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参与边疆的战事的故事

参与边疆的战事的故事

时间:2023-04-01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参与边疆的战事的故事晨钟在黎明中响起,又是上早朝的时候了。庄严而烦琐的礼节对马可来说已是习以为常。忽必烈是“天神骑士”成吉思汗的四王子拖雷的第四个儿子。忽必烈喜欢让马可、真金与他清早一起骑马,详细询问他欧洲各王国的历史、地理和他们的结盟情况。马可还与皇室的地图专家一起仔细审查他在旅程中所经之处的地图,改正错误。马可能得到大汗的赏识,这是马可家族的巨大荣誉。

参与边疆的战事的故事

晨钟在黎明中响起,又是上早朝的时候了。庄严而烦琐的礼节对马可来说已是习以为常。马可自豪地站在大殿内的一角,注视着肃立两旁的文武大臣们。

忽必烈依然坐在高高的龙椅之上,默然无声地听着众臣们的报告,不时简单地说上两句。

在这种场合,阿合马总是主角,他有奏不完的事情。财赋税收、治安动态、赈济灾民……每件事似乎都那么紧急,但阿合马讲起来却有条有理,忽必烈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马可惊奇地发现,蒙古人没有文字,他们的文学和历史全靠口头传诵。由于马可与真金几乎形影不离,所以有好多时间和老皇后在一起度过,她还亲口给他们讲述她本人的青少年生活以及她与忽必烈的婚姻。

忽必烈是“天神骑士”成吉思汗的四王子拖雷的第四个儿子。成吉思汗死后,他勇猛的儿子窝阔台继承了皇位,窝阔台又将皇位传给侄子蒙哥,也就是忽必烈的长兄。蒙哥死后,忽必烈的另一个哥哥宣布继承皇位,但是被忽必烈打败,于是忽必烈自立为可汗,改国号为“大元”,成为元朝的创始人。(www.guayunfan.com)当然马可也能时常见到忽必烈大汗,他对大汗的聪明才智与豁达大度,印象越来越深。忽必烈喜欢让马可、真金与他清早一起骑马,详细询问他欧洲各王国的历史、地理和他们的结盟情况。他们在一起有说有笑。

退朝之后需要轻松轻松时,忽必烈也经常宣马可进宫。回宫的忽必烈少了几分威严,多了几丝慈祥。马可把自己知道的全部告诉了他。马可还与皇室的地图专家一起仔细审查他在旅程中所经之处的地图,改正错误。同时,马可还继续学习蒙语和汉语。

1277年,元朝灭掉了南宋,统一了中国。

1278年,25岁的马可开始对这种生活厌倦了,他并不是厌倦皇城的富丽堂皇,而是开始思索这富丽堂皇后面的含义:移动千万吨的泥土去垒成一个山头,这要铲多少锹啊?在修筑这雄伟城墙的过程中,谁能记得有多少人断送了性命?

他过不惯这种闲散的生活,心里想着:“我要到外面去看看,看看皇城以外的老百姓怎样生活和工作。”马可把这种想法告诉了真金,本来怕真金会嘲笑他,不料真金却立刻就表示赞同。

有一天,忽必烈显得非常烦躁,马可紧张地站在一旁,有点不知所措。

忽必烈的语调低沉而急促:“命阿合马进宫!”

刚出宫不久的阿合马又匆匆来到忽必烈的寝宫。

忽必烈看看面前垂手而立的阿合马,皱着眉头说:“我早就让你派人体察民情,但你任命的这些人送回来的报告颠三倒四,不成样子。怎么会让这样的人当官?”

阿合马解释道:“大汗,江南一带战争尚未结束,百废待兴。”

忽必烈对阿合马的解释并不满意:“那西南一带呢?”

“四川境内战争刚刚平息,各地官员忙于稳定秩序,可能一时尚未顾及。再说他们是各守一方,多少受到限制,不如朝廷派人沿途考察。”

忽必烈心中一动,他轻声问:“你看谁去合适?”

