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跃进”
南岸是工、农业并举的城市近郊区,南岸区的大跃进运动,首先在农村和农业方面推行。
1958年1月14日,区委批转区委农工部《关于农村当前抓紧整改,积极推进生产大跃进的工作意见》,在全区农村开展了整党、整团、整社和组织生产“大跃进”运动。整改后期,全区各社队都修改、提高了1958年的农业生产计划。2月召开的区委扩大会议通过了《南岸区实现农业纲要简要规划》,提出当年粮食亩产上1000斤,总产比上年增长79%的指标。为此,全区大搞水利建设,动员群众大建“干部塘”、“青年塘”、“妇女塘”、“财贸塘”、“工商塘”等。随后,根据市委关于市郊区两年实现工业化、电气化、机械化的指示,区委、区人委制定《1958年区乡工业化的初步规划(草案)》提出,以提水机械化为重点,实现农业生产提水、耕作、运输机械化;以提水、加工、照明为序,实现农村电气化;以化肥、农药、农具修配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为重点,建立4个工业网,基本实现郊区工业化。根据这个《规划》,按照“发挥两个积极性”的原则集资,全区农村年内兴建了近100个小工厂和作坊。
6月,随着跃进气氛的形成,区委主要负责人在全区下放干部代表会上,传达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精神,要求全体干部“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在我们这一代就要把共产主义建成”,提出1958年全区粮食平均亩产要达到2000至3000斤,红苕亩产要达到1.5万斤至2万斤的指标。在会议狂热气氛的影响下,南坪乡下放干部表示要种好两亩实验田,粮食亩产1万斤,蔬菜亩产10万斤,会后又再次修改“高产卫星”指标,实验田产量指标上升到粮食亩产1.8万斤,蔬菜亩产100万斤。狂热的政治口号冲昏了人们的头脑,不求实际,违背常识,各行各业争先恐后地放“卫星”。
1959年1月,区委召开全委扩大会,学习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决议》等文件,传达贯彻省委四级干部会议精神,总结交流1958年农业战线“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经验教训,研究制定1959年农业生产计划。会议贯彻中央“要把冲天干劲和科学精神结合起来”的指示,继续反对右倾保守思想,提出农业要更大跃进,粮食平均亩产3000至5000斤,“卫星”地粮食亩产1万至3万斤,小麦“卫星”地要深挖5尺到一丈,力争亩产3万斤,全区粮食总产要达到6300万斤,农业总收入比1958年增长4倍,要大搞千斤猪、千猪场、万鸡场,蔬菜要在亩产6000斤的基础上增加1至2倍。会议还提出3至5年解决所有制问题,15年过渡到共产主义。会后,根据省市委的指示,对人民公社进行了以实现农业更大跃进为目的的全面整顿。全区召开现场会,开展打擂比武,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当年秋,提出“干劲要鼓足,右倾要反透”,全党全民“一条心、一股劲、一个样”,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大打淮海战役”等等不断翻新的口号。(www.guayunfan.com)由于指标高,任务重,不顾实际情况要求群众天天突击,夜夜苦战,南岸农村出现了“坡上坡下,灯笼火把,白天一片人,夜晚一片灯”,“一天当两天,黑夜当白天,雨天当晴天”的表面热闹的情景。1958年至1959年,为了实现电气化,花费8万多元建了400多个沼气池和5处水电站,由于修建不科学结果没法使用。1959年夏天,红星千猪场有300头小猪因管理不善,全部被晒死。“大跃进”中的瞎指挥和浮夸风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了完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农民和公社基层干部不得不浮报虚夸。1959年小春收获时,上报产量把毛重也加进去,上报小麦亩产443斤,总产337万斤,比1958年增加77%。实际亩产只有267斤,总产192万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