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战国时期秦国让六国颤抖

战国时期秦国让六国颤抖

时间:2023-04-06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机会要用耐心等商鞅变法,是秦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在秦国的这六代君王中,秦孝公无疑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十年,对于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而又雄心勃勃的秦国而言,已经足够了。据《史记》记载,自秦孝公以来,后继的几位君主很少主动出击,插手中原事务。这正是秦国的高明之处。蜀归了秦所有,秦国的实力大大增加。秦国后来能统一天下,打败六国,和秦惠王的这一英明决策不无关系。

机会要用耐心等

商鞅变法,是秦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商鞅在秦国推行改革十年之后,秦国人在路上丢了东西都没有人捡,山里没有了盗贼,百姓争先恐后地去当兵,没有人再打架斗殴,无论是穷乡僻壤,还是城市里,社会都是秩序井然。财力方面,则是关中之地占天下三分之一,人口十分之三,财富却有十分之六。这么一来,天下大势已定。

但是,秦国由贫到富、由弱到强,直到在天下版图中占据绝对优势,这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骤然变得强大,就像一个小孩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长大一样。秦国崛起于战国中期,强盛于战国晚期,而在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这段时间里,秦国在国力方面与其他六国相比并没有任何优势。不但没有优势,而且还处于劣势,简直是战国七雄中最不“雄”的一个。司马迁在《史记》里言之凿凿,说当时的秦国可谓一蹶不振,内忧外患,毫无称雄称霸的迹象和威风。黄河崤山的东面是六大强国,当时秦国面对的是“六对一”的战略格局,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再往前看,春秋时期,秦、楚两国是长期被中原诸侯集团边缘化的国家,楚国被认为是“荆蛮”,秦国是“戎狄”,中原诸侯集团会盟一般不邀请这两个国家参加。而秦国的内部,也是弑君篡位频繁,国家动荡不安,以至于无力对付外患,连秦穆公时代占领的河西之地,也被魏国夺了回去。总之,在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这段时间内,我们的主人公秦国,既没有国际威望,也没有东进的实力,只是蜷缩在黄河和崤山以西,凭借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勉强能够自保。

在秦始皇之前,已经有六代秦王为秦国积累了雄厚的实力基础,接力棒传到秦始皇手里,要由他最后冲刺,完成了统一中国的空前伟业。秦始皇之前的六代秦王依次是秦孝公(在位二十四年)、秦惠文王(在位二十七年)、秦武王(在位四年)、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秦孝文王(在位一年)、秦庄襄王(在位三年)。其中真正有过大作为的是三位: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

在秦国的这六代君王中,秦孝公无疑做了开创性的工作。秦孝公在位二十四年,重用商鞅推行新法十年,逐步走上了富强的道路。但是,这里的问题是:东方的六国为什么会眼巴巴地看着秦国窝在家里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难道他们不知道一个强大的秦国在西方崛起以后,对他们将是致命的威胁?他们为什么没有趁秦国羽毛未丰、一蹶不振之际对他进行联合绞杀,把他的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www.guayunfan.com)据《史记》记载,在商鞅推行新法的十年里,秦国几乎没有遇到大兵压境的危险,国内国际局势出现了少有的平稳态势。特别是商鞅在秦国搞新法试点的头三年,几乎没有发生过任何战争,从而为新法的推行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国内国外环境。试想,如果在这关键的十年里,六国揪住秦国不放,穷追猛打,势必会让秦国在实力尚且薄弱的情况下被迫直面强敌。这个局面一旦形成,就算秦国能够凭借山河之险得以全身而退,估计也没有精力和时间一门心思搞建设了。

可惜,这种局面在战国的大棋盘上根本没有形成。令人称奇的是:东方六国,特别是秦的邻邦魏国,在战略决策上出现了一系列失误,最终送给了秦国十年宝贵的时间。十年,对于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而又雄心勃勃的秦国而言,已经足够了。

同时,在羽毛未丰、实力不足的情况下,秦国选择了低调。据《史记》记载,自秦孝公以来,后继的几位君主很少主动出击,插手中原事务。即使大动干戈,也是拿一些少数民族小国开刀;即使开疆扩土,也是着眼于自己的后方和偏远地区。在一段时期内,秦国好似销声匿迹一般,在战国的版图上蒸发了。这正是秦国的高明之处。六国没有穷追猛打,自己也不去出风头,而是偷偷地壮大自己的实力,等到实力占绝对优势的时候再来摊牌。

其实,秦国的实力是逐渐强大的,即使是在推行新法以后,国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仍不足以和东方的一些强国抗衡。就拿秦的邻邦魏国来说,秦就拿他没辙。商鞅就曾经清楚无疑地告诉秦孝公:“以秦国之力以抗大魏,恐不敌也!”看来,当时的秦国,依托山河之险自保疆土还可以,但是要想同魏国较量,还为时过早。

公元前316年,巴国和蜀国相互攻打,都向秦国求救。当时在位的秦惠王想趁机攻蜀,但李白说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攻打蜀国,肯定是要费尽千辛万苦的。而这个时候,韩国正在攻打秦国,若这个时候出兵,恐怕国内空虚,被韩国占了便宜。所以,秦惠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就去咨询大臣们。当时,朝中的大臣在这个问题上分成了两派:一派以大将军司马错为代表,主张攻蜀;而另一派则以丞相张仪为代表,主张攻韩。

张仪的理由是:韩国在中原腹地,拿下韩国,再采取“亲魏,善楚”的策略,下兵三川,攻占新城和宜阳,就可以占领周王室的老巢。到那时候,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谁敢不听?这才是霸道之路。如果在这时候选择攻打远在天边的蜀国,就离霸业越来越远了。

但司马错却不这么认为。他说:要想国家富强,必须先扩充地盘;要想强兵,必须先富民;要想称王称霸,必须要先积累好的名声。现在的秦国,地小民贫。而蜀国是弹丸小国,统治者更是一帮乌合之众。这个时候,就应该先做容易的事情,把蜀国拿下来,扩充地盘,富国强兵,而不是在自己还弱小的情况下四面树敌。要是现在去攻打韩国,觊觎周王室,不但有欺王之名,还会触动六国的共同利益。到那时候,六国一旦联合起来对付秦国,势必会陷入被动。

结果,秦惠王听从了司马错的建议,起兵攻蜀,到了十月就灭了蜀国。蜀国本来就是天府之国,土地肥沃,是天然的粮仓。蜀归了秦所有,秦国的实力大大增加。秦国后来能统一天下,打败六国,和秦惠王的这一英明决策不无关系。

由此可见,即使到了秦惠王时期,秦国还是认为自己“地小民贫”,没办法和东方六国抗衡,更别说在更早的秦孝公时期了。正是由于自孝公以来的几代君主选择了正确的对外战略,韬光养晦,厚积薄发,隐忍待时,才得以让秦国在弱不禁风的时候没有和东方的强敌发生激烈的正面冲突,从而默默无闻地强大了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