阿合马没有吭声,用眼睛看看站在一边的马可。

忽必烈一回头,笑了起来:“马可的精明能干、细心博学正是最好的人选。马可,你去一次。你的任务是眼观四路,耳听八方,详细禀报你所看见和听到的一切。”

突如其来的任命,让马可既兴奋又紧张。能离开枯燥乏味的皇城去领略神秘而广袤的土地,这是马可的梦想。

忽必烈又郑重地嘱咐说:“现在缅甸的国王是个傲慢自大的人。现在高丽国王同意称臣,年年纳贡。缅甸与中国边界相接,只隔一条湄公河。如果缅甸国王也同样愿意臣服我朝,那就消除了剩下的危险。其他较小的暹罗、柬埔寨等是不会造成什么威胁的。你要去摸清缅甸国王的真实意图,并且估计一下缅甸与孟加拉的财富。”

马可凛然道:“大汗这一政策真令人钦佩,用一系列的结盟来防止战争。”

按照阿合马的吩咐,临行前马可专程前往阿合马府邸。

看着有点诚惶诚恐又面带感激之情的马可,阿合马颇有几分得意。

他以老资格大臣的口吻,滔滔不绝地说着:“四川一带一直不稳,南宋的残余部队的抵抗是我们没有料到的;而云南又地处偏远,很难管理,6年多前,云南王忽哥赤竟然被都元帅宝合丁和行六部尚书兼王傅阔阔带毒死,直至3年前大汗命赛典赤瞻思丁行省云南,情况才有所好转。马可,你此行的使命大汗已有旨意,多看、多听,大汗希望了解一切,而不仅仅是些干巴巴的公文奏折,明白吗?”

马可显得信心十足:“大人,请放心好了!”

阿合马想起朝上的情景,不禁哈哈大笑:“不放心就不会多看你两眼了。哈哈,这是你出行的文书,沿途驿站自会安排。”

尼古拉和玛杜知道马可将作为大汗的使臣巡访西南,非常高兴。马可能得到大汗的赏识,这是马可家族的巨大荣誉。两人千叮咛万嘱咐,恨不能把自己所知的一切旅行知识和为人处世之道全塞进马可的脑袋里,直至马可不耐烦了,俩人方才闭嘴。

马可收拾了一下简单的行装,带上一小队卫兵匆匆上路了。

真金一直送马可到达大都城外的永定河。这里舟楫往来,船帆如织,一片繁忙景象。

雄伟壮观的卢沟桥横跨两岸,24个拱门优美的曲线、桥栏精美的雕刻,令这位生长在水城威尼斯的年轻人叹为观止。马可工工整整地在随身携带的小纸簿上写下了4个字:

无与伦比

除此之外,马可不知道还能用什么词来形容这座大石桥。

过了卢沟桥,西行50余千米,来到了涿州。10天之后,马可一行进入山西,从太原、临汾直至吉州。这片广阔地区盛产丝绸与酒类,普遍种植桑树,蚕就是以桑叶为食的。

一行人随后渡过黄河,长途跋涉近20天后到达西安。这里归忽必烈的第三个儿子忙哥刺管辖,当晚就住在他的宫里。

然后他们又穿山越岭,跋山涉水,来到眉县汉中平原。经过这片人烟稠密的大平原,向西骑行了两个驿站远,再次走入山区。20个驿站路程之后,马可终于抵达成都。

四川境内山清水秀,和陕西的黄土高坡迥然不同。尽管路途遥远,但是元朝的地大物博、名山大川都给马可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每到一地,马可都仔细地观察当地的社会、经济、民俗、物产等情况。

马可向大都送回报告,既有实际的统计数字,又有当地生活和风俗习惯的观察记录,内容丰富,从出产生姜和香料的主要中心地区,直至出产绿宝石和珍珠的县份。另外还叙述了宏伟壮观的成都府,它由3个小城组成,各自围有城墙,外面再筑起一个高大坚实的城墙,将小城合而为一。

离开成都之后,马可一行沿雅安、汉源北一直向西南方向前进。很快,他们进入吐蕃边缘。这一带野兽出没,人迹罕至,满目荒凉,路上很难依靠驿站为他们提供给养。

这时,他们遇到了车马商队,商人在营地近旁的浓密的竹林周围点起火,以保护马匹不受猛虎和野兽伤害。他们塞紧马的耳朵,并拴牢马脚,因为竹子受热膨胀,发出一连串巨大的爆炸声,把所有的野兽都吓出数千米之外。

马可暗自佩服:“这些商人们的办法真行。以后回去时,如果能找到竹子,就不至于露营时要留人警戒了。”

他们横跨金沙江,穿过一个又一个荒芜的地区,依靠途经的几个破败的小镇补充生活必需品。一路上常常整天不见一个人影,寂寞伴随着马可,此刻他真怀念远在大都的父亲和叔叔。等到第20天的时候,他们终于看到了几个建在山岩高处的城堡,大家都欢呼起来。

