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师夷长技以制夷_秦国的历史故事

师夷长技以制夷_秦国的历史故事

时间:2023-04-08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师夷长技以制夷面对东方学术文化出现的“齐鲁之学”和“三晋之学”两派,向东方学习先进文化的秦国,必然会有所取舍,有所选择。这对于急于向东方学习的秦国来说,无疑是重大的历史机遇。秦国由于自身的出身和气质,抛弃了礼义和教化,得到了功利和富强。虽然统一的秦帝国只有十五年的寿命,但毕竟有这十五年。

师夷长技以制夷

面对东方学术文化出现的“齐鲁之学”和“三晋之学”两派,向东方学习先进文化的秦国,必然会有所取舍,有所选择。显然,纳入秦国视野的是经世致用的“三晋之学”,而不是华而不实的“齐鲁之学”。

我们前面提到过,秦人僻居西土,出身游牧,又是战争立国,就文化而言,较东方远为落后。战国之前,东方的礼乐文化一统天下,秦国由于自身的历史传统根本无法融入东方的大家庭,也无法将这种礼乐文化嫁接到本土。可是,战国时期,以礼乐文化为代表的统一的精神支柱陡然倒塌了,私学纷纷崛起,整个社会没有了统一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对于急于向东方学习的秦国来说,无疑是重大的历史机遇。

话说回来,秦国为什么急于向东方学习呢?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战国初期的秦国内外交困,处境怎是一个惨字了得:对外部而言,东进道路被强大的晋国牢牢扼制,而且秦国的外交形象大坏,遭到了东方诸夏的联合绞杀。对内部而言,随着自身疆域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原来那种高度军事化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秦国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改革,对国家的财富和资源重新进行分配。这种管理模式的转换是一种“智力”的工作,远远不是舞刀弄枪能够解决的。于是,秦国把目光投向东方,寻求解决方案。秦孝公在对比秦国昔日的辉煌和当今的败落时痛心疾首。作为一位极想有所作为的君主,秦孝公心中的感慨和悲痛可想而知。为了能够重现昨日的辉煌,他下了一个很重的筹码:宾客群臣,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专家,只要能够让秦国强大起来,他不仅提供高官厚禄,而且还不惜分给他土地,与他共坐江山。

东方文化,正是在这个时候传入秦国的。说得更确切一些,是一大批东方人士入秦,带来了文化的新鲜空气。但是,秦国吸纳东方文化,秦孝公招纳人才,目的只是为了强壮秦的国力,而不是教化子民,改变自身那种野蛮的形象。其实,东方诸侯把秦看作蛮夷,会盟时也不让他参加,并不是因为他不强大,而恰恰是因为秦国没有礼义文化。对此,不知道秦国是没有意识到,还是有意识地规避了。(www.guayunfan.com)也许,秦国的逻辑是这样的:枪杆子里出政权,发展才是硬道理。当自己强大到能够把其他诸侯国踩在脚下的时候,也就没有人敢说我野蛮了。就像亚历山大大帝说的那句名言:“我不在乎别人是否恨我,我只在乎别人是否怕我。”

这种逻辑是大有问题的。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民族,实力的强弱和受爱戴的程度并不是成正比的。到了后来,秦国消灭了其他六国,统一了天下,大家虽然都怕他了,但仍然瞧不起他,时不时地就嘲弄两句。而秦国似乎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你们越嘲弄我,越讽刺我,我就越镇压你们。虽然我不能控制你的头脑和灵魂,但我却可以消灭你的肉体。思想记载在书上,我就焚书;讽刺嘲弄的话是从儒生那些知识分子口里说出来的,我就坑儒,让你们永远闭嘴。结果,拥有了天下的大秦帝国就像一根不断拧紧的发条,仅仅过了短短十五年时间就“啪嗒”一声,断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老天爷为你打开一扇门,一定会给你关上另外一扇门。秦国由于自身的出身和气质,抛弃了礼义和教化,得到了功利和富强。而这,恰恰是他能够在战国混战的年代中胜出的关键。虽然统一的秦帝国只有十五年的寿命,但毕竟有这十五年。其他六国,连拥有十五年寿命的机会都没有。那些嘲弄秦朝短命的人,真的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

说到这里,我们似乎已经可以回答我们一开始提到的那个问题了。秦国吸纳东方文化,为什么没有选择东海之滨的“齐鲁之学”,而是接纳来自于赵、魏、韩的“三晋之学”?秦国作这样的选择,既有客观的现实因素,也有他自身气质上的特殊偏好。从客观上来讲,三晋本来就是秦的相邻,地域相接,文化的交流自然比较便捷。而齐鲁大地,远在东海之滨,在古代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自然不大容易沟通交流。当年周游列国的孔子,据说连晋国都没有到过,更别说秦国了。战国时代,孟子、墨子这些“齐鲁之学”的代表人物,更是没有迈进过秦国一步。从主观方面看,“三晋之学”崇尚功利,重在实用,恰好与秦国的气质相符。而东方齐鲁等国生产的学术文化,作为中国文化正统的代表,总以改良人性和整个社会风气为理想,而对如何富国强兵总是拿不出切实有效的方案,当然会被秦国拒之门外。

钱穆先生曾经诙谐地说,秦人压根就没有听说过东方齐鲁诸国的文化,即使听说过,也实在没有兴致去听那些哲学性的大道理。可想而知,如果孟子来到秦国,向秦国的国君大谈“人性善”,如果墨子来到秦国,向秦王大讲“兼爱”、“非攻”,秦国的国君肯定理都不会理他们。当年商鞅入秦,求见秦孝公,一共见了三次。第一次,商鞅给孝公讲帝道(尧舜之道,也就是部落联盟时期的制度和理想),孝公无动于衷;第二次,商鞅又给孝公讲王道(汤武之道,修道德、重人事的政治理想),孝公听得昏昏欲睡;最后一次,商鞅才给孝公讲了霸道(隆礼尚贤,奖励军功,鼓励生产),孝公听得忘乎所以,欣喜若狂。看来商鞅的霸道思想确实说到孝公的心坎里了。《史记》记载得更生动,说孝公与商鞅谈话,膝盖不由自主地已经离开了自己的坐席(古人会客谈话的时候,都是跪在芦席上),一直谈了几天几夜,都没有感到厌倦。(7)

正因为这样,在秦孝公下达“招贤令”以后,来投奔秦国打算一展宏图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三晋人士。首先入秦的是商鞅,在秦国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改革,为秦国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后来又有张仪、范雎,他们都是魏国人,为秦国扫平寰宇、消灭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其后的甘茂、公孙衍也是三晋专家,都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和军事家。正是靠着这些“客卿”的协助,秦才得以最终统一了天下。

但是,这些三晋人士推行的政策,都是一些“无道之术”。在他们的铁腕下,在权力的高压下,秦国的确是富强了,可老百姓却遭殃了。而且,这些三晋人士本身并没有什么忠君爱国的观念,他们为秦国效力的同时,也在挖空心思地为自己谋取利益。秦国招纳了这样一帮人,是靠不住的。所有的这一切,都为后来大秦帝国的短命埋下了伏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