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保太监下西洋
中国明朝时候,马来西亚的马六甲州叫满剌加,这里是东西航行过往船只的重要港口。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时,先后七次都经过马六甲海峡,并在满剌加停留驻扎,把这里作为大本营,存放运输物资。
当时,有个海盗叫陈祖义,当郑和的船队还未到达满剌加时,陈祖义就跑到当地乡民中造谣煽动,对他们说:“明朝皇帝派郑和率领两万多官兵及二百多艘战船来侵略你们,抢你们的财物,你们要多加提防。”听了陈祖义的话,当地的乡民就相信了,因此对郑和的船队产生了敌意。当郑和的船队到来的时候,他们和海盗一起把毒药投放到郑和及其水手们在满剌加各地挖的淡水井中,致使郑和及其随行人员喝了井中淡水而中毒,上吐下泻,幸亏随船医师抢救才脱离危险。
又过了一阵子,满剌加大旱,当地的老百姓喝不上淡水,郑和不计前嫌,让水手们为当地乡民挖井。井挖好之后,口渴难忍的乡民们争先恐后到井里取水,他们再也不向井里投毒了,并且非常感谢郑和的恩德。后来,当地百姓为了纪念郑和,就把那几口井命名为“三保井”。(www.guayunfan.com)三保就是郑和原来的名字。三保是回族人,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原因,幼年时的郑和就开始学习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规。郑和的父亲和祖父都曾朝拜过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熟悉海外各国的情况。
三保长大之后,被官兵掳走,不幸做了太监,被派在燕王府。因为勤劳谨慎,又有才智,因而得到了燕王的信任,被燕王朱棣选在身边作为贴身侍卫。燕王登上皇位之后,赐“郑”姓于三保,又将其升迁为内官监太监,改名郑和。但是人们也常常叫他“三保太监”。
公元1405年6月,明成祖朱棣正式派郑和为使者,带一支船队出使“西洋”。那时候的“西洋”,并不是指欧洲大陆,而是指我国南海以西的海和沿海各地。郑和第一次出海,先到了占城(今越南南方),接着又到了爪哇、苏门答腊、满剌加等地。他带着大批金银财物,每到一个国家,先把明成祖的信递交国王,并且把带去的礼物送给他们,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那些国家的国王和官员见郑和带了那么庞大的船队,而且态度友好,并不是来抢劫威吓他们,都热情地接待他。
郑和带的船队,一共有两万多人,除了兵士和水手外,还有技术人员、翻译、医生等。这些医生除了给船上的将士和水手治病外,船队每到一个国家和地区,还对当地人施以医德,积极为那里的人们治病。有一次,他们到达泰国,那里天气暴热,瘟疫流行,当地乡民缺少医药,死了很多人。郑和就派随船医生亲自到乡民中了解病情,并将船上的药投入溪流河水之中,叫患者跳入水中洗澡,凡是经过药水洗浴的病人,不久病就好了。后来,泰国百姓形成了一种风俗,以溪水洗浴来消除百病。
在也门,也流传着郑和治病的故事。也门的亚丁市有一种叫“哈贾麦·撒尔宝”的神奇医疗技术,是古代流传下来的。据说,哈贾麦是阿拉伯语,意思为拔火罐,撒尔宝是伊斯兰教历八月的意思,在这个月出生的小孩往往被命名为“撒尔宝”。其实,哈贾麦就是中国民间流传的拔火罐。据当地人说,这种火罐是古代率领中国船队到达亚丁的一位名叫撒尔宝的头领教给他们的祖先的。他们说的撒尔宝,其实就是郑和的小名“三保”。郑和当年率领船队到了也门,随船医生在也门亚丁等地为当地人看病,同时,教他们用拔火罐治病,因此,拔火罐的方法在也门流传至今。
从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郑和先后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航到亚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遍及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比西方探险家达伽马、哥伦布等人早八十多年。
郑和的七次航行,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现在,那些国家里还流传着三保太监的许多事迹。
历史小课堂
郑和出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乳名三保。郑和本姓马,云南昆阳州(今昆明市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人,先知穆罕默德后裔。郑和的先世是西域布哈拉人,即元朝的色目人。1253年,元朝军队攻占了位于云南地区的大理国,并于1276年设置云南行省,派郑和的先祖——回族人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统治云南。由于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治理云南政绩显著,死后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咸阳王”。郑和的曾祖父拜颜的父亲是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第五子的长子。后来,郑和的祖父从母姓,改姓马。
郑和由于是太监,没有后代,就把长兄之长子马文铭过继过来,改名郑恩来,世袭锦衣千户侯,居南京三山街(今马府街)马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