随着地势的逐渐降低,他们进入农耕地域。

贯穿罗罗斯部居地,马可踏上了云南之地。他们不必风餐露宿,驿站提供了极为舒适的住宿条件,当然这是对西藏而言。

中庆终于到了。云南省治所在地果然不同一般。这是一个和内地完全不同的地区,风俗习惯、衣着饮食都有天壤之别。

云南省划为7个地区,由大汗的第五个儿子忽哥赤和孙子也先帖木儿分别治理。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听说马可一行已到,特命自己的儿子都元帅纳速剌丁为他们接风洗尘。

纳速剌丁对马可如此年轻而独担此重任颇感惊讶,尤其听到马可一口流利的波斯语和蒙古语后大为高兴,真有他乡遇知音之感。

行程已经3个月了,马可马上要离开云南,跨出国境了,路途变得更为艰险。

马可带上自己的卫队,沿着商人们的道路赶赴缅国。一开始的平原地带还有一些小小的村落,不时能遇到一些商人来这里做金银交易,因为这里盛产沙金。再往前是漫无边际的热带雨林,沿途所经之处渺无人烟,只有大象、犀牛和巨蟒等野兽陪伴着他们。卫队经常得提防黑熊、狮子的袭击。足足用了15天时间,他们才走出森林。

仰光城作为缅国的首都很是繁华,几百年来一直是政治与宗教的中心,一面有大江护卫,一面有筑有防护设施的城墙。百姓所讲的话,马可一句也听不懂,他也不想久留。有一双眼睛就够了。缅国留给马可唯一的印象,就是金碧辉煌、巍峨壮丽的弥迦罗塔。

缅王接待了马可,冷淡地接受了忽必烈大汗表示友好的文书。但他无意让缅甸成为蒙古帝国的附庸,无意接受蒙古人的法律和政策。他对马可本人倒很感兴趣,招待他好几天,询问他的旅行经历和西方世界的情况。

马可还发现,国王对他打算访问孟加拉心中不悦,但马可保证说,到孟加拉去纯粹是出于个人的兴趣。第二天一早马可就离开了仰光,国王没来得及阻止他。

马可带了一个孟加拉向导,骑马顺着海岸的沙地平原前进,遍地竹林,里面生活着大象和各种颜色的鸟类和恒河猴。

孟加拉的居民大都是印度教徒,也有许多回教徒。国王是回教徒的后裔,在100年前取代了崇奉佛教的国王。他热情地欢迎马可,急于要大汗赐予保护,借以抵制缅甸国王并吞孟加拉的企图。

这时有消息传来,缅甸国王正调集军队准备侵略中国南方的云南,并已下令要将马可在归途中杀掉。

马可迅速返回吉大港,雇了一艘快艇,带着卫队越过缅军重兵把守的缅甸港口,往南航行到更远的暹罗国海岸登陆,然后改由陆路跋涉。他们接连雇了芒族人和文身的高棉人向导,一直走到贵州。然后又折向西,到达云南的永昌州。

在这里,马可看到纳速剌丁已经率领12000蒙古骑兵赶到,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转过头问马可:“你去吗?”

马可点点头。

“来人,备马!”

纳速剌丁让随从拿了一套蒙古骑兵的铠甲,那铠甲以薄金属片叠接而成,骑在马上从颈项一直遮盖到肘部和小腿。马可拒绝接受。

纳速剌丁说:“要么你穿上铠甲,要么你回总督府去等我们。我不愿做这样的人,去向大汗报告说,缅甸的长矛把你刺穿了,因为我们没有保护好你。”

马可只好接受了。其实穿上他才知道,手臂和腿部都不受束缚。

马可的动机一方面是年轻人的冒险心理,另一方面他想亲眼看看蒙古军队的装备和作战情况。这对于西方世界来说同样是极为宝贵的情报,天赐良机,怎肯错过。

战鼓咚咚,马鸣萧萧,部队开拔了。蜿蜒数里的大军威武雄壮,浩浩荡荡地向前开进。

在长时间的急行军中,马可终于发现了蒙古军为何骁勇异常的奥秘:蒙古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极其顽强,有时粮食一时接济不上,士兵们就用马乳加水调成糊糊充饥,要不就用在森林里抓到的任何野兽当食物。

蒙古军队的将领们总是身先士卒,走在各自队伍的前列;士兵们对军官绝对服从,有着高度的纪律性。行军时,队伍两侧和后面都有护卫队,不必担心敌人的突然袭击;部队不携带扎营的帐幕,只有极少量的炊具,这就使得部队具有极高的机动性。

马可暗暗感叹道:“这样的部队怎么能不征服世界。”

4天之后,大军就赶到镇西路金齿部落地区,部队刚刚安下营寨,率队先行的一位百夫长匆匆来报,缅王遣大将释多罗伯率士卒象骑6万人已推进到前方1万米处。

听到这消息,马可心猛地往下一沉,他再看看中军帐中的将领们,个个都面有怯色。马可在上都就领教了大象的威严,心里一直忐忑不安:“以马对象能有几分胜算?”

