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比我狠
秦国虽然在最后一次战争中取得了对晋作战的胜利,报了崤山之仇。但总的来说,秦国并没有占到多少便宜。这样耍了几次刀枪以后,秦穆公终于认识到:以秦国的兵力、国力、物力,还不足以对付正在步入盛年的晋国。秦已经是一个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强国。军事路线再继续走下去,就是死路一条。而且,秦晋之间已经彻底撕破了脸皮,可谓仇深似海,政治和外交路线,也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就这样,秦的东进之路被彻底堵死了。
既然东进无路,雄心勃勃的秦国于是掉头向西,全心全意地对付西戎,经营后方。
所谓西戎,指的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而是多个少数民族部落和小国的统称。这些小国以游牧打猎为生,各部落有各自的领导人,没有形成统一的势力。他们常常突袭秦的边地,抢掠粮食、牲畜,掳夺女人,给秦人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不彻底搞定这些戎狄小国和部落,他们始终都是秦国发展的一大毒瘤。
秦西边的这些小国,大大小小有几十个。说是“国”,其实大部分还处于氏族部落阶段。尽管这些小国的生产水平低,文化水平低,但战斗力却极强。就拿义渠国来说吧,这个西戎部族,长期以打猎为生,剽悍好斗,据说在他们看来只有战死是光荣的,病死了那是很要不得的。他们作战十分英勇,宁死不屈。义渠国搞的是全民皆兵制,遇到战争,青壮男子都要上战场。这样一来,国内的女人越来越多,男人越来越少。遇到这种情况,义渠就规定:同族十二世以后可以互相通婚,兄长死后,弟弟可以娶嫂嫂为妻。这项国家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多生娃,长大了以后可以继续去打仗。(www.guayunfan.com)这个义渠国,曾经让东方的周王室非常头疼,但又拿他没辙。早在西周之前,先周的部落和他们就曾经进行过多次残酷的血战。到最后实在忍受不了,只能被迫东迁了。西周王朝建立后,更是多次派兵攻伐义渠诸戎,时战时和,没讨到什么便宜。后来周王室才被迫采取了“招安”安抚政策,不是封王,就是通婚,把一群群的猪马牛送去,才让他们暂时消停了一阵子。西周末年,犬戎叛乱,义渠趁周室内乱,宣布脱离周王朝的统治,正式建立郡国,在今宁县焦村乡的西沟村建立了都城。从此,中国历史上有了义渠国的名称。
这就是所谓的野蛮和文明的较量。钱穆先生说这种野蛮和文明之间的斗争,总是有一个公式:先是野蛮的少数民族靠蛮力不断地欺负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民族。这时候,少数民族是占上风的,不断得逞。但是,日子长了,这些少数民族反而被华夏民族同化了。他们原先是部落,后来也建立了国家;他们一开始不讲礼仪法度,后来也慢慢讲了;他们一开始以游牧为生,后来也转向农耕生活。久而久之,他们在华夏文明面前,不自觉地缴械投降了。自称蛮夷的楚国是这样,我们的主人公秦国也是这样。
虽然秦国也出自少数民族,但是跟这些仍然过着游牧生活的小国比,秦又算得上是高等文明的国家了。特别是转向农耕生活以后,秦国更是修法度,明礼仪,筑宫殿,建国家,过上了定居的生活。但是,如何对付这些凶悍、野蛮的戎夷小国,扫除后患,以便集中精力东进,则是摆在秦国面前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硬打肯定是不行的。秦人的确够强悍,可这些少数民族比你还要野蛮。肉搏,秦人占不了任何便宜,何况这些小国都是以游牧为生,居无定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你伤害不了他的筋骨。而秦国就不能这么干了,有家有业的,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秦国人东进不能靠军队,因为战争是野蛮的标志,东方那些文明的国家向来主张和平解决问题。你玩刀弄枪,人家不但瞧不起你,还会联合起来整你。但在西线上,虽说可以野蛮一把,但没想到人家比你还狠,这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所以,秦穆公向西发展,仍然采取了以政治手段为主,军事手段为辅的战略。在与晋国的恩恩怨怨中,秦国已经开始尝试用政治手段来解决军事问题了。但在东方运用的政治手段,主要是通过外交来渗透自己的势力和影响,比如扶持流亡在外的重耳、秦晋结亲联姻、秦晋结盟,等等。但在和西戎打交道的过程中,秦采取的政治手段不是外交,而是瓦解、分化和同化,进行“和平演变”,让这些小国内部分裂,耗子动刀窝里反,削弱他们的战斗力,然后军队再跟上,一个一个地消灭,斩草除根。
和东进战略一样,秦国对付西戎的“和平演变”战略,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起点,还要从由余出使秦国谈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