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时期开始积极推动对外经济体制改革
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对外经济体制的改革,它一方面是实现根本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实现加大开放力度,使苏联经济日益国际化与融入世界经济的目的。戈尔巴乔夫在1987年苏共中央六月全会上讲:“在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认为自己在经济方面能够与其他国家隔绝。我国在这方面也不例外。苏联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一部分。各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和外汇财政相互关系,以及最新科学技术改造,都不可避免地以某种形式影响我国的经济状况。”[2]时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的雷日科夫在苏共二十七大上也强调指出:“在当今世界上,积极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联系,参加国际分工,都是极其必要的。”[3]到了1990年7月的苏共二十八大,由于经济形势的恶化,戈尔巴乔夫在谈到改善经济状况时指出:“苏联经济的健康化,在不小程度上取决于它纳入国际分工体系的状况。”[4]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为了使苏联经济能更快地融入世界经济,使其经济适应开放与国际化这一总趋势的要求,在对外经济体制领域采取一系列改革政策与措施。
第一,从指导思想来讲,强调对外政策日趋经济化。戈尔巴乔夫在发展对外关系方面的指导思想是“国际关系经济化、国际关系非意识形态化”。这种“更经济化”的外交政策,无疑是苏联经济国际化的催化剂。
第二,赋予各部门、企业直接进入国外市场的权利。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改革外贸体制的一个重要趋势是:通过外贸渠道,使各部门、地区和企业有可能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并为此注入各种刺激机制,以此来加速苏联经济国际化的进展。(www.guayunfan.com)第三,摆脱传统理论束缚开拓非传统的对外经济合作形式。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的一个较长时期,与西方国家经济联系和合作的形式还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合营企业得到了相当发展。但自3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对西方国家的经济联系形式,基本上是通过对外贸易轨道实现的,即主要集中在流通领域。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这与当时的苏联领导错误地对待新经济政策,把它看做暂时的,是向资本主义不得已的退却有关。新经济政策不存在了,从这一政策中产生出来的租让制和合营公司自然也就被革出了教门。从这以后的很长历史时期里,特别在苏联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从理论到实践,不再允许在苏联国土上出现任何形式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更不允许外国资本在苏联国土上出现。对此,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二十八大的报告中说:“要走向世界市场,要使苏联参与世界经济,我们干部的思维以及态度都得做根本改变。”“改变他们的思维,需要善于按新的方式办事。”[5]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在分析国内经济停滞原因时,也分析了长期以来苏联对外经济关系方面存在的保守主义、教条主义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并认识到,要使苏联经济走向世界,只靠单一的传统的贸易形式是远远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形势发展需要的,这只会导致苏联经济的继续落后,要改变这一局面,就必须用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如中国、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早已采用的一些非传统的对外经济关系合作形式,如建立合资企业、自由经济区和免税区等。
四是积极调整对外经济关系的地区战略。总的来说,苏联建国以来,特别在“二战”后,在其理论及实践中,一直把发展与东欧国家间的经贸关系视为战略重点。直到1988年,苏联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外贸额占苏联外贸总额的65%以上。苏联上述地区战略思想,日益与戈尔巴乔夫推进其经济国际化方针不相适应。从经互会成员国民用技术水平来看,各国虽在某些领域各有其特点,但总的来说,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果长期主要集中在这些国家范围内进行贸易和经济合作,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低水平的重复,这对提高各国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有着明显的消极作用。从经互会成员国的经贸体制来看,长期实行的是一种“统包统揽”的做法,进出口基本上都由政府统一包下来,这样,竞争机制不起作用。在这种体制下,经互会成员国家采取把高质量产品出口西方换自由外汇,而把质次产品进行互相交换,这种做法必然影响各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为了改变上述情况,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在调整对外政策的同时,对外经济关系的地区战略也做了相应调整。调整的总趋势是,把战略重点逐步由东欧移向西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