纳速剌丁却依然稳如泰山,镇定地问:“消息确实?”

“亲眼所见,我们悄悄随队观察了一天。最可怕的就是缅军象骑,大象身披铠甲,上面有小木楼,里面躲着4个手持弓箭的士兵,居高临下,威胁太大。”

纳速剌丁点点头,显然对这位精明能干的百夫长非常满意。将领们七嘴八舌地悄声议论,实力如此悬殊,大家一时都想不出破敌的高招。

纳速剌丁似乎没听见大家的议论,埋头在看面前一幅巨大的地形示意图,不时向百夫长和一位当地的土官核对着什么。他突然命令道:“后退5000米扎营。”

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大家都用疑问的目光看着这位都元帅。

纳速剌丁解释说:“这里是一马平川,没有任何障碍物,怎么挡得住象骑的冲击。后面1万米处是一块平地,右侧是一片树林,可以护卫侧翼,必要时可以退入林中,在树林里象骑无法很快行走,威胁将大为减弱;左侧是一条小河,同样可以减缓敌人的进攻速度。这样,我们就可以集中有限的兵力对付他们,明白了?”

大家恍然大悟,齐声叹服。部队拔营起寨,急速后撤。

马可骑马走在纳速剌丁身旁,他现在对这位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年轻元帅佩服得五体投地。

云南的秋日依然炎热难熬,只是到了傍晚才凉爽下来。正和纳速剌丁坐着闲聊的马可猛然想起一件事:“大人,我觉得在队伍前面应该挖一条沟。”

纳速剌丁对这个提议有点莫名其妙:“为什么?”

马可笑了笑说:“这条沟不用太宽,这样马能越过而大象跨不过来,既有利于我们骑兵的出击,又可以挡住缅军的象骑。”

纳速剌丁连声大叫:“高见,高见!来人,命令所有人赶快去挖沟。”

第二天清晨,纳速剌丁刚把部队列好阵势,就听得前方传来人喊马嘶之声,缅军步步向他们进逼。

马可认出缅甸国王和他的将领及掌旗官们一同骑在马上,并且清清楚楚地看见他停下来,取笑蒙古军队的力量无足轻重。国王巡视一遍,然后将象牙权杖一举,铜鼓隆隆打响了,接着小鼓也咚咚敲起,再加上笛子、铜号和其他乐器,以及缅甸人的叫喊,兵器拍击着盾牌,各种声音乱哄哄地在山谷中回响震荡。

这一切都是要刺激那些经过训练的象群进攻。那些庞然大兽半身披甲,牙齿包钢,背上驮着木头堡垒,里面藏满了弓箭手,真是杀气腾腾。

随着缅军的逼近,队伍中产生一阵小小的骚动。

纳速剌丁高声命令身边的传令官:“告诉每一个士兵,成吉思汗的英名不能丧失在我们手中!不要慌,胜利不在于人数的多寡,而在于勇敢和纪律。”

几百头大象冲在缅军的前面,沉重的脚步声震得大地发颤。五颜六色的旗帜迎风飘扬,缅军士兵的呐喊声震耳欲聋,象骑阵势不可挡。

前头几排缅甸骑兵已经冲到壕沟的地方,地表上的遮盖一垮,骑兵便跌得人仰马翻,好多人马都掉了进去,而后面继续冲过来的骑兵无法及时停住,一层层跌进去,压在前面的人马身上。

纳速剌丁见此情形,立刻下令士兵们列成方阵,向象骑发起冲击,轮番开弓射箭。

象背堡垒里的缅军士兵也奋力还击,双方万箭齐发,矢如雨下。队伍中不断有士兵中箭倒下,但蒙古士兵一步不退,顽强抵抗。

蒙古人从小长在马背上,弓马娴熟,缅军士兵的箭明显不如臂力强大的蒙古人来得强劲有力。蒙军丝毫不顾居高临下的缅军弓箭,集中力量对准大象,尤其瞄准象眼、象鼻和铠甲中的缝隙,一阵猛射,片刻之间,大象周身中箭,活像一头头大刺猬。

创伤的痛楚和进攻者呐喊声的惊吓,象群四处乱窜,根本不听指挥,反而冲过缅甸骑兵的左翼,直奔密集的步兵队伍,冲得人仰马翻,一片混乱;一部分大象掉头冲入旁边的树林,粗大的树枝横扫象背上的堡垒,上面的士兵不是撞死摔死就是掉在地上爬不起来。

纳速剌丁发出简短有力的命令:“吹号,上马,冲锋!”

