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伟大水利工程的杰出组织者_史禄

伟大水利工程的杰出组织者_史禄

时间:2023-04-17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伟大水利工程的杰出组织者_史禄灵渠这一伟大水利工程,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了起来,把中原和岭南连接了起来,在水利建筑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今天,当我们面对这个两千多年前建成的伟大工程,缅怀古人的业绩和领略奇异风光之时,不禁对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对这一工程的组织者——监建官史禄,以及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先辈们肃然起敬。灵渠全长34千米,主要工程由铧嘴、大小天平和陡门等组成。

伟大水利工程的杰出组织者_史禄

灵渠这一伟大水利工程,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连接了起来,把中原和岭南连接了起来,在水利建筑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其历史之悠久,工程之浩大,设计之精巧,影响之久远,无不令人赞叹。

今天,当我们面对这个两千多年前建成的伟大工程,缅怀古人的业绩和领略奇异风光之时,不禁对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对这一工程的组织者——监建官史禄,以及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先辈们肃然起敬。

关于史禄的生平,司马迁在《史记》中只间接地记载了“监御史,名禄”。监御史是官职名,他的姓在史书也没有记载,更不知道其是何地人,史志习惯称他为史禄。但是,毫无疑问,史禄就是建设这一伟大工程的关键人物。史禄监建的灵渠,是创造,是发明,是中华民族一段无比自豪的古老的文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史禄和他的同僚以及众多无名的建设者功不可没。

史禄画像

公元前219年,史禄奉秦始皇之令,带领大批工匠、兵马和民工,劈山开路,修筑灵渠。由于有了秦王朝强大的国力支持,史禄尽职尽责,殚精竭虑,加之工匠们的高超技艺、精确计算,还有大批军民的共同努力,经过几年的艰苦修筑,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灵渠终于大功告成。

从此,秦朝大军和大批粮草以及其他物资就可以经水路,以当时最快的速度运抵岭南。这样,既有了大批兵员补充,又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秦军在岭南战场上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在灵渠建成通航的当年就胜利攻克岭南,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

灵渠全长34千米,主要工程由铧嘴、大小天平和陡门等组成。铧嘴是用巨石在湘江中叠成尖端如犁铧的石坝,使湘水南北分流,叫“湘漓分派”。北渠的水注入湘江,南渠注入漓江,分派的流量是“三分漓水七分湘”。大天平和小天平是两道石堤,用以调节分派的流量。陡门就是水闸,南渠有36道陡门。船只一旦进入陡门,就将闸门关上,使水位升高,船只就能一级一级地往上驶,由漓江进入湘江。由北往南,从湘江入漓江。

古往今来,战功赫赫、青史留名的将军不胜枚举,但像史禄这样以文官领军,在征战讨伐的同时,又能够成就一项造福百姓、享誉后世的伟大工程的却不多见。他既不辱君命,也不忘民瘼;不仅善用兵树武功,还兼以兴水利成伟业;不光严格督察,按时完成任务,更尊重科学和知识,把这条转运军粮和兵员的运河修建成为一座体现我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集运输、灌溉和防洪于一体的著名水利工程。

从秦代到清代,灵渠一直是岭南与中原水路交通的重要通道。两千多年来,灵渠见证了中原甚至北方与岭南的交通历史,其对于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促使当地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清代人陈元龙在《重修灵渠石堤陡门记》中说:“陡河虽小,实三楚两广之咽喉,行师馈粮,以及商贾货物之流通,唯此一水是赖。”当年的灵渠,平均每天过往的船只达四五十艘,中原乃至北方地区用金、银、铜等制作的器皿及陶瓷、丝绸,都要经过这里进入岭南;岭南的珍珠、象牙、犀角、玳瑁、翡翠、银铜等矿产以及土特产,也要通过这里远销全国各地。至今,灵渠作为一条灌溉总渠,仍然滋润着当地成千上万亩良田。

史禄之后,历代相继对灵渠进行过24次修治。人们为了纪念史禄和历代主持重修灵渠者的业绩,在灵渠旁建立了灵济庙(后改称四贤祠),奉祀其中功绩最大的史禄、马援、李渤和鱼孟威。

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来,很多国内、国际著名水利专家在参观灵渠时无不为之惊叹。1986年11月,世界大坝委员会专家到灵渠考察,称赞“灵渠是世界古代水利建筑的明珠,陡门是世界船闸之父”。也有专家赞叹道:“就是现在用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在这里修建水利工程,也超不过灵渠的设计水平。”

远眺灵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