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改变了大才子袁枚的命运
在我国文化界,很多人都知道袁枚是清代有名的才子,但是却不知道他与桂林的关系,更不知道桂林山水与这位大才子命运的改变有关系。袁枚的人生道路确实是与桂林有不解之缘。清乾隆元年(1736年),年仅21岁的袁枚从家乡杭州千里迢迢来到桂林,投奔他的叔叔袁鸿。这一来,却成了袁枚人生的转折点,从此,桂林留给他永远难以磨灭的记忆。
袁枚(1716—1797年),字子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乾隆年间进士,号简斋,随园先生。他是清代著名诗人、诗论家,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少年时期,袁枚家境并不富裕,父亲和叔叔都在外地官府中任幕僚,家中由祖母主持。袁枚少年聪颖,闻名杭州,12岁就考上了秀才,被视为神童。18岁那年,浙江巡抚程元章保送他到万松书院学习。年轻的袁枚兴趣广泛,但对科举并不那么专心,结果在大考中接连失败,心情一直不太好。看到袁枚屡试不中,他的祖母心急如焚。为了让袁枚好好读书,早日踏上仕途,她给袁枚二两银子做路费,请人送他到江西,然后再到桂林,投奔当时正在广西巡抚金鉷幕府中做幕僚的叔父袁鸿。
袁枚画像
袁枚初来乍到,巡抚金鉷就想试一试这位神童的才华,在巡抚衙门的八桂堂中,命他立即作一篇《铜鼓赋》。袁枚略思片刻,挥笔疾书,很快就把一篇文采飞扬的《铜鼓赋》送到金鉷的面前,博得众人的啧啧称赞。年少倜傥的袁枚对桂林山水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平时,他除用心读书以外就是遍游桂林山水。这样一来,他积郁多年的烦恼随之消退,心情也豁然开朗了。他每到一个景区景点都情不自禁地赞叹,写下篇篇诗作,热情讴歌这里的奇特风光。这里独特的环境和经历启发了他的心智,改变了他的性格,提升了他的才华。
在金鉷的巡抚衙门里住了几个月后,恰逢博学鸿词科开考的消息传到桂林。这本是朝廷专为那些不愿意参加科举考试的年长饱学之士开办的。但是,巡抚金鉷却不举荐当地人赴考,而是把这个机会给了来桂林暂住的外乡人,专折保举只有21岁的袁枚参加,还赠送他120两银子,并遣专人护送他到京师。这件事情更是深深地打动了袁枚,使他感激不已。
在离开桂林时,袁枚感激涕零。他感激金鉷对他特别举荐,使他名声大振,使他获得展示才华的机会;他更感激桂林山水给了他新的心情、新的灵感,也使他更加懂得如何面对人生。他在临别赠金鉷的《荐鸿词北上辞别桂林中丞》一诗中,说自己是“万里投知己,千秋见伟人”,并表示自己要不负众望、知恩图报,写下了“桂岭三秋月,长安一路尘。拜辞先洒泪,图报屡看身”。桂林山水、金巡抚和这里的亲友给他留下的记忆永远难以磨灭。
他还在《别常宁》这首诗中饱含深情地说:“知己哪须分贵贱,穷途容易感心情。”从这句诗可以看出,袁枚对桂林和亲朋好友的感激之情。在遭遇人生挫折后,他在这里获得声誉并重新燃烧起了希望的火光,他希望桂林是改变自己命运的一个地方。这次有200多人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袁枚年纪最轻。虽然又没有考上,但是经过广西巡抚的推荐和宣传,才子的名声已在京中不胫而走。更重要的是,桂林给他的人生注入了新的感知和活力。两年后,袁枚如愿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为他今后成为近50年的文坛盟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他始终念念不忘他的恩人,念念不忘哺育了他、改变了他命运的桂林。
桂林漓江风光
在他离开桂林48年后的1784年,袁枚已经69岁了。这一年,这位古稀老人再度来到桂林。此时的袁枚早已是文坛领袖,名重一时。舟行途中,袁枚一路饱览山水风光,一路诗潮奔涌,好诗连连。将近50年过去,垂暮之人重返桂林,旧地重游,恩人早已逝去,山水依然照人。他在《重入桂林城作》诗中写道:“水石无情我有情,一丘一壑皆前生。”“黄粱一梦谁能再,我竟来寻梦还在。”
袁枚这次在桂林住了近2个月时间,又为桂林留下许多赞美的诗篇。他在离开桂林的船上感慨万千,写下了《舟中遣怀四首》。他在诗中回答了亲朋好友问他为什么于垂暮之年仍然如此怀念桂林的原因。他说:“自己白首远游,邻里嘲笑,家人劝阻。但是,他们哪里知道我袁枚在桂林的经历和我对桂林的特殊感情呢”,正如他在《舟中遣怀四首》中所言:“倘为名利出,未免心烦忧;专为山水行,何处非虚舟?”
从桂林坐船到兴安灵渠,袁枚走走停停,一路写诗,100多里(1里=500米)的路程,他竟然用了10天时间。袁枚有感沿途如画美景,写下了“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等描写桂林山水的佳作。他在离开桂林到达湖南后,心里想得最多的仍然还是桂林。他在诗中说道:“知否衰翁行半月,梦魂还绕桂林西。”
对于袁枚来说,确实是桂林启发了他、哺育了他、改变了他。他一生的功名事业,都发端于桂林,得益于桂林。桂林是他一生不能忘记的地方。
桂林象鼻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