左右两翼的骑兵越过长沟,呼啸着冲入敌军。马可发现蒙古骑兵的马镫特别短,这样士兵们可以很方便地站起身来射箭。而且骑兵们从不与敌军混战在一起,从两翼出击,尽可能用弓箭射杀敌军。

蒙古战马转向特别神速,这种高度的机动性,使他们能很快摆脱敌军的纠缠。在骑兵们的几度冲击之下,没穿盔甲的缅军伤亡惨重,阵脚大乱。

后面的缅军源源不断地向前冲来,他们跨过遍地尸骸,不顾一切地攻过来。纳速剌丁高喊一声:“命令所有士兵冲上去,压垮他们。”话刚说完,他策马带头前进,中军的士兵们一看元帅亲自上阵,勇气倍增,个个奋勇当先。

马可带着自己的小小卫队也紧随其后,杀入阵中。他手持自己的马刀,向四周乱杀乱砍,什么都不顾,一心只想将敌人的侧翼打垮。马可奋力向前冲杀,一路上照准敌人的身体和脸面砍杀刺戳。

霎时间,只见刀光剑影,肢体支离,血肉横飞,双方杀得难解难分,呐喊声、马嘶声,震天动地。

蒙古骑兵已经深深冲入敌军队伍,而马可就在其中的一个顶端上。释多罗伯的将旗始终没有后退一步,缅军的增援部队仍在往前涌。

突然之间,杀败象群的蒙古兵又从树林中涌出,重新跳上马背,冲进敌军的左翼,把敌军的骑兵彻底摧垮,溃散的马匹阻碍了步兵的前进,右侧的树林和左侧的小河使得人数占优的缅军无法完全展开队形,不利的地理条件制约了他们优势兵力的发挥。

缅甸国王想召集后备部队,派出几个分队掩护撤退,但到处一片混乱。现在开始了久经沙场的蒙古士兵的最拿手的战斗。他们在败退的骑兵之间杀开多条血路,杀入步兵队伍,凶狠残忍地大肆杀戮,杀声惊天动地。

临近正午,缅军终于招架不住了。国王带头后撤,士兵们一看主帅要走,顿时军心大乱,纷纷夺路而逃。蒙古兵紧追不舍,一直杀出十多千米。缅军丢盔卸甲,一路狂奔。

马可已经战斗了6个小时,他的右手感觉麻木,一看才知道溅满了鲜血,右臂一直红到肘部。他丢掉长刀,环视着周围堆积的尸体。在最后的两个小时里,他简直什么事都记不起来了,只记得砍呀,刺呀,只记得咆哮和尖叫的面孔。这时,他不能肯定他是否杀过人,但血是一个标记,这使得他发抖。他嗅到血腥味,忍不住想呕吐。

此战虽然蒙古军队也损失惨重,但毕竟赢得了彻底的胜利。

纳速剌丁很感激马可,因为在混战中马可曾数次率卫队挡住了缅军骑兵从侧面对他的冲击。纳速剌丁赞叹说:“马可,你真勇敢,没想到弓马技艺如此娴熟。我还担心,如果找不到马可大人,大汗可能会要了我的脑袋呢!哈哈。你没有受伤吧?”

马可说:“没有,大人。感谢苍天的神灵,如果缅军主帅不在此地发起攻击,而是设计将我们引诱到空旷地带,以象骑作为先锋,再展开左右两侧的骑兵,恐怕我们就难以脱身了。”

纳速剌丁听了哈哈大笑说:“只可惜是缅甸国王没有事先来请教你,否则我们真就麻烦了。”

马可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此战不仅缴获了大量的军需品,还得到了200多头大象。得意扬扬的纳速剌丁口授了一篇战争报告,连同马可写的叙述一同封好发送,由信使通过驿路从云南直送大都。文件的羊皮纸封套上印着头等要件的记号,四角各盖有一个马蹄印章,边上还附了一根羽毛。

统一中国与巩固边疆的战事就此结束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