好友刘墉亲笔题写:两登耆宴今犹健,五掌乌台古所无。前一句赞他有幸出席了两次千叟宴,后一句则是写他五次专任或兼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的殊荣,有这种经历的人毕竟是少数。
这场浩大酒局,被当时的文人称作“恩隆礼洽,为万古未有之举”,至今仍是康乾盛世的辉煌事例之一。因为,只有在康乾时期举行这样的宴会,才是理所当然,才是名至实归,才是民心所向,也才能让人心悦诚服,这就是盛世的威严与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